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对Whipple手术后近期再手术病例的临床分析,研究Whipple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及相关预防措施. 方法 回顾性总结355例Whipple手术后近期再手术的33例资料,分析再手术原因、诊断及处理方式. 结果 再手术33例中,腹腔大出血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胰漏4例,膈下脓肿5例,腹腔广泛感染4例,肠梗阻4例,胆肠吻合口狭窄1例,胃排空障碍l例,切口裂开2例.予相应处理后6例死亡,余痊愈.再手术死亡率18.18%. 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合理掌握再手术指征是提高Whipple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涌;吴育连;方河清;王家骅;彭淑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髋臼周围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11例髋臼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1例随访8~33个月,2例刮出植骨病例局部复发,其余病例术后恢复良好,功能满意. 结论 刮出植骨局部复发率较高,恢复时间长;股骨头旷置肢体短缩,跛行明显;人工假体置换可大限度地保留肢体功能:半骨盆截肢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状态、意愿、经济条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合理术式至关重要.
作者:郑珂;王舒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诊断和治疗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OCD)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42例膝股骨负重面软骨剥脱患者,关节镜下行自体骨软骨移植4例,行钻孔术12例,行清理术26例. 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8-48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45.2分(36-58分),术后平均为81.2分(52~99分),总优良率83.3%. 结论 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不同年龄,软骨缺损范围,关节镜下选择不同的术式,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史文骥;肖进;贾学文;毛宾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C3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 采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17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20例作为对照组,疗效评价采用疼痛标尺计分评价及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计分,比较两组术后9个月疗效. 结果 术后9个月,治疗组疼痛评分为1.82±1.5904,腕关节功能评分为5.88+4.5536,均优于对照组(3.0±1.5218,10.5±6.1095),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魏鹏;陈宏;王欣;滕晓峰;章伟文;李学渊;张健;王扬剑;蒲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型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方法 Ficoll-Paque 分离液离心分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含依达拉奉的无血清L-DMEM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blot检测分化前后细胞膜离子通道蛋白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检测细胞电生理特性. 结果 分化的骨髓基质千细胞胞体收缩,突起伸出;钠、钾、钙膜蛋白分化前后均有表达,分化后钾、钠、钙膜蛋白表达上调;分化后细胞静息电位值增大,外向电流增大,尤以外向整流钾电流显著. 结论 依达拉奉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的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电生理特性.
作者:曾荣;胡资兵;郭伟韬;林颢;孙欣;魏劲松;吴少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DSA)对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患髋行seldinger's法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测算及比较不同骨折类型股骨颈支持带动脉计数和旋股内动脉跨越股骨颈长度与股骨颈横径之比(旋股内动脉占颈比). 结果 股骨颈骨折患者支持带动脉计数和旋股内动脉占颈比,头下型和头颈型明显小于颈中型和基底型(P<0.05),颈中型明显小于基底型(P<0.05),头下型和头颈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arden I型和GardenII型明显大于Gar-denIII型和GardenⅣ型(P<0.05),GardenIII型明显大于GardenIV型(P<0.05),Garden I型和GardenII型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股骨颈骨折部位越高,移位越明显,股骨头血供损害程度越重,提示股骨头血供破坏程度与骨折类型有关.
作者:陈先军;庞清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简称先髋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特点是新生儿初生时,部分婴儿股骨头脱出髋臼,少数则为完全脱出髋臼.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髋臼、关节囊、股骨头及髋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等均出现继发性病变且不断加重.
作者:林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髋臼骨折常继发于高能量创伤,其治疗是临床的一大难题,即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达到了准确复位,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仍高达30%~57%[1-2],而出现髋部疼痛、跛行等严重的临床症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改善髋部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在髋臼骨床上重建一个稳定的,具有正常解剖功能的髋关节仍是关节外科的一大挑战.
作者:庞清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前人工关节固定技术存在生物固定和骨水泥固定两大类.临床上作为固定假体的骨水泥主要是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具有填充骨与假体间隙的作用,并具有聚合反应而自发凝固的特性.PMMA早于Otto Rohm 1902年合成,经过近30年的改进,于1936年开始工业化生产.
作者:严世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麻风在我国处于散发状态,对它的误诊临床时有报道[1-2].我所治疗1例麻风,曾被多次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景权;谭又吉;萧辉;潘美儿;许亚平;尤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传统的结肠癌外科治疗,无论是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均需10D以下,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达20%-30%[1].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k surgery,FTS)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常规的外科体系逐渐兴起。
作者:卓志红;张乐鸣;施益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CTEV)的治疗在国际上仍然是一大挑战.近年来,对其的治疗从手术治疗逐渐向保守治疗为主的方向转变,Ponseti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成功且受关注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徐璐;覃佳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