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307
  • 国内刊号:1006-1703
  • 影响因子:0.97
  • 创刊:199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307
  • 全年订价:4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   2000年3期文献
  • 冠状动脉造影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的改变

    本文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13-52)及内皮素(ET-1)水平.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冠状动脉正常人和冠状动脉病患者,冠脉造影前后血浆ADM(13-52)及ET-1含量.结果表明冠脉造影后即刻血浆ADM(13-52)和ET-1均明显升高,ADM(13-52)从基础时31.23±1.12pg/mL升高到40.91±1.28pg/mL(P<0.001),ET-1从88.84±10.58pg/mL升高到158.26±13.66pg/mL(P<0.01).正常组及冠脉病组冠造术后血浆ADM(13-52)及ET-1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无论冠脉造影前后,ADM或ET-1均无显著差异.ADM(13-52)与ET-1的变化呈中等度的正相关(r=0.4484,P<0.001).因此,冠脉造影可使ADM(13-52)及ET-1均升高,可能与造影剂对血管刺激、导管直接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ET-1可能作为一种中介因子,与冠脉造影的部分并发症有关,而与之作用相反的ADM(13-52)升高可能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

    作者:吴旭辉;朱智明;石湘芸;马健;徐洪涛;费宇行;王丽华;张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肝病患者血清HA、PⅢP水平与肝功能、肝脏B超检查结果的关系探讨

    为探讨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前肽(PⅢP)水平与肝功能、肝脏B超结果的关系,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用RIA法检测128例各型肝病血清HA、PⅢP,同时检测肝功能(ALT、TBIL、GLB)、肝脏B超,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慢性肝病各组的HA、PⅢP除慢迁肝的HA外均高于急性肝炎组(P<0.01,P<0.05),慢性肝病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HA、PⅢP与ALT无相关(P>0.05),与GLB均相关(P<0.01).HA与TBIL相关(P<0.01),PⅢP与TBIL不相关(P>0.05).各组肝病B超异常组的HA、PⅢP水平均高于B超正常组(P<0.05,P<0.01).提示HA、PⅢP均是诊断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但HA受TBIL的影响.在临床诊断时应与肝功能、B超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作者:龚守军;李也冰;李光明;韩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芬倍舒对癌性胸水CEA、CT、CY21-1水平的影响

    探讨芬倍舒对癌性胸水3种肿瘤标志物CEA、CT、CY21-1水平的影响.将61例肺癌胸膜转移而形成癌性胸水病人,随机分为芬倍舒组、华蟾素组、保尔佳组.治疗前、后检测胸水中3种肿瘤标志物,并观察其动态变化.芬倍舒组及华蟾素组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明显优于保尔佳组(P<0.01),芬倍舒组及华蟾素组治疗后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下降,且价格适中,使用方便.

    作者:赵风姿;崔艳红;江大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培哚普利对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内皮素的影响

    为探讨培哚普利(perindopril)对重度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与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20例经传统治疗无效的心衰患者口服perindopril 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与ET变化.结果发现,临床总有效率为95%,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嵌楔压(PCWP)比治疗前明显下降(4.93±0.53对4.00±0.53kPa,P<0.01;3.47±0.53对2.53±0.40kPa,P<0.01),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下降(204.8±21.3对150.6±1.3kPa@S@L-1@m,-2,P<0.05),心指数(CI)上升(2.2±0.1对2.8±0.22L@min-1@m-2,P<0.05),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降低(184.56±4.40对118±2.24ng/L,P<0.01),提示perindopril可降低血浆ET水平并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衰产生有益的作用.

    作者:杨春凯;刘翠晴;张昌秋;柏永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析前后几种内分泌激素的观察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4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终末期血透析治疗前后的血浆心钠素(ANF)、泌乳素(PRL)以及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发现,透析前各项指标均显著性高于正常人,透析后ANF、尿中β2-MG均有明显下降(P<0.01),PRL、血清β2-MG无显著降低(P>0.05).本文结果提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人高PRL血症、高β2-MG血症经血透析治疗不能纠正,且PRL、β2-MG升高程度可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

    作者:刘晓梅;李会春;潘丽萍;李冬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胸腹水T3、T4和TBG测定的临床应用探讨

    本文对四组不同病因、性质患者的胸腹水用放免法(RIA)检测T3、T4和TBG,双缩脲法检测TP、溴甲酚绿法检测ALB,结果表明漏出液上述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渗出液,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提示胸腹水T3、T4与TBG,ALB浓度呈正相关,T4/TBG比值为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主要指标.

    作者:龙宪和;程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1、IL-6及TNF-α水平检测分析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43名对照组和129例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1、IL-6及TNF-α水平含量.结果表明: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重型肝炎组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慢性肝炎组(P<0.01),各类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ALT、TBi1均呈明显正相关;各类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提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1、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其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肝损害及炎症程度.

    作者:肖锦华;王亚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酶检测对老年糖尿病与血管病变患者临床价值的研究

    探讨内皮素(ET)、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酶(NO/NOS)在糖尿病与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变化.ET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NO/NOS采用酶法.结果是:(1)糖尿病组ET水平(68.80±37.35)pg/mL)较对照组(41.70±21.50pg/mL)显著升高(P<0.001);NOS水平(2.75±1.49U/mL)明显高于对照组(1.12±0.56U/mL),P<0.01;NO水平(49.32±16.32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54.60±15.60μmol/L),P<0.05.(2)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组ET水平(80.11±40.25pg/mL)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62.73±24.29pg/mL),P<0.001;NOS水平(4.02±0.59U/mL)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2.51±1.19U/mL),P<0.001;NO水平(42.25±10.10/μmol/L)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52.16±14.59μmol/L,P<0.05;NO/NOS(11.99±7.05)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26.9±13.15),P<0.001.提示ET、NO/NOS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联合检测不仅可作为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重要依据,还将有助于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闻碧玛;吕天河;张曼云;杨士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对结核病的诊断意义

    为评估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对活动性结核病人的诊断价值,采用澳大利亚金标渗滤TB-DOT结核抗体检测试剂和国产ELISA结核抗体检测试剂,对127例活动性肺结核组病人和45名对照组病人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澳大利亚TB-DOT和国产ELISA结核抗体检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阳性率分别为74.0%和70.8%,其真实性分别为77.9%和73.2%.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阳性率为81.9%,真实性为79.7%.由此可见,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其检出率和真实性.

    作者:胡天勇;阎伯强;梁庆正;张霞;伍学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心绞痛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有关非甲状腺疾病的急重症患者,在病程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近年来日益引起重视,但就心绞痛患者来说,其报道仍然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本文对86例心绞痛患者于发作时及病情稳定之后2周,分别测定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以求进一步探索其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范仙萍;王丽娜;马荣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唾液中癌胚抗原测定的临床价值初探

    测定癌胚抗原(CEA)水平,对于多种肿瘤的诊断、病程进展、疗效观察、监测复发及有无转移等,都是必需的.为了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唾液中CEA水平的变化,本文对7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50名正常健康人同时进行CEA测定,将其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急性白血病患者组共72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3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4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36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4例,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2例).经治疗后有24例完全缓解.以上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和细胞化学染色法等检查确诊.本组病例均无其他系统疾病,无吸烟史.

    作者:张继荣;姚方成;孙富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638名供血者弓形虫感染状况调查

    弓形虫病是由病原体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在我国各地分布很广,人群平均感染率在4%-9%[1].其传播途径除饮食、接触感染的禽畜、母婴垂直传播外,亦可通过输血感染.为了解本地供血者弓形虫感染状况,本文对638名供血员的血清进行弓形虫抗原、抗体的检测.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亚琪;王怀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β2-微球蛋白测定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β2-微球蛋白(β2-MG)是一种由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主要由淋巴细胞等所有有核细胞合成,并以结合形式分布于这些细胞表面.由细胞表面脱落或释放入血的β2-MG,由于分子小,很容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肾小管,99.9%的β2-MG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经溶酶体降解为氨基酸.现在认为[1]血清β2-MG浓度增高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病态状态下体内合成增多.尿液中β2-MG排泄增多,反映肾小管功能异常.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尿液β2-MG水平较正常人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一旦发生并发肾功能受损,则血清和(或)尿液β2-MG水平较其之前有着非常明显的升高趋势,现将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显杨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性激素检测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是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其患病率比细菌性前列腺炎高8倍[1].该病病因复杂,目前国内外学者未统一认识.这种患者多伴有性功能障碍,提示CAP的发病可能与性激素的代谢紊乱有关.本文通过检测CAP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含量,试图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性激素在CAP发病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春丽;李秩伦;穆希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雌二醇、睾酮水平的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致使血压的调节功能失调而产生.本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E2及T的浓度水平,探讨E2与T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关系及发病机理.

    作者:宋春丽;袁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与PCR法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前诊断胃幽门螺杆菌(HP)的方法很多,其中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胃HP感染的诊断价值得到公认,报道较多,我们对部份患者同时进行上二项检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白天旭;张昌秋;丁九立;陈秀萍;王旭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性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高的良性肿瘤,是子宫切除的主要适应症,严重影响中年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子宫肌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传统观点认为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本研究采用RIA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中六种性激素E2、T、P、PRL、FSH、LH的水平,以探讨其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防治子宫肌瘤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凤香;杨静贤;宋春丽;袁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患哮喘产妇的新生儿脐血IL-8测定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AAI),其基本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AHR),其发生与炎症细胞的浸润、激活及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和介质有关.近年来,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在AHR发生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表明,气道的中性粒细胞与AH-R的产生关系密切[1,2];IL-8是中性粒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和活化剂,已有报道认为它与AHR的产生有关[3,4].但有关IL-8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了解较少.本研究选用从未直接与外界变应原接触的患哮喘产妇的新生儿脐血中的IL-8进行测定,以期发现它与哮喘的关系.

    作者:葛伟国;许以平;姚苏杭;曹玲仙;王茂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CD44与CD62P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及意义

    细胞粘附分子是近几年来发现的一类来自不同基因的配体/受体分子,它们介导了细胞信息传递的关键步骤[1].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与细胞表面糖蛋白(CD44)均为粘附分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CD44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与肾小球肾炎时的白细胞浸润、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增加有关[2].CD62P作为血小板粘附活化与释放反应特异的标志物,在免疫识别、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了90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CD62P及CD44分子的表达特征,旨在探讨CD44及CD62P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罗南萍;孙晓明;杨道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HCG滴金免疫测定法试剂的研制及应用

    应用自制的两种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单克隆抗体,分别包被硝酸纤维膜及制备胶体金结合物,建立了检测HCG的滴金免疫测定法.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小抗原检测量为50mIU/L),特异性好,与高浓度的LH、FSH、TSH均无交叉反应,临床检验217例样品,与ELISA法对比测定的符合率为100%.

    作者:边倩茹;王玉珠;张玉梅;王以红;卢秀云;张晨;周蕾;张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窒息新生大鼠血浆ET水平及L-Arg和L-NAME对其影响

    为探讨一氧化氮(NO)的前体L-精氨酸(L-Arg)和NO合成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围产期窒息新生大鼠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窒息新生大鼠及窒息前应有L-Arg或L-NAME预处理的新生鼠血浆ET的水平.结果显示:窒息组血浆E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L-Arg组血浆ET水平较窒息组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L-NAME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L-Arg组(P<0.01),与窒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L-Arg能有效地降低窒息新生大鼠血浆ET的水平;L-NAME则作用相反,NO合成抑制可明显增加ET水平.

    作者:侯英萍;王玲;林国城;鱼绥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阿斯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和聚集的影响

    对冠心病患者服用阿斯匹林(ASA)前后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治疗前血小板GMP-140水平和聚集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使用阿期匹林(ASA)治疗后两种指标明显下降(P<0.001),达到正常人水平(P>0.05).提示ASA能直接降低GMP-140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有效地防止冠状血管的进一步损害.

    作者:盛春永;鲁开;司福中;郭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放射免疫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近年来,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1].尤其非放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的自动化已推广应用于临床.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酶免疫分析(E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以及近问世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等的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RIA,有些临床常规检测项目将取代RIA.RIA研究的现状及今后前景如何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这一问题简述个人的见解.

    作者:李振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细胞凋亡的标记分析进展

    凋亡是一种不同于坏死且受控于基因调节的细胞主动消亡过程,是机体赖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由于对这种新的细胞死亡模式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诸如胚胎发育、自身免疫耐受、细胞群体稳定等重要生命现象,并对肿瘤、艾滋病及自身免疫性疾患的认识、治疗存在潜在应用价值,因而有关细胞凋亡的研究很快成为生命科学中的前沿领域之一.

    作者:辛宏;颜光涛;陈泮藻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放射免疫分析的新进展

    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 RIA)是一种通过比活度(specific activity)高的示踪物,观察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产物来定量微量物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产生于50-60年代交界,是医学生物学界微量分析中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Yalow,Berson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作者:范振符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