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2425
  • 国内刊号:34-1168/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8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84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1999-2001年度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 神经病学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书写痉挛的外科治疗

    目的回顾书写痉挛的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探讨书写痉挛的发生和治疗的机理.方法运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对8例书写痉挛患者实施了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进行疗效分析.结果8例患者术后书写功能即刻恢复正常,无手术并发症,1~2年的随访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是治疗书写痉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可能的治疗机制是阻断了基底节的异常爆发性电活动.

    作者:石长青;李勇杰;庄平;李建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胶质瘤伽玛刀治疗后脑水肿与C-myc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观察胶质瘤Wistar荷瘤大鼠γ刀照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水肿的比例、程度及分布与γ刀照射前后C-myc基因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建立颅内种植胶质瘤C6细胞的Wistar荷瘤大鼠模型.3周后,实验组给予γ刀治疗.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γ刀照射前后大鼠C-myc蛋白表达水平及γ刀照射后大鼠脑水肿情况.结果胶质瘤荷瘤大鼠C-myc基因蛋白水平阳性表达平均百分率,未经照射的对照组为77.62±12.11%;实验组中,明显脑水肿大鼠(n=22)平均为54.81±20.15%,无水肿大鼠(n=18)平均为27.15±10.42%.明显脑水肿组分别与对照组及无水肿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水肿组织聚集于C-myc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周围.结论γ刀照射后,放射性脑水肿发生的机理与胶质瘤细胞C-mcy基因蛋白水平表达程度有关.

    作者:田宇;齐辉;卜丽莎;赵丛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旋转式伽玛刀治疗方法并分析其结果.方法选择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5例,应用1.5TMR定位,以OUR-XGD治疗规划系统(r-TPS)作治疗规划,OUR-XGD旋转式伽玛刀进行治疗.治疗靶点为三叉神经根入脑桥段,4mm准直器,1~2个等中心点,中心剂量75Gy、90Gy、100Gy三组,5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点,脑干边缘剂量11.2~15.0Gy.结果本组37例获随访,为期4~49个月.疼痛完全消失22例,明显缓解10例,轻度缓解3例,无效2例,复发4例.显效率86.5%,有效率94.6%,复发率10.8%.复发者症状较治疗前为轻.并发面部轻度麻木2例,面部麻木+眼干涩感1例,张口稍困难1例.无死亡.结论作为三叉神经痛的疗法,旋转式伽玛刀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且具有安全、高效和无创的优点,可作为长期药物治疗无效者的首选外科治疗手段;75~80Gy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剂量,增大剂量至90Gy或更大可缩短平均起效时间;剂量达90Gy及以上时有效率可能升高但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较大.

    作者:梁日生;杨卫忠;石松生;陈建乐;陈首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TH表达和神经递质的变化

    目的探讨经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PD模型动物脑内TH表达和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构建pN2ATH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用PA317细胞包装,G418筛选阳性克隆,病毒上清感染神经干细胞,将神经干细胞和表达TH的神经干细胞植入PD大鼠纹状体内,观察移植后TH的表达情况以及DA和DOPAC含量变化.结果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2月内,TH在纹状体内的表达增加,纹状体DA和DOPAC含量增高,好于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但比正常水平低.结论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能增加纹状体内TH的表达以及DA和DOPAC含量,为其脑内移植治疗PD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周政;阴金波;杨辉;刘俊;张可成;宋业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长期缺血对大鼠黑质和纹状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长期缺血对大鼠黑质和纹状体的影响.方法9只雄性SD大鼠,4只正常对照,5只进行双侧颈动脉结扎术,造成慢性缺血模型.术后60天处死大鼠,对大鼠的黑质和纹状体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光镜下,对照组和缺血组的大鼠黑质及纹状体在形态上没有明显异常发现.电镜下,缺血组大鼠的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变:神经髓鞘结构破坏,组织间隙空泡变性严重;细胞质内大量空泡形成,细胞质与细胞核间也有空泡形成;部分线粒体嵴结构不清.结论在双侧颈动脉结扎的大鼠模型上,黑质和纹状体的超微结构有明显损伤和改变.间接提示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脑组织的供血下降和呼吸机能的受损时,可能对帕金森病的发展起恶化作用.

    作者:张华;高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ASA-601TS型温控热凝射频仪对免脑毁损灶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ASA-601TS型温控热凝射频仪对免脑组织毁损灶形成,以了解毁损灶的形成大小与时间、温度的关系以及温控热凝射频仪相关性能.方法利用ASA-601TS型温控热凝射频仪和外裸长4mm、直径1.6mm热敏电极,对70只成年兔脑组织进行温控热凝毁损实验,测量毁损灶的大小以及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单极毁损灶为类圆形,在70℃时,随着时间的延长从30秒、60秒、90秒,坏死灶直径分别为3.4±0.3mm、5.2±0.4mm、5.8±0.2mm;75℃毁损时间为30秒、60秒、90秒,毁损坏死灶分别为3.7±0.4mm、5.7±0.3mm、6.5±0.5mm,呈逐渐增大;而在45℃时,不管如何延长毁损时间,均不能造成大范围坏死区.因此,45℃以下,可作为可逆性毁损时选择的温度.在电极直径大小不变时,在一定时间内毁损形成的范围与温度、时间呈正相关,但当温度达到75℃时,不管如何延长时间,毁损灶达到一定范围后就不再扩大,再增加温度,对毁损灶的影响亦不大.结论ASA-601TS型温控热凝射频仪,对兔脑组织毁损灶形成是可靠和安全的.在温度达70℃或75℃,持续60秒以上,可作一直径为6~6.5mm的毁损灶.

    作者:牛朝诗;汪业汉;凌至培;姜晓峰;凌士营;丁敏;傅先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微电极引导下双侧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

    我院于1998年3月至2001年10月对232例次帕金森病行双侧(第二次)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其中分期双侧丘脑Vim毁损术82例,苍白球腹后侧核毁损术103例,另47例为其他核团.

    作者:刘伟钦;唐运林;罗旭坚;周明;段小珍;陈志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MRI定位微电极引导Vim核毁损术治疗药物难治性震颤

    左旋多巴和安坦能使多数帕金森病人的震颤症状得以有效的控制,特发性震颤及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各种类型的震颤,包括部分帕金森病人的震颤对多巴胺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在临床上称之为难治性震颤(refractory tremor)[1]或抗药性震颤(drug-resistant tremor)[2].

    作者:史有才;王爱萍;杨江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电生理功能定位在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临床价值

    苍白球腹后部(PVP)是治疗帕金森病(PD)的理想靶点[1],仅依据影像学的解剖定位毁损PVP核(团)仍有一定的视野缺损、偏瘫等并发症[2].

    作者:赵春生;付震;耿晓增;吴幼章;余同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我院从1999年9月至2002年10月采用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5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征军;陈慧溪;蒋广元;梁新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蛛网膜松解治疗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疼痛不能完全缓解、疼痛复发,其结果不完全令人满意[1,2].

    作者:李继禄;姬广福;宁方义;曹春光;朱玉方;李永胜;郑修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微电极记录的评价

    近年来,随着立体定向外科技术的发展,对功能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丘脑和苍白球核团损毁及深部脑刺激已经被普遍接受.

    作者:何江弘;汪业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癫痫外科常见并发症

    目前,癫痫外科作为功能神经外科的主要组成部分,已在世界各地普遍发展.同其它外科手术并发症一样,癫痫外科并发症是评价并影响癫痫外科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龄;于加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模型的实验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有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共济失调.

    作者:肖艳丽;傅洁民;董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是指能产生多种其它类型细胞的细胞.而神经干细胞这一术语,通常广泛地用来描述具有如下特性的一群细胞:(1)能够生成神经组织或来源于神经组织;(2)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3)可通过不对称分裂产生除它们本身之外的其它的细胞类型[1].

    作者:王永刚;冯忠堂;马以骝;王廷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电生理刺激在治疗帕金森病术中的价值

    自1998年7月-2001年12月,共治疗帕金森病60例,均采用术中电生理靶点验证,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毋江;史建军;顾峰;陈国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外伤性癫痫40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癫痫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2年7月以来收住各种颅脑损伤患者648例,其中40例并发癫痫,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4.23%,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光;邽端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立体定向方法治疗透明隔囊肿33例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33例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透明隔囊肿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方法行囊肿穿刺抽吸及侧脑室造瘘术或囊肿一侧脑室分流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运振;刘允建;丁福忠;陈成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顽固性癫痫的伽玛刀治疗

    我院1999年5月至2001年5月,应用MASEP伽玛刀治疗顽固性癫痫26例,其中12例术后随访时间超过半年,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川;陈善成;林彤;余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