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7-3299
  • 国内刊号:33-1207/R
  • 影响因子:0.60
  • 创刊:199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2016年1期文献
  • 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异常妊娠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异常妊娠的关系.方法 选择异常妊娠组183例,正常妊娠组50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APP-A含量,同时作血清PAPP-A诊断异常妊娠的ROC曲线,计算出诊断异常妊娠的临界值,以及此临界值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计算各种异常妊娠的危险度(RR).结果 异常妊娠组的PAPP-A含量为(0.71±0.20)MOM,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1.01±0.27)MOM(P<0.01);血清PAPP-A诊断异常妊娠的临界值为0.75MOM,当含量≤0.75MOM时罹患流产、异位妊娠、早产、死胎、胎膜早剥、羊水过少的危险度分别是>0.75MOM时的3.85、3.76、5.87、6.09、3.19、3.10倍.结论 孕妇血清PAPP-A含量降低会导致异常妊娠的发生.

    作者:童爱飞;朱以军;余悦心;胡轶;郑秀娟;杨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SIMV PCV-VG模式下面罩通气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体会

    目的 观察在麻醉机同步压力控制+容量保证(SIMV PCV-VG)模式下面罩通气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术中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在SIMV PCV-VG模式下面罩通气,记录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气道通畅情况.监测并记录手术前(T0),手术开始后5分钟(T1),手术开始后10分钟(T2),手术开始后15分钟(T3),停止七氟醚吸入即刻(T4),停止七氟醚吸入后5分钟(T5),6个时点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麻醉期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96例中92例直接紧闭面罩均能保持术中良好通气;4例放置口咽通气道通畅气道.术中患者HR、SBP、DBP在T1、T2、T3时点较T0均有降低(P<0.05),T4至T5时点逐步恢复到术前T0水平.各时点的Ppeak、PETCO2及SpO2无明显变化.术中发生肢体躁动3例,咽分泌物多2例,未发生胃胀气.结论 SIMV PCV-VG模式下面罩通气静吸复合麻醉用于短时间宫腔镜手术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宋晓峰;邵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肾透明细胞癌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常规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的对照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CCRCC超声图像信息,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29例病灶长径2.0~8.0cm,其中有21例呈囊实性回声,平均长径(5.3±0.9)cm,占72.4%,实质部分以低回声为主,2例较大病灶内部同时伴钙化.8例较小病灶呈实性,长径2.0~3.5cm,占27.6%,其中4例呈稍高回声,2例呈等回声,2例呈极低回声表现.结论 CCRCC具有一定的超声表现特征,掌握其常规诊断要点更易早期发现CCRCC.

    作者:张珠凤;袁琳娜;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在术前与术毕肋间神经阻滞中对开胸手术镇痛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用于术前肋间神经阻滞与术后肋间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开胸肺叶切除术男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术前阻滞组行术前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阻滞组行关胸时肋间神经阻滞;空白对照组术前术后均不采用神经阻滞.比较三组手术开始至结束各时间段心率、平均动脉压、七氟烷呼出浓度、拔管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术前阻滞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值、七氟烷呼出浓度均低于术后阻滞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短于术后阻滞组、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6小时镇痛效果术前阻滞组、术后阻滞组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三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手术术前肋间神经阻滞能够提供良好的超前镇痛,有效稳定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拔管时间,相比术后肋间神经阻滞更具优势.

    作者:杨赵栋;张百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53例宫颈癌患者、44例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35例健康妇女的血清中SCCAg的水平.结果 宫颈癌患者、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健康妇女的血清中SCCAg的中位浓度分别为2.25ng/mL、1.33ng/mL及0.70ng/mL.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浓度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SCCAg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Ⅰ/Ⅱ期宫颈癌术前血清SCCAg的浓度的中位数为2.09ng/mL,术后血清SCCAg浓度的中位数为1.03ng/mL,手术前后血清SCCAg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g浓度与FIGO分期、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结论 血清SCCAg在宫颈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手术治疗疗效判断方面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晓霞;陈育梅;黄凌霄;胡艳君;方深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克氏针髓内辅助复位微创解剖钢板治疗锁骨骨折

    目的 探讨克氏针髓内辅助复位微创解剖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4例锁骨中段、中外段骨折,均采用克氏针髓内辅助复位微创解剖钢板治疗.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78±2.35)个月,所有切口均甲级愈合,锁骨上神经无损伤,术后2个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所有患者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克氏针髓内辅助复位微创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及中外段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内固定可靠,技术要求不高,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侯力强;王浩敏;曹智强;俞静;冷燕奎;程玉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脂化前列腺素E1联合拜阿司匹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症状改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化前列腺素E1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血液流变学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将9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采取控制血糖治疗,同时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脂化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联合拜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9.13%)(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血脂的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化前列腺素E1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娜;李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乳腺大汗腺病变4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大汗腺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乳腺大汗腺病变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表型检测,抗体包括AR、CK5/6、HER-2、CD34、ER、PR、E-Cadherin、GCDFP-15、P63、Ki-67.结果 48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4岁;左乳17例,右乳24例,双侧7例;常见临床表现为单侧乳腺无痛性肿块.本组病例大汗腺增生5例,不典型大汗腺增生3例,大汗腺腺病4例,不典型大汗腺腺病8例,大汗腺型导管原位癌17例,浸润性大汗腺癌11例;48例中37例行免疫组化检测,37例均恒定表达AR,28例表达GCDFP-15,20例表达E-Cadherin.良性及非典型病例一致表达P63;恶性病例28例中12例强表达HER-2,4例弱表达ER、PR.42例获随访资料,40例均存活,2例死亡,生存时间为18个月及26个月.结论 乳腺大汗腺病变为一组具特征性组织学形态的乳腺疾病,具有特殊免疫表型,可能具有自身的起源细胞.

    作者:周珏;王红卫;陈洁;王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3.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分析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定量分析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高级别脑胶质瘤(HGG)和1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LGG)患者的磁共振平扫和DCE-MRI资料,通过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肿瘤的定量分析容积转运参数(volume transfer coeffi cient,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等参数,以t检验来比较HGG和LGG定量分析参数的统计学差异,通过ROC曲线评估定量分析参数Ktrans值、Ve值对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结果 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定量分析参数Ktrans值、Ve值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34和3.293,均P<0.01),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Kep值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0.208,P>0.05).Ktrans值诊断临界值为0.105/min时,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5%、83.3%和0.919.Ve值诊断临界值为0.442时,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2.5%、91.7%和0.810.结论 DCE-MRI的定量分析参数Ktrans值、Ve值有助于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

    作者:刘东;钱海峰;姚丽娣;李凤琪;吴晓;何剑;孙胜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治疗及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1小时、治疗后24小时、第5天、第7天的IL-6、NEU、hs-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第14及28天的NIHSS评分改善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 两组hs-CRP、IL-6、NEU指标治疗前1小时、治疗后24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第5天、第7天观察组hs-CRP、IL-6、NEU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s-CRP、IL-6、NEU指标治疗后24小时高(P<0.05),而对照组hs-CRP、IL-6、NEU指标治疗后第7天高(P<0.05).两组NIHS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4小时、第14天、第28天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尿激酶能显著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管君花;林一萍;苏小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脐静脉置管(UVC)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中的应用.方法 192例VLBWI采用UVC+PICC作为输液通路,187例采用单纯PICC作为输液通路,观察两组的体质量增长、住院时间以及导管相关感染率.结果 (UVC+PICC)组每日体质量增长明显高于单纯PICC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单纯PICC组(P<0.05).结论 UVC联合PICC置管技术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的极低体重儿营养问题,降低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

    作者:钟文华;杨戎威;黄华飞;徐晓燕;何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椎体骨折8例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8例腰椎融合术后邻近椎体骨折患者,记录融合术到邻近椎体骨折的间隔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门诊随访,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腰椎融合术至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间隔时间为(38.4±21.8)个月,手术时间为(30±1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5±5)mL,腰背部疼痛VAS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ODI评分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PVP能有效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椎体骨折.

    作者:刘建;王健;徐卫星;刘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三种不同切口保护法预防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无菌纱布垫、粘贴手术巾、手术切口层保护器三种不同切口保护方法对预防腹部污染性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腹部污染手术患者229例,随机分为无菌纱布垫组(70例)、粘贴手术巾组(60例)和手术切口层保护器组(99例),对比三组切口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 手术切口层保护器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三组中低(7.1%),切口愈合情况好(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3例,未愈合1例),与无菌纱布垫组和粘贴手术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善地应用手术切口层保护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腹部污染性手术切口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大禹;魏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分为不稳定斑块组52例、稳定斑块组45例、无斑块组53例三个亚组,并测定空腹血清IGF-1、血脂水平,并比较三组间IGF-1、血脂水平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引起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均P<0.01),稳定斑块组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无斑块组(P<0.01);不稳定斑块组血清LDL-C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均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LDL-C水平是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而IGF-1则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IGF-1水平下降和LDL-C水平升高与不稳定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关.

    作者:张伟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在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的毒副反应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的毒副反应.方法 62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IMRT组和3D-CRT组,每组各31例,放疗总剂量50.4Gy/28次,并均给予亚叶酸钙20mg/m2+5-氟尿嘧啶400mg/m2第1~4天、 第29~32天同期静脉化疗.结果 3D-CRT组非血液学毒性总体上较IMRT组明显,主要为胃肠反应,包括恶心(P<0.05),腹泻(P<0.01),食欲减退(P<0.05),乏力(P<0.05).同时,IMRT组3-4级急性中性粒细胞减低导致的放疗暂停率明显少于3D-CRT组(P<0.05);延迟期3D-CRT组慢性腹泻显著高于IMRT组(P<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调强同步放化疗较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3-4级粒细胞减少和非血液学毒副反应更少.

    作者:曹启军;李艳红;苗永兴;王益兰;徐央杰;夏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并发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诊断为CVST的患者110例为观察对象,按有无继发癫痫分为无癫痫组69例和有癫痫组41例,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症状和体征、脑电图、核磁共振和全脑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结果,对是否并发癫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或产褥期(χ2=5.116,P=0.024)、视物模糊(χ2=5.267,P=0.022)、意识障碍(χ2=26.394,P=0.001)、脑出血(χ2=4.355,P=0.037)、上矢状窦血栓形成(χ2=4.158,P=0.034)以及横窦血栓形成(χ2=6.016,P=0.014)在是否并发癫痫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或产褥期(OR=3.73,95%CI 1.56~8.47)、脑出血(OR=3.15,95%CI 1.53~6.04)以及上矢状窦血栓形成(OR=2.01,95%CI 1.31~4.29)是CVST继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孕妇或产褥期、脑出血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CVST并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潘心瑶;王成德;黄佩雷;潘进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CerbB-2、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erbB-2、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为卵巢上皮癌中的患者62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CerbB-2、P53的表达及PCNA计数,并设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卵巢组织中CerbB-2、P53的表达及PCNA计数.结果(1)CerbB-2在卵巢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8%,与卵巢良性肿瘤阳性表达率(20%)和正常卵巢组织阳性表达率(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53在卵巢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74%,与卵巢良性肿瘤阳性表达率(0%)和正常卵巢组织阳性表达率(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NA在卵巢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97%,与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CerbB-2、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长径、病理类型、有无转移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CerbB-2、P53、PCNA在卵巢上皮癌中表达上调,联合检测CerbB-2、P53、PCNA有助于判断卵巢上皮癌的恶性程度和患者的预后.

    作者:任鹏;傅亚军;谢珊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2例

    回顾性分析2例因服用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以尿稀释功能障碍及低渗性等容量性低钠血症、高渗尿、尿钠增多为特征.采用停药、限水利尿及补钠措施后可改善症状.

    作者:梅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嗜酸性筋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通过对1例嗜酸性筋膜炎(eosinphilic fasciitis,EF)病例的观察,并结合文献,总结出本病主要表现为四肢硬肿,部分患者累及躯干.外周血及骨髓活检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病变组织病理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广泛增生以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早期患者可见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F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效果理想,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王颖芳;杜红卫;翟晓利;陈芳;施晓蔚;何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托伐普坦治疗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例

    回顾性分析1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患者采用托伐普坦治疗,剂量从7.5mg(1/2片)到2.1mg(1/7)片,再调整到2.5mg(1/6)片,有效升高了患者的血钠水平.

    作者:潘红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l研究进展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的结构、功能、生物学机制和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总结Chk1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治疗肿瘤和抑制肿瘤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郑林峰;倪型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ABT-737对顺铂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ABT-737是否能提高顺铂对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R的杀伤活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顺铂梯度处理法构建顺铂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R;采用MTT法检测ABT-737是否能增强顺铂对MDA-MB-231/R的杀伤活性;Western blot试验检测常规MDA-MB-231细胞及MDA-MB-231/R细胞Bcl-2,Bcl-xl及Bcl-w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BT-737联合顺铂对MDA-MB-231/R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及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顺铂对MDA-MB-231/R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低于MDA-MB-231.联合ABT-737治疗后,顺铂对MDA-MB-231/R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提高,与MDA-MB-231细胞相比,MDA-MB-231/R细胞的Bcl-2抗凋亡蛋白家族成员Bcl-w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但Bcl-2和Bcl-xl表达水平不受影响.ABT-737显著增强顺铂对MDA-MB-231/R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进而诱导MDA-MB-231/R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ABT-737通过抑制Bcl-w的功能促进顺铂对耐药乳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

    作者:吴力丰;庄国华;付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法舒地尔对百草枯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及法舒地尔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法舒地尔对照组、PQ中毒组、法舒地尔干预组各18例,分别于灌胃后7、14、28天活杀大鼠留取标本.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光镜下,PQ中毒组大鼠急性肺损伤及纤维化明显,法舒地尔干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较PQ中毒组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Q中毒组大鼠肺组织7、14、28天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于28天达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同一时间PQ中毒组比较,法舒地尔干预组小鼠肺组织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法舒地尔可以抑制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TGF-β1的表达,从而减轻大鼠肺纤维化程度.

    作者:周挺;夏菁;李增攀;徐丽艳;韩文文;方建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雷公藤红素增强TNF-α对膀胱癌细胞系T24凋亡诱导效应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是否能增强TNF-α对膀胱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及机制.方法 用MTT法及AnnexinⅤ染色法检测TNF-α单独治疗及联合雷公藤红素治疗对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将T24细胞用雷公藤红素和TNF-α处理后,用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IP1蛋白与FADD及caspase-8的相互作用.雷公藤红素和TNF-α处理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24细胞cIAP1的表达水平.用Lipofectamine 2000试剂将cIAP1表达质粒转染入T24细胞,再用MTT法、AnnexinⅤ染色法、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雷公藤红素联合TNF-α对T24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红素能显著增强低浓度TNF-α对T24细胞的杀伤活性和凋亡诱导活性,并增强TNF-α对RIP1的活化,增加RIP1-FADD-caspase-8复合物的形成.雷公藤红素能显著下调T24细胞cIAP1的表达水平,转染cIAP1表达质粒后,雷公藤红素对TNF-α的凋亡促进作用丧失.结论 雷公藤红素通过抑制cIAP1的表达增强TNF-α对膀胱癌细胞系T24的凋亡诱导效应.

    作者:翁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空巢老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与对策

    通过对空巢老人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的统计及原因分析,提出对于空巢老人应该加强生活护理管理、人性化服务、陪护及用药管理等一系列举措,以预防并减少空巢老人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卓周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综合心脏康复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心脏康复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3例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综合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综合组给予综合心脏康复干预,分为早期康复训练、中期康复训练、恢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角色、整体健康)、心功能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 综合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显著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5、6.078、6.930、5.103、3.709、4.117、7.955、5.935,P<0.01);综合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0、4.617、5.865、3.163、2.835、2.949、6.434、4.936,P<0.01);综合组出院1年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与A峰速度比(E/A)、 二尖瓣前叶舒张期E峰至室间隔的距离(EPS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6、4.524、3.412、5.016、3.354,P<0.01);两组心脏缺血性事件复发率(7.69%vs 2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2,P<0.05).结论综合心脏康复干预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心功能恢复水平,降低心脏缺血性事件的复发.

    作者:史科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