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2期文献
  • 玉溪市散发流行小儿甲型副伤寒21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儿童副伤寒216例,对其临床特点及药敏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均≥3.5岁,平均9.7±3.6岁,有地方性和散发流行性倾向.全年发病,夏秋季多发.常以发热(100%)、咳嗽(53%)、畏寒(49%)、乏力(46%)及消化道症状(32%)等就医,脾肿大(29%)、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消失为特点.细菌对培氟沙星、奈啶酸、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羟卞西林等耐药率均>50%.结论玉溪市近几年散发流行的儿童副伤寒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症状不典型,常以发热、咳嗽、畏寒、乏力、腹部不适及嗜酸粒细胞消失为特点,细菌对喹诺酮类高度耐药.

    作者:马永寿;马树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57例创伤死亡患者空腹血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死亡患者空腹血糖变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住院357份创伤死亡患者病历,根据空腹血糖含量分为正常血糖组(3.5~6.1mmol/L)、轻度高血糖组(6.1~8.0mmol/L)、中度高血糖组(8.0~11.0mmol/L)和重度高血糖组(>11.0mmol/L).统计不同水平血糖患者发生MODS例数和院内存活天数,并分别计算创伤MODS死亡患者空腹血糖与MODS定量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 (1)357例创伤死亡患者正常空腹血糖31例(8.68%),轻度高血糖76例(21.29%)、中度高血糖105例(29.41%)、重度高血糖145例(40.62%),创伤死亡患者高血糖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率(P<0.01).(2)正常血糖组31例、轻度高血糖组76例、中度高血糖组105例和重度高血糖组145例中,出现MODS例数分别为 5例(16.13%)、32例(42.11%)、82例(78.10%)和117例(80.69%),高血糖各组MO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3)正常血糖组31例、轻度高血糖组76例、中度高血糖组105例和重度高血糖组145例中3天内死亡例数分别为26例(83.87%)、33例(43.42%) 、38例(36.20%)和43例(29.66%),正常血糖创伤死亡患者3天内死亡率明显高于各高血糖创伤死亡患者.(4) 236例创伤MODS死亡患者空腹血糖与血ALT、AST、BUN、Cr、PCO2、CK明显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1)创伤死亡患者空腹高血糖百分率明显高于空腹正常血糖百分率.(2)创伤高血糖死亡患者MODS发生率高,院内存活时间长,空腹血糖变化可作为诊断创伤MODS死亡的预警指标.(3)血糖正常创伤死亡患者MODS发生率低,但伤情重,院内存活时间短.血糖正常与伤情进展快,没有发展到MODS就已经死亡有关.(4)改善糖代谢障碍对辅助治疗和预防创伤MODS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占科;胡新勇;柴长春;杨莉萍;熊晓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

    目的对现行使用的Beckman DeltaCX7全自动生化仪的性能和试剂进行定量试验方法的评估.方法采用美国标准化委员会的标准化文件EP10-T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蛋白(TP),采用酶法测定ALT,双缩脲法测定TP.结果测定高、中、低不同浓度质控液,计算批内偏差、允许误差以及总不精密度和允许不精密度,符合仪器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结论对该仪器整体性能进行的论证结果表明,Beckman Delta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目前的各项性能良好,用该仪器分析ALT和TP,其结果是可靠的.

    作者:陈志龙;张斌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DM、IGT、IFG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7.0mmol/L,OGTT试验诊断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及空腹血糖损害(IFG)的价值.方法挑选经体检确认FPG>7.0mmol/L人群作为观察对象,经馒头餐后2h-PG≥6.7mmol/L人员,施以OGTT,根据1999年WHO标准分为三组:DM组、IGT组及IFG组.给每一组人员检查24h尿微量白蛋白(UmALB).结果 DM、IGT及IFG男性检出率分别为6.6%、10.5%及5.1%,女性为5.1%、12.5%及3.3%,男性DM及IFG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IGT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24hUmALB,FPG诊断DM组为43.2±14.3mg、OGTT诊断DM组为30.4±15.3mg、IGT组为21.7±8.5mg、IFG组为7.7±3.6mg、正常对照组7.5±4.6mg,DM组、IGT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G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FPG<7.0mmol/L者,应以OGTT试验来筛查患者是否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作者:余岸松;赖雄;陈恺杰;孟雪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改良超滤对10kg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比较应用和未应用改良超滤技术(MUF)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矫治术的两组10kg以下婴幼儿在术终血液中某些物质浓度变化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分别对两组患儿在术前、术终抽取血液标本测定某些指标及术后疗效指标做统计.结果应用和未应用MUF的两组患儿术终血液某些指标和疗效指标上存在差异.结论 MUF可以浓缩血液,减轻水肿,促进各脏器功能的恢复,对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恢复有显著影响.

    作者:梁德刚;林勇刚;李延青;杨申华;任淑霞;张云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IL-1β、IL-10及皮质醇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白介素(IL)和皮质醇(CO)浓度变化及它们在IBS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来源于门诊和住院IB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IL和CO浓度.结果感染后IBS组IL-1β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非感染后组也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非感染后IBS组IL-10较感染后组和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感染后组和对照组无差异.感染后组和非感染后组CO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和P<0.01).结论炎症因子和应激可能参与IBS发病.

    作者:宋继中;王巧民;吴正祥;郑帮海;贾勇;张明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按UAP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SF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及静息心电图的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SF,对UAP有显著疗效.

    作者:熊攀;周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562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6例.结果重型颅脑损伤、伤后有低氧血症、低血压、低蛋白血症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结论对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应重视原发脑损伤及继发性病理生理改变的早期处理.法莫替丁对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作用.

    作者:宋建华;方志敏;陈建宁;黄迢华;姚正健;王守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取样时间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白带复查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末次给药距取白带标本不同时间间隔对念珠菌性阴道炎复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法和真菌培养法分析195例临床症状好转、体征消失患者的念珠菌阳性检出率,比较不同取样时间间隔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白带直接涂片法念珠菌阳性率随末次给药距取白带标本不同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以>48h后下降明显,>96h后趋于稳定,分别为58.9%、18.5%(P<0.05).各组间两者呈负相关(r=-0.87,P<0.05).而不同取样时间间隔对培养白色念珠菌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带涂片法复查念珠菌阳性率随取样时间与末次给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变化较大,>96h后即停药4天后取样结果趋于稳定.

    作者:杜天竹;韩红星;单万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前后肌钙蛋白I的变化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UAP患者49例,按照病变特征分为三组,术中测定球囊扩张时间、球囊大充盈压(MIP),并于术前,术后1、6、24、48小时检测cTnI水平.结果 A型病变组球囊扩张时间、MIP均明显小于B、C型病变组.24小时后A型病变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B、C型病变组.结论 UAP患者介入治疗后cTnI水平升高,其中C型病变升高明显,需进一步给予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辅助治疗.

    作者:刘镜;马晓静;唐元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42例CHF病人在原治疗CHF药物的基础上停用洋地黄,加服美托洛尔,初始剂量6.25mg,每日2次.然后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心率、血压而逐渐增加到目标剂量25~100mg/d,6周为1疗程.结果显效率62%,总有效率为90%.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CO、CI、EF)改善,心脏X线正位片心胸比率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是治疗CHF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陈可婷;李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蒌芩止嗽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蒌芩止嗽合剂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影响、对氨水所致小鼠咳嗽的影响,以及对小鼠气道酚红排泄量的影响.方法用香烟烟雾使小鼠被动吸烟,造成小鼠慢性支气管炎的模型.结果单纯烟熏组小鼠气管壁增厚,管腔内有少量渗出物,气管壁有单核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变薄,肺泡扩张,呈局限性肺气肿.结论蒌芩止嗽合剂能减轻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小鼠2分钟内咳嗽次数,提高小鼠气道酚红排泄量.

    作者:蔡勇;武维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48例疗效观察

    治疗组采用四虫柴桂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48例中显效27例,好转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48例中显效12例,好转14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54.1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比单纯西医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便于推广应用.

    作者:邱志虎;赵步峰;黄丽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葛根素与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应用随机双盲对照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和/或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平均心率、血小板粘附率的影响.结果葛根素注射液能有效缓解症状(P>0.05),降低心率及血小板粘附率(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疗效更好(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与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好疗效.

    作者:蒋秀珍;林兴三;林其秀;章宜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210例

    采用右旋布洛芬联用女金胶囊口服治疗210例原发性痛经,结果总有效率达99.5%.

    作者:鲍小英;朱述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表现为肢体震颤的硬膜下血肿误诊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70岁.持续性头部胀痛2周,双手、双脚颤动6天,入院前在当地医院按震颤麻痹予口服美多巴治疗无效,后转我院就诊.否认发病前发烧及头部外伤史.查体:神志清,双手、双脚不自主有规则地细微震颤,以右手、右脚震颤为著,步态不稳,左瞳孔直径3mm,右瞳孔直径2.5mm,双侧瞳孔对光反应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侧上肢肌力5级,双侧下肢肌力4级,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双膝腱反射(0~+),左侧指鼻试验(+).颅脑CT扫描检查示:右额顶硬膜下血肿(约100ml),中线左移2mm.行右额顶硬膜下血肿抽吸术后,双手、双脚震颤消失,头痛消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侧下肢肌力恢复至5级.

    作者:郭京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丘脑部位病变3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56岁,晨起后头痛,伴右侧肢体活动不便,病情逐渐加重至语言不能理解,意识混浊,无法行走,小便失禁,于患病后第5天就诊.CT示:左丘脑血肿,不除外瘤内出血之可能.行CT立体定向活检,病理报告未见瘤细胞,改为血肿抽吸,抽出酱油样液体6ml.术后病人情况逐渐改善,出院时能吐单字,扶拐行走,小便仍失禁.随访26个月健在,生活半自理.

    作者:白海平;殷林祥;马育新;赵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阔韧带内子宫肌瘤2例

    1 病例报告例1,47岁,因发现下腹肿物两年,尿频半年,于2003年5月3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2年前因妇科体检时检出下腹部肿物,近半年自觉尿频,且排便困难,复查B超见肿物增大明显.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常大,子宫水平位,右后壁外凸,超手拳大,活动差,无触痛,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彩超示:子宫前位,明显增大,轮廓不规整,后壁可见10cm×4.8cm×7.3cm不均质弱回声区,边界清楚,向子宫外突出.血、尿常规未见异常.

    作者:徐晖;窦会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损伤是血浆脑钠素(BNP)释放的重要触发因素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NP和氮端前体BNP(NT-proBNP)水平升高是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独立于传统的临床症状及其他生化指标如肌钙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越高,患者的心力衰竭的程度越重,病死率越高.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在肺癌T分期中的价值

    简述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在肺癌T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龙建新;徐小平;李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淋巴瘤在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恶性淋巴瘤是一类复杂的疾病.淋巴瘤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放疗、化疗及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生物治疗.现着重阐述免疫相关方法如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疫苗等在淋巴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辉;马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胃腔定植菌在院内感染性肺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近来一些研究表明,胃腔定植菌在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胃腔→口咽部→呼吸道感染途径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孟伟;钱锁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现状及相关若干问题

    对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疗效、副反应及相关综合征等方面的现状及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卢立志;王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定量PCR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利用不同的荧光检测来给核酸定量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基因表达、肿瘤免疫、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DNA拷贝数的测量、基因组变异和多态性等许多方面.现主要介绍该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作者:蔡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进展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一直困扰着神经外科医生.近10年,由于显微外科的发展,因而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得以改善.现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理及手术进展作一简述.

    作者:刘泉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欧洲心脏学会2004年年会临床资料简介

    就欧洲心脏学会2004年年会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一简介.

    作者:胡发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