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2302
  • 国内刊号:34-1263/R
  • 影响因子:0.81
  • 创刊:1972
  • 周期:季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2005年安徽省优秀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2007年01期文献
  • 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初期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两年的初期效果,以优化防治策略.方法 从2005年实施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秋浦河流域16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中,随机抽取疫情未控制和控制村各3个,调查比较2005和2006年的螺情和病情.结果 阳性螺密度疫情未控制村和控制村分别由2005年的0.091只/0.11m2、0.0028只/0.11m2降至2006年的0.0048只/0.11m2、0.000 4只/0.11m2;钉螺感染率疫情未控制村由2005年的0.24%降至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69,P=0.003);疫情控制村由0.30%降至0.05%,无统计学差异(x2=3.193,P=0.074).疫情未控制村和控制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2005年的5.86%、3.67%下降至2006年的2.28%、0.95%,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初期观察表明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进一步控制秋浦河流域的血吸虫病疫情,尤其是在降低滩地污染上.

    作者:王明胜;陈更新;崔道永;倪映;张志杰;彭文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安徽枞阳县洪涝灾害对钉螺扩散及血吸虫病流行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洪涝灾害对钉螺扩散及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 分析安徽省枞阳县1979~2005年钉螺扩散与长江水位的关系,并对特大洪水溃堤的凤仪洲乡血吸虫病疫情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近27年枞阳县累计新增钉螺面积1 562hm2,其中钉螺面积大幅度增加主要发生在长江高水位当年或之后的2~3年.凤仪洲溃堤后新增的钉螺面积未进一步扩大,但活螺密度、感染性钉螺密度和人与家畜的感染率较高.结论 洪涝灾害是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反复以及难以控制传播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金生;王晓可;周伟;施淮峰;周敏;吴义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淮北地区不同生境中粉螨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目的 探讨淮北地区不同环境粉螨群落结构.方法 选取仓储环境(储藏物和/或地尘)、人居环境(卧室或学生宿舍中的床尘及地尘)和工作环境(纺织厂和/或制药厂工作车间中的地尘)等3类不同环境,采样点各40个,每个采样点各采集样本2份,每份10g.过筛后留取尘渣,进行粉螨的采集、分类、鉴定及计数以及数据分析.结果 3类不同环境共检获粉螨31种,隶属于7科21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类环境的粉螨平均孳生密度高的是仓储环境,为57.2±6.2%,物种数为24,物种丰富指数为2.42,多样性指数为1.35,均匀度指数为0.97.结论 3类不同环境中粉螨的孽十密度及多样性差异较大.

    作者:沈静;王慧勇;李朝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三苯双脒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三苯双醚治疗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 180例2岁以上钩虫、蛔虫、蛲虫和鞭虫单独或混合感染者分组分别用三苯双醚和阿苯达唑治疗.成人及14岁以下儿童的钩虫和蛲虫感染者分别给三苯双醚40mg和200mg,蛔虫感染者给三苯双醚300mg,鞭虫感染者每天400mg三苯双醚,连续3天.各感染对照组均给予阿苯达唑400mg.同时观察三苯双醚及阿苯达唑的临床治疗的副作用.结果 三苯双醚和阿苯达唑对钩虫感染的治愈率分别为73.9%(17/25)and 50.0%(9/18).两药物对蛔虫感染的治愈率分别为85.7%(18/21)and 90%(10/11).两药对蛲虫感染的治愈率分别为84.9%(28/33)and 100.0%(18/18).三苯双醚的临床副作用轻微,对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三苯双醚对钩虫、蛔虫和蛲虫感染有显著的疗效,对鞭虫作用较差.

    作者:沈光金;王勇;吴维铎;刘晓明;尹晓梅;季虹;李启扬;周利;胡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安徽省外科救治晚期血吸虫病270例调查分析与随访

    目的 了解分析全省二年来外科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其转归,为晚期血吸虫病的救治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 按照国家外科救治晚期血吸虫病统一要求,查阅、收集全省13个定点医院2005~2006年晚期血吸虫病外科住院病案,对外科手术住院病例收集相关信息、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 13个定点医院共调查270例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手术治疗住院病例,其中东至、宣州二县(区)有164例,占60.74%.晚血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23;晚血病人患病的平均年龄为47.07岁,5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占的比例达31.28%,15岁以下儿童1例,占0.37%;农民是职业分布中主要的人群,占98.15%.对手术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平均晚血发生时间和平均晚血持续未治时间分别为13.80年和4.92年;晚血患者的临床分型以单纯巨脾型为多,占82.59%,巨脾、腹水混合型病例次之,占17.41%;施行的外科手术方式以单纯脾切除术多,占手术总病例数的87.78%;晚血患者合并有乙肝感染者占12.59%;手术治疗期间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膈下积液等,甚至导致死亡,其手术病死率为0.74%;有139例晚血患者的医疗费全部由国家晚血专项救助经费报销,占全部手术病例的51.48%;术后随访,晚血病人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的达98.88%,劳动能力恢复者达50.75%.结论 通过调查,对我省不同疫区、不同人群的晚期血吸虫病分布情况及其危害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为进一步指导全省有效救治晚期血吸虫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吴维铎;汪天平;张世清;沈光金;郭见多;肖祥;罗俊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安徽石台县日本血吸虫病传染源调查

    目的 了解石台县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指导当地防治工作.方法 选择龙泉、垄上及源头3个流行村,开展人畜及野生动物的病原学查病,计算感染率及感染度.结果 3个村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宿主有人、狗、猫及野鼠,其中人感染率分别为0、1.01%和0.87%,野鼠和狗感染率分别在22.22~33.33%和4.35~26.47%.感染度以野鼠高,达609.91(算术均数)和259.06(几何均数).并在当地另一乡发现1只野兔感染血吸虫.结论 当地血吸虫病流行可能与野鼠、狗等有关,但明确各种感染宿主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地位尚有待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吕大兵;汪天平;James Rudge;孙爱炎;方国仁;吴维铎;吴明耀;朱磊;汪峰峰;章乐生;操治国;Joanne Webster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钉螺酚氧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日本血吸虫惟一中间宿主钉螺体内酚氧化酶的生化活性.方法 解剖健康成年钉螺,剔除外壳,将其分为雄性组、雌性组及雌雄混合组(雌雄重量相等),匀浆离心取上清为待检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通过比色法检测钉螺酚化酶在pH 6.8、28℃条件下三组酶活力并予比较;用同法分别测定三组在不同pH(恒温28℃)及不同温度(pH 6.8)下的酚氧化酶活力,绘制变化曲线,确定该酶活性适pH和适温度.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和Arrhenius公式求得各组酶活化能并以比较.结果 在pH 6.8、28℃条件下,雄性组、雌性组及混合组的酶活力分别为188.2±5.7、183.8±5.5及185.2±6.7(U/g),经方差分析,三组酶活力无显著差异.三组酚氧化酶的活性在不同pH及温度下的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pH为6.0、温度为40℃时,三组的酚氧化酶活性均高.三组活化能分别为32.6±5.1、31.7±2.9及32.1±3.3(kJ/mo1),经方差分析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钉螺酚氧化酶活性及活化能均无性别差异,其催化邻苯二酚的适pH及适温度分别为6.0和40℃.

    作者:杨进孙;周书林;唐小牛;陈文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rK39免疫层析试条在新疆黑热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Rk39免疫层析试条对新疆不同类型黑热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Rk39试条检查不同地区确诊的黑热病患者;用Rk39-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查不同流行地区居民血清标本与利什曼素皮内反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来自新疆不同地区的黑热病患者共1 204例,用Rk39试条检测抗体阳性者1 169例,阳性率97.09%.其中人源型黑热病患者1 052例中1 031例阳性,阳性率98.0%;荒漠型黑热病患者158例中阳性143例,阳性率90.5%.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荒漠型患者阳性率较低.人源型黑热病流行区居民中Rk39抗体阳性率在既往有黑热病史者中为42.7%~59.3%,在无既往史的居民中仅为2.2%~5.8%.在随访的Rk39阳性,皮内反应阴性的18人中有4人在4和6个月后出现症状,确诊为黑热病.在黑热病治愈后2年内94.6%的患者Rk39抗体仍为阳性.9年后仍有82.5%保持阳性.结论 Rk39层析试条对新疆黑热病患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其保存、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适于在基层现场使用.由于其可在潜伏期中发现黑热病患者.故可用于在流行地区皮内反应阴性的居民中进行免疫学检测,早期发现病人.由于黑热病患者治愈后血清中Rk39抗体长期存在,故不适用于预后判定和疗效评价.

    作者:左新平;伊马木;开赛尔;张松;焦伟;瞿靖琦;Kwang-poo Chang;柴君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广州管圆线虫的软体动物宿主生态环境及其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孳生环境广州管圆线虫的动物宿主感染与感染因素.方法 按不同孳生地分段(处)采螺与蛞蝓,用组织捣碎匀浆法及过筛沉淀法检查,调查不同孳生地软体动物宿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与相关因素情况.结果 大瓶螺调查点小湾水沟A2段感染率为72.63%,其余3段感染率10.77%--37.50%;公园池塘B1处感染率为41.15%,其余3处感染率5.72%--15.77%;温泉水沟2005年和2006年感染率分别为62.12%与24.08%.褐云玛瑙螺调查点湖美、莲塘、彭美感染率分别为76.05%、33.87%和27.85%.高突足襞蛞蝓调查点湖美、莲塘、彭美感染率分别为45.46%、22.77%和14.92%;高突足襞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和黄蛞蝓感染率分别为27.92%、4.35%与5.13%.结论 各调查点(段或处)感染率差异,显示不同孳生地各类宿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微型生态环境特征.除自然环境因素外,人为及相关因素也直接影响其感染.

    作者:程由注;李莉莎;方彦炎;林陈鑫;张榕燕;林金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005年全国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分析

    目的 描述和分析2005年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的分布、特点和原因.方法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突发疫情标准,对2005年各省发生的血吸虫病突发疫情调查处置报告和突发疫情报表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全国共报告血吸虫病突发疫情6起,其中湖北省报告5起,四川省报告1起,共报告急感病例55例,其中确诊病例30例,临床诊断病例25例;6起突发疫情中,疫情未控制地区4起,传播阻断地区2起;疫情发生时间较为集中,主要发生在7月底至8月初;感染人群主要为农民和学龄儿童,感染方式以农业生产、戏水游泳为主,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2005年血吸虫病突发疫情下降明显,血吸虫病防治的难点与不足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作者:李石柱;郑浩;徐志敏;朱蓉;吴晓华;郭家钢;周晓农;夏刚;王立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黄山地区储藏物孳生粉螨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目的 调查黄山地区储藏物中粉螨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方法 采集30种储藏物样本,分别进行粉螨的分离、计数及鉴定,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 30种储藏物中共检获粉螨19种,分别隶属于7科17属.粉螨的平均孳生密度为68.67只/克,物种丰富度指数为1.47,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16,物种均匀度指数为1.07.结论 储藏物中粉螨的孳生密度较大,其群落组成多样化.

    作者:裴莉;赵丹;李朝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方式构建的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保护力的比较

    目的 寻求高效抗血吸虫感染的双价核酸疫苗.方法 以共表达和融合表达两种方式构建两种日本血吸虫双价核酸疫苗pVIVO2-mcs-Sj23/SjFABP、pVIVO2-mcs-Sj23·SjFABP,以鸡尾酒式混合获得混合双价疫苗(pVIVO2-mcs-Sj23/SjFABP与pVIVO2-mcs-Sj23·SjFABP).大量制备质粒,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混合疫苗组、双价共表达疫苗pVIVO2-mcs-Sj23/SjFABP组、双价融合表达疫苗pVIVO2-mcs-Sj23·SjFABP组、空质粒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后4周攻击感染,感染后45天剖杀,计数各组小鼠成虫数、肝虫卵数和免疫保力超过50%实验组的虫卵肉芽肿面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成虫数、虫卯数和虫卵肉芽肿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融合表达组和共表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混合DNA疫苗组免疫保护力优于单一双价组;与混合DNA疫苗组比较,pVIVO2-mcs-Sj23·SjFABP组的肝脏肉芽肿面积有显著性减小(P>0.05).结论 血吸虫混合双价DNA疫苗诱导小鼠对血吸虫的保护力优于单一双价DNA疫苗.

    作者:胡媛;石佑恩;朱晓华;李春燕;余龙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抗MTB FurB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特性分析

    目的 制备针对结核分支杆菌FurB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分析其特性.方法 利用纯化的FurB蛋白,采用腹股沟皮下包埋硝酸纤维素膜和腹腔内注射FurB的方法免疫小鼠,然后进行细胞融合、克隆化制备抗FurB mAb,用Western-blot鉴定其特异性,用ELISA法初步分析其特异性位点和相对亲和力.结果 获得3株抗FurB mAb,分别为DD12、BH1和DH8,经Western-blot分析都可与FurB蛋白特异性结合.三株mAb中DH8效价高达到10-10,相对亲和力,BH1>DH8>DD12,3株mAb的抗原表位相近.结论 获得的抗FurB mAb效价高、特异性强,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FurB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工具.

    作者:姜泓;高雪;李元;张海;徐志凯;薛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散发成人麻疹45例流行病学与临床分析

    近年来山东泰安市城区成人麻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也有变化.现将我院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45例成人麻疹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臣;高传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7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常见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30%,这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特别是肝内网状内皮系统严重受损,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白细胞黏附趋化与吞噬功能降低等原因有关.现将我站收治的37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SBP的早期诊断,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减少SBP危险因素.

    作者:黄晓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辽宁朝阳市某高级中学结核病爆发流行调查及处理

    2006年6月1日至2日,辽宁朝阳市某校高一(3)班相继发生3例肺结核病人,当时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和处理.7月末该校又出现新的病例,随即开展了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筛查,共发现67例结核病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亚杰;刘长胜;王贵桦;李海波;潘萍;聂佳珊;扬玉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IHA诊断价值的研究

    歙县于1993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嗣后10年血清学方法监测查病达157 636人次,检出阳性的达651人再进行粪检无一人检出血吸虫卵,但这10年间用于病情监测和血清学检查阳性者的病原治疗耗资巨大.目前传播阻断地区血吸虫病病情监测方案的价值如何尚未见进行评价的报道,在传播阻断地区IHA 1∶10阳性作为治疗对象是否合理目前尚无试验依据.虽然歙县监测工作已逾10年,收集了一部分基础资料,但由于观察缺少连续性和系统性,没有对照组,因此难以说明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歙县进行了系统性的试验研究,拟为以后传播阻断地区病情监测方法、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

    作者:方荣乐;方卫星;胡影;肖汉民;张玉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肝宝等综合治疗晚期血吸虫13例临床体会

    2006年南陵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住院部收治内科治疗的晚血现症患者(腹水型)13例.本组病例均使用心肝宝等综合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将这次治疗的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殷小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91例典型狂犬病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分析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病死率极高,几近100%.国内近年来发病人数不断增加,为了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做好防治工作,现将在我院住院的91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尔康;吴亚松;薛乐洋;孙海荣;许锁;孟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黑热病32例临床分析

    黑热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在人体组织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吸血昆虫-白蛉传播,具有地方性流行的特点[1],解放前在我国许多省份、自治区有流行,解放后经过积极治疗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后,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了黑热病,但近年来某些地方仍有散发流行,我院于2003年7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了32例黑热病患者,通过锑剂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古丽拜尔·卡哈尔;多力坤·买买提;阿迪力·司马义;哈力木拉提;宋玉霞;牛灵;艾尼瓦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网络生物医学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成功,证明了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网络环境下实现了信息的分布式存取,使人们可以不受地域时空限制对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和利用,因此直接占有资源的优势相对减弱,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越来越重要.随着Internet上信息资源与日俱增,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的网络信息海洋中迅速准确的找到有价值的生物医学信息是广大生物医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和分布情况,检索网络生物医学信息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作者:邱凌;李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细胞自噬分子机制以及与肿瘤及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细胞死亡分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和坏死,而程序性细胞死亡又可分为两种,Ⅰ型为细胞凋亡,Ⅱ型是自噬性细胞死亡(1).自噬是细胞对自身结构进行蛋白降解的一种方式,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对细胞自噬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细胞自噬分子机制以及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冬梅;汪世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晚血腹水中检出阿米巴滋养体1例

    我院曾收治拟诊腹水型晚期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合并阿米巴腹膜炎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长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华东地区肺吸虫病第五次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