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3期文献
  • 抗菌药物滥用分析

    目前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甚至滥用的情况较为严重.现就抗菌药物滥用的原因、危害及对策作一简述.

    作者:袁飞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 采用8个神经心理测验(共17项)对70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70例对照组进行有关注意力(数字广度分测验,连线测验A、B)、言语学习和记忆(WMS-R--逻辑记忆分测验)、视觉记忆(WMS-R--视觉再生分测验和再认分测验)和执行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言语流利性测验)的测定,用成组t检验的方法比较COPD组和对照组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稳定期COPD患者中几乎所有的神经心理测验成绩均比对照组差(P<0.05或<0.01).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并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王昱;杨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TCT配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配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妇科门诊2311例进行TCT检查.结果 异常者344例,宫颈病变检出率 14.88%.宫颈上皮内病变及鳞癌共221例(9.56%),其中包括ASCUS 162例(7.00%)、LSIL 23例(0.99%)、HSIL34例(1.47%)、鳞癌2例(0.082%);HPV感染38例细胞检出率1.64%;良性病变85例,其中滴虫性阴道炎56例(2.42%)、霉菌性阴道炎29例(1.25%).LSIL、HSIL、ASCUS在30~39岁组中发生率高,40~49岁组为第二个高发阶段.对161例ASCUS及以上病变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TCT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LSIL以上宫颈上皮内病变符合率为89.8%.结论 TCT技术能明显提高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因取材方便及无创,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参考指标,阴道镜可确定宫颈病变的部位,提高宫颈活检的阳性率,故TCT配合阴道镜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筛查的可靠早期诊断方法.

    作者:陈灼英;谢芳;李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DR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DR侧位片与CT横断位和冠状位检查,确定不同类型的鼻骨骨折佳检查方法.方法 任意选取87例鼻颌面外伤患者的DR侧位片和50例CT横断位和冠状位检查,分析所获得的影像资料.结果 CT所检查的50例患者中,显示鼻骨骨折46例,且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检查可相互弥补,能显示不同骨折类型,DR片显示鼻骨骨折有限.结论 尽管数字化X光机目前得到普遍的使用,对于鼻骨骨折诊断应有所提高,但相对于CT,其诊断的准确性仍有限,对于X线片的隐性骨折,CT有着明显优势,并可明确骨折的类型、范围和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及司法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丁云贵;吴来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右室流入道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4例临床研究

    目的 采用右室流入道和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观察起搏参数、并发症、心电图QRS时限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右室流入道起搏组44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42例,分别观察两组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和6个月时的起搏参数、并发症、心电图QRS时限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不同时期起搏参数、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右室流入道起搏组心电图QRS时限明显短于右室心尖部,心功能改善也显著优于右室心尖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心功能改善随起搏时间延长呈逐步好转趋势,而心电图QRS时限不同时期时限较固定.结论 采用右室流入道起搏治疗,其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贵生;荣容;张婷婷;马锋;李隆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胰腺癌MRI各征象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磁共振成像(MRI)中胰腺癌各征象及其组合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因胰腺及其周围疾病手术患者80例,胰腺癌及非胰腺癌各40例.均在术前1个月内进行全面的MR检查.以选定MRI征象或其组合为参考标准,诊断为胰腺癌.结果 与手术及病理检查报告对比,进行统计分析,画出ROC曲线.结果 应用动态对比增强诊断胰腺癌效果较好,40例胰腺癌发现36例,在40例其他疾病中有6例被错误地归类至胰腺癌.其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性分别为90%、85%和87.5%.应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以胰管非穿透性扩张为指标,特异性95%,敏感性52.5%.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在应用MRI诊断胰腺癌时非常重要,在动态对比增强的MRI图像中发现病灶呈轻度或无强化是诊断胰腺癌的较好指标.MRCP对胰头癌诊断很有必要,如发现胰腺改变并有胰管非穿透性扩张,则诊断基本可以确立.

    作者:余帮龙;赵建农;张小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病理检查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宫腔镜检查并直视下活检或手术或诊刮联合组织学检查.结果 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宫腔镜诊断黏膜下子宫肌瘤8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5%,子宫内膜息肉28例符合率为92.8%.结论 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中,宫腔镜联合病理检查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率,尽管需病理诊断,但因宫腔镜下可以定位诊刮,提高了诊断率.

    作者:邱榕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23例23眼,均用降眼压药物2~3天不能降至30mmHg以下而行小梁切除术.术前眼压41~63mmHg.手术方法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前用1ml注射器作前房穿刺使眼压略降或降至正常水平,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眼压,前房及视力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脉络膜大出血,术后眼压6~15mmHg.随访6个月~5年,16例眼压15±3mmHg,7例点噻吗心安后眼压15±5mmHg,视力除4例无光感外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尽管高眼压状态下手术风险较高,但只要方法得当也可以安全实施小梁切除术.

    作者:刘艳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572例支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IST试剂盒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572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712例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45.3%;其中,解脲支原体(Uu)555例(77.9%)、人型支原体(Mh)50例(7.0%)、Uu+Mh混合型107例(15.0%);男、女检出率分别为35.1%和49.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05).对支原体耐药性较低的药物有普那霉素、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结论 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发病率高,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陈观寿;蔡志军;邓玉丽;林小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是绝经后因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细菌繁殖而导致的阴道及其周围器官的炎症性改变.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复方甲硝唑栓和龙胆泻肝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120例,结果显示,阴道炎症状评分和健康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治疗前后血清激素FSH、E2水平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张晓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内关穴临证举隅

    选用内关穴为主,应用单针独穴或辨证配穴的方法,治疗多种病症,均收到满意效果,该穴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值得探索和推广.

    作者:刘敏勇;陈伊;聂容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对98例慢性肾衰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规范后灌肠法)与一般保留灌肠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且使用方便、价廉、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邹永胜;杨水娇;陈莜兰;袁丽菊;周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彩超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

    1病例报告男、女各2例,年龄50~80岁.诊断为缺血性心脏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后常规压迫止血,弹性绷带加压包扎12小时,24小时后发现皮下血肿形成,局部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作者:姜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玻璃体后脱离与高度近视眼的关系

    论述了玻璃体后脱离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和临床特点,并揭示了玻璃体后脱离与高度近视眼的关系.

    作者:祝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研究进展

    肿瘤抑制基因p53是目前研究为广泛和系统的抑癌基因之一.野生型p53参与了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及抑制血管生成等过程.p53基因的突变使上述功能丧失,从而导致肿瘤的形成.约50%的人类肿瘤中可发现p53基因的突变,且几乎可见于各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现综述目前p53研究及相关基因治疗的进展.

    作者:成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一半以上,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若能早期诊断与治疗脊柱结核,即可避免畸形和瘫痪的发生.CT、MRI扫描在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脊柱结核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前者是治疗的基础,后者包括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术及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须根据其具体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俞勇;钟生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抗肿瘤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是实体瘤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恶性肿瘤细胞亦高水平表达VEGF,且与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VEGF还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阻止肿瘤细胞凋亡,也是恶性肿瘤独立的预后指标.抗新生血管治疗的靶点是新生的肿瘤血管,以VEGF及其受体(VEGFR)为靶向的血管新生抑制药物的研发,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随着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会达到更成熟的阶段.

    作者:李振华;崔为发;刘世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液细菌污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

    细菌污染的血液输注后能引起受血者发生严重反应甚至死亡,因此血液细菌污染成为输血医学的重大问题.现就血液细菌污染的原因及预防控制作一简述.

    作者:柴晓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关于尿液干化学分析影响因素的几点体会

    尿液干化学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但仍存在某些难以避免的干扰因素.现就尿液分析中几种常见的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王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男性不育症中西医治疗概况

    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从中西医两方面对男性不育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根据临床体会,提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结合中医五型辨证综合进行辨证施治,充分体现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曰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