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服用抗精神病药、封闭式管理、生活懒散等因素,多数患者存在缺乏锻炼、体力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使患者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耐受性减退[1];目前国内尚未见关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运动耐量的研究,本研究针对该问题,采用运动平板试验的方法来评估长期住院男性患者的运动耐量状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芳;何香娟;张开元;江长旺;陶云海;施剑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近年来发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前提条件[1].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细胞学正常的妇女[2].有文献表明,HPV亚型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和种族差异[3-4].因此了解HPV感染情况和亚型分布,对子宫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4 842例妇科就诊者进行21种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旨在了解来医院就诊妇科患者中的基因型构成,对本地区宫颈癌的预防有所帮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梅;林华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重要手术方式,且很多剖宫产为急诊手术,既要麻醉起效快,镇痛肌松完善,又要保证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胎儿影响小.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因起效快,阻滞完善且用药量小,在剖官产麻醉中广泛应用.但如麻醉平面控制不当,容易出现低血压或麻醉效果不满意等问题[1].为了达到佳的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中采用不同的注药方法,观察对麻醉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审波;宋剑乔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伴利尿剂抵抗的2型心肾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伴利尿剂抵抗的2型心肾综合征患者41例,入ICU后予CRRT治疗,观察CRRT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休克指数、氧合指数、尿量、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肌酐、碳酸氢根等临床数据及血清TNF-α、IL-1β、IL-6、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CRRT治疗后,患者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尿量、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肌酐、碳酸氢根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P<0.05),而平均动脉压、休克指数、超声心动图及CR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 >0.05). 结论 CRRT对伴利尿剂抵抗的2型心肾综合征,尤其是重症心肾综合征患者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建国;徐敏;张雪良;潘娅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机械通气患者睡眠时间及睡眠分裂的影响.方法 将7个ICU中心20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右美托咪啶针镇静0.2~1.2μg/(kg·h),对照组采用眯唑安定针镇静0.05~ 0.4mg/(kg·h),患者入组后即开始持续泵入实验药物并调节剂量至轻度镇静(Ramsay评分3~4分),直至拔除气管插管或者满14d.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自晚上22:00至次日凌晨6:00监测患者睡眠时间和睡眠分裂,评价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谵妄发生率、意外拔管发生率以及28d生存率.结果 在镇静达标情况下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1、2期睡眠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SWS期、REM期睡眠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睡眠唤醒、觉醒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与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意外拔管发生率与28d生存率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以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睡眠结构,减少睡眠分裂,更接近于自然睡眠状态,或可减少谵妄发生.
作者:吕铁;应利君;孙雪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醛固酮诱导急性肾脏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其激活剂罗格列酮治疗肾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将27只5周龄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手术2周后予1%氯化钠溶液饮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9只:对照组予2%乙醇2ml皮下泵入,醛固酮组予2%乙醇2ml+醛固酮0.75μg/h皮下泵入,醛固酮+罗格列酮组予2%乙醇2ml+醛固酮0.75μg/h皮下泵入+罗格列酮0.1mg/(kg·d)皮下注射,给药时间5周.检测大鼠收缩压变化、尿蛋白水平、肾功能、肾组织学的改变以及核受体PPARγ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醛固酮+罗格列酮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肾重、肾重/体重比明显增加,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均P<0.05).醛固酮组大鼠的SBP随着灌流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高,尿蛋白水平也明显增高,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罗格列酮对醛固酮引起的大鼠SBP升高没有明显影响,但对醛固酮造成尿蛋白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醛固酮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严重的肾小球内细胞增生和硬化,肾小球出现纤维素样坏死,肾小管有明显扩张现象;而醛固酮+罗格列酮组大鼠肾损伤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肾小球内细胞增生和硬化水平减少,纤维样坏死程度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减轻.在醛固酮诱导的肾损伤中,核受体PPARY及其在mRNA水平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增高.结论 核受体PPARγ在醛固酮诱导大鼠肾损伤中表达量明显升高,核受体PPARγ激活剂罗格列酮可以改善醛固酮诱导的大鼠肾损伤.
作者:金国萍;应利君;童海明;孟东亮;屠国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合益肾活血方对IgA肾病患者中尿IL-6、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多苷片合益肾活血方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74例IgA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78例.两组均以氯沙坦钾片50mg/d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再予以雷公藤多苷片合益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则在基础治疗上予以雷公藤多苷片合益肾活血方的模拟剂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尿蛋白定量、尿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稳定、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而观察组肾功能改善及尿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尿IL-6和TNF-α水平均有下降,而对照组仅尿IL-6有所下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2%,对照组为6.4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合益肾活血方治疗IgA肾病能稳定肾功能、减少蛋白尿、降低尿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
作者:陈洪宇;曾佳丽;陈肖;朱晓玲;张华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由外院首诊后转运接受溶栓治疗的50例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后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尿激酶150万U,再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患者胸痛缓解情况及动脉开通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所有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均成功行血运重建,研究组患者来院后胸痛缓解率为80.0%,对照组为40.0%;研究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总开通率达88.0%,对照组为32.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心律失常,严重出血,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及低血压,经药物治疗后可恢复.结论 需要急诊转运的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后转运再行急诊血运重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可考虑作为基层医院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处理方法.
作者:骆立新;钟诚;孙仞;徐超;何浪;凌峰;沈法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及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2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0及TGF-β1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Treg细胞、TGF-β1与年龄、病程、教育年限和精神症状以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Treg细胞百分率为(0.03±0 01)%,明显低干对照组(0.04±0 02)%(t=-3.681,P=0.00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TGF-β1[(1.40±1.16)p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75±0.81)pg/ml](t=2.376,P=0.021),但IL-10水平在精神分裂症组[(0.12±0.25)pg/ml]和对照组[(0 12±0.26)pg/ml]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2,P=0.668).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reg百分率与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0.452,P=0.018),与年龄、病程和精神症状无相关性;TGF-β1与年龄、病程、教育年限和精神症状之间均无相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reg细胞百分率与IL-10、TGF-β1间均无相关性. 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抑制机制受损,Treg及TGF-β1可能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失衡的病理生理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满丽;陈京凯;叶于富;许毅;胡少华;胡健波;周韦华;魏宁;戚洪莉;许委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脓毒症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收集5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5例、严重脓毒症组24例、脓毒性休克组6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sTREM-1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表面TREM-1的表达.结果 血清sTREM-1水平在脓毒性休克组[(250.0±10.9)pg/ml]>严重脓毒症组[(210.4±59.8) pg/ml]>脓毒症组[(77.4±26.6) pg/ml]>对照组[(24.9±25.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表面TREM-1水平的表达脓毒性休克组(4.2±0.3)>严重脓毒症组(3.3±2.0)>脓毒症组(2.3±0.8)>对照组(1.6士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表面TREM-1水平的表达脓毒性休克组(4.0±0.2)>严重脓毒症组(3.1±2.1)>脓毒症组(2.1±0.7)>对照组(1.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膜表面TREM-1表达水平和血清sTREM-1水平均呈正相关(r=0.677、0.781,均P<0.05).结论 TREM-1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清sTREM-1水平测定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指导价值.
作者:江洁曙;盖磊;方晶晶;王珊珊;李春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行T-SPOT.TB检查的住院疑似结核病患者536例;根据患者诊断分为结核病组和非结核病组;根据活动性、病变部位和化疗史将结核病患者分为活动性结核组和非活动性结核组,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病组和混合组,初治结核组和复治结核组.比较上述各组间T-SPOT.TB诊断价值以及分析肺外结核组各种结核病阳性率.结果 536例患者中有344例确诊为结核病,其中T-SPOT.TB试验阳性296例,阴性48例,灵敏度为86.0%(296/344);192例非结核病患者中,T-SPOT.TB阴性162例,特异度为84.4%(162/192).非活动性结核组和活动性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44.4%和88.4%(P<0.01).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病组和混合组阳性率分别为87.3%、70.4%和94.3%(P<0.01);初治结核组和复治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87.1%和100%(P< 0.05).肺外结核以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和腹膜炎常见,结核性脑膜炎阳性率低为42.9%.结论 外周血T-SPOT.TB试验在诊断住院患者结核病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活动性结核和复治结核敏感度高于非活动性结核和初治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敏感度不高,而在其它肺外结核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文静;胡型忠;施伎婵;曹苗苗;唐少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并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和高危型HPV(HR-HPV)DNA检测在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0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诊断为ASC-US的患者进行HPVE6/E7mRNA和HR-HPV DNA的检测,并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结合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21 ~ 29岁年龄组HR-HP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各年龄组HPVE6/E7mRNA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和CINⅢ+级的HPV E6/E7 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级和CINⅢ+级的HR-HPV DNA阳性率亦明显高于CIN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级和CINⅢ+级的HPVE6/E7mRNA阳性率和HR-HPV DNA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HPVE6/E7mRNA检测诊断CINⅡ+级的灵敏度为69.2%,低于HR-HPV DNA检测的8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为73.9%,明显高于HR-HPV DNA检测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可见HPVE6/E7mRNA检测诊断CINⅡ+级的效能高于HR-HPV DNA检测. 结论 与HR-HPV DNA检测相比,HPVE6/E7 mRNA检测用于ASC-US患者分流时是否需要进一步作阴道镜检查的判断更为确切.
作者:潘嫱微;陈大可;陈育梅;潘嘉佳;吕杰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中分裂质个体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筛查,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分裂质个体123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69例.研究组实施为期12周的CBT,对照组仅作长期随访,并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8、12周、6个月及1年时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随访评估.结果 CBT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RB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组CBT后RBANS总评分及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力、延时记忆等各因子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在干预后12周、6个月及1年时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干预后12周、6个月和1年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而对照组认知功能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损害,在1年随访时明显,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分裂质个体言语功能,提高其注意力及视觉广度,增强即刻记忆、延时记忆水平,改善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中分裂质个体的认知功能.
作者:沈芳;文璐;李冰凌;邵华芹;汤路瀚;李晓一;刘晓阳;徐方忠;邢葆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喹硫平对伴发急性谵妄经奥氮平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确诊为急性谵妄、经奥氮平治疗无效的住院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研究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研究组换用喹硫平,对照组继续使用奥氮平治疗,7d后比较两组的脱落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研究组患者在入组当天、第3天、第7天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谵妄评定量表(CAM-CR)、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的评分.结果 研究组在为期1周的观察期间只有2例需合用或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脱落率10.5%;而对照组有1 1例脱落,脱落率达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治疗7d后显效率为73.7%;BPRS、CAM-CR和CGI量表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奥氮平治疗无效的谵妄患者换用喹硫平治疗后仍有效,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一线药物用于谵妄的治疗.
作者:虞洪;章浩明;张颖然;夏时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血压治疗合理目标血压.方法 对急性起病6h内头颅CT检查证实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乌拉地尔注射液静脉微泵控制血压(乌拉地尔50mg加入0 9%氯化钠溶液至50ml,先微泵快推5mg,继以100~1 000μg/min泵入,根据监测血压调整泵入速度,直至血压达到目标血压),分别于1h内控制目标收缩压至140~160mmHg,观察两组患者实际血压控制平均水平,24、72h血肿增大情况,28、90d内病死率,及改良Rankin量表、Barthel index(BI),以评估远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实际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24、72h血肿量、血肿扩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28、90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8、90d mRS评分及28d B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90d BI研究组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降压治疗,正如指南所推荐的对于收缩压介于150 ~ 220mmHg的脑出血患者,立即将血压降至140mmHg是安全可行的,能改善存活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杜崇军;蔡洪流;尹绍文;邵绍鲲;杨国军;严齐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McGrath-5视频喉镜与Macintosh直接喉镜用于颈椎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效果,探讨视频喉镜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将ASAⅠ ~ Ⅲ级、进行颈椎全麻手术的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cGrath-5视频喉镜组(A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组(B组),每组20例.采用C臂X线机拍摄两组患者诱导前头部自然位(T0)、面罩通气时(T1)、喉镜暴露声门佳时刻(T2)、插管即刻(T3)的颈椎侧位片,用前后四线法测量各时间点颈椎屈曲度变化,气管插管困难(IDS)评分比较困难插管的情况.记录两组麻醉诱导中喉镜暴露声门的Cormark-Lehane分级、一次插管成功率、喉镜首次置入患者口腔比率及插管时使用外部压喉手法比率;记录气管插管后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阳性病例.结果 两组患者在T0、T1时点颈椎屈曲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在T2、T3时点颈椎屈曲度变化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暴露Cormark-Lehane分级Ⅰ、Ⅱ级者多于B组(P<0 05);IDS评分A组优于B组(p<0.05);一次插管成功率A组(90.0%)明显高于B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插管时需使用外部压喉手法才成功为4例(20 0%),B组为12例(60.0%),A组按压比率少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插管前后监测的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均无阳性病例表现.结论 McGrath-5型视频喉镜用于颈椎患者气管插管,较Macintosh直接喉镜暴露好,颈椎屈曲度变化小,插管视野好,一次插管成功率高,能安全用于颈椎手术患者气管插管.
作者:严峰;王浩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对服用ACEI类药物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QT间期和QTD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I~Ⅱ级有器质性高血压且规律服用ACEI类药物拟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E组给艾司洛尔负荷量500Ug/kg,然后以100μg/(kg·min)输注,诱导后4min停止输注.C组输注同样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艾司洛尔或0.9%氯化钠溶液输注5min后,给2 mg/kg丙泊酚、1μg/kg芬太尼、1mg/kg维库溴铵3min内完成气管插管.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艾司洛尔或0.9%氯化钠溶液输注后5min(T1)、诱导用药后3min(T2)、插管后30s(T3)、2min(T4)及4min(Ts)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QTc、QTcD;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T0时MBP、HR、QTc、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C组比较,E组在T1~T3 MBP均降低,E组T1~T5各时点的MBP及C组T2~T5各时点的MBP较T0时MBP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T3HR变化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除T3外,其余各时点HR均较T0降低,C组在T2时HR较T0减慢,而在T3较T0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E组T3时QTc、QTc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T1~T5各时点QTc间期、QTcD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T3、T4 QTc、较T0、T1均延长,C组T2、T3、T4 QTcD较T0均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插管后4min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均无恶心、呕吐、咳嗽、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服用ACEI类药物的高血压患者,艾司洛尔可以抑制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并缩短延长的QTc及QTcD.
作者:杨慧芳;孙建良;金芊芊;习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全麻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在全麻诱导前行硬膜外穿刺,选择T8-9间隙,局麻药为0.25%罗哌卡因+0.04mg/ml布托啡诺混合液,确定硬膜外麻醉有效后行全麻诱导,并在外科缝皮结束前10min硬膜外给予10ml局麻药后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Ⅱ组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芬太尼1 u g/kg,同时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和拔管时间,记录患者入麻醉后恢复室时的躁动评分(RS).结果 Ⅰ组R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Ⅱ组有17例RS评分≥2分,而Ⅰ组仅6例,其中重度EA Ⅰ组仅1例,而Ⅱ组有7例(P<0.05).Ⅰ组瑞芬太尼用量、七氟烷用量和拔管时间分别为(580±20)μg、(14.5±1.3)ml和(5.6±1.1)min,明显低于B组[(951±29)μ g、(38.2±5.2)ml、(12.8±3.2)min](均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以明显降低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麻醉后EA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何飞燕;蒋宗明;丛昊;周其富;郑羡河;陈忠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100例RA活动期、37例缓解期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分析RA活动期组患者血小板参数与临床表现(病程、晨僵时间、DAS28分值)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与其它实验室指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RA活动组PLT、PCT水平均较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活动组的MPV水平均较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降低(均P<0.05),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的MPV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PDW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PLT与晨僵时间、DAS28、IgG、ESR、hs-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PCT与晨僵时间、DAS28、ESR、hs-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PLT、PCT均与C3、C4无相关性(均P>0.05);MPV、PDW均与上述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均P >0.05).结论 动态监测PLT、PCT等血小板参数指标对临床判断RA的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宙政;韩艳霞;叶俏;胡蓓莉;陈丽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威胁着人类健康[1].检测梅毒IgM抗体技术已逐渐在医院中开展,且IgM抗体是梅毒传染性的指标,只要有活的梅毒螺旋体存在,IgM抗体就会维持在一定水平.笔者为进一步了解梅毒IgM抗体对梅毒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本院就诊的190例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患者进行19S-IgM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项国谦;王贤军;赵洪灿;吴盛海;毛碧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麻痹性痴呆是梅毒苍白密螺旋体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多见于梅毒螺旋体初期感染后的10~20年,临床以进行性的记忆力下降和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2].近年来梅毒和神经梅毒发病率增加,由于该病危害性大,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笔者对我院13例急性麻痹性痴呆患者进行驱梅联合奥氮平治疗,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郧;陶百平;杨胜良;孙菊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患者 男,1d.出生后发现双下肢皮肤缺损,3h后入院.入院后6h躯干部、左手背及左足底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患儿系第1胎、第1产,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9分.其母24岁,妊娠39周顺产,分娩时无外伤、胎吸及使用产钳史;孕期无用药史,梅毒特应性抗体(TPPA)(-),血清反应素试验(RPR)(-).父母平素体健,非近亲结婚,否认毒性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及其他遗传性疾病史.查体:足月儿外貌,反应好,口腔黏膜光滑,心、肺、腹未见异常,新生儿反射正常引出.
作者:林世庄;苏湘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患者 男,62岁.因“确诊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3年,住院评估”于2013年8月入院.患者5年前发现颈部较前稍肿大,自检发现双侧颈部皮下数个肿大结节,黄豆至花生米大小,质韧,无压痛,可滑动.患者未予重视,后颈部肿块缓慢增大,刷牙时可伴有牙龈出血,偶有乏力,皮肤黏膜无瘀斑、瘀点,至社区医院就诊后考虑“浅表淋巴结炎伴肿大”,予以口服抗生素治疗后未见明显消退.
作者:郑友清;朱健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截至2010年,我国卒中的年龄标化发病率超过336/10万,位列全球第一.并且每年因卒中死亡的患者人数达170万,高居全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卒中正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逐年增长的治疗费用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楼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系统性、自身炎症性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受累器官肿胀、纤维化和硬化,患者血清IgG4细胞水平显著增高,受累组织和器官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生发中心,特别是IgG 4阳性浆细胞浸润突出.IgG4-RD的临床谱广泛,涉及众多临床专业科室,患者可能因不同脏器受累表现而首诊于不同专科门诊,也可能同时多种器官受累而被归为疑难杂症.
作者:张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