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8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23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 中医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17年6期文献
  • 犀黄丸对火毒血瘀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犀黄丸对火毒血瘀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放射治疗,实验组加用犀黄丸口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50.00%)与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犀黄丸可改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彭昭文;李菁;曾柏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磁共振成像炎症分期与中医证型和临床特征关系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炎症分期与中医证型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骶髂关节MRI扫描技术将40例AS患者分为骨髓水肿组(早期炎症组)或脂肪浸润组(晚期炎症组),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C反应蛋白(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C-reactive protein,ASDAS-CRP)积分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RP水平.结果 早期炎症组共24例患者,晚期炎症组共16例患者.早期炎症组以肾虚湿热证为主(占91.7%),晚期炎症组以肾虚督寒证为主(占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炎症组较晚期炎症组ASDAS-CRP积分及ESR、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肾虚湿热证证候积分与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ondyloarthritis Research Consortium of Canada,SPARCC) MRI积分具有正相关性(n=24,r=0.627,P<0.05),肾虚督寒证证候积分与SPARCC MRI积分无相关性(n=16,r=0.167,P>0.05).结论 AS的MRI炎症分期对中医辨证、病情活动度及炎性指标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金山;张方园;万磊;梁成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食管癌术后早期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食管癌术后早期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食管癌术后早期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及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营养支持、对症处理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时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天数、第14天的治疗有效率、第28天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WBC、CRP、PC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WBC、CRP、P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28天的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食管癌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作者:张娟;张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浊壅肺证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浊壅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分别在广东省中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8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布地奈德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监测肝、肾功能和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脱落1例和4例.治疗3、5、7d后,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南北两地医院治疗组患儿各时点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浊壅肺证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黄斌;邓丽君;杨文海;王雪峰;许尤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外敷联合地塞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联合地塞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SA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hormone,TSH)],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T3、FT4以及ESR水平均减少,TSH含量增多(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T3、FT4、TSH、ESR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地塞米松甲状腺内注射可提高SAT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

    作者:于文晓;杨立杰;袁芳;孙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温阳健脾法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温阳健脾法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急性CSC的74例患者(75只眼)纳入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40眼)和对照组(34例35眼),观察组予自拟温阳健脾之中药汤剂,对照组予口服改善微循环药物(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肌苷)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及小分辨视角对数值(logarithm of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logMAR).结果 治疗后两组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MT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阳健脾法是治疗急性CSC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药干预对78例进展期胃癌生存期影响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目的 为多学科协作时代评价中医干预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价值及治疗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1年、3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观察相关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手术、足程化学治疗、TNM分期、中医干预、中医干预时机及中药服用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手术、足程化学治疗、TNM分期、中医干预、中药服用时间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NM分期是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根治手术、足程化学治疗以及中医干预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中医干预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且长时间中医干预有利于患者长期生存.

    作者:许林利;查名宝;李晟;陈彦;姚舒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和优甲乐治疗各3个月,并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症状积分和随访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脱落12、6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时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随访过程中治疗组各时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维持在4.0 μIU/mL以下,始终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乏力、怕冷、颈部憋闷、手脚肿胀感、腹胀、甲状腺肿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乏力、颈部憋闷、腹胀、甲状腺肿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怕冷、手脚肿胀感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治疗组预后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周玉;关青青;韩静;夏仲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芪地消渴方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模型大鼠C-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芪地消渴方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模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C-肽(C peptide,C-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芪地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77只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芪地消渴方高、中、低剂量组,糖脉康组和优降糖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并以链脲佐菌素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再用中药灌胃造成气阴两虚证.采用血糖测量仪检测给药前后FBG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C-p、TNF-α、IL-6的水平,观察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C-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地消渴方高、中、低剂量组,消渴灵组和优降糖组大鼠FBG、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C-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地消渴方高、中剂量组,糖脉康组大鼠血清中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芪地消渴方低剂量组、优降糖组血清中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地消渴方可降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模型大鼠的FBG,升高血清中C-p水平,降低血清中TNF-α、IL-6水平,改善胰腺组织病理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王丽娜;方向明;胡建鹏;贾学锋;朱国旗;李彦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单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吉西他滨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与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用药后对吉西他滨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方苦参注射液高、中、低3个剂量组.4组大鼠均在相同13个时间点眼眶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样中吉西他滨的浓度,借助DAS 3.0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静脉注射吉西他滨在SD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拟合,在单用和复合给药时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β)、总体消除率(clearance,CL)、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等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大鼠体内吉西他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无明显影响,在临床上单剂量复方苦参可以与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用药.

    作者:孟子路;张盛;陈卫东;彭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脑络欣通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络欣通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R大鼠模型,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采用神经功能评分和TTC染色鉴定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缺血面积,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CA2、CA3、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巢蛋白(Nestin)和神经丝蛋白-H (hypophosphorylated neurofilament-H,NF-H)表达水平.结果 给药组Nestin阳性表达主要发生在DG区,NF H阳性表达主要发生在CA3区.脑络欣通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在DG、CA1、CA2、CA3区均十分明显,以DG区尤为突出,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CA3、DG、CA2、CA1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海马各区的Nestin、NF-H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络欣通具有促进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分化为神经细胞的作用.

    作者:韩义皇;王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加减薯蓣丸抑制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对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的神经保护研究

    目的 检测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海马组织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水平的变化,探讨加减薯蓣丸对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复制慢性脑灌注不足模型,应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AMPK及p-AMPK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尼氏染色较浅,神经锥体细胞数减少,海马组织p-AM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尼氏染色加深,锥体细胞数量增加,p-AMPK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AMPK和p-AMPK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损伤后,AMPK过度激活,出现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加减薯蓣丸可抑制海马区AMPK的激活,减轻海马神经损伤.

    作者:陈延;谭子虎;刘进进;刘茜;祝媛明;杨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辨证运用骨蚀宁Ⅰ号、Ⅱ号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股骨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骨蚀宁Ⅰ号、Ⅱ号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60只家兔,随机抽取6只作为正常组,其余54只用于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三酰甘油大于1.00 mmol/L判为血瘀证.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健骨生丸,治疗组辨证给予骨蚀宁Ⅰ号、Ⅱ号(血瘀证用Ⅰ号,肾虚证用Ⅱ号).于模型复制后4周、8周、12周分批处死家兔,每组6只,光镜下观察股骨头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骨坏死比模型组减轻,空缺骨陷窝数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复制第4周,模型组VEGF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阳性对照组、治疗组灰度值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复制后8周,模型组灰度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模型复制后12周,阳性对照组、治疗组VEGF灰度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VEGF灰度值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骨蚀宁Ⅰ号、Ⅱ号通过增强VEGF的表达,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管形成和骨坏死修复.

    作者:朱磊;周正新;刘安平;陈朝晖;周导;李文华;张长春;李亮;康金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肠愈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肠愈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4只SPF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肠愈灌肠方组.使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灌注法复制UC大鼠模型,在实验第12天观察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D;实验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肠愈灌肠组、美沙拉嗪组大鼠DAI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TGF-β1显著上升(P<0.05),TNF-α显著下降(P<0.05).结论 肠愈灌肠方治疗UC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促炎因子,促进抑炎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李明;姚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3种从肝治胆方对胆石症模型豚鼠的防治作用

    目的 观察疏肝理气法、养肝柔肝法和清肝利湿法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75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疏肝组、养肝组和清肝组,采用喂食高脂致石性饲料和少量蔬菜的方法复制胆石症模型,疏肝组灌服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养肝组灌服一贯煎颗粒,清肝组灌服龙胆泻肝颗粒,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生理盐水.8周后检测各组豚鼠胆囊结石形成率,结石主要成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以及胆汁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Ca2+浓度,观察胆囊病理变化.结果 疏肝组、养肝组和清肝组豚鼠胆囊结石形成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石主要成分为胆固醇;与模型组比较,疏肝组、养肝组和清肝组豚鼠胆囊病理变化均明显改善,血清ALT、AST、T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胆汁TBIL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仅清肝组Ca2+浓度明显下降(P<0.05);养肝柔肝法降低AST的作用优(P<0.05),疏肝理气法降低TC的作用优(P<0.05),清肝利湿法降低胆汁Ca2+的作用优(P<0.05).结论 疏肝理气法、养肝柔肝法和清肝利湿法均可防治豚鼠胆囊结石形成,3种中医治法的作用存在差异.

    作者:刘名扬;于庆生;梁久银;潘晋方;沈毅;张琦;刘举达;王振;黄龙;周富海;俞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灵芝孢子油自微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目的 制备不同粒径灵芝孢子油自微乳给药系统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优化处方工艺制备不同粒径的灵芝孢子油自微乳,并对其外观、粒径、电位、自乳化时间、载药量以及稳定性等进行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灵芝孢子油自微乳的质量评价方法.结果 4种不同处方的灵芝孢子油自微乳粒径分别为(27.3±1.2)、(91.1±2.5)、(142.8±2.1)、(202.6±3.4)nm,相应的电位分别为(-12.1±0.5)、(10.8±0.7)、(-12.3±0.6)、(-11.2±1.0)mV;高温和高强光实验显示,4组不同粒径的灵芝孢子油自微乳体系质量稳定.结论 自制的不同粒径灵芝孢子油自微乳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金栋;胡容峰;周安;王斌;桂贇;郑晓倩;聂湘江;孙玉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4种成分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明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生姜、干姜、炮姜配伍成苓甘五味(生)姜辛汤、苓甘五味(干)姜辛汤、苓甘五味(炮)姜辛汤各10批,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分析.色谱条件: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30℃C;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姜不同炮制品组成的苓甘五味姜辛汤中甘草苷、甘草酸铵、6-姜酚、五味子醇甲4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8;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1%、99.78%、96.69%和98.36%,RSD分别为2.15%、2.47%、2.79%和2.34%.结论 姜的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冉姗;孙方方;宋燕;潘凌宇;洪燕;韩燕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门棒喝(初集)》医易思想探讨

    《医门棒喝(初集)》体现了清代医家章楠的医易思想,主要表现在“医易同出阴阳太极之源”和“《易经》论治世,医经论治身,应重其理而非其辞”两个方面.章楠在书中创造性地以十二辟卦解释了风寒暑湿燥火,以河洛数理论述了“土为太极之廓”的重土思想,并以“易与医皆为中和之道”反驳张景岳“阳少阴多,扶阳抑阴”的观点.

    作者:丁立维;刘珊;熊益亮;张其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从“形神合一”论治体外受精合并精神心理问题

    不孕症是当今世界性医学难题,归属于中医学“断绪”“全不产”等范畴,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为不孕患者带来生育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精神压力.负性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及免疫机制影响妊娠结局,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精神类药物对妊娠结局及子代身心发育的不良影响,使得现代医学在药物治疗IVF合并精神心理问题上明显受限,目前仍将心理治疗置于首位.中医学重视形神合一,认为神伤可致气血逆乱、脏腑失和而不孕,并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此类病证时重视身心同治,在使用中医药辅助IVF时,除了要关注对肝肾气血等“形”的治疗外,还应强调对“神”的燮理.

    作者:赵小萱;陈璐;姜月蓬;冯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认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中医学“脉痹”“脱疽”范畴.脉痹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侵袭血脉,血液凝涩,脉道不通,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不仁,或见冷、热、燥、湿及水肿,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治法包括针刺、汤液及药酒治疗,其预后与正邪盛衰有关.脱疽病因病机为寒冷刺激、房事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情志不遂或外伤,致气血凝滞,经脉阻塞,肢节失养,临床表现为肢体末端发凉、苍白、疼痛、坏死脱落,早期采用中药内服,晚期手术,配合各种外治法局部治疗,其预后与气血是否衰败及毒邪是否传变有关.

    作者:孙旭;张立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reperfusion model,MCAO/R)大鼠脑保护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通督调神针灸组、常规针刺组、通心络药物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0只.通督调神针灸组取百会穴艾灸,大椎穴刺络放血;常规针刺组选取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治疗;通心络药物组予以通心络胶囊,每日每次1.0 g/kg灌胃.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不予治疗;其余各组每日治疗1次,共28 d.治疗第7、14、21、28天处死大鼠立即取脑,脑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皮质区CD34、CD133阳性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VEGFR-2的表达.结果 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量在第7天较高,随后逐渐降低;通督调神针灸法、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均可不同程度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P<0.05),且通督调神针灸法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水平高于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灸法能有效促进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

    作者:王保国;马月;孔红兵;贾泽坤;曹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针刺三重穴加放血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三重穴加放血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三重穴加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项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眩晕改善情况、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三重穴加放血疗法能显著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眩晕障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

    作者:张海燕;肖洪波;朱庆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穴位贴敷时间和接触性皮炎对哮喘防治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贴敷时间和接触性皮炎对哮喘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1例穴位贴敷治疗的缓解期哮喘患者,依照4h、8h穴位贴敷后是否诱发接触性皮炎,分为A组(4h有接触性皮炎)24例、B组(4h无接触性皮炎)25例、C组(8h有接触性皮炎)22例、D组(8h无接触性皮炎)20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改变、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和成人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C、D组哮喘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ACT评分、AQLQ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差值、ACT评分差值、AQLQ评分差值较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时间和接触性皮炎均影响哮喘的防治效果,穴位贴敷4h出现接触性皮炎者疗效相对较好.

    作者:罗志琴;刘兰英;王和生;吴文忠;张聪;刘成勇;秦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周惠芳运用补肾调周法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经验

    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以肾虚癸水不足,卵子未熟,痰湿内蕴,卵巢多囊改变,发为不孕为特征.周惠芳教授在国医大师夏桂成“心(脑)-肾-子宫轴”基础理论指导下,顺应女子月经周期变化,运用经后期滋阴补肾促进卵泡成熟,排卵期活血通络促进卵子排出,经前期温肾助阳的补肾调周法,同时结合减轻体质量、心理疏导等辅助治疗,使患者恢复排卵、顺利受孕.

    作者:邵译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用药经验及体会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证,脾肾气虚为本,水湿、湿热、瘀血为标,治当益肾健脾培其本,并予活血利水、清利湿热、祛风胜湿通络、摄精固涩、搜风剔络等法以治其标,合理使用杜仲与山茱萸、菟丝子与枸杞子、黄芪与当归、汉防己与黄芪、六月雪与积雪草、蝉蜕与僵蚕等药对,辨证论治结合辨病选药,增进疗效.

    作者:郝佳慧;盛梅笑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