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7-4856
  • 国内刊号:34-1159/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199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43
  • 全年订价:1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6年6期文献
  •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围手术前期治疗对术中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减少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 122例双侧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9例)围手术前期予以综合治疗,对照组(63例)围手术前期未予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92.7±72.02)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45.24±116.29)ml,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术前综合治疗对减少鼻内镜术术中出血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秀仪;汪涛;胡德馨;杨洪;孙绍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大疱性鼓膜炎的临床报告

    目的 观察急性大疱性鼓膜炎的临床经过,探讨其有效疗法和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观察本院收治的35例大疱性鼓膜炎病例的临床诊疗过程,分析其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痊愈32例(91.42%),好转3例(8.58%).19例听力减退患者,其中6例为感音神经性聋,8例为混合性聋,5例为传导性聋;治疗结束时,16例患者平均听阈恢复正常(84.21%),3例于治疗1个月后平均听阈好转,但未达到正常水平(15.79%).这3例中,2例是感音神经性聋,1例为混合性聋.结论 经积极治疗后大疱性鼓膜炎病变可以痊愈,但极少数患者的听力可能难以恢复正常.

    作者:吉晓滨;梁赐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舌癌CT诊断

    目的 探讨舌癌的CT表现,提高舌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对23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舌癌CT扫描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20例溃疡型舌癌CT表现为低密度区16例,4例表现为等密度区;3例疣状癌表现为等或略高密度区.增强扫描溃疡型14例均呈环形或不均匀性强化,疣状型2例呈环形强化.16例进行测量增强扫描见肿瘤浸润深度>4mm11例,<4mm5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14例.结论 CT扫描对舌癌有重要诊断价值,增强扫描对病灶显示尤为重要.

    作者:纪祥;梁理娟;吕建广;邱国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青少年非器质性听力下降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青少年非器质性听力下降的相关发病因素及其诊疗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8月本院收治的青少年非器质性听力下降患者6例,总结其诊疗经验,分析其可能的发病原因.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在校中学生,均表现为突发性听力下降,4例为双侧发病,1例为右耳听力下降,1例为左侧听力下降.声导抗检查示均为A型鼓室图,直接和间接声射反射均存在.所有患者ABR检查,20~30dB均能诱发出Ⅰ~V波,波间距和潜伏期正常.4例患者的发病与心理压力和情绪变化有关,2例未能发现明显诱因.所有患者经安慰剂和暗示治疗后听力恢复正常.结论 青少年患突发性听力下降要警惕非器质性听力下降的可能,其发生多与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心理压力过重有关.

    作者:张国明;赵晖;戴春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波热凝结合慢咽合剂对慢性肥厚性咽炎咽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微波热凝与慢咽合剂联合治疗对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咽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先予微波热凝治疗,然后加服慢咽合剂;对照组58例,仅采用微波热凝治疗.所有患者均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2周取同一部位咽黏膜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咽黏膜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伴纤维组织增生,较少出现淋巴组织增生或淋巴滤泡形成,而对照组常伴有淋巴组织增生及淋巴滤泡形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 微波热凝与慢咽合剂联合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可明显减轻咽黏膜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文凤妮;江浩;张继平;陈舒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内镜在原发性鼻中隔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切除原发性鼻中隔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年12月~2003年2月鼻内镜下治疗的5例原发性鼻中隔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学特征、手术方法、预后.结果 鳞癌2例、腺样囊性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病程1~7个月.均进行鼻内镜下手术,术后进行放疗(剂量30Gy).随访时间1~5年,1例死亡(鼻中隔恶性黑色素瘤),4例生存,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切除原发性鼻中隔恶性肿瘤效果较好.

    作者:王进;杨伟炎;王荣光;韩东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d:YAP激光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

    目的 观察Nd:YAP激光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疗效.方法 2003年7月~2005年2月收治双侧声带麻痹患者9例,于支撑喉镜下应用Nd:YAP激光行右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术前及术后3月以Dr.Speech 4.0记录并分析嗓音频率微扰值(Jitter)、振幅微扰值(Shimmer)、标准声门噪声能量值(NNE)、长声时(MPT)等4个主要参数,术后随访13~29月.结果 8例患者于术后1~3月拔管,1例于第二次手术后2月拔管.术后的噪声参数显示,Jitter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himmer、NNE、MPT等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Nd:YAP激光杓状软骨切除术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有效手段.

    作者:关中;郑亿庆;许耀东;龚坚;龙桦;陈秋坚;叶辉;彭解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硫酸二甲酯急性中毒在鼻咽喉的表现与转归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二甲酯急性中毒在鼻、咽、喉部的表现与转归.方法 22例硫酸二甲酯急性中毒患者,根据其与毒物的接触情况分为直接接触组、消防员1组、消防员2组和医护组,均由专人全程检查、治疗,仔细观察患者临床经过,重点分析其鼻咽喉部的病理表现与转归.结果 鼻塞、频繁喷嚏是鼻部主要症状,均有与中毒程度相平行的鼻腔伪膜形成;咽部表现主要有悬雍垂和软腭充血水肿,病情与中毒程度呈正比;中度以上中毒者均可出现喉梗阻;重度中毒者可出现声带坏死、固定.结论 硫酸二甲酯急性中毒时可以伴有明显的鼻咽喉病变,及时处理有利于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作者:吴健;陈著声;康宗辉;叶莲妹;杨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加体外反搏治疗久聋44例

    久聋是因脏腑亏虚,耳窍失养,或经脉气滞血瘀所致,以长期听力下降为特征的感音神经性聋[1].现代医学认为:感音神经性聋病因很多,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复杂,治疗相当棘手,笔者运用中医中药合并体外反搏治疗4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何胜恬;洪钱江;周军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后滴漏综合征致慢性咳嗽25例临床分析

    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引起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1],临床上容易被呼吸内科和耳鼻咽喉科忽视,从而延误治疗.为提高临床对此疾病的认识,现回顾2000~2004年间收治的25例鼻后滴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柯为洵;高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围手术前期口服田七胶囊对慢性鼻窦炎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出血是内镜鼻窦手术中常遇到的麻烦,出血会干扰术野,污染镜面,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对出血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目前,对内镜鼻窦外科手术过程中各技术环节的重视莫过于对出血问题的关注,而在面对如何有效减少和控制手术中出血问题时,通常的做法是:控制局部炎症、减充血剂的应用、黏液促排剂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规范操作和术中控制性降血压等[1],但在实际手术过程中仍然有大部分病例不能达到满意的控制出血的效果.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前期口服纯中药制剂--田七胶囊,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有较好疗效.

    作者:郭强中;夏纪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中隔偏曲对双侧中耳功能影响的比较

    鼻腔与耳位置靠近,联系紧密,鼻腔的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经常导致鼻气流紊乱或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易并发急性鼻炎、鼻窦炎,从而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功能受到损害.为进一步了解鼻中隔偏曲对双侧中耳功能的影响,我们对39例可以判定偏曲方向的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声导抗检测.

    作者:郑鹏凌;梁象逢;郑亿庆;陈玲;李湘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外敷治疗Hunt综合征患者耳痛22例疗效观察

    Hunt综合征(耳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侵犯面神经为主的一种疾病,可以出现耳甲腔及外耳道疱疹,也可以出现面神经麻痹、耳聋、眩晕、耳鸣等.耳部疼痛较剧.如何缓解耳部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既往单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自2002年以来应用中药外敷,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盛林;秦作荣;刘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局部麻醉方法

    鼻内镜下手术的的麻醉方法有两种: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对于比较复杂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大多医院都采用全身麻醉.但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对接诊的全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郑建军;宋建涛;田宏;王向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治疗7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额镜下手术,光线弱,或采用鼻外手术,损伤重,并且病变切除不彻底.鼻内镜的临床应用,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院自2001年6月~2003年6月期间,施行鼻内镜手术治疗7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德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对鼻内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功能性鼻内镜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后常需填塞术腔以压迫止血,但鼻腔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后局部疼痛明显.为此我科自1998年1月~1999年6月用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纱条在FESS术后填塞鼻腔,止痛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廖伯才;刘德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射频开窗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耳廓假囊肿

    目的 探讨射频开窗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耳廓假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36例耳廓假囊肿患者在射频开窗术后,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结果 33例一次性治愈,3例2次治疗后治愈,总有效率达100%,无感染及耳廓畸形.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 射频开窗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耳廓假囊肿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实用、无出血、痛苦小,易被患者接受,适合门诊推广使用.

    作者:段卫红;罗贤娥;万世恒;达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咽部及咽旁肿瘤误诊2例报告

    口咽部及咽旁的某些肿瘤,早期可因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而易误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的疾病.我们曾接诊2例这种患者(1例为扁桃体的恶性淋巴瘤、1例为咽旁混合瘤)均被误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现报告及分析误诊原因,并探讨减少误诊的措施,以期临床医生以此为鉴,吸取经验教训.

    作者:王培源;黄燕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嗅神经母细胞瘤误诊分析 (附2例报告)

    1 临床资料例1,男,53岁,因左鼻进行性鼻塞半年伴血涕2个月,于1995年3月5日入院.检查:左鼻腔有一暗红色新生物充盈整个鼻腔上部,表面粗糙,高低不平,触之易出血,全身情况无明显异常.活检病理诊断为(左鼻腔)乳头状瘤.鼻窦X线及CT检查:诊断为左鼻腔及左筛窦占位性病变,累及左上颌窦.入院第9天在全麻下行左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瘤体占据鼻腔上部及前组筛窦,并一部分侵入左上颌窦,向后达蝶窦前,向上至筛板水平,发现部分筛板有吸收破坏,脑膜显露1.0cm×0.5cm.把整块肿瘤较完整切除,一起送病检,病理诊断同术前.术后创口愈合好,于4月5日痊愈出院.

    作者:徐珏;刘权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F-κB和IL-5在豚鼠变应性鼻炎脾脏组织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实验性豚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和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分析其在豚鼠A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方法半定量测定脾脏组织NF-κB(亚单位P65)的活性细胞表达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 label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测定IL-5的表达;比较豚鼠AR模型组及与正常组的差异.结果 豚鼠AR模型组NF-κB P65阳性细胞比例和IL-5、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NF-κB P65阳性细胞比例与IL-5的表达呈正相关(r=0.85,P<0.05).结论 核转录因子-κB通过促进豚鼠AR发病过程中Th2类细胞因子IL-5的表达,进而增多鼻黏膜Eos的浸润而加重豚鼠AR症状.

    作者:包晓玲;高丽;王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渊舒口服液抑制鼻黏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鼻渊舒口服液对慢性鼻炎鼻黏膜中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探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炎的可能机理.方法 取慢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经传代培养后获得成纤维细胞.采用四氮唑盐(MTT)法对鼻渊舒口服液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进行研究,计算抑制率,绘制药物浓度?抑制率曲线.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鼻渊舒口服液显著抑制鼻黏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随药物的浓度和作用的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经过该药处理后,可以观察到鼻黏膜成纤维细胞在超微结构上发生凋亡改变.结论 中药鼻渊舒口服液可以导致鼻黏膜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其对鼻黏膜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李吉平;王家东;张淳;李文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姜黄素抗鼻咽癌细胞增殖效应研究

    目的 研究姜黄素体外抗鼻咽癌NCE细胞增殖效应.方法 以浓度为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NCE细胞48h,以MTT法、集落形成法检测姜黄素的细胞毒作用,以AO/EB复合染色、TUNEL检测、电镜和DNA片段化分析等方法分析姜黄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25μmol/L~200μmol/L的姜黄素对NCE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9.1%、60.9 %、78.3 %与91.3%,对集落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7.0%、72.0%、85.0%与100%;并且可诱导NCE细胞凋亡.结论 姜黄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活性,可能是通过细胞凋亡诱导效应而发挥作用.

    作者:杨甫文;黄金中;林晓岚;甄泽年;陈贤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喉鳞状细胞癌Paxillin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Paxilli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石蜡包埋喉鳞癌标本74例,以及癌旁正常组织70例,癌旁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黏膜上皮组织65、69、72例,分析比较Paxillin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各类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喉鳞癌组织 Paxillin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标本(P<0.05),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的Paxillin阳性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低分化者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和中分化组(P=0.001),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00),而且临床Ⅳ期病例阳性率又明显高于其他各期患者(P=0.000).结论 Paxillin的阳性表达水平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对其病理过程具有一定影响.

    作者:卢善婷;黄桂球;陈秋坚;李海刚;彭解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腔鼻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指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有大量炎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间叶性肿瘤.发生于鼻腔鼻窦者少见,其病因、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均不甚清楚.本文结合所收集到的国内外文献,对鼻腔鼻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综述,以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治疗,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高海河;李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渊舒口服液联合健脾和胃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随着慢性鼻窦炎的综合性治疗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有学者主张儿童慢性鼻窦炎首选药物保守治疗,长期随访观察表明,经过合理和恰当的药物治疗,许多儿童慢性鼻窦炎是可以通过药物治愈的.作者自2000~2003年间以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宏建;迟放鲁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