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采用几种联合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30例顽固性癫痫采用痫灶切除与脑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或颞叶内基底部切除加新皮质MST;广泛性双额叶MST加胼胝体前2/3切开;限局性病变、痫灶切除加周边区(叶)MST的联合手术治疗.其中男98例,女32例.年龄10~55岁,平均30.7岁,大发作70例,失神发作25例,限局性发作30例,其它发作5例.术前根据EEG、CT、MRI、SPECT/PET定位.术中用ECoG皮层探测,构划出手术切除及MST范围.在显微镜下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后,再用ECoG对手术区复查,无棘波出现才完成手术.结果130例术后痫性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发生死亡或严重并发症.120例随访1~6年,平均4.7年.72例(60%)发作消失,35例(29.17%)发作显著减少或1年中偶发1~2次;10例(8.33%)发作减少≥50%;3例(2.5%)差,术后2年随访期又出现大发作.有效率97.5%,显效率88.17%.结论几种手术方法的联合应用,不但提高了控制痫性发作的疗效,还可保护部分大脑皮层的组织神经元免遭切除或损害,这是治疗顽固性癫痫较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宗惠;陈琳;于新;李士月;赵全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评价应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加血脑屏障开放、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胶质瘤(GDEBA).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治疗,肿瘤体积19.72cm3~135.56cm3,平均43.28cm3,先行X-刀治疗,术后3~7天行血脑屏障开放、颈动脉卡铂灌注(400mg/次),4周后重复化疗.结果随访3月~2.7年,显示24例(48%)肿瘤消失,14例(28%)缩小,6例(12%)保持稳定.6例(12%)肿瘤再生长.在随访超过2年的患者中,存活率为72.7%.死亡5例(10%).结论采用X-刀加BBB开放、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GDEBA是一种微侵袭和风险小的方法,能够延长病人生命,改善生存质量和预后.
作者:雷鹏;王钰;杨锦峰;荔志云;张玉;田立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锁孔手术的理念治疗脑膜瘤的手术技术.方法对31例脑膜瘤行立体定向或神经导航指导下,应用小骨瓣环钻开颅,应用锁孔手术理念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31例脑膜瘤均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和致残,无术后症状加重.结论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脑膜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恰当的适应证选择、娴熟的手术技巧和必要的手术设备(如:超声吸引装置、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等)是很重要的.
作者:计颖;汪业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伽玛刀对肺癌脑转移瘤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及病人生存期.方法回顾旋转式伽玛刀治疗的37例原发肺癌的脑转移瘤,颅内单个转移灶14例,多发转移灶23例.其中15例在术前或术后接受了全脑放疗.患者术前通过肺部活检明确病理,其中小细胞癌11例,鳞癌10例,腺癌13例,鳞腺混合癌3例.随访内容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变化的情况,生存质量评分(KPS),伽玛刀治疗后生存时间及死亡原因.结果随访6~26个月,平均14个月.仅2例病人因脑内肿瘤未控制死亡.6个月生存率腺癌69.2%(9/13)、鳞癌60%(6/10)、小细胞癌63.6%(7/11);12个月生存率腺癌38.5%(5/13)、鳞癌20%(2/10)、小细胞癌27.3%(3/11).肿瘤局部控制率腺癌87.9%;鳞癌94.1%;小细胞癌100%;鳞腺混合癌94.7%.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肺癌的脑转移瘤安全有效,肿瘤局部控制率高,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文静;胡泽勇;夏廷毅;张纪;匡山;刘晓丽;王丽丽;孙宗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次立体放疗和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采用立体定向系统和三维治疗计划,对随机分为两组的病例进行治疗,采用分次立体放疗(FSRT)92例,次数为3~10次,每次剂量为3~10Gy,总剂量为36~52Gy,边缘剂量曲线为65%~90%;放射外科治疗(SRS)107例,采用单次治疗,每次剂量为18 28Gy,边缘剂量曲线为60%~90%.结果经过2~4年随访,FSRT组总有效率81.5%(75/92),SRS组总有效率69.2%(74/107),两组对照疗效无显著差异.两组对胶质瘤的治疗进行对照分析,FSRT组CR+PR为83.7%(36/43),SRS为56.3%(27/48),两组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脑水肿、神经功能受损和放射性脑坏死.FSRT组出现脑水肿有25例,SRS组67例,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P<0.001);FSRT组出现神经功能受损有5例,SRS组17例,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P<0.001);FSRT组出现放射性脑坏死有2例,SRS组有9例.结论分次立体放射治疗与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肿瘤均有较好疗效,分次立体放射治疗后并发症较少,对胶质瘤的治疗采用分次方法可能更好.
作者:刘均;刘跃;柏秀松;于丽萍;苏厚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行改进的解剖式大脑半球切除术,并随访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6例顽固性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34例(94.44%)患者的癫痫发作得到完全控制.同时30例(83.33%)病人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未加重,其中5例(13.89%)比手术前有不同程度好转.所有患者的神经心理学评价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大脑半球广泛性病变伴顽固性癫痫的病人,行病侧大脑半球切除术,可使癫痫发作得到良好的控制,使患者的神经心理学评价得到改善.
作者:杨忠旭;栾国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X刀治疗后再手术原因与预防、治疗方法.方法总结32例X刀治疗后再手术病例,含病变49个,病变大直径4.01±1.30cm,体积27.26±21.68cm3.取同期X刀治疗患者对比分析.结果对49个病变进行38次X刀治疗,随访42.08±19.82月,31例X刀后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影像检查见瘤周水肿30例,新生强化结节5例,局部复发10例,脑积水6例.共接受39次手术治疗,肿瘤切除23例次,病变切除8例次,去骨瓣减压5例,腹腔分流7例,囊肿穿刺2例.病理见肿瘤中心及部分靶区脑组织坏死,伴灶性、陈旧性出血、胶质细胞增生、癍痕形成.结论X刀治疗后再手术病残、死亡率高,顽固性水肿、新生强化结节、放射性坏死等脑迟发反应是X刀治疗后再手术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肿瘤复发和脑积水等并发症.主张严格掌握X刀治疗适应证与照射剂量,合理使用多靶点、分次治疗,并有机结合传统放射与手术治疗.
作者:何永生;陈隆益;蒋万书;黄光富;宋锦平;袁利民;刘卫东;陈勇;冯海龙;李志立;谭海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回顾性总结1998年6月~2000年7月间86例颞叶癫痫患者,采用致痫灶切除辅助热灼的方法联合治疗后,其癫痫控制情况.本文拟对该方法进行一简要的临床评价,并就其手术适应证、治疗原理、手术方法等进行探讨.
作者:李云林;栾国明;孙振荣;白勤;张伟丽;阎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们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6月,对高血压脑出血脑内小血肿(10~30ml),进行了立体定向穿刺抽血加置管引流,并与同期保守治疗的病人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亮;顿志平;尚景瑞;谢永胜;赵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回顾性总结1999年5月至2002年6月间,600例帕金森病(PD)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毁损术的经验,对适应证、术式及手术疗效作一个探讨.
作者:陈鸿耀;陈新喜;张显明;李志勇;王参智;方黎晓;余旦;唐运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作者采用CT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希高;唐运林;容耔耘;苏杭;陈建民;李子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由于伽玛刀治疗脑部疾病广泛应用,从1996年~2001年10月,我院使用伽玛刀治疗脑肿瘤及脑血管畸形病例共三千余例,其中经磁共振追踪观察病例180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吉;金银华;郝鑫;李志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在1999年5月~2001年10月在内窥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大型听神经瘤12例,面神经保留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亚伟;常义;刘宏毅;邹元杰;邵君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7年9月~2002年5月,我院应用OUR-RGS/A型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257例,报告如下:
作者:郭裕天;李鹏程;李晓钟;许建新;刘学礼;郝占平;李鹏;闫平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立体定向手术具有微创手术的特点,对脑内病灶及其毗邻解剖结构精确定位,使手术器械能精确地到达脑内任何一点,对脑功能区及脑深部小病灶、囊性病灶的手术治疗具有巨大优点.
作者:刘希尧;杨晓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微侵袭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机械臂立体定向系统的应用,为小切口锁孔开颅切除颅内小病变,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证.
作者:王锐;田增民;赵全军;陈琳;李士月;于新;孙立;格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5年8月~2000年4月期间笔者观察、随访经γ刀治疗的小儿颅内疾病306例,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吕务军;闫俊辉;许建平;林汉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共对142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手术中对分流管的脑室端和腹腔端的置入位置和方法分别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手术疗效和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机会,效果满意.
作者:华长春;谭启富;孙克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常规放疗不同,它是在立体定向仪的引导下将高能射线聚焦照射到脑内较小的靶区内.由于其照射形状非常接近所照射的靶区,而靶区周围的剂量呈梯度锐减,周围正常脑组织接受高剂量范围减少,因此,引起的脑损伤与常规放疗有所不同.
作者:王恩敏;潘力;周良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反射减少及始动困难.
作者:吴南;冯华;徐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隔区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有许多亚细胞群,与脑内结构存在广泛的联系,其生理机能复杂,目前认为隔区是边缘系统的枢纽,是各种冲动的整合中枢.
作者:尹乾坤;李拴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一、精神外科简要历史回顾1.现代精神外科先锋中外许多文献都认为精神外科系由葡萄牙神经科医生Moniz于1935年创立.
作者:顾建华;夏海涛;李晓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是目前神经内外科的一个难题.1875年Jackson提出局灶性癫痫的发生与颅内致痫灶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理论后,1886年Horsley对一位由于颅骨骨折而引起癫痫的患者进行了早的大脑皮层切除术,并且使该患者的癫痫发作明显减少[1].
作者:钱若兵;傅先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97年8月以来,在临床上应用X刀治疗颅内疾病,取得良好效果,但亦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常见的放射性脑水肿等,以下是我院对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水肿36例患者的处理.
作者:李文超;廖贤;李春森;陈文斗;陈国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人和老年人,据国内统计,本病发生率约为182/10万人,男性略多于女性[1].
作者:朱成;郭之通;王廷友;张弋;刘浩;黄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于2001年5月开始应用内窥镜治疗第三脑室囊性颅咽管瘤,术后辅以伽玛刀治疗,近期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晋健;廖述才;陈淳;冯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利用ECoG、深部电极与立体定向术结合,使致痫灶定位更准确,并可指导切除病变范围.近二年来共完成51例癫痫病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石宁跃;高飞;银公敬;尚媛媛;宁旗军;华栋;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