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7-4856
  • 国内刊号:34-1159/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199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43
  • 全年订价:1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3年3期文献
  • 气管异物的类型和手术难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气管异物的类型和手术难度相干性,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对术前的评估和手术器械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方法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气管异物吸入的种类,时间的长短;通过阅读CT片,了解气管异物的大小,位置;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呼吸音的变化,呼吸困难的程度;对患儿术前进行详细的评估和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结果 127例患儿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无气胸、气管内出血、异物残留、双侧支气管异物漏诊、气管痉挛、窒息等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 通过对气管异物的类型和手术难度的评估分析,使术者术前对手术的难度有充分的了解和心里把握,使手术医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从容进行手术操作,可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因紧张或带来的意外损伤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碧凡;汤伟光;谢睿彬;黄荣道;廖敏;邹贵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局部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乳突根治术后术腔肉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乳突根治术后术腔肉芽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7年5月在我科行乳突根治术且术后复查发现术腔有新生肉芽的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3~75岁,耳内镜下先用刮匙将患者术腔肉眼可见的肉芽尽可能刮除干净,用地塞米松纱条局部压迫,24小时后取出,然后嘱患者局部喷洒鼻用丙酸氟替卡松,其中4例患者因肉芽范围太大连续行2次清理和地塞米松纱条压迫直至肉芽大部消退再行局部喷洒丙酸氟替卡松,分别于2周、1月、3月后再次复诊.结果 所有患者经局部联合治疗(地塞米松纱条压迫+喷洒鼻用丙酸氟替卡松)后肉芽消退,术腔上皮化.结论 局部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乳突根治术后术腔肉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田天捷;周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两种手术径路的对比研究

    目的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 BET)的主要方式是采用经鼻腔入路将导管插入咽鼓管口,但是对于鼻腔明显狭窄的患者手术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导管推进器经口腔来完成BET手术,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特点及术后效果.方法 经患者同意后入组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41名,其中女性26名、男性15名,年龄在14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经鼻腔入路行BET手术,另一组患者在70度鼻内镜下采用新型经口导管行经口入路手术.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级、尝试插入导管次数和出现导管折曲次数等参数进行记录和对比.两种入路的术后效果评价方法是采用咽鼓管评分系统(Eustachian tube score ,ETS),通过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ETS分值变化来判断术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全部41名患者共完成64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经鼻组患者20名共行29例手术,经口组患者21名共行35例手术.除经鼻组病例中出现一例术后少量鼻出血之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出现.经鼻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21秒,经口入路组为484秒,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经鼻组患者术中成功插入导管所需的平均尝试次数为2.15次,而经口组患者中有22例术中只需一次尝试就成功插入导管.两组间一次性插入成功率和平均尝试次数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中发生导管折曲的次数(经鼻组7例,经口组6例)和球囊移位次数(经鼻组3例,经口组1例)在两组间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的ETS分值较术前都有显著提高(P<0.01).经鼻组患者的ETS分值从术前的3.43±2.47提高到7.16±2.72.经口组患者从2.65±2.87提高到6.16 ±3.72.经统计学分析显示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的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效果方面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相比经鼻入路手术,它具备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少,一次置入的成功率较高且未增加任何手术风险等优势,尤其适合鼻腔解剖异常的患者.经口入路操作更简单,易于初学者掌握.

    作者:田昊;王林娥;龚树生;马有祥;谢静;韩曙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口服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中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与研究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治疗中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问题.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伴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polys,CRSsNP)患者56例,其中35例研究组给予泼尼松40mg/d口服3天,20mg/d口服3天及10mg/d口服24天,并同时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每天1次;21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30天.随访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于停药后2月复查相关检验指标.结果 两组病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5例)及失眠(3例).研究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对患者血压无明显影响,对血糖及血脂影响有限.结论 短期合理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CRS是安全的,可以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薛明;张维文;程宇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喉角化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喉角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喉角化症患者.术前取病理明确诊断,采取支撑喉镜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35例患者中,均一次性手术治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喉角化症治愈率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国亮;王玮;王琳;刘绍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腺样体切除术同时行鼓膜置管或鼓膜切开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刀行腺样体消融并单纯鼓膜切开不行鼓膜置管和行鼓膜置管2种方法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分析56例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常规行鼻内镜及声导抗检查明确诊断;分别行低温等离子刀手术切除腺样体并行鼓膜切开不置管(A组)与并行鼓膜切开加置管(B组),术后观察统计2种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 A组28例,治愈1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89.3%.B组28例,治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2.9%.2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A组发生并发症12例,B组发生5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切除术同时行鼓膜切开或鼓膜置管术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鼓膜置管术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江文博;张建耀;胡建道;任东;邱小雯;孙红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DIP内镜评分法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DIP内镜评分法应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行鼻内镜检查并录像.实验组患者采用DIP评分法对内镜录像进行评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Lund-Mackay CT评分法进行内镜录像评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评分结果比较,术后3月时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 内镜录像评分结果显示,术前、术后及术后随访3个月时的两种内镜录像评分均显示正相关.分别比较手术前后二组内镜录像评分结果,手术后及术后3个月时的评分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79.20%,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 DIP内镜评分法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评估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马明忠;周霞;伊纪亮;郑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咽鼓管功能障碍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正-负压平衡试验结合纯音测听、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检测241例(26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A组)和53例(60耳)外伤性鼓膜穿孔(B组)的咽鼓管主动和被动开放功能,分析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咽鼓管平均开放压(155.62±33.71daPa)显著高于B组(67.39±16.57daPa)(P<0.05).正压平衡试验中A组有207耳(77.82%)的外耳道鼓室压可以恢复至50daPa以下,负压平衡试验A组有50耳(18.80%)不能降到100daPa以下,而B组均能恢复至50daPa以下(1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有47例(17.67%)无法完成Valsalva动作或困难,B组均能成功完成Valsalva动作.A组纯音测听ABG>30dB的比例(96.62%)与B组(9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大鼓室压差(17.28±.33daPa)大于B组(14.53± 4.06daPa),A组咽鼓管的主动及被动开放功能较B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分析得A组咽鼓管阻塞型95耳,咽鼓管闭锁不全型76耳,即A组ETDF的发生率为64.29%(171/266).B组咽鼓管闭锁不全型2耳,58例为正常,ETDF的发生率为3.33%(2/6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研究表明,CSOM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以阻塞型为主,其中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多表现为咽鼓管功能障碍.CSOM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亦与其鼓膜穿孔的部位及大小有关.结论 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CSOM患者中较高,其咽鼓管功能与CSOM类型、鼓膜穿孔有关.

    作者:闵小玲;刘晓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与被动吸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与被动吸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67例作为实验组,并按性别、年龄匹配健康儿童267例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面访形式调查对象被动吸烟情况,记录结果并分析两组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被动吸烟率60.30%,对照组为40.45%,两组相比,实验组被动吸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被动吸烟儿童罹患分泌性中耳炎的概率是无被动吸烟儿童的2.236倍(95%CI=1. 52-3.161,P=0.000).结论 被动吸烟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监护人应采取措施减少儿童被动吸烟的暴露,以减低罹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

    作者:李科;李大鹏;刘桂玲;张新海;杨娟娟;刘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为侵袭组,同时选取124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为非侵袭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高危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在年龄、糖尿病史、长期激素或抗生素使用、嗅觉下降、涕中带血、鼻腔新生物、鼻中隔偏曲、钙化斑、骨质破坏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23)、糖尿病(P=0.003)、鼻腔新生物(P=0.006)、鼻中隔偏曲(P=0.022)、钙化斑(P=0.002)、骨质破坏(P=0.004)为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合并糖尿病、鼻腔新生物、鼻中隔偏曲、钙化斑和骨质破坏是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高危因素,对于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应予以重点筛查,以提高疾病检出水平.

    作者:袁伟;吴延平;马宁;习国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声带息肉手术联合抗酸治疗反流性咽喉疾病合并声带息肉的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声带息肉手术联合抗酸治疗对咽喉反流病(LPR)合并声带息肉预后的影响,为LPR合并声带息肉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本探究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行声带息肉手术治疗的100例LPR合并声带息肉患者,将声带息肉手术术后未进行抗酸治疗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采用抗酸治疗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相关声学参数、反流症状指数(RSI)、反流检查计分(RFS)以及嗓音障碍指数(VHI-10).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振幅微扰(Shimmer)、频率微扰(Jitter)、长声时(MPT)、谐噪比(HNR)、声门噪声能量(NNE)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NNE、MPT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RSI>13、RFS>7人数比例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后RSI>13、RFS>7人数比例差显著低于对照组(32.61%vs55.55%),观察组咽喉反流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7.39%vs44.45%),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HI-10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5.43±1.32)vs(14.32±2.31)].结论 声带息肉手术联合抗酸治疗咽喉反流病合并声带息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反流症状,降低嗓音障碍对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提高嗓音质量.

    作者:白薇琦;朱雷达;唐世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再评价

    目的 评价分析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方法 在我科拟实行扁桃体切除术的病人,分成超声刀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超声刀方法及改良的扁桃体剥离术,然后分别用对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咽痛持续时间、术后出血几率、正常饮食恢复时间4种指标对2组患者做出评价.结果 超声刀组在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在住院时间、咽痛持续时间、正常饮食恢复时间差于对照组,2组术后出血几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优缺点均极为明显,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谨慎应用.

    作者:林彬;王挥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上气道测压阻塞定位辅助治疗OSAHS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上气道测压联合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中重度OSAHS患者75例,我院采用上气道测压结合常规耳鼻喉镜等检查,综合判定患者睡眠中的阻塞部位,分为腭后区阻塞48例、舌后区阻塞27例.腭后区阻塞患者进行保留悬雍垂UPPP手术;舌后区阻塞患者进行保留悬雍垂UPPP联合舌根低温射频消融术TCRFA.随访6个月,计算手术成功率;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BMI、AHI、LSaO2,ESS、VAS、QSQ比较.结果 腭后区阻塞手术成功率97.92,舌后区阻塞手术成功率92.59%;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BMI、AHI、LSaO2比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ESS、VAS、QSQ比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气道测压结合常规检查,临床症状改善,术后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血氧饱和度提高,睡眠质量提高.

    作者:李建纲;余兆;余利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及针灸疗法配合嗓音训练治疗嗓音疾病

    目的 探讨中药及针灸疗法配合嗓音训练治疗嗓音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1例慢喉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定义单纯接受治疗中药及针灸疗法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嗓音训练配合中医综合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69.6%,明显高于对照组40.0%(P<0.05);观察组治疗后Vioss(主观嗓音症状量表)积分、用嗓方式以及参数(缺陷、生理)差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振幅微扰、基频微扰差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嗓音训练配合中药及针灸疗法治疗慢喉喑患者的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卫娟;钟福娣;张霞红;钟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固定义齿修复重建对牙列缺损患者牙周组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固定义齿修复重建对牙列缺损患者牙周组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接受义齿修复的56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根据修复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固定义齿修复,对照组接受活动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周组织情况、咀嚼功能.结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55% vs 96.00%)(X2=0.164, 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I)、龈沟出血指数(S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63~13.883, P<0.05);治疗后6个月、1年、2年时,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4.345~5.869,P<0.05).结论 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远期咀嚼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活动义齿,但短期牙周组织的损伤较大,应根据患者牙周组织情况选择义齿修复方式.

    作者:马骏;马晨麟;顾惠真;杜玉霞;何福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囊肿前壁切除治疗难治性耳廓假性囊肿

    目的 研究分析囊肿前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术前至少进行过一次穿刺抽液及石膏加压治疗后复发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前壁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行囊肿前壁切除的患者切口均于14d后愈合,随访3月~7年均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 囊肿前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廓假性囊肿疗效可靠,不易复发.

    作者:郑立岗;林枫;虞幼军;刘振;陈俊明;陈抗松;王跃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睡眠分期相关OSAHS的睡眠结构紊乱程度分析

    目的 前瞻性分析不同睡眠分期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睡眠结构紊乱程度.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11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并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为OSAS,根据睡眠分期及AHI值将患者进行分组,包括与NREM期相关OSAS组(NO组)41例,与REM期相关OSAS组(RO组) 37例,与睡眠分期无关OSAS组(O组)34例.比较同不同睡眠分期相关OSAS患者睡眠结构的紊乱程度.结果 不同睡眠分期OSAS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AHI-总、Sa02、长呼吸暂停持续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N1期、N3期与REM期睡眠占比、睡眠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2期睡眠占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患者AHI-总、AHI-REM、AHI-NREM高,呼吸暂停持续时间长,N1期睡眠占比长、N3期与REM期睡眠占比短,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持续时间更长,提示与睡眠分期无关的OSAS患者病情更为严重,睡眠结构更为紊乱.结论 与睡眠分期相关OSAS患者相比,睡眠分期无关的OSAS组患者缺氧的程度及持续的时间、睡眠结构紊乱程度更为严重,临床诊治时应以睡眠分期相关性作为判断OSAS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鹏;李星晶;沈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艾灸治疗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终止化疗1例

    不同于头颈部其他肿瘤,鼻咽癌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学、流行病学和生理学特性而成为恶性程度极高的恶性肿瘤.其在东南亚人群中尤为多见,因其区域不同,发病率也差异较大,每年每10万人群中新发病例少则1人,多达20余人[1].目前患者的治疗结局随着放化疗综合方案的实施、放疗技术的更新以及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改善.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化疗会出现恶心、呕吐及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常有患者因副反应而终止治疗[2,3].据研究显示,患者因化疗副作用而终止治疗的比例高达9%[4].已经有很多研究显示艾灸在辅助放化疗的显著疗效,但艾灸作为单一疗法治疗肿瘤的文献极少报道.如何保证这些脱落病例的生存质量,是否有其他非损伤性治疗能够减轻化疗引起的副反应,甚至抑制肿瘤进展,改善病人临床结局?本文报道一例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中止化疗转而艾灸治疗的经验,目前患者已经达到完全临床缓解,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石美琴;韩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鼻炎康片联合地氯雷他定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IL-4、IL-8、FN-γ和IgE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鼻炎康片联合地氯雷他定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IL-4、IL-8、FN-γ、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4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8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中单一组41例,仅予地氯雷他定治疗;联合组42例,予地氯雷他定加鼻炎康片治疗.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比较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血清IL-4、IL-8、FN-γ、IgE水平.疗程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各项检测值.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5.24%(40/42),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3.17%(30/4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相关比值、细胞因子与TgE水平比较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CD3+T细胞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但CD8+T细胞水平升高,CD4+/CD8+T细胞比值、CD4+T细胞水平均下降,但联合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单一组,CD4+/CD8+T细胞比值、CD4+T细胞水平则均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血清IL-4、IL-8、IgE水平均下降,FN-γ水平上升,但联合组IL-4、IL-8、IgE水平明显低于单一组,FN-γ水平明显高于单一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炎康片疗法可有效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L-8、IgE水平及外周血CD4+T细胞数与CD4+/CD8+T细胞比值,提高FN-γ和CD8+T细胞水平,效果更为显著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杨何;江剑桥;朱荣飞;朱玉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OX基因在喉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谱研究

    目的 应用长链非编码RNA基因芯片研究HOX 基因在喉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谱.方法 设立5组经过严格配对的实验组(人喉癌组织)与对照组(同一患者癌旁正常组织).手术中切取人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应用Triozl法抽提所取标本总RNA,纯化RNA后,将等量的两组RNA样本逆转录为荧光标记的cRNA混合物,与长链非编码RNA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应用Agilent扫描仪对芯片荧光信号图像进行扫描,及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机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到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种组织之间HOX基因的Ln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谱.结果 在LncRNA表达谱的统计结果中,筛选出差异表达HOX基因簇的LncRNA有18条,表达上调的有8条,表达下调的有10条.在mRNA表达谱的统计结果中,筛选出差异表达的HOX基因簇的mRNA有17条,表达上调的有15条,表达下调的有2条.结论 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HOX基因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

    作者:曲灵美;徐光达;李昕;于洋;印明娜;金宏林;呼晓;孙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鼻息肉组织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及意义

    目的 检测CD11c+ DC(DC1) 和CD123+ DC(DC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树突状细胞亚群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 用HE染色法观察标本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鼻息肉组和下鼻甲组标本中CD11c+DC (DC1) 和CD123+DC(DC2)的表达情况.结果 70%的鼻息肉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30%的鼻息肉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CD11c和CD123在鼻息肉组的表达均高于下鼻甲组,差别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在鼻息肉组织中,CD11c和CD123的表达差别无显著性, CD11c+ DC与CD123+ DC数量的比较,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潮汕地区鼻息肉70%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鼻息肉组织中存在DC1/DC2混合模式.DC1在鼻息肉中占优势地位,诱导Th1型免疫反应为主导免疫,终导致鼻息肉中Th1/Th2免疫应答失衡.

    作者:庄夏衍;王挥戈;林歆胜;李创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人文关怀在门诊耳鼻喉内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门诊耳鼻喉内镜检查护理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门诊行耳鼻喉内镜检查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内镜检查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内镜检查,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内窥镜检查重要性认知度、护理态度的满意度、检查的必要性、及配合检查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中,可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由被动检查转变成主动配合检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美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