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治疗后容易在月经前复发.我科于2000年开始采用中药合咪康唑栓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时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不同分期的正虚证型演变规律.方法:按照慢性肾衰竭正虚辨证分型标准制订调查表,对339例住院病例进行证候调查,判定正虚类型.结果:代偿期、失代偿期正虚诸证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0.99,P>0.05);四期诸证整体比较(χ2=107.16,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正虚诸证演变大致是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
作者:余晓琪;孔秀媼;洪宗元;程德华;高庆华;傅南琳;刘尚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温阳祛瘀化痰方药在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轻度黄疸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单盲、随机、对照等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32例采用温阳祛瘀化痰方,对照组30例采用凉血活血方,疗程均为 12周.结果:在退黄效果和临床症状疗效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胆红素数值变化在治疗 8周后有显著性差异,在治疗12周后差异更高;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因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而中断试验.结论:温阳祛瘀化痰法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轻度黄疸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许奎;严兆洪;王辉;周明林;张薇;倪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防毒灵汤为主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炎症期的疗效.方法:70例(78只眼)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防毒灵汤加减内服及防毒滴眼液滴眼,对照组用无环鸟苷滴眼液.结果:对于树枝状角膜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88.2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时间分别为(7.58±1.66) d, (10.11±4.51)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32,P<0.05).对于地图状角膜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4%,83.3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时间分别为(18.90±3.21) d,(25.30±7.28)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40,P<0.05).两组的视力治疗后比治疗前都有明显提高.结论:防毒灵汤为主对急性期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炎症期疗效优于无环鸟苷滴眼液.
作者:陈兹满;赖锦端;涂良钰;奚小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必清胶囊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7例)用必清胶囊、转移因子和骨碎补酊治疗,对照组(43例)用转移因子、骨碎补酊治疗,每个疗程1个月,连用3个疗程,每月观察1次,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1,2,3个月后,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96%,57.58%,71.79%和40.30%,89.39%,97.44%;对照组分别为0%,5.26%,12.90%和18.60%,39.47%,54.8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必清胶囊是治疗扁平疣的有效中药制剂.
作者:刘斌;夏汝山;张仲海;陈建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医辨证治疗在肝癌临床中的运用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近年来肝癌辨证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提高辨证质量,更好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我们对近20年来关于肝癌中医辨证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1981年1月至2000年12月的文献,符合上述标准者共36篇.通过关键词索引,检索式为:肝癌 AND 辨证.
作者:陈吉吉;侯风刚;孙克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乌梢蛇血清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正向调节作用.方法:正常BALB/C小鼠与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分别灌服乌梢蛇血清20 d,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与NK细胞活性.结果:乌梢蛇血清能升高小鼠白细胞数与NK细胞活性,对环磷酰胺诱发的NK细胞活性降低有恢复作用.结论:乌梢蛇血清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方晓阳;吴丹彤;马树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黄芪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以阿昔洛韦(ACV)为阳性对照,采用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及空斑减数实验,观察黄芪总多糖抗HSV-2 333株药效.结果:在Hep-2细胞系统中,ACV对HSV-2 333株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ED50分别为16.45,18.62,10.85 μg/ml;黄芪总多糖的相应数值分别为6.04,5.43,7.50 μg/ml.结论:黄芪总多糖对HSV-2 333株的治疗指数为ACV的3.7,2.7,3.3倍,值得开发利用.
作者:王志洁;黄铁牛;刘焱文;杨占秋;肖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各脑区和血清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的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 即正常组、脾虚组、治疗组、自复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各组大鼠额叶皮质、下丘脑、垂体及血清L-EK的含量.结果:①脾虚组、自复组大鼠额叶皮质、下丘脑、垂体L-EK含量均较正常组、治疗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 而血清L-EK含量均较正常组、治疗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大鼠额叶皮质L-EK含量均较下丘脑、垂体L-EK含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K参与脾虚证的病理过程,四君子汤通过调节内源性阿片肽,发挥健脾益气作用.
作者:李刚;梁红娟;张贺龙;夏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Ⅱ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滑膜细胞分泌IL-1β的影响.方法:采用消化分离的方法获得滑膜细胞,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明显下调CIA大鼠滑膜细胞分泌IL-1β的水平.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下调滑膜细胞分泌IL-1β的水平有关.
作者:黄清春;张声鹏;黄伟毅;徐秋英;陈光星;沈鹰;马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系列(IL-1、IL-4、IL-10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新风胶囊组、雷公藤多苷片(TPT)组和甲氨喋呤(MTX)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完全佐剂并分别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余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05 ml致炎.观察各组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新风胶囊治疗组、TPT治疗组及MTX治疗组治疗后大鼠的关节炎指数(AI)显著降低(P<0.05或P<0.01).新风胶囊治疗组给药后体质量增加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PT治疗组及MTX治疗组给药前后体质量增加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新风胶囊治疗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新风胶囊治疗组的IL-1、TNFα显著降低,IL-4、IL-10显著升高(P<0.01),并与其余两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风胶囊与MTX、TPT一样能降低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AI,而在增加大鼠体质量方面优于TPT和MTX;新风胶囊可能通过下调致炎因子(IL-1、TNFα)、上调抗炎因子(IL-4、IL-10)、抑制致炎效应、增强抗炎效应,从而达到降低AI、消除肿胀的治疗目的.
作者:刘健;韩明向;张皖东;陈光亮;雷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透皮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utson法豚鼠哮喘模型,治疗组隔日诱喘后用中药敷贴30 min,对照组诱喘后隔日采用9 g/L氯化钠溶液浸润纱布或0.5 g/L醋酸地塞米松霜敷贴,比较记录诱喘潜伏期;2周后处死,取肺组织,用放射配基竞争结合法比较M受体表达状况.结果:中药透皮治疗能显著延长哮喘豚鼠诱喘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下调哮喘豚鼠肺组织M受体含量.结论:2次实验结果提示,降低M受体含量是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沈惠风;闵亮;李鹤;秦亮甫;夏宗勤;胡雅儿;卢锦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莴苣叶鲜汁(LSFJ)对体外平滑肌的作用.方法:制备体外兔胸主动脉环、支气管环和小肠标本,记录给药后3 min或5 min后上述平滑肌张力的变化.结果:在Krebs液中加入0.24,0.45,0.65 g/ml的 LSFJ 液后3 min, 血管平滑肌张力分别降低13.4%、19.62%、28.9%,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分别降低21.0%、40.2%、66.4%;在Tyrode 液中分别加入LSFJ 0.24,0.45,0.65 g/ml后5 min,小肠平滑肌标本张力分别增加66%、71%和82%.结论:LSFJ扩张血管,减少血流阻力,降低动脉血压;舒张气管平滑肌,减少气道阻力;兴奋小肠平滑肌,促进小肠运动.
作者:杨君佑;戴忠;陈岳榕;贺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干地黄在金匮肾气丸中延缓衰老作用的机制.方法:①以果蝇为受试对象,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干地黄、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去干地黄水煎剂,观察对照组及用药组果蝇的寿命.②采用D-半乳糖背部皮下注射复制昆明种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用干地黄、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去干地黄水煎剂灌胃给药,对照组、模型组给以等量的蒸馏水,观察干地黄等用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血清SOD活性.结果:3种煎剂均有延缓衰老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优于干地黄和金匮肾气丸去干地黄(P<0.01).结论:干地黄是作为整体发挥延缓衰老作用的金匮肾气丸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作者:管家齐;党海霞;王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个主要理论特点.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对疾病成因分析透彻后,确定治法便是论治的关键.方从法立,以法统方,方可不定,法须确立.治法是指导临床遣方和创造新方的主要依据.方药治法理论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并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而系统,它不仅成为临床遣方用药之圭臬,同时也是关系到临床疗效成败之关键.但与方药治法理论同出一源的针灸疗法不仅至今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而且历代典籍也鲜见涉论,这与针灸学科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鉴此,笔者就针灸治法试作论述,希冀抛砖引玉,以提高针灸理论学术水平.
作者:吴耀;张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相似现象,古今中外,倍受关注.古时候,人们认为同类事情可以交感相生.在<周易>中已经有相似和自相似的初始概念,蕴育着整体观念、系统理论、周期性有序的初始思想.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子午流注理论、五轮八廓学说,把人作为天地间子系统,自相似理论颇为丰富.相似和自相似原理在中国古代学术论坛占有重要位置,其影响深远而又广泛.
作者:周美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后人对元代医家罗谦甫学术成就的研究较多集中在阐发脾胃理论、重视三焦辨治诸方面.重新审视罗氏留存于世的大量医案,对于展示罗氏经验并藉以拓展其临床应用颇具裨益.笔者试以录载于<名医类案>[1]的罗谦甫60余则资料完整的验案,探析其临证学术经验.
作者:茅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7年7月至2001年8月,我科应用针刺按摩治疗面肌痉挛3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树田;汪玉中;连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颈性视力障碍是指因颈椎病引起的一系列眼部症状,而眼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综合病证.笔者采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性视力障碍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戈利;夏喜云;邢军;刘向健;李文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疗效均不够满意.我院自1996年以来用长蛇灸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福良;张友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脑梗死病人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在疗程结束后,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曹奕;张友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糖尿病(消渴病)是危害健康和劳动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特色,但各文献报道的辨证分型比较混乱,笔者就糖尿病辨证分型及证型实质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潘明政;郭赛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递质,1972年由Bemreniste等发现.初被认为与血小板的聚集和分泌有关,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过程不依赖于腺苷二磷酸(ADP)或花生四烯酸(AA)的代谢产物TXA2,被认为是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第三条途径,但进一步研究表明,PAF特殊的受体与G蛋白耦联发生作用,PAF受体还与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有关,发挥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功能[1].
作者:肖铁卉;李晶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72年,Kerr和Wyllie等首次提出细胞凋亡(apotosis)以来,凋亡逐渐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心血管病学、中药药理学等研究进展,已证实了细胞凋亡现象广泛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并为进一步寻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对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就中药(包括单体、复方、植物提取物等)对冠心病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杨玉兴;黄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对肾脏、胰腺的大小及血细胞分析与糖尿病类型、并发症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旨在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李晓苗;李源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