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3208
  • 国内刊号:11-2261/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8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85
  • 全年订价:1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北京市优秀作品编辑奖(89)
  • 生物医学工程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7年6期文献
  • 医用X射线机电磁兼容测试中的问题及其分析

    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电磁兼容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检测工作中发现大多数X射线机电磁兼容不合格,其原因大都是出于厂方在设计产品时没有进行合理的抑制设计.本文旨在总结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办法.方法 本文通过X射线机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辐射等抗扰度实验项目,重点分析了X射线机的电磁干扰产生机理及传播方式,并提出通用的整改思路及措施.结果 在X射线机各部件的电磁兼容项目整改过程中,通常可采用增加外壳屏蔽、加强接地、更换屏蔽线材等措施对产品进行优化,从而加强其抗干扰性.而其中PCB电路板整改难度大,需在前期研发过程中重点设计.结论 本文对医用X射线机电磁兼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后设计了一套X射线机电磁兼容不合格项目的基本整改流程,帮助企业有效解决常见问题,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与物料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作者:黄璐;刘宝林;黄嘉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缓解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影响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缓解率的因素.方法 通过计算机联机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FMT治疗UC的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再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以确定FMT治疗UC临床缓解率的影响因素.采用NICE质量评价清单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经异质性检验后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进行统计量的计算合并.结果 终筛选出11篇文献,共133名U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MT治疗UC的临床缓解率为28.6%(38/133),合并缓解率为30.4%(95%CI:22.6%~39.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经下消化道输送的合并缓解率为29.8%(95%CI:20.2%~41.6%),经上消化道输送的合并缓解率为27.5%(95%CI:16.1%~42.9%),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3).FMT治疗次数为1次的合并缓解率为28.2%(95%CI:20.5%~43.3%),治疗次数至少为2次的合并缓解率为28.9%(95%CI:20.1%~39.7%),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0,P=0.887).结论 FMT在治疗UC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需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来规范FMT治疗.

    作者:汤井双;徐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特征点的人体红外图像自动分割技术

    目的 医学红外人体图像区域分割是大规模医学红外图像处理的关键步骤.为快速有效地获取医学红外图像中的人体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在医学红外图像中自动提取并划分人体区域的方法.方法 由红外热像仪在静室中采集人的裸体红外图像,然后通过对红外人体图像灰度分布特征分析而取得的阈值来获取人体区域,以人体横向距离(宽度)函数结合人体红外图像中的特殊方向亮带的识别,提取人体的特征点,并通过特征点对人体区域进行分割.结果 对来自8人的72幅图像进行验证,其中64幅可以正确分割,证明该方法可以对直立姿势的红外人体图像进行自动区域分割与提取.结论 该红外人体图像区域自动分割算法可为基于红外图像的疾病筛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技术基础.

    作者:李明睿;张弛;丁宁;李喆;李德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回路联合配准误差估计

    目的 基于多回路图像配准的质量评估算法(assessing quality using image registration circuits,AQUIRC)通过构建多回路图像配准网络,可直接利用空间变换场信息估计配准误差.本文研究了AQUIRC算法估计仿射变换相关的配准误差的性能,旨在给出对该算法较为全面的认识.方法 采用脑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图像设计不同形变程度的旋转、缩放、错切、平移等线性变换构造模拟误差,并在无差别均匀采样的空间位置处分析AQUIRC算法估计的配准误差与目标配准误差(target registration error,TRE)的线性相关性,给出二者的区域分布情况.结果 在旋转、缩放、错切误差实验中,算法估计的配准误差与TRE呈较强相关,且区域分布基本一致.在平移误差实验中,二者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将平移变换与其他类型足够大的变换复合构造模拟误差,则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二者的相关度.结论 AQUIRC算法能够准确估计旋转、缩放、错切变换相关的配准误差,但不能正确估计单一平移变换造成的配准误差.

    作者:李小溪;林相波;张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咖啡摄入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中等剂量咖啡摄入对青年受试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明确咖啡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作用.方法 无咖啡因摄入习惯的16名健康青年受试者(身高167 cm±7.2 cm、体重61.3 kg±6.3 kg、年龄24.9岁±2.8岁)参与本项研究,在摄入含6 mg/kg咖啡因的咖啡饮品后,于8:40~10:45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仪(Holter)进行咖啡摄入前后心电信号的采集及心率(heart rate,HR)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分析.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的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标化低频(normalized low frequency power,LFnorm)、标化高频(normalized high frequency power,HFnorm)、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与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的比值(LF/HF).结果 饮用咖啡后,心率、心率变异性指标均发生改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HR、LFnorm和LF/HF分别降低了7.5%、17% 和35%.rMSSD、PNN50和HFnorm分别提高了82%、80% 和58%.其中HR及LF/HF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明显.HRV参数在饮用咖啡前后的差值ΔLF与ΔHF,ΔLF与ΔLF/HF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80和0.903.结论 中等剂量咖啡可引起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和心率的降低,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提高副交感神经活性.

    作者:孙旭君;全海英;张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图像处理的菌落自动计数系统

    目的 针对现有菌落计数仪结构复杂、便携性差等缺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Android平台来完成菌落自动计数的系统.方法 该系统由硬件拍照设备采集菌落图像,以智能手机为主要操作载体,对图像进行光谱阈值分割、中值滤波、洪水填充、开值运算、八邻域边界跟踪等多种算法处理后实现自动计数.结果 与菌落计数仪相比,该系统使用移动端手机APP实时获取菌落图像并得到计数结果,可直接在手机上对结果进行手动校正,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便携性好等优点.结论 基于图像处理的菌落自动计数系统与人工计数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满足菌落计数的要求.

    作者:司秀娟;王红强;宋良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Lasso特征选择的自闭症预测

    目的 寻找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的客观生物标记以辅助临床诊断.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反映了大脑不同脑区神经活动模式间的时间相关性,研究者常从RSFC中探索识别ASD的生物标记,然而大部分方法还不能有效选出具有识别力的RSFC.本文采用小绝对值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来选择ASD组和正常发育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RSFC特征.方法 首先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提取RSFC特征,并进行阈值化处理保留具有较大正相关值的RSFC.然后采用Lasso方法提取有识别能力的RSFC,后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ASD分类,并主要以分类准确率指标对分类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基于Lasso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后,ASD分类准确率为81.52%,同时找出了能显著区分AS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RSFC.结论 基于Lasso特征选择的方法提高了对ASD的识别准确率,识别的生物标记有潜力应用于临床诊断.

    作者:常春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表达谱数据的乳腺癌疾病力学-药物靶点识别

    目的 通过挖掘乳腺癌疾病力学-药物靶点,将力学与药物相结合,为乳腺癌新药的开发以及老药新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基于乳腺癌多重表达谱数据及GO数据库注释文件,应用差异表达分析及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与乳腺癌疾病力学-药物相关的作用靶点,并基于药物靶点数据库构建包含GO功能-基因-药物的三维网络图.结果 通过整合数据识别出乳腺癌疾病中参与到力学-药学作用机制中的靶点87个,其中12个被证实为乳腺癌或癌症药物靶点并且发挥了力学相关功能,其余靶点可作为潜在乳腺癌药物靶点.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找出87个参与到乳腺癌疾病力学-药学作用中的靶点,揭示了乳腺癌疾病中力学-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为疾病药物治疗提供了指引.

    作者:余静芸;李乾鹏;田地;李冬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双向抑郁症患者脑磁共振图像纹理特征

    目的 研究双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脑部磁共振图像在前额叶脑白质区的纹理差异.方法 在抑郁症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中随机各选取8名志愿者,进行相同的脑部磁共振扫描,选取左右额叶脑白质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的纹理特征,使用小分类误差与小平均相关系数法对纹理特征进行筛选及分类比较研究.结果 通过比较原始数据分析(raw data analysis,RD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非线性判别分析(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4种分类方法,发现LDA和NDA方法对样本纹理分类正确率高于RDA和PCA分类方法.结论 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脑部磁共振图像的前额叶脑白质区纹理特征存在差异.

    作者:周震;王洪;刘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立体定向电极规划中的神经纤维束示踪

    目的 基于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数据(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立体定向电极手术置入规划过程中提供电极触点周围神经纤维束信息,以帮助医生在更全面掌握脑解剖结构和神经连接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电极植入规划方案.方法 基于3D Slicer的软件框架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设计了一个可用于计算和呈现电极周围神经束的处理模块.在模块中根据手动规划的立体定向电极路径计算各触点位置的空间坐标,并呈现电极规划方案中电极触点周围的神经纤维束分布情况.结果 在T1加权像上手动选择电极路径后,模块可在影像结构上呈现多支电极路径周围神经纤维束的空间分布和连接情况;并依据电极路径在二维影像上的投影位置及斜切面模式下的显示结果,呈现电极与神经纤维束和影像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结论 本文的处理模块可在结构像基础上进一步提供手动选择路径中电极周围纤维束的空间位置及分布范围的信息,辅助医生规划与调整电极置入路径.

    作者:张文东;翟方文;丁辉;王广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双层字典学习的低剂量CT图像重建算法

    目的 低剂量投影条件下的CT图像重建.方法 采用双层K-奇异值分解(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K-SVD)字典训练的学习方法进行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字典学习方法中采用K-SVD算法,稀疏编码采用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训练库进行第一层字典训练,然后利用第一层训练的字典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重建.进而将重建图像作为第二层待重建图像的输入,这样使得第二层输入图像含有较多的高频细节信息,因此能在重构的过程中恢复更多的细节信息,让高分辨率重构图像达到较好的效果.结果 双层字典重建效果明显优于K-SVD算法,重建图像更接近于原始高分辨率CT图像.结论 本研究对双层字典训练学习的框架进行反迭代投影的全局优化改进,改善了图像的重建质量.

    作者:朱雪茹;李勇明;李传明;李志超;王健;刘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非肥胖健康成人静息代谢率预测公式准确性研究

    目的 静息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预测公式是临床营养支持、防治肥胖中控制能量平衡的重要工具,而我国非肥胖健康成人的佳预测公式尚不明确.本文将评估14个常见RMR预测公式的准确性,寻找适合该类人群的佳预测公式.方法 招募了46名非肥胖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受试者,利用间接测热法测量受试者的RMR,同时利用14个预测公式对其RMR进行估算.通过偏倚、准确率、均方根误差和一致性相关系数评估每个预测公式的准确性.结果 虽然H?B、Mifflin、WHO、Schofield、Livingston、Henry、Muller、Lazzer、De Lorenzo和Huang公式的偏倚较小(<5%),但个体层面的误差较大,准确率均不超过70%.预测准确率依次是Henry(69.6%)>Lazzer(67.4%)=H?B(67.4%)>Mifflin(65.2%)=Schofield(65.2%)=WHO(65.2%)=De Lorenzo(65.2%)>Muller(63.0%)>Livingston(60.9%),Bernstein公式(21.7%)的准确率低.结论 对于我国非肥胖健康成年人,常见的14个RMR预测公式的准确性均不理想,相对而言,Henry公式准确性高.在缺乏间接能量测试仪的情况下,Henry公式可作为替代方法.

    作者:汪锡;王远;许杨;吴庆园;姚南;马祖长;孙怡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成像式光电容积描记技术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研究进展

    生理参数检测是临床工作的基础,目前使用的光电容积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PPG)存在接触式测量、可测参数少等问题.成像式光电容积描记法(imaging photoplethysmography,IPPG)因其非接触、多通道检测的特点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IPPG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IPPG技术应用中涉及的关键点,从信号采集部位、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生理参数和数据处理算法四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和综述,分析了IPPG应用各关键点目前存在的问题.后提出IPPG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即运动伪迹消除算法以及可测参数多样化,对今后IPPG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许彦坤;石萍;喻洪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运动对动脉内皮功能的调控及血流剪切力的介导作用

    正常的动脉内皮功能在调节血管通透性、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以及免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受损的内皮功能则可引起血管的重构以及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合理的运动训练能够通过促进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等物质的分泌来维持和改善动脉内皮功能,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高强度运动训练则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发生并降低NO的生物活性,从而造成内皮功能障碍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引起的血流剪切力幅度及形式的变化在上述血管生物学响应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本文综述了运动训练对动脉内皮功能的调控作用、血流剪切力的介导作用以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运动调控内皮功能的血流动力学机制特别是血流剪切力的重要介导作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通过监控血流剪切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选择佳运动方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王艳霞;刘海斌;刘波;元文学;刘书田;覃开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飞利浦Duo Diagnost数字胃肠机故障维修3例

    荷兰飞利浦Duo Diagnost数字胃肠机是一款中高端的机器,该机图像清晰,操作简便,容易维护,现列出三种常见故障供大家参考.1 故障一故障现象:诊疗床不能移动,不能曝光,显示错误:Table control fault. Error number:3140002.

    作者:高峰;张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Olympus CF-240I电子结肠镜故障分析与维修1例

    利用电子结肠镜可以观察到大肠黏膜的微小变化, 用于结肠癌、 息肉、 各种肠炎及痔等的临床检查. 但长期使用或间隔一段时间不用后, 经常会出现送气送水管道堵塞的问题, 造成视野不清晰, 严重影响肠镜检查. 本文介绍了本部门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聂洪伟;贾永秀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