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8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23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 中医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9年1期文献
  • 内镜下治疗尿道狭窄32例

    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内镜直视下扩张或内切开治疗32例门诊尿道扩张失败的尿道狭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广峰;陈久发;邹建安;刘明;华和园;邵明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痔瘘洗剂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痔瘘洗荆对肛瘘患者术后刨面愈合及改善创面症状的作用.方法:将65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术后予痔瘘洗剂和PP粉熏洗伤口,观察术后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和用药7 d后创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用药7 d后伤口症状显著改善(P<0.05).结论:痔瘘冼荆术后熏洗具有促进肛瘘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和改善创面症状的作用.

    作者:毛细云;王建民;张利容;石健;王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分期治疗人工流产术后肾虚型月经过少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分期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人工流产术后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先后予补肾调经汤和活血调经汤,对照组仅予补肾调经汤,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9.7%、70.0%,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P<0.01),经期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但治疗组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延长经期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分期治疗人工流产术后肾虚型月经过少疗效较好.

    作者:杨安凤;李大剑;蔡倩倩;陈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芙蓉膏外敷治疗软组织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治疗浅表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毒性和不良反应.方法:340例浅表软组织感染患者随机被分为研究组(220例)和对照组(120例).研究组给予病灶处芙蓉膏均匀外敷,每日更换1次,疗程1周.对照组给予病灶处金黄散均匀外敷,用法和疗程均同芙蓉膏.疗程结束后,记录患者局部肿块消散、红肿消退、疮口愈合和全身发热消退情况;分别评价两组总体疗效和单病种疗效;同时观察两组局部和全身毒性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疮口愈合、发热消退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对肿块消散、红肿消退有着更好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单病种疖和疽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组单病种痈和丹毒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两组局部毒性和不良反应均较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毒性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芙蓉膏外敷治疗浅表软组织感染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的局部和全身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于庆生;王炜;侯勇;沈瑜;汪晓明;易为真;潘晋方;王汉明;帅剑锋;李华钢;张琦;张福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3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西药个体化降糖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煎荆清洗后给予黄矾散外敷;对照组用50 g/L甲硝唑液外敷.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值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5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29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4.8%.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汉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体征严重度与髓核突出方式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度和髓核突出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29例确诊为LDH患者,测量每例患者与髓核突出方式有关的CT指标(许莫氏结节、经骨突出、病理类型、突出位置、髓核疝出的密度、突出物的形状).通过对患者体检了解症状体征的严重度,将症状体征严重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再对症状体征严重度和CT指标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许莫氏结节、经骨突出与LDH症状体征严重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突出位置、突出物密度、突出物形状等与LDH症状体征严重度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理类型、突出位置、突出物密度、突出物形状与LDH症状体征严重度密切相关,并且随着突出程度加重,LDH患者症状体征严重度有加重的趋势.

    作者:李长海;谢贵四;田涛;汪青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拟中药煎剂灌肠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煎剂灌肠合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SASP,1.0 g/次,每日3次;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煎剂灌肠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周金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舒筋颗粒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大鼠神经行为学及痛阈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筋颗粒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痛阈的影响.方法:将肌张力增高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舒筋颗粒组、巴氯酚组,分别治疗一定疗程后,进行后肢运动等级评分和痛阈的比较.结果:治疗后12 d后肢运动等级评分改善程度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舒筋颗粒组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3,6,9,12 d与治疗前痛阈差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筋颗粒组、巴氯酚组痛闽差值改变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舒筋颗粒能改善肌张力增高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减少痛闽.

    作者:陈党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天麻钩藤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醛固酮(aldosterone,ALD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天麻钩藤饮组,每组12只.模型复制后第5周开始给药,连续治疗8周.然后观察各组大鼠左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左室质量指数(left yentricular mass index,LVI)和心肌组织胶原(colloid,Coll)浓度,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中AngⅡ和ALDO水平.结果:12周后模型组大鼠的LVM、LVI和Coll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卡托普利组和天麻钩藤饮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1),而两药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复制'12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浆和心肌ALDO和Ang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卡托普利显著降低血浆和心肌AngⅡ水平(P<0.05),而对血浆和心肌ALDO水平则无显著性影响(P>0.05);天麻钩藤饮则同时降低了血浆和心肌ALDO和AngⅡ水平(P<0.05,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能够缓解和逆转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和心肌局部ALDO、AngⅡ水平有关.

    作者:胡世云;冼绍祥;赵立诚;于泽;伍耀衡;齐玉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花青素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在体外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用100,200,300μg/ml原花青素作用24 h.荧光素标记的连接素V(An-nexin V-fluoresein isothiocyanate,Annexin V-FITC)和碘化吡啶(propidium iodide,P1)双染检测原花青素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不同浓度原花青素作用后PC-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结果:100μg/ml原花青素作用细胞24 h,5.64%的细胞出现早期凋亡,84.7%的PC-3细胞呈现线粒体膜电位降低;300μg/ml原花青素组PC-3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分别为44.86%、50.81%.结论:原花青素可在体外诱导PC-3细胞凋亡,其机制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作者:孙怡;商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藤黄酸纳米粒中新藤黄酸的含量和包封率

    目的:建立新藤黄酸纳米粒中新藤黄酸含量和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0 mol/L磷酸(9: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容积为20 μl,柱温为25℃.结果:新藤黄酸在10~1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7);新藤黄酸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1.03%(n=3).平均含量为99.52%,包封率为83.8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新藤黄酸纳米粒含量及其包封率的测定.

    作者:朱金燕;胡容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葛根素纳米水分散体系和混悬剂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比较

    目的:测定葛根素纳米水分散体系和混悬剂小白鼠灌胃后的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两者药代动力学特点,进一步比较颗粒大小对药代动力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葛根素纳米水分散体系和混悬荆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3P87程序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小鼠灌胃葛根素后的血药浓度符合二室模型,纳米水分散体系(0.2 mg/g)和混悬荆(0.2 mg/g)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是:t1/2 K.为2.54 h和0.52 h,AUC为8.20 μg·h/ml和2.24 μg·h/ml,CLs为609.00 ml·kg-1/min和1 488.00 ml·kg-1/min,Cmax为1.86和1.62 μg/ml.葛根素混悬剂和纳米水分散体系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素纳米水分散体系比混悬剂消除慢,具有一定长效作用.

    作者:闵智伟;鲁传华;吴鸿飞;完茂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酸枣仁药材的质量评价

    目的:收集不同产地酸枣仁样品,比较各样品的质量,为制定酸枣仁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及仪器分析的方法测定不同产地酸枣仁的水分、灰分、浸出物、粗脂肪、粗蛋白、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脂肪酸.结果:不同产地酸枣仁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酸枣仁的种质稳定性较好.

    作者:田春雨;薄海美;姜大成;林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过敏性疾病中西医诊治异同

    中西医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医认为过敏性疾病是由过敏体质导致的,常根据其症状表现及其病机而确定其病名,治疗上着重调节偏颇的过敏体质;西医认为过敏性疾病是由各种过敏原所引起,诊断上着重于寻找过敏原,治疗上着重于避开、对抗过敏原.比较中西医对过敏性疾病认知的差异,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王睿林;王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论《医林改错》血瘀证的诊疗特色

    王清任<医林改错>对血瘀证的诊断及活血化瘀治法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血瘀证的三步诊断方法为首辨瘀血的典型症状,次辨瘀血的不典型症状,继辨瘀血的病史和治疗史.活血化瘀法包括益气活血、理气活血、祛风寒活血、温里活血、解毒活血、通窍活血、祛痰活血.

    作者:汪东涛;沈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腕踝针结合中低频混合电疗治疗偏瘫性肩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腕踝针结合中低频混合电疗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性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偏瘫性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腕踝针结合中低频混合电疗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在疼痛程度、上肢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效果明显(P<0.05,P<0.01),而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结合中低频混合电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性肩关节疼痛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川;朱永磊;沈小舒;郑玉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凋亡及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艾灸预处理组(分为艾灸每日1次组和艾灸每日2次组)、缺血预处理组、单纯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艾灸预处理组细胞凋亡降低,HSP70 mRNA表达增加,且与艾灸预处理的次数有相关性.艾灸预处理每日1次与缺血预处理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无显著性差异,艾灸预处理每日2次组优于缺血预处理组.结论: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其效应与每日艾灸次数有关.

    作者:赵宇辉;孙忠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35例

    目的:探讨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5例肥胖T2DM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辨证选穴,比较针灸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S)、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体质量、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肥胖度和体脂百分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BS、FINS、Homa-IR显著降低,ISI显著增加,总有效率为71%;体质量、BMI、肥胖度和体脂百分率也显著降低.结论:针灸对2型糖尿病早中期具有较显著的降糖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肥胖T2DM患者具有减肥作用.

    作者:袁爱红;刘志诚;魏群利;蔡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通督开喑针法治疗脑卒中失语症30例

    目的:观察通督开喑针法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督开喑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语言康复指导的方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能力得分比较,针刺组治疗前评分为(28.02±6.45)分,治疗后评分为(61.25±5.73)分,治疗前后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语言能力评分为(27.48±7.26)分,治疗后评分为(50.61±3.63)分;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通督开喑针法对脑卒中失语症的早期康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赟;柳刚;王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肺系病证研究述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分会学术研讨会纪要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分会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在江西宜春召开.本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从中医文献、中医特色治法运用、常见病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探讨、临床与实验研究以及名医经验总结等多角度探讨了多种肺系疾病,内容精彩,思路开阔,探讨深刻,受到与会专家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及较高评价.

    作者:张四春;彭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肝豆状核变性的铁代谢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1].由于铜离子在机体各组织尤其是肝脏和大脑的豆状核等部位及全身慢性沉积,出现肝脏和(或)脑损害为主的全身临床表现.

    作者:徐文;杨任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教学考核方案》试行体会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我院根据高等中医药院校实习大纲的要求,在年初制定了<临床教学考核方案>(简称<方案>)和<临床教学考核评分细则>(简称<细则>),并在全院开始试行,现阐述如下.

    作者:吴立生;钱建业;钱永昌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