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自拟和肝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7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成药组和西药组.治疗组给予和肝止痛汤,成药组给予痛经宝颗粒,西药组则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治疗后3个月)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水平.结果 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成药组和西药组(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3组痛经积分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组随访时痛经积分均显著低于成药组和西药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随访时,成药组和西药组血清β-EP水平较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血清β-EP水平较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且显著高于成药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 和肝止痛汤对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远期疗效优于痛经宝颗粒和布洛芬缓释胶囊,其治疗痛经的机制与升高血清β-EP水平有关.
作者:孟萍;梅芳;高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滋阴凉血化瘀止血基本方辨证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7例小儿HSPN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n=37)和西药组(n=30),中药组患者口服滋阴凉血化瘀止血基本方的辨证加味方,西药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连续治疗3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不同证型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显著降低(P<0.05),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血浆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T变化率大于对照组(P<0.05),PT变化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PLT、APTT、Fib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滋阴凉血化瘀止血基础上辨证治疗小儿HSPN,其临床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两者对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相当.
作者:吴永;曾春野;赵明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草菟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6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66例,分别采用萆菟汤和前列康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NIH-CPSI评分,并进行挤压前列腺分泌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EPS)常规检查.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CPSI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EPS中白细胞计数及pH值均显著降低(P<0.05),卵磷脂小体计数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降低值小于对照组(P<0.05),卵磷脂小体升高值和pH值降低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萆菟汤对CAP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凯;时荣同;马楠;孔德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韩国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探索性分析影响韩国人群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5-11月,选取居住于首尔地区的300例韩国人,运用《中医体质量表(韩文版)》调查其中医体质类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体质量指数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并与中国常模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比较.结果 300例被调查人群中,平和质69例,其余8种偏颇体质225例,兼夹体质6例,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为阳虚质(占14.3%)、湿热质(占13.3%)和阴虚质(占12.7%).不同性别者的体质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者的体质类型比较,以及不同体质类型者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国常模的体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韩国人群阳虚质构成比高于中国常模,气虚质构成比低于中国常模.结论 韩国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性别差异,其分布情况可能与中国人群不同,但尚需要大样本数据的验证.
作者:李炳旼;曹卉娟;田恩惠;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益肾清络活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痰瘀互结型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失访1例).试验组患者内服益肾清络活血方,对照组患者口服来氟米特,两组均连续治疗90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采用健康评价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价生活质量,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RF、CRP、ESR、抗CCP抗体、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VAS评分和HA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双手握力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双手握力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在CRP、ESR和VAS评分降低程度方面均不及对照组(P<0.05);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肾清络活血方对痰瘀互结型RA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其效果与来氟米特相当.
作者:李艳;范为民;谷绍飞;刘文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三梗降气汤治疗脾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脾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1例子三梗降气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奥美拉唑加莫沙必利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单个症状积分,分别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有4例脱落,1例退出;对照组有5例脱落,2例退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神疲乏力、胃脘胀满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SF-36量表的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3个维度方面,以及在改善GERD-QOL量表的总分及其心理健康维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梗降气汤能有效改善脾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林俊儒;柳文;刘竹轩;华云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下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高糖环境下3种接种浓度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的生长情况,确定该细胞的佳接种浓度和用药时间点,继而采用MTT法检测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佳接种浓度是2×103/mL,佳用药时间是细胞培养48 h后.随着浓度升高,黄芩苷抑制HBZY-1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总凋亡率随着黄芩苷作用剂量的增大而升高,黄芩苷浓度为6.25 μmol/L时,HBZY-1细胞的总凋亡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黄芩苷浓度增至12.5 μmol/L时,HBZY-1细胞的总凋亡率开始显著大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芩苷能够抑制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的增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林锐珊;吴寿海;苏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肝豆汤改良方抑制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1月龄TX小鼠120只,随机分为TX模型组(40只)、肝豆汤改良方组(40只)、丁苯酞组(20只),另选DL小鼠40只作为正常组;每组再分成2组,各20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肝豆汤改良方、丁苯酞灌胃2个月和4个月.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胱冬肽酶-9(Caspase-9)及胱冬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中XIAP、Caspase-9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肝豆汤改良方组XIAP表达水平较同月龄模型组明显增多,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水平较同月龄模型组下降,5月龄和3月龄肝豆汤改良方组XIAP和Caspase-3表达水平有所差异.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月龄因素对脑组织XIAP、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龄因素和分组因素对3种蛋白表达水平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同月龄小鼠,模型组脑组织XIA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肝豆汤改良方组XIA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月龄因素对小鼠脑组织XIAP mRNA表达水平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Caspase-9、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龄因素和分组因素对XIAP、Caspase-9、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相同月龄小鼠,模型组脑组织XIAP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Caspase-9、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和肝豆汤改良方组XIAP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aspase-9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肝豆汤改良方通过上调XIAP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下调Caspase-9、Caspase-3蛋白及其mRNA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减轻铜沉积对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作者:赵雯;马艳红;韩咏竹;程楠;饶娆;王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蜈蚣提取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组织形态和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表达的影响,从病理组织学水平和分子水平揭示蜈蚣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蜈蚣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和益气活血方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灌胃14d.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GB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水肿,神经细胞坏死明显,蜈蚣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及益气活血方组大鼠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显著改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NGB的阳性表达面积和平均吸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蜈蚣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NGB的阳性表达面积和平均吸光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蜈蚣提取液高剂量组的效应显著.益气活血方组与低、中、高剂量蜈蚣提取液组NGB的阳性表达面积和平均吸光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效应与高剂量蜈蚣提取液相当(P>0.05).结论 蜈蚣提取液通过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NGB表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高剂量蜈蚣提取液的效应与益气活血全方相当.
作者:王丽娜;贾学锋;吴生兵;王键;袁亚美;胡建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四物汤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四物汤高剂量(6 g/kg)、低剂量(3 g/kg)组,尼莫地平组(20mg/kg),每组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法复制大鼠VD模型,术后连续给予相应药物14 d.采用水迷宫实验观察VD大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目标象限距离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海马AChE、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5-HT、VEGF含量显著升高(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5).四物汤高、低剂量组比较,仅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缺失减轻,神经纤维排列整齐,仅少数细胞核固缩.结论 四物汤对VD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改善神经递质,调节海马ET-1、VEGF含量,改善血流状态有关.
作者:韩岚;季兆洁;陈卫东;许钒;尹登科;李珊珊;彭代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多糖含量、人参皂苷Rb1和淫羊藿苷总含量、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采用L9 (34)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可为复方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李宛蓉;桂双英;王举涛;王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益母草碱油包油微乳剂和益母草碱混悬剂在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和组织靶向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与组织中益母草碱浓度,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混悬剂比较,益母草碱微乳剂在体内平均滞留时间提高了7h,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550.684%;益母草碱微乳剂AUC(0→∞)在小鼠各组织的分布整体提高到混悬组的3.626~26.265倍;益母草碱微乳剂在心、肺和脑组织的靶向指标分别为1.044、1.335和4.772.结论 益母草碱油包油微乳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对脑组织具有较好的趋向性分布.
作者:丁启;张祥;孙亚楠;刘子荣;鲁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囊泡对丹皮酚的包封作用及其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为丹皮酚体内给药提供一种新的剂型,以期改善丹皮酚水溶性差、稳定性低等缺陷.方法 采用改进的乙醇注入法,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60、胆固醇、PEG-SA为囊材,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药囊泡,通过包封率、粒径和电位的测定等优化出佳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佳处方,研究表面活性剂囊泡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行为.结果 表面活性剂囊泡的佳处方为:Span60 80 mg,胆固醇30 mg,PEG15-SA 30 mg,丹皮酚30 mg,水合介质磷酸盐缓冲液(pH值=7.4)60 mL.体外释放行为表明,表面活性剂囊泡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 该方法制备的PEG化丹皮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以及很高的稳定性,PEG化泡囊作为丹皮酚载体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瑞曦;黄天擎;陈伟;黄亚萍;陈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苍耳子中酚酸类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苍耳子浸膏得率、5种酚酸类成分及总酚酸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苍耳子中酚酸类成分的佳水提取工艺.结果 所优选出的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浸泡30 min,提取3次,每次90 min.其中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所选用的提取工艺稳定、简便、可靠,为进一步提取苍耳子中酚酸类成分提供实验参考.
作者:李钰馨;韩燕全;洪燕;邓龙飞;汪永忠;高家荣;夏伦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黄帝内经》指出,癃闭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膀胱、三焦,与肺、脾、肝、肾、督脉有关.热邪客于膀胱和膀胱气化不利,针刺京骨、委中;从三焦辨治,实则泻之,注重调肝,针刺三焦下合穴委阳;从肺辨治,“当资化源,以助金气”;从脾论治,当分虚实,虚责之于中气不足,实责之于湿;从肝辨治,以疏肝、柔肝、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从肾辨治,也分虚实,针刺可选择足少阴肾经大钟穴;从督脉辨治,可选任脉之曲骨和阴交,轻者取督脉“脊背之骨穴”,重者取任脉“腹间之肉穴”.针刺治疗癃闭,应遵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原则,以选取肝肾二经、膀胱经、督脉的穴位为主.
作者:雍妙俊;严季澜;李柳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水肿以肺、脾、肾、三焦为主要病变脏腑,以湿为病理关键,湿胜水邪泛滥则为肿.“风能胜湿”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依据五行理论.风者,五行属木,湿者五行属土,木能克土,故风能胜湿.肾性水肿多缠绵不愈,临证时配合风药治疗,旨在开通玄府,宣通气液,祛除瘀滞,通过配合健脾益肾、益气活血等治法,加用风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侯海晶;王永生;卢富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为狐惑病证候表现之一.后世医家对面目证候的病机论述多推崇赵以德之论而作“虫蚀”解.现行《金匮要略》教材将该句释义为面部和眼睛的颜色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白,一会儿变黑.通过对“面目”“乍”“蚀”字的剖析及对狐惑病病因的探讨,发现该病与虫蚀无关,而是与脾胃湿热气虚而化火相关,并应将原句释义更正为“面部的颜色有的红,有的白,有的黑”.
作者:金铭;张国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利用文献学方法,对黄环、野狼跋子、青琅玕、金牙等四种古籍中出现却不为人所熟知的药物进行考证,推测黄环即紫藤;野狼跋子是紫藤子仁;青琅玕古书看法不统一,先秦古籍多认为是玉石类,本草书籍则认为是珊瑚;金牙可能为阳石的一种.
作者:石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代研究表明,小肠生理与病理可影响糖尿病进程.中医学认为,小肠具有分清泌浊的功能.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清到浊、由浊致毒、毒损脉络的渐进过程.
作者:苏齐;曾艺鹏;冯新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联合针刺及微波透药治疗宫颈癌术后顽固性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选择宫颈癌术后顽固性尿潴留患者共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药内服(补肾益气通利方加减)、针刺(取三阴交、足三里、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联合微波透药的综合方法,治疗前和1个疗程(7 d)后分别观察膀胱残余尿量、中医症状积分,并观察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1个疗程后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P<0.05),临床症状(排尿无力、小腹胀痛、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16.22±6.12)d.随访结果显示没有患者复发.结论 中药内服联合针刺及微波透药的综合疗法对宫颈癌术后顽固性尿潴留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梁慧;王云启;王乐行;李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不同刺激时间对雷公藤甲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EAS工组(刺激20 min),TEASⅡ组(刺激30 min)、TEASⅢ组(刺激40 min),以雷公藤甲素灌胃法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TEAS各组刺激“足三里”穴,每日1次,连续5d.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硫化氢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索排列紊乱,肝窦扩张,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坏死;各TEAS组肝脏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硫化氢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IL-10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TEAS工、Ⅱ、Ⅲ组大鼠血清AST、ALT含量和肝组织MDA、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呈降低趋势(P>0.05),硫化氢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TEASⅢ组与TEAS Ⅰ、Ⅱ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能减轻雷公藤甲素对肝组织的损伤,且较长时间(40min)刺激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言枫;程秫泺;李广林;陈昊;王建美;顾一煌;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通督调神针法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注意网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通督调神针刺疗法,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注意网络功能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警觉效率和正确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执行控制效率和总反应时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警觉效率、执行控制效率、总反应时和正确率的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可一定程度恢复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作者:柳刚;韩为;汪凯;范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脾主升清运化,胃主受纳降浊,肌肤营养离不开脾胃功能的正常.脾虚易生湿,湿易与风、热、毒相兼为患,风、湿、热、毒之邪侵淫肌肤,则皮肤或痒、或红、或肿、或痛、或流滋.张杰认为,皮肤病的治疗应重视健运脾胃,调整脾胃气机升降,则湿浊可化,风无所依,热无所附,寒无所生,皮损可消.
作者:张晓军;章天寿;唐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魏福良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发病主要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劳损等因素有关,其主要病机为肝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亏虚,风寒阻络,瘀血阻滞;辨证分型主要有肝肾不足型、瘀血阻滞型、风寒阻络型、风湿热痹型;针刺治疗从肝肾入手,标本兼治,以补益肝肾为主,并配合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之法;处方选用穴位以八纲辨证、经络、气血、筋骨辨证选穴为主,结合局部取穴.
作者:孙奎;黄学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固本培元法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遵循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基本原则,以培养顾护脾肾元气为核心的基本大法.王键在临证过程中,重视顾护脾胃与肾气,运用固本培元法治疗肿瘤术后诸证、不寐等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卜菲菲;胡建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新安医家崇尚经典,吴崑是其中杰出代表.除《素问吴注》外,吴崑早年著作《医方考》体现了其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与领悟,一方面,吴崑能够运用《黄帝内经》理论指导方药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黄帝内经》中出现的证候,吴崑亦依据自己的领悟遣药组方.《医方考》不仅在方剂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将《黄帝内经》理论联系临床的典范.
作者:罗梦曦;王键;石海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新安郑氏喉科是中医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术流派.郑氏喉科总结咽喉温热诸病的共性规律,以“风”命名咽喉温热诸病,提示“风”邪为喉风的共性病因;遵从《内经》“风”邪“辛凉而散”治则,将“以甘缓之”优化为“兼养阴以制之”,形成了涵盖喉风的喉科疾病命名方法和因机证治相一致的“辛凉养阴学说”;其“养阴”具有驱邪泻实、制约辛味药辛散太过、防病传变和补阴护津的四重作用,彰显了“以养阴为贵”的治疗学特色.治疗喉风的辛凉养阴法是继辛温发表、苦寒清热的治法创新.
作者:宋若会;屠彦红;胡楠;席绪芸;郑日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