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高压氧下大鼠脑缺血区域脑组织基质金属酶-9(MMP-9)表达及促进大鼠脑缺血损伤恢复的机制.方法 将32只大鼠分为模型组(16只)和假手术组(16只),两组均分别行高压氧治疗(8只)和高压空气治疗(8只).高压空气组与高压氧治疗组在时间、治疗次数方案上相同,均1次/d,共3d.大鼠治疗第4天分别用半湿法检测脑含水量,脑组织伊文思蓝(EB)定量检测脑组织,ELISA试剂盒检测MMP-9.结果 治疗第4天,大鼠模型组在高压氧治疗下脑含水量、脑组织EB定量及MMP-9含量均小于高压空气下的治疗(均P<0.05).假手术组用高压氧治疗和高压空气治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MP-9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过程,高压氧治疗下可通过抑制MMP-9表达,干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继而减轻脑水肿,发挥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周海燕;刘皖生;卢素雅;陈永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E-选择素(E-selectin)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水平,以及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GBE组,各30例;并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GBE组每日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连用2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selectin和VCAM-1的水平.两组均于入院第1天和治疗2周后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治疗前常规组和GBE组E-selectin和VCAM-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P<0.01);治疗后,两组E-selectin和VCAM-1水甲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而GBE组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显著(均P<0.05).两组1 s用力呼气量预测值、1 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均较治疗前高,GBE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降低AECOPD患者血清E-selectin和VCAM-1水平,改善肺功能.
作者:楼黎明;胡丹丹;董浙清;刘文兵;徐慧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毛果芸香碱诱导的小鼠癫痫发作海马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毛果芸香碱350mg/kg腹腔注射C57/B6小鼠诱导癫痫发作,予癫痫发作2h后用地西泮1mg/kg终止其发作.EPO组予毛果芸香碱诱发癫痫前2 h、癫痫发作后2及24 h腹腔注射EPO(50 μg/kg),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各组癫痫发作后病死率及诱发癫痫发作潜伏期时间.应用Neu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脱失情况,并与正常小鼠进行比较.结果 (1)EPO组的癫痫发作后病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PO组癫痫发作潜伏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2)免疫组化显示:EPO组NeuN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组,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PO可以减轻小鼠癫痫的临床发作,减轻小鼠海马神经损伤,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裘银虹;朱国行;丁晶;肖保国;洪震;吕传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柴胡抗菌有效成分五环三萜类活性单体Bp3的抗耐红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ERSA)作用及其与红霉素的协同作用.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测定Bp3对20株ERSA的低抑菌浓度值(MIC)及其与红霉素的协同作用.结果 Bp3对ERSA的抑菌作用优于红霉素,且联合用药时显著减少了每一药物的MIC.20株耐红霉素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方式.结论 结构明确的五环三萜类单体Bp3对ERS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红霉素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作者:姜淼;沈亮亮;叶元康;潘胜利;施伟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骨骼肌活检病理分析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推动了骨骼肌疾病的研究与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遗传性骨骼肌疾病实现了基因诊断,目前已明确了数十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的致病基因和缺陷蛋白.
作者:胡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具有复发或单向病程的、选择性损伤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病.既往关于NMO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一种亚型还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存在争议.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脑卒中作为目前排名前三的致死,致残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诸多可能促进疾病发生和影响疾病进程的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的干预是脑卒中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的研究显示,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的睡眠状态也是脑卒中重要的独立影响因素,本文对近年来脑卒中与睡眠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姚治平;吴宇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中脑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并伴Lewy小体生成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还可伴有复杂的非运动症状.
作者:洪文轲;陈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科技发展,超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应用中都有许多的新进展,不仅有益及时发现和早期诊断疾病,而且持续、快速、重复和床旁监测等优势,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源性损害,迅速缓解了患者的疾苦.
作者:董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急性红血病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白血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是以原始粒(单)细胞和/或原始红细胞的异常增殖与成熟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1例急性红血病患者,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董宏伟;朱永林;谢炳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进展性卒中(stroks in progressive,SIP)的定义在不同文献上有所不同,国外文献一般指发病7 d内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的缺血性卒中;国内认为是发病后48 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1].导致脑梗死进展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围绕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戴贤勇;黄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随着人口增加及老龄化程度加重,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血流量约占心脏搏出量的1/6,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脑血流减少或中断均可导致神经细胞的缺氧,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敏感性高、耐受性低,长时间严重缺血、缺氧会导致神经细胞功能紊乱及不可逆性坏死,及时恢复脑组织血液灌流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办法.
作者:曾斌;罗本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