学术投稿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宁波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0800
  • 国内刊号:33-1268/R
  • 影响因子:0.65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21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基础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2009年1期文献
  • Hedgehog及Wnt信号通路交互作用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生的可能机制. 方法 对2例宫颈癌、2例癌旁组织及1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人全基因组芯片检测,使用RT-PCR方法验证芯片结果,并分析其中主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及关键基因、转录因子.结果通过对芯片差异基因筛选及信号通路分析,发现FORKHEAD转录因子家族为差异基因重要调控因子.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中Hedgehog信号通路激活(P=0.018,包含7个差异基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比较Wnt信号通路出现激活(P=0.032,包含7个差异基因).宫颈癌患者Hedgehog通路中Gli-1表达下调;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SFRP-1基因表达静默,Fra-1基因表达上调. 结论 Wnt和Hedgehog信号通路差异性激活及两者的信号交互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甦;邢建明;钱琤;万择秋;邓再兴;程红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常见病原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调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及抗菌药物耐药性. 方法 对ICU分离的655株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55株院内感染病原菌中分离率前三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其中非发酵占总分离菌的44.4%(291/655),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占27.0%(177/655),真菌占15.1%(99/655),革兰阳性球菌占9.2%(60/655):病原菌对抗荫药物多重耐药,泛耐药情况严重. 结论 ICU病房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与普通病房明显不同,应根据其病原学及抗菌药物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汪一萍;俞万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术前服用非那雄胺减少前列腺电切术中出血的效果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术前服用非那雄胺来减少前列腺电切术中出血的效果及机制. 方法 观察40例服用非那雄胺的(服药组)和40例未服药的(对照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出血情况,用免疫组化S-P法对患者前列腺切除纰织中CD34、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服药组前列腺电切术中出血量、每分钟出血量和每克组织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服药组前列腺切除组织中血管数目较对照组少,bcl-2、PCNA及VEGF阳性细胞所占面积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术前口服非那雄胺可以有效抑制前列腺组织血管生成,而减少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出血.

    作者:叶光前;陆建军;马海芬;刘伟华;周亮;周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对39例DAI患者(观察组)和3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SEP动态检查,观察及比较两组SEP各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SEP总异常率为66.67%,两组间N20波的PL及N13~N20的IPL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EP分级与GCS、GOS均呈负相关(r=-0.5026、-0.5490,P<0.01). 结论 SEP可从电生理角度评价大脑的功能状态,有助于临床对DAI患者脑功能和预后的评估和判断.

    作者:陈飞宇;陈光烈;孙晓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胸科手术中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呼吸力学及氧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胸科手术中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呼吸力学及全身氧合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择期行胸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A组,40例)和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组(B组,4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或双腔气管导管,B组将封堵支气管导管通过普通气管导管放置于手手侧主支气管,两组导管位置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并定位.术中观察双肺通气时(TLV)、单肺通气后30 min(OLV30)和60 min(OLV60)患者的气道阻力(PAW)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B组插管时间和定位时间均小于A组(P<0.001);在TLV、OLV30和OLV60B组PAW,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oopdech封堵式支气管导管用于单肺通气胸外科手术具有插管和定位方便,损伤小,分隔双肺完全,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等优点.

    作者:高昌达;潘志浩;郭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免眼实验性小梁切除术后应用曲尼斯特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曲尼斯特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抑制纤维瘢痕形成的价值. 方法 27只兔子分为对照组、MMC组及曲尼斯特组,双眼均行标准小梁切除术.MMC组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曲尼斯特组术后应用曲尼斯特眼水.术后7d、14d、28d各组分别处死兔子3只,眼球组织固定,用HE、Masson三色染色和PCNA和TGF-β1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HE染色,对照组术后7 d滤过道成纤维组织在滤过道大量增生.Masson三色法染色,对照组的新生胶原纤维排列致密.术后7 d、14 d对照组PCNA阳性细胞明显多于MMC组和曲尼斯特组(P<0.05).对照组TGF-β1染色阳性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曲尼斯特组和MM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曲尼斯特组和MM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曲尼斯特能抑制青光眼滤过术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减少TGF-β分泌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增值.

    作者:游逸安;蔡文丽;胡赛静;王群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 方法 对医院NICU送检标本所分离的87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7株分离病原菌中,G-杆菌占68.97%(60/87),G+球菌占26.44%(23/87),真菌占4.60%(4/87).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苗33.33%(29/87)、鲍曼不动杆菌13.79%(12/87)、大肠埃希氏菌6.90%(6/87)、铜绿假单胞菌5.74%(5/87)为主,G+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8.05%(8/87)、链球菌6.90%(6/87)、金黄色葡萄球菌3.44%(3/87)、粪肠球菌2.29%(2/87)为主,真菌均为白色念珠菌.分离菌株对第三代头孢类药和青霉素类药耐药率较高. 结论 G-杆菌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分离菌株对头孢第三代类药物耐药率高.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NICU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朱利华;王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用AFLP分型和分子标记研究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传播途径

    目的 利用AFLP分型和分子标记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菌株亲缘性和传播途径. 方法 应用PCR方法,对17种β内酰胺酶基因、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整合子遗传标记(整合酶基因)、Tn21/Tn501转座子遗传标记(汞离子还原酶基因)进行检测;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进行AB菌分型;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合分析讨论菌株亲缘性并根据临床资料研究AB的传播途径. 结果 27株,M3不仅TEM、OXA-23群、ADC等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高,而且包括aac(3)-Ⅰ、aac(6′)-Ⅰ、ant(3″)-Ⅰ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qacE△1-su11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Ⅰ类整合酶基因携带率高.多基因聚合分析发现存在至少3个克隆.AFLP分型发现耐药菌是由同一个克隆进化而来. 结论 医院的ICU病房已经成为耐药AB菌发生、进化、传播的核心环节.加强ICU的管理工作是防止院内耐药AB菌流行的重要手段.而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可以使AB菌的耐药性逐步减弱.

    作者:张顺;蔡挺;陈琳;许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挑战

    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医院环境和人体的皮肤表面,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菌血症、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继发性脑膜炎,亦可引起腹膜炎、心内膜炎、眼内炎等感染.

    作者:周华;皮博睿;俞云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蒙特卡罗药动/药效学模型在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中的应用

    在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加的今天,临床治疗中如何恰当选择抗菌药物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有时根据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药物,不一定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叶龙强;蔡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近年国内研究进展

    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KPN)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报道,KPN分离率居第二或三位.

    作者:糜祖煌;秦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二例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giant cell fib-roblastoma,GCF)是一种隆凸性皮肤纤维组织学亚型[1-2],局部复发率高,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的中间性软组织肿瘤.

    作者:徐信洪;姚晓燕;毛建英;嵇学仙;盛陈卓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常以无痛性甲状腺结节为初临床表现.虽然通过临床触诊、B超、核素显像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FNAB)等综合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精确性,但早期诊断仍有困难.

    作者:胡淑阳;吴艺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NF-κB和凋亡相关的调控途径

    NF-κB是1986年由Sen和Bltimore在成熟的B淋巴细胞发现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因其能够与B细胞免疫球蛋白的κ亲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GGGACTTCC)特异结合而得名[1].

    作者:刘素荣;叶孟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