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健康中、青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选取126例健康男性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共3个年龄组.分别测定血清睾酮(T)、游离睾酮(F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对各组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FT水平在30~39岁组分别为15.06±3.13 nmoVL、9.36±2.95pg/L与20~29岁组(血清T、FF水平分别为20.41±6.86 nmol/L、11.48±3.88 pg/L)相比有明显下降(P<0.01,P<0.05),而LH、FSH、则逐渐升高.结论:健康男性血清雄激素水平下降有低龄化的趋势.
作者:王国洪;许瑞吉;张中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观察来适可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C)的影响.以4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治疗组,20名正常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病人每日晚口服40mg来适可,共服4周.服药前后常规测定血脂和sdLDL-C的含量.结果显示:治疗组服用来适可后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调脂治疗前sdLDL-C占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相对值及sdLDL-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调脂治疗4周后,治疗组sdLDL-C占LDL-C的相对值及sdLDL-C的实际含量显著下降,分别为45±12 vs 39±10、1.66±0.41 vs 1.13±0.21,均为P<0.05.结论:来适可在调节血脂水平的同时可有效降低sdLDL-C的含量.
作者:沈昊;沈国荣;李晓平;杨鸿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对131 I治疗GD后早发甲减的患者,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再次甲亢者进行多因素随访观察,以期找到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将18例131 I治疗GD后发生甲减给予甲状腺素治疗后甲亢复发者,与30例131 I治疗GD甲减后给予甲状腺素治疗甲亢未复发者进行对比,并经1、3、6、9、12月随访,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TGAb、TPOAb值、临床体征、精神状态、周围生活环境、体力劳动强度、情绪变化、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与X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甲亢复发与未复发两组TGAb、TPOAb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1 I给药量与年龄比较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时间早晚与情绪变化大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 I治疗后出现甲减,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甲亢复发的患者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时间过早及患者的情绪变化过大有关.
作者:刘玉婷;芮东红;金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探讨99Tc-MDP(商品名:云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及临床疗效.用99Tc-MDP治疗经影像学和临床诊断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3例,并对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进行评分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12个月,各期患者疼痛、生活能力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治疗前后评分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8月以上者,81.8%X射线摄片显示股骨头有修复改变.99Tc-MDP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可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孙希刚;陈美璞;袁士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ntlar filtration rate,GFR)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相关性.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浊度分析法测定340例CKD组患者和60名对照组血清cystatin 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SCr,采用校正eMDRD方程计算GFR,比较各指标与GFR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GFR与cystatin C、SCr间呈明显负相关(P<0.01),且与cystatin C相关为密切.cystatin C与SCr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cystatin C能准确反映CKD患者GFR,对早期诊断CKD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有价值.
作者:杨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探讨全血微量元素、血脂代谢和CA125水平在肾功能早期损害时的变化差异.采用全血样本347例,根据肾功能早期损害相关指标的变化分为4组,1组:正常对照组;2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升高,尿素肌酐正常;3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升高,尿素升高;4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肌酐均升高.采用电化学原理中的溶出分析法进行微量元素测定.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采用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铅随肾功能损伤逐渐加重有升高趋势,其中1组和4组有明显差异;钙和铁随肾功能损伤逐渐加重而降低,4组与其他3组都存在统计学差异;各组间CA125水平无明显差异.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成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和尿素成负相关.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成负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成正相关.结论:钙、铁和血脂水平可能与肾脏损害的发展互为因果值得密切关注;CA125不是好的反映肾功能早期损伤的检测指标.
作者:郭跃;董矜;姜辉;田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探讨流式细胞术(FCM)CD34+细胞计数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多参数FCM设门技术检测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计数,与形态学分型诊断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和MDS组形态学原始细胞计数分别为0.43±0.64%和2.50±3.68%,FCM CD34+细胞计数分别为0.45±0.24%和1.85±2.60%,MDS组原始细胞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原始细胞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MDS组的形态学原始细胞计数明显高于FCM CD34+细胞计数(P<0.05).88例MDS患者中,71例FCM分型诊断结果与形态学分型诊断结果一致,符合率为80.7%.除13例有粒细胞分化异常或骨髓明显稀释标本外,其细胞形态学和FCM分型的符合率达94.7%o FCM CD34+细胞计数可用于无明显粒系分化异常的MDS分型诊断.
作者:万岁桂;赵弘;徐娟;孙雪静;贺景娟;冀冰心;孙婉玲;苏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功能变化与其血清HBV-DNA水平,探讨病毒复制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直接荧光法检测142例HBV感染者和3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感染者血清HBV-DNA.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CD4+细胞数量降低,CD8+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均<0.01),肝硬化组CD4+/CD8+细胞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导致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HBV-DNA高复制状态可进一步促进细胞免疫功能紊乱,CD4+/CD8比值的动态检测可为指导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范公忍;赵满仓;魏文清;李娟;贾志凌;王北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研究溶瘤呼肠孤病毒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采用NOD/SCID鼠建立人乳腺癌组织块异种原位移植瘤模型,腹腔注射呼肠孤病毒,3天后通过HE和TUNEL观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没有雌激素辅助的免疫缺陷鼠,肿瘤无法长出.在移植人乳腺癌标本的同时给予免疫鼠雌激素,则移植成功率大为提高,可以达到29.6%(P<0.01).移植瘤模型的雌激素受体(ER)均为阳性.应用病毒后,乳腺癌组织细胞裂解消失,组织疏松,凋亡倍增.结论:NOD/SCID鼠移植瘤模型具有与原发癌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呼肠孤病毒对乳腺癌有治疗作用.
作者:朱敬之;陈珏;董胜祥;严惟力;吴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探讨联合检测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P)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及保守治疗中的价值,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24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和P水平,并与146名早期正常妊娠者作对照,比较保守治疗前后血清β-HCG和P水平的变化,观察治疗成功组患者血清β-HCG和P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结果显示,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和P水平低于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成功组和失败组血清β-HCG下降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下降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成功组和失败组对比,血清P比β-HCG更快下降至正常水平.因此,联合检测血清β-HCG和P可辅助确诊早期异位妊娠,为患者赢得治疗时机的同时对预后监测也具有临床意义.动态血清P测定可作为一种优于血清β-HCG的预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效果的检测手段.
作者:陆燕婷;汪太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应用9oSr-90Y敷贴治疗腋臭,评价其疗效及优势.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应用90Sr-90Y敷贴治疗腋臭患者56例,通过分析临床疗效、预后、不良反应等,评价此方法.结果显示:经1~3个疗程治疗后,44人痊愈,总治愈率78.6%,有效率100%.治愈后随访,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与手术治疗腋臭比较,该治疗具有方法简便、疗效好、痛苦小,且无明显瘢痕、继发损伤等优势,避免了因手术后感染、瘢痕挛缩继发上臂活动功能受限等不良反应带给患者的痛苦,易于被患者接受.我区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腋臭发病率较高,90Sr-90Y敷贴治疗作为腋臭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郭琳;魏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含量变化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作为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的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胃蛋白酶原Ⅰ与Ⅱ的比值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与Ⅱ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胃蛋白酶原Ⅰ<70ng/mL和比值<3的患者出现概率增高(P<0.05).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下降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继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对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精密度、线性、干扰因素及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相关性比较,评价免疫比浊法测定HbAlc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免疫比浊法批内CV为1.3~2.1%、批间CV为1.9~2.3%;黄疸、脂血及类风湿因子对本法无明显干扰;相关系数R2=0.9934(P<0.010).直线回归方程为Y=1.0342X + 0.1042.免疫比浊法与HPLC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王建柱;贾兴旺;董振南;田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建立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量人血清生长激素(GH),并进行临床应用检测.以链霉亲和素包被微孔板,生物素化一株GH单克隆抗体(McAb),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另一株McAb,校准品与国家标准品进行溯源,建立GH CLIA法,进行性能参数测试,与国外试剂盒比对.结果表明本法线性范围为2.0~150.0μIU/mL,回收率为95.5%,灵敏度0.02μIU/mL,批内、批间CV分别为3.2%~7.2%和3.8%~8.2%,与hPRL、hLH和hTSH叉反应率分别为3.6%、0.05%和0.02%,与hFSH、hCG无交叉反应.本方法与国外同类试剂盒检测187份血清,相关系数为0.9837.37℃,7天热稳定性良好.本方法各项指标均满足临床检测要求,达到国外同类水平,便于临床检验应用.
作者:王宏锐;赵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采用IFCC参考方法和A、B两厂家测量系统(以下简称方法),同时测量20份不同浓度的新鲜单人份血清、ERM-AD452(有证酶参考物质)、RELA(Ring-trial,国际参考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样本,有效数据采用MVSl.380软件按EP9-A2文件评价两厂家方法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并用Bland-Altman图形分析法进行验证.采用Matlab软件根据EP14-A2文件评价A、B两厂家校准品的互通性.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对此两个GGT厂家测量系统进行的正确性验证和比对,可见A、B两个厂家不同方法所得的测量结果也明显不同:A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的回归方程为Y = 0.995X+0.443,预测偏倚值为0.359,按EP9-A2文件方法评价,A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一致;B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的回归方程为Y=0.827X-0.566,预测偏倚值为17.258,按EP9-A2文件方法评价,B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不一致.对两种不同来源的样本ERM(114.1±2.4U/L)和RELA-A(111.0±2.2U/L)、RELA-B(203.6±3.3U/L)样本使用IFCC参考方法、A方法、B方法同时测量,测量结果各样本均值分别为114.8U/L、115.5U/L、88.1U/L;110.9U/L、109.5U/L、93.4U/L;203.8U/L、201.OU/L、173.4U/L,即A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一致,而B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不一致.鉴于各厂家测量结果的明显差异,实验室应建立常规测量方法,以评价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作者:陈宝荣;孙慧颖;邵燕;胡滨;陈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正常人每100 g肝湿重约含4~5g脂类,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患病率不断增加,对健康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重视.脂肪肝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多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现对2009年至2010年本院体检人员资料分析,探讨TG、TC、ALT与脂肪肝的关系,为脂肪肝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疗效及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柴广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以脂质体介导的辐射敏感性基因联合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ntinase,CD)基因转染膀胱癌EJ细胞,研究放射性核素125 I照射后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对转染膀胧癌EJ细胞的杀伤作用.人工合成辐射敏感性启动子E8,将启动子克隆至质粒pCD2的CD基因上游,构建以E8为启动子、CD基因为目的基因的新质粒,并采用DNA测序法测定E8和CD基因的序列;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pE8-CD转染膀胧癌EJ细胞,用[3]I照射(吸收剂量为2舜)后,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测定CD蛋白表达;在转染EJ细胞中分别加人不同剂量125 I勺和5-FC,四哇盐比色法(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并以未经125 I勺照射组、未加5-FC组和5-氟尿啼吮(5-FU)组(阳性对照组)进行对照.DNA测序显示构建的pE8-CD质粒含E8启动子及CD基因序列;Westem blot可检测到CD基因表达;125 I加5-FC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未经125 I照射组及未加5-FC组,与5-FU组相近.这表明放射性核素与基因治疗联合对肿瘤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
作者:李玲;张春丽;李囡;康磊;卢霞;张丽;闫平;王荣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观察大鼠视神经横断后Nogo-A及其受体NgR mRNA表达的变化.将36只正常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视神经横断7d组、14d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提取视神经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定量分析Nogo-A及NgR mRNA表达量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大鼠的视神经组织中存在Nogo-A及其受体NgR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视神经横断7d后Nogo-A表达显著减少(P<0.05);视神经横断14d后,其表达较横断7d组显著增加(P<0.05),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gR在视神经横断7d后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显著减少(P<0.05),视神经横断14d后,其表达较横断7d组无显著差异(P>0.05).视神经完全横断伤后Nogo-A mRNA表达先下降再升高,NgR mRNA 表达下降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
作者:尹小磊;叶剑;袁容娣;陈春林;郑政;霍妍;邹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线粒体是生物体为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肌肉线粒体功能改变与衰老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传统体外线粒体分离技术常用于检测肌肉线粒体功能,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呼吸运动测量仪的出现,体外线粒体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同时磁共振波谱和近红外光谱学等非侵人性方法的应用使活体内肌肉线粒体功能评估成为可能.另外通过检测活体内单个线粒体蛋白合成速率可进一步探究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编码线粒体蛋白的规律.
作者:聂秀利;赵士艳;管樑;石洪成;朱汇庆;严惟力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