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6期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109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测定血脂、血糖、肾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头颅MRI或CT、分为4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Ⅰ组,n=26)、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组(Ⅱ组,n=29)、原发性高血压伴脑梗塞组(Ⅲ组,n=22)、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同时合并冠心病或/和脑梗塞)组(Ⅳ组,n=32),进行各项参数对比分析.结果收缩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肌酐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叶酸水平Ⅲ组<Ⅳ组<Ⅱ组<Ⅰ组,Ⅲ组与Ⅰ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维生素B12水平Ⅳ组<Ⅱ组<Ⅲ组<Ⅰ组,Ⅳ组和Ⅱ组较Ⅰ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Hcy水平Ⅲ组>Ⅱ组>Ⅳ组>Ⅰ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影响因素(β=0.202,P<0.05),hHcy与收缩压和舒张压无关(SBP:r=0.035,P=0.734;DBP,r=0.076,P=0.457).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原发性高血压叶酸、维生素B12相对较高,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时,叶酸、维生素B12下降程度不一样.

    作者:常桂娟;李涛;李南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腺样体大小与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相关性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根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将116例患儿分为腺样体中度肥大组和病理性肥大组,分析腺样体肥大程度对中耳功能的影响及两组间OME发病率的差异及切除腺样体对OME的疗效.根据接受手术与否,将鼓室声导抗图B型曲线患者分为两组,比较其治愈率.结果两组之间OM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样体切除对OME的疗效优于单纯保守治疗组.结论腺样体肥大程度与OME发病率呈正相关.腺样体切除是治疗OME的重要方法.

    作者:梁军;王美龄;王晋;李敏;李艽;唐力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21名医务人员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HPV感染途径与工作环境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利用hc-ⅡHPV DNA检测技术检测宫颈刮取物.结果121名高危型HPV感染构成比中,护士所占比例高.结论医务人员是HPV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间接传染途径不可忽视.加强医务人员的机体免疫状态和加强工作环境的保护,是预防HPV感染的手段.

    作者:李晓梅;林江;汪杨;范玉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过度通气激发试验诊断高通气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用PaCO2替代潮气末CO2分压(PeCO2)行过度通气激发试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30例疑似高通气综合征患者行过度通气激发试验,用PaCO2为监测指标,同时进行Nijmegen症状学问卷调查.结果24例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阳性,同时Nijmegen症状学问卷积分达到或超过23分.过度通气后出现严重的呼吸性碱中毒,平均PaCO2为18.86mmHg.结论高通气综合征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主要取决于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过度通气激发试验为诊断方法之一,结合典型的症状、Nijmegen症状学问卷积分达到或超过23分、排除相应器质性疾病便可诊断.用PaCO2监测可以取代PeCO2,但动脉穿刺要求快速、准确,相对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作者:凌敏;赵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在腹部手术糖尿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糖尿病人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法.方法对用韩国秀逸公司生产的DANA胰岛素泵连续性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的方法和传统的胰岛素治疗方法对64例病人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能将血糖控制在手术允许范围,但胰岛素泵治疗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组在糖尿病人腹部手术期间控制血糖方面较对照组更加平稳,且副作用更小.

    作者:李文斌;付达金;徐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抗生素序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序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拉定、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等)静脉给药,待病情稳定达到序贯治疗的标准后改为同类药物(如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等)口服至痊愈.服药天数5~7天,静脉给药时间3~5天,对照组给予上述药物持续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4%,对照组95%,无显著差异(χ2=0.09,P>0.05);住院时间:治疗组6.0±0.9天,对照组8.0±1.5天,有显著差异(t=7.92,P<0.01).总疗程:治疗组10.6±1.4天,对照组10.0±1.3天,无显著差异(t=1.94,P>0.05).治疗组总费用平均658±23元,对照组平均1020±10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序贯治疗具节省治疗费用、降低院内交叉感染机会、减轻患儿痛苦、加快临床周转与利用等优点.

    作者:孙文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在监测排卵中应用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对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方法在监测排卵中应用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明确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30例患者采用常规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方案.对患者先行腹部超声扫查,排空膀胱后再行经阴道超声扫查.结果在月经期的第5~7天经阴道超声可观察到位于卵巢皮质内直径约3~5mm大小的卵泡回声,腹部超声在月经的第10天探查到小卵泡.30例54个周期的治疗监测中成功监测排卵的25例43个周期,排卵率为79.6%,无卵泡发育的3例6个周期.另有2例5个周期腹部超声可见囊性物回声,经阴道超声明确为囊性黄体回声.结论阴道超声扫描卵泡回声显示率明显早于腹部超声.

    作者:宋薇薇;王珍丽;冀建峰;罗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10例老年ICU病人的代谢营养支持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较低热量的代谢营养支持在老年ICU病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1年4月~2005年4月入住ICU≥10天且营养支持≥7天的110例老年ICU病人实施代谢营养支持的资料,分析代谢营养支持维持老年ICU病人营养状况的有效性,总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的应用比例及其所占比重与各种相关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代谢营养支持的途径:完全肠道营养(TEN)占28.2%,完全肠道外营养(TPN)占23.6%,EN+PN占48.2%;代谢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氮平衡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P<0.05),血清前白蛋白(PA)较支持前升高(P<0.05),而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等有下降趋势(P>0.05);胃肠道及代谢并发症在较低水平(10%左右).病人的预后与能否较好地应用EN相关,不能耐受EN而行TPN者感染、肝功能损害及多器官衰竭(MOF)的发生率较高(P<0.05或<0.01),住ICU的天数较长且在ICU的病死率较高(P<0.05或<0.01).结论对老年ICU病人行较低热量的代谢营养支持能在低水平维持氮平衡,且胃肠道及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老年危重病人肠功能维护得好,EN进行得顺利,对病人的预后有积极意义;以EN+PN互为补充的代谢营养支持可能是老年ICU病人为有效和安全的营养支持方式.

    作者:陈艳鸿;毛春华;叶艳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乳腺癌CT检查的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CT表现,探讨CT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回顾分析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的CT表现为不规则肿块或结节状影,有分叶,边缘放射状毛刺;表现为腺体结构扭曲,密度高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局部皮肤受累或脂肪间隙变形、消失,肿瘤组织增强明显.CT扫描可显示腋窝等部位转移淋巴结.结论乳腺癌CT扫描在某些情况下优于其他方法,尤其对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术前检查具有很大价值.

    作者:杨荷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胎心监护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胎心监护结果异常的产妇174例和同期入院分娩的胎心监护正常的22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异常组中,脐带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胎心监护中出现频繁变异减速、基线变异加大型;基线平直多考虑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基线平直伴无反应型则提示胎儿宫内情况较差;基线平直伴无反应型且出现变异减速则胎儿危险性很大.结论胎心监护在产科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产前胎儿监护的常用方法.

    作者:王维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塞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塞病例106例,随机分为2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及梗塞灶大小变化情况.结果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梗塞体积缩小,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致残率下降.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可改善血液高黏滞状态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郝强;潘琳莉;刘春红;杨延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应用苦参碱150mg+10%GS 250ml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甘利欣150mg+10%GS 250ml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期间两组辅助用药为复方丹参、维生素类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肝功能指标TBIL、ALT等复常、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eAg等转化情况.结果两组对缓解纳差、乏力及ALT等复常方面疗效相似达80%左右,无显著差异(P>0.05);对缓解腹胀和肝区痛,治疗组分别为87%和88%,对照组分别为63%和62%,有显著差异(P<0.05);对TBIL复常治疗组为83%,对照组为58%,有显著差异(P<0.05);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转化现象,初步观察并不明显.结论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好,特别对缓解腹胀和肝区痛、消退黄疸方面尤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玉兰;魏运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慢性皮肤念珠菌感染并发念珠菌性脑膜炎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因反复皮疹10余年,间歇性头痛2月余入院.10余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四肢及躯干皮肤暗红斑,糠秕样鳞屑,有瘙痒感,多处求治,诊断为鱼鳞病样皮炎,长期间断服用地塞米松、扑尔敏、Vit C等,瘙痒可暂时缓解,但皮疹持续存在.入院前2月余,出现头痛,表现为双侧颞部搏动性头痛,并持续发热,无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

    作者:冯芹;何妮;王淳;张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加栓塞治疗植入性胎盘3例

    1病例报告例1,26岁,外院引产后3h余、胎盘未娩出急诊转入我院.患者于3天前在外院行羊膜腔内注射雷夫诺尔引产,规律宫缩后于2h前引产一死女婴,胎儿娩出后1h胎盘不剥离,行钳夹术,夹出少许胎盘组织,无活动性出血.

    作者:李茂山;赵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结节性脂膜炎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1病例报告患女,44岁,因双上臂皮下结节、怕热、乏力3个月于2004年5月就诊.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上臂皮下渐出现2个约花生米大小的结节,稍隆起于皮肤,轻微触痛.

    作者:郑明英;魏忠光;陈凡;关国平;林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致低血糖1例

    1病例报告患男,72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肺气肿、肺心病、2型呼吸衰竭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2年,平时除糖尿病饮食控制外,服阿卡波糖,血糖控制尚可.

    作者:张子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空肠多发性憩室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以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天入院.患者自述此症状间断性发作20余年,入院前1天傍晚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部阵发性隐痛,无放射痛,2小时后腹痛逐渐加剧,明显腹胀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

    作者:廖建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彩超诊断黏膜下肌瘤嵌顿宫颈管1例

    1病例报告患者,45岁,因计划外怀孕5月余引产后2周,恶露淋漓不断且伴异味入院,未做妇检,G3P1.超声检查:子宫内径6.4cm×3.9cm ×7.3cm,宫腔内可见前后径0.3cm之带状元回声区,宫颈扩张,形态失常,内可见6.8cm×6.7cm×7.7cm低回声团,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杂乱,其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与子宫后壁相连续,RI 0.49;左侧卵巢内径2.3cm×1.8cm,右侧卵巢内径2.7cm×1.5cm,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提示:(1)宫腔及宫颈管内异常回声:①子宫黏膜下肌瘤可能;②胎盘残留待排;③宫颈肿瘤待排;(2)宫腔少量积液.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伴出血坏死.

    作者:叶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基因学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疑难病症,其发病机理至今未得到明确的阐述.近来,大多医家从基因学角度探讨其发病机理,现就内异症发病相关基因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秦保锋;张婷婷;曹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进展

    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变化,胃食管反流病(GERD)已成为较为常见的疾病,且其发生率日趋增高,GERD的诊治日益受到重视,现综述GERD常用的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Barrett食管和早期食管癌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治疗Barrett食管(BE)相关的高度不典型增生或早期食管腺癌的有吸引力的一种新技术.通过对国外有关PDT时常用的光敏剂及其在治疗BE及早期食管癌中疗效文献复习发现,PDT治疗BE和早期食管癌安全、有效.

    作者:温瑞峰;曲宝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进展

    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确诊为ACS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迅速、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对不准备做介入治疗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已成为ACS治疗的标准抗血小板方案;对准备行PCI的高危患者除应用上述两药外,还应加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以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为代表的新抗血小板药与阿司匹林及噻氯匹定等药物相比,其抗凝作用更全面,能有效降低介入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率,预防术后再狭窄,改善ACS的长期预后.

    作者:颜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分析

    分析了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因素及可能致病因子,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李国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电图诊断右心室心肌梗死

    收集近5年有关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论文14篇,以(1)右胸导联STV4R抬高≥1mm;(2)STⅢ抬高≥STⅡ抬高;(3)STV2、3压低/STaVF抬高≤0.5;(4)STV1抬高>STV2抬高;(5)I、aVL、V5和V6导联Q波消失为诊断标准,将各篇进行统,计结果以上5项诊断标准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合并ARVI均有诊断价值.

    作者:唐忠仁;计仁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近年来,青年或运动员猝死的报道呈上升趋势,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其重要原因,以右心衰竭、快速右室心律失常及猝死为共同表现,现就ARVC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郑志刚;张炳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就21世纪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作一阐述.

    作者:秦惠基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