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环舌骨会厌吻合术与喉次全切除会厌喉成形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为喉癌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联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有文献,纳入有关环舌骨会厌吻合术与喉次全切除会厌喉成形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对照试验,应用RevMan 5.1统计软件分析评价两种术式的5年生存率、病变复发率、术后气管套管拔除时间及鼻饲管拔除时间.结果 终纳入2个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质量为B级.Meta分析显示,与环舌骨会厌吻合术相比较,喉次全切除会厌喉成形术后鼻饲管拔除时间较短,但其余指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目前的有限证据看,早期声门型喉癌的常用手术疗法并无明显的疗效优势差别.
作者:许莹;王斌全;皇甫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渊平胶囊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就诊并筛查合格的168例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服用鼻渊平胶囊,每次3粒(0.5/粒),每日3次,连续4周;对照组84例服用阿奇霉素,每次0.25,每日2次,连续4周.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0.5%; 45.2%、72.7%,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及对照组3月随访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6.7%、88.1%; 42.9%、71.4%;治疗组及对照组6月随访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1.9%、82.1%; 35.7%、61.9%,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鼻渊平胶囊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好,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高英恺;司国民;齐艳秋;张凤英;慈文学;陈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理特征,以利于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研究2005年以来本院收治的4例NK/T细胞淋巴瘤病例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对其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首次就诊时均未能得到确诊,在经历多次诊疗后,综合分析病变特征,才得出终病理学结论.结论 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误治.准确获取病检标本并结合免疫组化表型分析,是确诊的关键.
作者:李伟;戴瑜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的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对其行选择性清扫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临床颈淋巴结阴性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初次行甲状腺癌手术并同期行颈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7例(89侧)患者中,颈淋巴结阳性率62.9%,其中中央组淋巴结(Ⅵ区)转移率58.4%,颈侧区(Ⅱ一Ⅳ)阳性率38.2%,Ⅵ区与颈侧区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x2检验,x2=11.12,P<0.01),同时行关联性分析表明,VI区与颈侧区转移有相关性(x2=20.11,P<0.05,Pearson列联系数C=0.43).Ⅵ区阳性者,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8%、61.5%、42.3%,颈侧各区之间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P<0.01).结论 cN0伴高危因素PTC患者,Ⅵ区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且Ⅵ区阳性者,颈侧各区之间转移率有差异,建议此类患者在常规清扫VI区淋巴结基础上进一步行颈侧清扫术,并可根据肿瘤位于甲状腺不同部位,选择颈侧各区的清扫范围.
作者:张建新;张宇;戚琳玉;刘娜;刘秀玲;宋建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罗格尘螨疫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1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比较免疫治疗前及接受治疗后3年时的病情变化,总结疗效,分析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评分等多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应急用药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阿罗格免疫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柴若楠;林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求安全、经济、实用、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纯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较新治疗模式.方法 观察组采用纯中药雾化、漱口、茶饮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完成研究70例中,治愈25例,有效40例,无效5例,治愈率35.7%,总有效率92.9%;对照组完成研究62例中,治愈12例,有效34例,无效16例,治愈率19.5%,总有效率74.2%.3月后观察组复发16例,占24.6%、对照组复发28例,占60.9%.结论 纯中药雾化、漱口、茶饮三联疗法治疗慢性咽炎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副作用小、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治疗新模式,给慢性咽炎彻底治愈提供了保证.
作者:杨荣;李育龙;李国兵;杨昌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两种方案治疗平坦型和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2009年8月-2010年2月就诊的平坦型和全聋型的突发性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1例应用能量合剂加银杏达莫和强的松治疗,30例应用金纳多加东菱迪夫和强的松治疗.结果 应用能量合剂加银杏达莫和强的松的有效率为54.3%,显效率为28.6%,应用金纳多加东菱迪夫和强的松的有效率为78.8%,显效率为39.4%.经统计学处理,应用金纳多加东菱迪夫和强的松治疗平坦型或全聋型患者的疗效要好于应用能量合剂加银杏达莫和强的松(P<0.05).结论 应用金纳多加东菱迪夫和强的松为主的疗效较好;平坦型预后较好,全聋型预后较差;眩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王静;邱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脊液漏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外伤性脑脊液漏病人143例,保守治疗137例,手术治疗6例.结果 经保守或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愈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外伤性脑脊液漏绝大多数经保守治疗即可治愈,保守治疗观察时间一般为1~2个月,无效再行手术治疗,妥善重建颅底,可以有效防止脑脊液漏的复发.
作者:胡建成;方金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是较多见的鼻腔及鼻窦的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占鼻腔肿瘤的0.4%~4.7%,多发生于中年男性患者[1].该肿瘤呈多发性,常与鳞状细胞癌并存,术后复发率较高,具有侵蚀性,并有恶变倾向.我科自2001年5月~2009年5月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31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1例NIP患者中男27例,女4例;年龄36~68岁,平均57.9岁.其中4例有鼻息肉摘除史,1例有NIP手术史,其余均为首次就诊,单侧30例,双侧1例;病程3月~10年.主要症状单侧鼻塞30例,双侧鼻塞1例,涕中带血21例,脓涕12例,头痛20例,鼻出血7例,有嗅觉减退3例.全部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作者:路婷;郭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囊泡对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46例继发囊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共43侧、对手术区施行液氮喷射冷冻,10~15秒,三个冻-融循环,不再使用药物;对照组23例、共42侧,在内镜下咬除囊泡、口服红霉素肠溶片0.25g,tid,4周、强的松片10mg,qd,2周.治疗2月后,观察两组中鼻道发生鼻腔粘连和囊泡清除情况及冷冻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粘连发生率:治疗组2.3% (1/43),对照组16.7%(7/42);囊泡清除率:治疗组90.7% (39/43),对照组69.0% (29/42).经x2检验,上述两组各种发生率统计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冷冻治疗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术后继发囊泡施行液氮喷射冷冻治疗,能够消除囊泡,促进黏膜上皮化,预防鼻腔粘连的发生.
作者:许伟民;胡伟琦;冉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肥厚性鼻炎和鼻中隔偏曲患者共112例,根据病变类型行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有效率为96.43%,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和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李娟;王朝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个体化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 对3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个体化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1~6月,30例治愈,2例好转,无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由于鼻中隔偏曲的个体差异性,通过鼻内镜下个体化的鼻中隔矫正手术,有利于达到手术的微创性和功能性.
作者:徐志华;张抗美;冯益进;徐永田;张小青;王新华;艾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发病后不同就诊时间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1例完整的突发性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前后听力变化.结果 随就诊时间延迟,患者疗效降低,经x2检验,就诊时间对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确诊,及时有效治疗对突发性聋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叶锐;张抗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门诊、住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卡马西平.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普瑞巴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30例中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26/30)(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效果确切,见效快,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但费用稍高.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益气通窍汤)鼻窦灌洗+中药雾化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6年9月~2009年2月我科收住院的5~15岁364例无发热、全身状况许可、能配合且经鼻窦CT扫描显示鼻窦内有炎性改变的慢性鼻窦炎患儿,接受中药汤剂鼻窦灌洗+中药雾化治疗,按治疗方法分为中药灌洗组(182例)和对照组(182例),对照分析两组病例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疾病恢复过程中症状和体征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经鼻内镜检查,均在1周内头痛及脓性鼻涕消失,鼻通气畅;头晕、嗅觉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缓解甚至消失;鼻内镜或前鼻镜检查见鼻黏膜充血、肿胀消失,中鼻道无黏脓; 2周复查鼻窦CT显示各鼻窦软组织影消失.其中2例9岁患儿因合并鼻息肉而复发,经手术后用中药灌洗1周痊愈,总有效率97.25%.对照组:2周后头痛及脓性鼻涕消失,鼻通气畅;3周后头晕、嗅觉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缓解;鼻内镜或前鼻镜检查见鼻黏膜仍有充血、肿胀,中鼻道可见少许黏脓;3周复查鼻窦CT显示各鼻窦仍有不同程度炎性改变.随访4~5周复查鼻内镜见鼻腔脓性分泌物减少,其中22例鼻窦炎复发,失访1例,总有效率87.84%.结论 中药汤剂(益气通窍汤)鼻窦灌洗+中药雾化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能快速改善鼻塞、鼻涕、头痛等症状,促进鼻腔黏膜早日恢复,对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党雅斌;骆小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LPR与声带白斑的关系,以及术后抗反流治疗对声带白斑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为声带白斑的40例患者,按照是否伴有反流性喉炎以及术后是否进行抗反流治疗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复发率.结果 抗反流治疗组(A组)较未行抗反流治疗组(B组)复发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未行抗反流治疗组(B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我们发现: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白斑剥皮术后复发高危期为术后半年,占术后2年总复发例数的82%.结论 声带白斑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峰时期为术后半年内,以3~6月高,而术后行质子泵抑制剂抗反流治疗结合饮食、生活行为控制的综合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4周;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鼻喷剂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3.75%、96.67%1 15.63%、43.33%;经统计学处理P>0.05.P<0.05.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发作期疗效与西药治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本疗法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刘欢兴;张勤修;贾德蓉;李涛;王晓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作者于2001年7月~2003年8月作为援外医疗队员,在非洲乌干达共和国金贾市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其间收治鼻中隔脓肿21例,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乌干达黑人,15例来自贫困农村,6例家住城镇.年龄7~69岁,平均32.5岁,男15例,女6例.1.2病因本组2例有挖鼻史,3例有上感史,4例有疟疾史,1例有伤寒史,其余11例无明显疾病史和鼻部手术史.因当地条件受限,全部21例均未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作者:吴平;吴兰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固肾培元方对肾阳虚大鼠耳蜗组织HSP70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肌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方法造成SD大鼠肾阳虚模型,用RT-PCR的方法检测耳蜗组织HSP70mRNA表达.结果 固肾培元方可使肾阳虚大鼠耳蜗HSP70mRNA表达增强,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肾培元方可能通过调节HSP70mRNA的表达而达到改善听力、保护耳蜗结构与功能的目的.
作者:李莉;李卫华;王俊锋;宋红梅;熊大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明确头颈鳞癌组织及传代细胞系中免疫球蛋白M(IgM)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头颈鳞癌组织及阴性对照组织中IgM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IgM在头颈鳞癌与对照组织间的表达差异;采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gM在头颈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gM在头颈鳞癌及阴性对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和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鳞状上皮及鳞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IgM的表达部位有从细胞膜向细胞浆转变的趋势(P<0.05);头颈鳞癌细胞裂解液中存在与人IgMμ链分子量一致(75KD)且能与抗人IgMμ链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蛋白; 4种头颈鳞癌细胞系中IgM平均免疫荧光强度为9.25±0.82% (CNE-1),8.76±0.54% (Tca8113),13.72±1.73% (Hep-2)和12.1±1.19% (HNE-1),与阴性对照组1.87±0.24%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颈鳞癌组织和传代细胞系中存在IgM蛋白的表达,且IgM表达部位与鳞状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但IgM在头颈鳞癌表达的临床意义、生物学作用和机制等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作者:冯杨;王海洋;马莹;覃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鼻-鼻窦炎是鼻科常见慢性疾病,根据2007年“欧洲鼻-鼻窦炎和鼻息肉诊疗意见书”(EPOS 2007)[1],依其是否伴发鼻息肉分为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w/oNP)、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另外依据遗传缺陷和针对真菌的特异性IgE介导的免疫反应,把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1]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llergic fungal rhinosinusitis,AFRS)[2]的鼻息肉区分为特定的类型.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由于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夜间频繁发生低氧血症和呼吸结构紊乱,白天过度嗜睡的一组病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各系统的病理变化,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呼吸暂停和心律失常,发生睡眠中猝死[1,2].近年来有不少关于OSAHS病人手术前、中、后死亡的报道[3,4],因此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有关它的研究也正在逐步开展.
作者:潘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3种不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中配合经验.方法 总结2010年5月~2010年12月间,132例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术中配合,其中澳大利亚产品手术91例,奥地利产品38例,美国3例.全部病例均在全麻下进行,均按手术器械的准备流程、不同人工耳蜗手术特点和手术流程进行手术的配合.结果132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顺利.3种手术的区别在于:①术中切口有区别:澳大利亚人工耳蜗手术切口为4.0cm、共91例;美国BIONICS 90K为5.0cm,共3例;奥地利为8cm,共38例.②术中磨开植入体骨嵌有区别:澳大利亚为直径1.2cm的圆形骨槽、共91例;美国BIONICS 90K为直径2.0cm圆形骨槽,3例;奥地利为3.0cm×2.6cm半边椭圆形骨槽、共38例.③植入人工耳蜗电极方法不同:澳大利亚K型号为直电极,需要用镊子送入后用专用叉子送入耳蜗内超过17cm9例,CA和Fredom电极为弯电极使用专用镊子送入10~12cm深后继续向内推入超过16cm后边抽出支撑的钛丝82例.奥地利标准电极使用专业叉子和镊子向耳蜗内推入31cm,38例.美国BIONICS 90K使用专业推进器向耳蜗内推进25cm后取出推进器3例.3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中配合时间:澳大利亚人工耳蜗手术91例平均手术时间33分钟,奥地利人工耳蜗植入手术38例平均手术配合时间52分钟,美国BIONICS 90K人工耳蜗3例术中配合时间平均42分钟.结果 132例人工耳蜗手术,术后均无手术区周围损伤,无面瘫及鼓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上台护士进行手术配合,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流程、清楚不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特点和使用手术器械的特点,密切配合术者手术,达到了安全、快速、高质量,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瑾;王林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指鼻窦黏膜炎症持续12周以上,具有鼻塞、鼻分泌物、头部慢性钝痛、嗅觉减退等症状的疾病.现将近10年来慢性鼻-鼻窦炎治疗和研究综述如下.1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1.1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多与其他致病因素并存.正常鼻窦内可以有细菌存在,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还有肺炎球菌等其他条件致病菌[1].除上述细菌的直接作用外,细菌外毒素的超抗原起重要作用[2].另外,细菌生物膜在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秦岭;马华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是具有独立免疫调节功能的一类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表型为CD4+CD25+.正常情况下,Tregs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抑制,但在肿瘤病理过程中,则能够诱导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生,促进肿瘤进展,井影响其治疗效果.本文就Tregs在头颈肿瘤免疫耐受中的病理效应、诱导分化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刘湘;田道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别对不同的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准确评价变应性鼻炎患的病率与相关患病因素.方法 2007年4月~2010年5月,通过随机整群和分层抽样,对河北省沧州市农民、渤海湾黄骅市沿海渔民、承德市雾灵山区居民、天津市区市民5230人进行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及相关患病因素直接面访调查,并随机检测1524例受调查者血清sIgE.结果 临床确诊调查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9.1%,而直接面访调查获得的有关症状发生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2.21,P<0.01).接受血清学检验的调查病例中,11.5% (176/1524)有鼻变应性症状,但其血清sIgE检测结果阴性.结论 直接面访结合血清sIgE检测方法所得调查结果更接近实际水平.
作者:王泽海;林文森;王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蒙古草原城市锡林浩特鼻炎患者的花粉致敏情况,分析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血清特异性IgE (specific IgE,sIgE)两种检测方法诊断花粉变应原致敏的一致性.方法 集中招募锡林浩特市具有鼻炎症状的患者314例,接受病史询问、前鼻镜检查、花粉变应原SPT和sIgE检测.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4例(55.4%)患者至少一种花粉变应原呈阳性反应.SPT阳性率依次为艾蒿51.9%、豚草31.2%、梯牧草26.4%、桦树24.2%;血清sIgE检测阳性率依次为艾蒿47.1%、豚草34.7%、桦树21.3%、梯牧草19.7%.两种检测方法的Kappa检验显示,艾蒿、豚草、梯牧草、桦树Kappa值分别为0.731.0.318.0.560、0.416(P值均<0.01).结论 锡林浩特市一半以上的鼻炎患者与花粉致敏有关,艾蒿花粉是当地鼻炎患者主要的气传致敏花粉.SPT和血清sIgE检测在艾蒿花粉致敏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王云丽;陆忆;李风荷;赵祥;程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深圳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调查,发现并发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肤病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其家族史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变应性鼻炎患者.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哮喘病史、过敏性结膜炎病史、家族哮喘病史、家族变应性鼻炎病史、母亲患有变应性鼻炎及一级亲属患有过敏性疾病是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的重要因素,其中个人哮喘病史的OR值大,进一步论证了变应性鼻炎与哮喘属“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概念,提示在临床中应注意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的诊治.
作者:李浩;佟彤;刘元献;曹志;李韵霞;李许娜;于枫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