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
  • 国际刊号:1009-6663
  • 国内刊号:34-1230/R
  • 影响因子:1.42
  • 创刊:1996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74
  • 全年订价:321.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50周年金笔奖
  •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肺科杂志   2003年6期文献
  • 肺部疾病并发呼吸道真菌感染38例

    肺部疾病并发呼吸道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一旦并发易被原发病掩盖,延误诊断.1998年1月~2003年4月我们收治38例肺部疾病并发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现探讨其有关规律,指导治疗.

    作者:王学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功能的改变

    支气管哮喘患者大小气道都存在慢性气道炎症.本文对支气哮喘缓解期41例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哮喘缓解期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存在小气道功能的异常.

    作者:黄秀香;李淑君;刘鹏珍;杨敬平;孙德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ARS 14例的诊治体会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1]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研究表明其病原体为冠状病毒变异株.我们病区从2003年4月30日~5月20日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梅;高凌;孙焱;贾志伟;李冬;郑山海;严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双管道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昏迷22例

    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治疗方法对多数轻、中度患者有一定疗效,但对重症呼吸衰竭,尤其是神志不清时,无创正压通气争议较大.现将我院用双管道无创呼吸机治疗22例重症呼衰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张祥杰;翟成凯;张清君;李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心病伴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36例

    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neile Degenerative HeartValvalar Disease,SDHVD)是随着年龄增加,心脏瓣膜结缔组织退行性变、纤维化及钙化所引起的瓣膜和/或其支架的功能异常所引起的一组心脏病,它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也是引起老年人心衰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汪敬恒;敖日影;江金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ARS 12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2003年5月~6月我院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12例,现就患者临床诊治经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塔娜;盛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症SARS 12例临床分析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即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1].该病以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为特点.目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浇法.现就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周云芝;吴慧莉;李宝平;何晓蕴;张涛;陆英;马洪明;李昀生;苏震;杨敬;胡坤娥;刘琪;张楠;霍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下呼吸道葡萄球菌院内感染分析

    既往认为院内感染以G-杆菌为主,因此,临床多选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药物.但近年来院内感染,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内感染,葡萄球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感染正日趋增多.现就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月收治呼吸道表皮葡萄球菌(下称表葡)及溶血性葡萄球菌(下称溶葡)感染者分析如下.

    作者:赵凤;庞宗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气道内保留吸痰管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气道内保留吸痰管对于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起多种作用.现报告19例在呼吸衰竭时应用气道内保留吸痰管体会如下.

    作者:舒守宏;程(日高);赵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成人支原体肺炎58例的诊治

    肺炎支原体(Mgcoplas ma pneumonia MP)是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小原核型微生物.广泛存在于人、动物及植物体内,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作者:白丽;关小宏;姚昆;徐秀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176例

    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是一种非血管性介入技术.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到达肺内病灶,进行针吸、活检,从而取得病变组织,可进行病理学、细胞学等方面检查,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997年6月至2003年2月我们共实施了176例肺穿刺,分析其临床价值及应用体会如下.

    作者:祁风亮;强佰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性脑病合并低渗性脑病9例

    肺性脑病是Ⅱ型呼吸衰竭常见的一种急症,与低渗性脑病发生机理不同,但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人们在诊断肺性脑病时往往容易忽视低渗性脑病的存在,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文凯;崔皖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性肺炎30例临床分析

    老年性肺炎因年龄、并发症及临床症状的特殊性,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结合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性肺炎,现对其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熊国平;郑丽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ARS患者救治体会

    我院于2003年5月3日收治了首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经精心治疗后出院.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炳生;陈俊武;夏仲旺;高向欣;崔朝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10例

    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晚期患者临床上可合并发生肺间质纤维化,虽然两者在病理基础上有明显区别,且肺气肿作为一个病理诊断,将不伴有明显纤维化作为诊断肺气肿的一个条件,但临床及近的研究均发现两者可以同时并存.2000年3月~2002年12月我们收治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晓红;闵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肺复苏的临床抢救

    心跳、呼吸骤停时,进行迅速而有效的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是呼吸循环重建的主要措施之一.急救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是唯一抢救生命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凡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糖尿病并发胸腔积液15例治疗体会

    糖尿病患者经多年病程后出现心肌病变和冠心病者临床较多见,但该类出现非感染性胸水者文献少见报道.为引起临床注意,减少治疗误区,争取治疗时间,我们就15例糖尿病并发胸水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结核分支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分子机制

    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研制的进展,一些新的喹诺酮类药物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使用人群的增多,部分结核分支杆菌已对喹诺酮耐药.但目前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作者:安慧茹;李洪敏;王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细胞肺癌化疗新药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上海市肺癌发病率55.21/10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美国每年有45 000新发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中小细胞肺癌(SCLC)占10%~20%,诊断时1/3为局限期(LD),2/3为广泛期(ED).SCLC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生长迅速,转移早,预后差.是对化疗敏感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作者:郭其森;于金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脉冲振荡法肺功能测试的临床应用

    脉冲振荡法肺功能测定(IOS)是在强迫振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定呼吸阻抗的新方法.它一改传统的肺功能以受试者作为信号源的测试方法,将信号源外置,让仪器产生激励信号,检测受试者反应.该方法无需配合,具有方法无创、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客观、重复性好、分析全面等特点,是肺功能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作者:胡先纬;胡杰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进展

    结核性胸腔积液易形成胸膜增厚,影响肺功能.如何尽快地排出胸腔积液,减轻或避免胸膜增厚是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魏利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病的药物治疗现状

    支气管哮喘病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基础为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引起气道缩窄.

    作者:李志英;刘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几种特殊类型哮喘病的诊治现状

    哮喘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近年来哮喘病住院患者的病死率虽已大幅下降,然而,某些特殊类型哮喘病急性发作仍然是威胁患者的生命,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就几种特殊类型哮喘的诊治现状分述如下.

    作者:刘姣;张云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子宫内膜异位症致咯血1例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47岁,务劳.因反复咯血20年,复发3日于1999年6月20日入院.入院前20年患者出现周期性咯血,量少,鲜红色,痰中带血,每日约数毫升,全部在月经前1~2日,月经停止后,咯血停止,多次在外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

    作者:熊国平;郑丽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环丙沙星静滴致血小板减少2例

    病史摘要例1患者男,21岁,农民.因低烧、乏力、盗汗伴咳嗽、胸憋、气短2个月在某医院检查发现胸腔积液.既往体健.

    作者:王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肺病合并肺结核病1例

    病史摘要赵某,男,68岁;河南人,干部,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002年1月高热、胸痛及乏力,诊断为肺部炎症,对症治疗.4月又感胸痛、高烧、咳嗽、乏力,胸片诊断为两肺支气管炎,结核可疑.

    作者:焦智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病合并败血症2例

    病史摘要例1患儿男性,4岁,持续发热一月.查体:体温39 C,神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阴性,腹软,肝肋缘下2 cm触及,质软,脾脏肋下刚及.

    作者:郭靖;顾丽敏;李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LE合并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2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免疫性疾病.其治疗需要长期大剂量使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免疫功能低下,易造成结核感染和复发.而SLE合并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蒙昌平;陈丽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道结核1例报告

    病史摘要女性,24岁;既往有间歇性低热近1年,体温在38 C左右,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轻触痛,每次青霉素抗炎3~5日,体温正常,颈部淋巴结肿痛缓解,曾拍胸片未发现结核病变.

    作者:陈荣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抽液与注药治疗

    结核性渗出胸膜炎多表现为胸腔积液,目前治疗以抗痨为主,虽疗效确切,但存在疗程偏长,常留胸膜粘连肥厚,复发率高等不足,为此我们对此类患者在常规抗痨的同时,积极胸腔抽液、胸腔注药,结果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丙喜;郭家枫;刘彦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结核病合并糖尿病52例

    肺结核病和糖尿病两者在临床上常合并存在,互有不利影响.两病并存致使病情复杂,治疗较为困难.本文对武钢结防所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病合并糖尿病52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阮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方法测定分支杆菌药敏试验的比较

    分枝杆菌药敏试验通常是在固体罗氏培养基中按要求加入各种药物,根据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来判断药敏试验的结果.采用BACTEC MGIT 960测定仪检测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其主要是采用连续检测接种标本的培养管所显示的荧光强度来判断分枝杆菌生长的情况.

    作者:张滢蓉;吴小珍;景玲杰;陈慧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结核病死亡原因分析

    目前,作为全球问题的结核病疫情出现新的回升高峰.2000年全国肺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疫情较重,呈三高一低,即患病率高、耐药率高、病死率高及年递降率低.

    作者:陈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肝结核病22例临床分析

    肝结核病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就我院1990~2000年收治的22例肝结核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晋树亮;张建英;周连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407例肺结核病菌阳患者原发耐药的分析

    耐药性的监测是结核病流行病学和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制定结核病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为了解苏州地区结核杆菌原发耐药性及发展趋势.我们对1998~2002年住院的407例菌阳患者进行了耐药情况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水金;吴妹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成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诊治体会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又称粟粒性肺结核病,此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未接种卡介菌的儿童发生机会更多,但也可见于患过原发感染后的成年人[1].本文就我院近几年来住院的28例成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患者,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道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韦格内肉芽肿9例临床分析

    韦格内肉芽肿(WG)是肺血管炎症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病因仍不清楚.由于缺乏临床特异性和实验室表现,易被误诊.为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诊治的9例WG报告如下.

    作者:郭海英;张旻;周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TGF-β1在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肺癌病死率高,但临床上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不易.有关肺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还在不断探索中.TGF-β1是一种多功能多肽生长因子,参与调节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可导致正常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的凋亡.

    作者:罗秋平;徐华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急救护理

    本组男性52例,女性31例,年龄16~73岁,平均41岁.其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急救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李秀华;王惠军;吴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耐多药结核(MDR-TB)治疗费用高、难度大、传染期长,且治愈率低,因此,患者心理负担很重.该病的治疗需要重新选择药物,调整化疗方案,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李英娥;崔兆芹;倪国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严重的类型之一.若诊断不及时或治疗护理不当,病死率较高.现将主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膜活检患者的健康教育

    胸膜活组织检查术(简称胸膜活检),就是通过胸膜活检针钩取壁层胸膜小块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胸膜病变性质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我院内科去年行胸膜活检术17例,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胸膜反应、气胸、出血、或明显感染.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夏荣荣;董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肺心病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为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细心观察精心护理是非常必要的.现将我们的临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对肺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肺结核病在我国近年患病率约3‰~5‰,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了解大部分结核病患者没有接受正规及时治疗,究其原因,不懂结核病的防治知识,不按医嘱坚持用药,用药方法不正确等.所以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教育和管理,进行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使掌握正确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自觉地按医嘱坚持正规治疗,使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王淑芹;田慧娟;李秀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射频透热综合治疗晚期肺癌的护理

    我院于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采用RFHT-500型射频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108例晚期肺癌患者,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苏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皮针刺肺活检术的护理

    经皮针刺肺活检术对肺周围型肿块诊断意义较大,但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旨在探讨对经皮针刺肺活检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安全性的体会.

    作者:程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肺栓塞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

    肺栓塞是因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75%~90%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2年12月收治肺血栓栓塞患者22例,经溶栓及抗凝治疗,精心护理,疗效满意.

    作者:任立新;李淑君;姚翠玲;刘鹏珍;徐喜媛;孙德俊;杨敬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OPD呼衰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我们在2002年9月~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主要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丽霞;周俊英;宋春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癌48例误诊肺结核病

    肺癌与肺结核病的诊断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不容易区别而出现误诊.1 996~2002年收治了肺结核病48例而终诊断为肺癌的患者.其诊断体会如下.

    作者:苏雅文;周建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异位肺结核病116例误诊

    肺结核病的好发部位为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单纯发生于除以上部位(异位)的肺结核病在临床上少见,容易误诊.

    作者:迟晶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癌误诊的临床分析

    肺癌的临床表现和X线诊象等与其他肺部疾病常相类似,特别与肺结核病更易误诊,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发现的21例肺癌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谢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21例

    自1997年8月~2002年10月我们应用纳洛酮(NaLox-one,简称为NLX)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祥胜;张秋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47例治疗体会

    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结核病患者336例,采用2HRSZ/4HRE治疗方案,发生药物性肝损害47例.在保肝治疗的同时,继续原方案或改用化疗方案33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原;蔡颖;吴小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部感染致病菌耐药性分析

    由于抗感染药物的广泛应用和用药不当,致病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我们对本院1999年8月至2003年1月住院患者呼吸道分离出的198株致病菌,应用纸片扩散法对20种抗菌药进行了耐药性测定,以期能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小聪;龚晓辉;陈庆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在COPD的应用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控制支气管哮喘已取得肯定疗效.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如何,本文应用结果如下.

    作者:李佑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立复欣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较常见的肺外结核病,其治疗目的在于迅速减轻症状,控制胸膜炎症,清除胸液或促进胸液吸收,防止胸膜肥厚以免影响肺功能[1].我院自1998年~2003年采用立复欣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先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普米克气雾剂在放射性肺炎中的应用

    放射性肺炎是由于胸部接受放射治疗后,肺组织受到损伤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现报告86例并就治疗讨论如下.

    作者:于小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腔积液胆固醇可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

    胸腔积液有多种原因,目前有许多检查措施,但仍有10%~20%的病例无法确诊.诊断胸腔积液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渗出液是继发于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渗透性的改变;而漏出液则是由于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和/或胶体渗透压的改变所致.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胸水中胆固醇浓度的测定来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并与Light的诊断标准进行比较.

    作者:胡苏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

    随着广谱抗生紊的广泛应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已为难治性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开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或MRS的检测,尤为采用快速灵敏的方法是当前首要研究的课题.

    作者:朱月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卷曲霉素与耐多药结核病治疗

    1.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重要性WHO在总结世界各国实施NTP的成功经验后指出,在实施NTP的国家,复治病例虽有减少,仍占现患肺结核病的10%~20%;继发耐药率高达20%;其中MDR-TB在继发耐药中仍占4%~10%,因此,WHO首次提出,在实施NTP已久,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国家应将MDR-TB的治疗提上日程.

    作者:肖成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支气管炎四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是药物经济学中应用广泛的分析方法,即将成本同效果进行比较,力求让患者以小的经济负担得到佳的治疗效果.本文采用此方法,对96例急性支气管炎4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晓帆;吕雄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氨茶碱的安全给药软件

    氨茶碱不仅能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还有增强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收缩力,兴奋呼吸中枢,免疫调节等作用.是一种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常用药物.但该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带来严重后果.

    作者:孙丽萍;李君荣;蔡映云;张德厚;李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与预防

    近十多年来,由于抗结核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耐多药结核病(MDR-TB)增多,它是指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多为获得性耐药,常见INH、RFP复治方案治疗失败的病例,但有少数为原发性者.

    作者:张晨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乳糜胸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1岁.咳嗽伴胸痛一周,无咯血,无明显气急,无畏寒发热.透示右下肺炎.于1999年10月26日入院.既往无慢支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结核病史.饮黄酒10余年,每日250 ml,吸烟800年支.

    作者:王玲;周松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原发性肺淋巴瘤-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1岁,皖肥东县籍,务农.发热1月余.今年3月20日起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热,体温38~39℃,无畏寒,伴有夜间盗汗,不咳无痰.

    作者:王云龙;何蓉蓉;陈恒;李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