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307
  • 国内刊号:1006-1703
  • 影响因子:0.97
  • 创刊:199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307
  • 全年订价:4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   2008年2期文献
  • 全身骨显像多处异常浓聚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为探讨全身骨显像有多处异常放射性药物浓聚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及结果分析.对73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病灶组36例和疾病对照组37例,行全身骨显像和血清五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37名无肿瘤病史的体检健康人为正常组,行血清五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分别对病灶组和疾病对照组以及病灶组与正常组进行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5-3和CA19-9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36例全身骨显像有多发异常放射性浓聚病灶的病灶组与37例无异常骨显像的疾病对照组比较,两组中仅CE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5),其余四项肿瘤标志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灶组与正常组比较,CEA、CA125和CA19-9三项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在临床实践中全身骨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有机结合,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兴勇;姜敏;耿峻;胡德胜;何健;范贤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55名男性院士甲状腺、前列腺和常见肿瘤标志物血清检测结果分析

    对健康体检的55名江苏省两院男性院士进行抽血检查,以了解男性院士的健康状况.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血清FT3、FT、TSH、tPSA、fPSA、Tg、AFP、CEA、CA19-9、CYFRA21-1、NSE和CA50,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1例表现为亚临床甲亢(1.8%),1例为亚临床甲减(1.8%);tPSA、fP-SA水平异常者分别为8例(15.1%)、13例(23.6%);Tg、AFP、CEA、CA19-9、CYFRA21-1、NSE和CA50阳性率分别为3.6%(2/55)、0(0/55)、5.5%(3/55)、9.1%(5/55),20.0%(11/55)、5.5%(3/55)和3.6%(2/55).院士这一特殊群体,虽然平时较注重健康保健,但因为年龄偏大,患甲状腺、前列腺疾病以及肿瘤的风险较高,所以应增强保健意识,定期体检.

    作者:张巧娣;付煜;公益明;沈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回顾分析

    为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THCY)检测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173例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和31名正常人血清THCY水平与其Folate,VB12,Glu,CH,Tg,ApoA,ApoB,HDL-CH,LDL-CH水平及所患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THCY与Folate,VB12浓度呈负相关,与Glu,CH,Tg,ApoA,ApoB,HDL-CH,LDL-CH无明显的相关性.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HC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HCY是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险因子.Folate,VB12补充疗法可降低血清THCY,可能成为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高血THCY血症的治疗方案.

    作者:钱崇艳;都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清真胰岛素、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冠心病(CHD)发生机理和危险因素的研究,探讨新的CHD标志物检测对CHD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价值.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酶联免疫和免疫放射分析的方法,对185例冠心病患者及其中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术治疗前与治疗后二周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真胰岛素(TI)、脂联素(APN)、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CRP)水平进行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各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水平和比值进行对比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N、TI、HCY、H-CRP冠心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UAP组与稳定性心绞痛(SA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P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2例UAP患者经PTCA/支架术治疗前后比较,4项指标及TI/APN、HCY/CRP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除APN升高外,其余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APN、TI、HCY、H-CRP水平变化与CH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发生CHD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CHD的诊断或(和)分型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杜同信;王自正;傅雷;俞杨;朱建成;叶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食管癌诊治的临床评价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食管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微粒子酶联免疫测定法(MEIA)检测10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和90例术后血清中CEA、CA19-9、CA724、CYFRA21-1和SCC含量.102例食管癌患者血清中5项肿瘤标志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病程增加,阳性率增高.检测9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阳性指标与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7.5%,高于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EA、CA19-9、CA724、CYFRA21-1和SCC水平动态联合监测可用于食管癌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以及对病期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张爱敏;焦晓青;张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Graves病131I治疗一次性成功患者的TRAb变化规律及预后价值

    分析Graves病131 I治疗一次性成功后,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预后价值.采取131 I一次剂量法治疗Graves病257例.其中一次性治愈患者175例,男43例,女132例,年龄19~78岁,平均40.6±18.2岁.131 I治疗平均活度207.2±66.6MBq(5.6±1.8 mCi).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每隔三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血清TRAb值,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所有患者治疗前TRAb均阳性;(2)60.6%的患者131 I治疗后血清TRAb一过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至正常,临床缓解平稳;(3)16.0%的患者TRAb反跳性升高后,下降缓慢,临床缓解亦缓慢,但未复发;(4)9.7%的患者TRAb无升高,呈持续性下降,预后佳}(5)13.7%的患者TRAb先后两次反跳性升高,并出现甲减.结论:监测血清TRAb动态变化,有助于Graves病131 I治疗后对临床转归和预后的判断.

    作者:马玉波;严惟力;袁济民;刘平安;顾爱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清甘胆酸筛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优势探讨

    为探讨空腹血清甘胆酸(CG)检测对于筛查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优势,本文对400名正常孕妇和87例胆淤症妊娠患者的空腹血清CG、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ICP组血清CG值非常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其阳性率为100%,并早于TBA、TBIL和ALT,而后三者仅轻中度升高,阳性率分别为44.8%、11.5%和35.6%.因此,血清CG筛查为孕妇普查及时发现ICP的灵敏的经济的早期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余坷;保勇;贺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TNF-αG-308A基因多态性与肾病相关性研究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308A基因多态性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的关系.对香港新界地区388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及323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TNF-αG-308A的基因多态性,以病例-对照方法研究其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肥胖与非肥胖者以及合并糖尿病肾病和无肾病患者之间,TNF-α G-308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2)GG和GA/AA基因型携带者之间,体重指数和尿白蛋白/肌苷比(A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3)在GG基因型携带者中,肥胖者的ACR和血肌苷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05);而在GA/AA基因型携带者中,肥胖与非肥胖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肥胖的GG基因型携带者患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比非肥胖的GA/AA基因型携带者增加2.4倍(95%CI:1.3~4.5,P=0.007).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的GG基因型携带者糖尿病肾病的患病风险增大.

    作者:王颖;伍楚贤;唐俊业;陈重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为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及对血脂的影响,观察了辛伐他汀及安慰剂对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OD水平下降,MDA水平上升;辛伐他汀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SOD水平上升,而MDA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慰剂处理前、后患者血清SOD及MD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TG、TC、LDL-C和V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慰剂处理前、后患者血脂谱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益于血脂的调节.

    作者:苏颖;孙延明;刘晓民;栾颖;王月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为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和AD患者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6个月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将61例AD患者分为治疗组(27例,使用选择性胆碱酯酶抑制剂,连续治疗6个月)和未治疗组(34例),并以5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AD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个月检测血清FT、FT.、TT3和TT4浓度.结果显示,①治疗前全部AD患者FT3、TT3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②AD患者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治疗前两组各激素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FT3、TT4水平6个月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这提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与AD发病有关,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可上调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张蓉;顾兆祥;陈薇雅;张霞萍;魏文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干燥综合征A抗原克隆表达与重组蛋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克隆人干燥综合征A抗原基因(SSA-60kD),为SSA抗原的表达和使用重组抗原建立ELISA法用于自身抗体的临床检测.根据GenBank中检索到的人SSA-60kD cDNA序列,在5'和3'非编码区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人源HeLa细胞总RNA作为模板,经RT-PCR扩增SSA-60kD抗原cDNA.PCR产物纯化后连接至载体PET-30a,导人大肠杆菌DH5,构建重组质粒PET-30a-sSA-60kD.对后者进行酶切鉴定、测序和分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生重组融合蛋白.RT-PCR扩增产物为1632bp.PET-30a-SSA-60kD经EcoR I和V双酶切证实含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提示与GenBank中一致.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和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SSA-60kD重组蛋白.成功克隆人SSA-60kD基因,并构建PE-30a-ssA-60kD,建立了ELISA方法,检测了风湿病患者血清中抗SSA-60kD自身抗体.

    作者:李倩;高扬;倪安平;李永哲;于孟学;刘音;朱立平;林嘉友;甘晓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血清OSM-IRMA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本文利用富含肿瘤相关糖抗原sTn的羊颌下腺粘蛋白(OSM)作为抗原,建立了两株sTn表位的mAb(7F4,2F6)和双位点夹心OSM-IRMA,以探讨其对肿瘤早期诊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为0.1U/mL;批内和批问CV分别为4.13%和9.7%;平均回收率为106.9%;含高浓度sTn的血清样品系列倍比稀释后测定,实测值和计算值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99,30名健康成人空腹血清OSM均值为4.9士1.16U/mL,以7.2U/mL为正常值上限,在胃癌、结肠癌和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6.7%、40%和20%,表明该OSM-IRMA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章万忠;陈智周;范振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的含量变化,不仅见于甲状腺疾病,而且见于非甲状腺疾病,这种现象日益引起临床的重视.本文对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T3,T4.FT3,FT4及TSH含量进行分析,并同时测定了患者的血清肌酐(Cr),旨在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永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尿β2-MG及尿Alb联检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68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白蛋白(Alb)进行了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联合检测,旨在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出率和肾脏损害部位及范围的诊断.

    作者:范仙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肝病患者血清AFP、SF及CG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病是人类常见的一种器官疾病,它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如果能准确的鉴别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以便给予恰当的治疗,就能取得佳疗效.本文对541例近几年我院住院肝病患者进行血清AFP、血清铁蛋白(SF)及血清CG联合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侠;李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未破裂异位妊娠血清中β-HCG、P测定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EP破裂或流产可导致腹腔内大量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未破裂EP的早期诊断是预防其严重后果及改善预后的关键.由于孕5周内B超难以见到孕囊及胚芽影像,所以早期未破裂EP诊断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1],现就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孕酮(P)在未破裂EP的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周颖;张阳;杨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554份泌尿生殖系统标本支原体检出及耐药性分析

    支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们常作为共生菌定植于口腔、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表面.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前列腺炎、附睾炎、阴道炎、宫颈炎输卵管炎以及不孕、不育等疾病.因此对支原体感染进行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玉兰;李华建;张慧;孙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INS)、C-肽(C-P)均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进入血液循环,参与人体糖的代谢,其中血中C-P的浓度不受体内外源性胰岛素、胰岛素源、胰岛素抗体等的影响,其测定值更能准确地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在选择治疗方法、掌握用药剂量等方面,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中各阶段的浓度无疑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指标.对于研究胰岛B细胞的功能更具有临床意义[1].

    作者:王玉水;张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营养状况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前瞻、随机与对照临床试验,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炎性介质IL-6和CRP的影响.

    作者:尹辉明;杨晶;杨宏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肝硬化密切相关,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就诊时往往多已发现是肝癌晚期,失去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时机.因此早期诊断对HCC的临床转归和预后就非常关键.

    作者:高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饮食诱导肥胖大鼠下丘脑CIS和SOCS-3的mRNA表达

    观察饮食诱导肥胖(diet-induced obese,DIO)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诱导的含SH2区域的蛋白(cytokine in-ducible SH2 containing protein,CIS)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mRNA表达的变化.将雄性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饲养9周后处死.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下丘脑CIS mRNA与SOCS-3 mRNA表达,结果表明高脂组大鼠下丘脑CIS mRNA、SOCS-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基础饮食组(P<0.05).提示CIS、SOC-3可能参与DIO大鼠肥胖的发病机制.

    作者:赵亚萍;刘茹;夏黎;倪毓辉;刘峰;郭锡熔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瘦素与肝癌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可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而由人类肥胖基因编码的瘦素可能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闫伟伟;石燕;戴广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前列腺癌的放射免疫治疗

    放射免疫治疗(radioimmunotherapy,RIT)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通过特异性结合于表达相关抗原的肿瘤细胞,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近距离内照射.与传统放疗相比,RIT较长时间内持续低剂量照射细胞,将细胞周期阻滞在对辐射敏感的G2/M期,且通过抑制DNA的损伤修复而增强杀伤作用[1].

    作者:张明;高献书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