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发生不良反应的128例患者的中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128例中未进行辨证论治44例,用法、用量错误32例,疗程不确切25例,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19例,其他原因所致不良反应8例.临床对中药进行合理用药,应对中药的炮制、辨证、配伍、煎煮、对症治疗等方法加强合理用药及监护力度,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卢绍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在禁食、胃肠减压、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止痛、营养支持、抗生素应用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注射生长抑素250μg,后用3000μg加入500ml 0.9%NaCl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连续7~14d;观察组乌司他汀20U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bid;同时生长抑素0.1mg,1次/8h皮下注射,连用10~14d.结果 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率为60.71%,观察组为93.10%.结论 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生长抑素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振宇;杭健;王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建心导纳图测量左室心功能的计算方法.方法 用15个电极组成的6导联系统检测胸部体表的混合导纳信号,通过波形重建得到主动脉AO、左侧肺部血管PL、右侧肺部血管PR、左心室LV、右心室RV五个导纳变化分量,利用其中的主动脉和左心室等的导纳变化分量的微分图,提出计算左室心功能的计算公式.结果 得到心输出量、心功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心收缩力指数、总外周阻力、主动脉顺应性、左室舒张末压、左室舒张指数等的计算公式.结论 这些公式的计算结果能够反映患者左室心功能的改变.
作者:肖秋金;况南珍;况明星;文萍;宋宁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AMI行静脉溶栓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MDA、SOD含量变化、心律失常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DA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SOD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心律失常情况明显改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参麦注射液对防治AMI再灌注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胡世昌;倪福文;李长春;陈丽兰;邵凤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MRI、DWI检查,测量DWI图像上胰腺及肝脏的信号强度,计算胰腺与肝脏的相对信号强度比(SIR),并测量胰腺的ADC值.结果 常规DWI(b=500)正常胰腺的平均ADC值为(1.39±0.47)×10-3mm2/s,急性胰腺炎的平均ADC值为(1.03±0.32)×10-3mm2/s,急性胰腺炎的ADC值较正常胰腺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3,P<0.01).DWI上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肝脏(SIR=2.63),正常对照组胰腺度信号强度与肝脏相似或稍高(SIR=1.64).ROC曲线分析显示,常规DWI序列的曲线下面积0.831,当诊断界值SIR>2.02时灵敏度为72%,特异度为87.5%,Youden指数0.595.结论 DWI结合常规MRI检查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
作者:马坚;夏丽坤;马晓丹;朱丽明;张国兰;杨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关于产后抑郁症治疗的文献,发现中药有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作用.单用中药比单用西药疗效更好;中药与西药联用可提高西药的疗效,减少西药的用量,降低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复发的风险.
作者:施国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采用内服斯皮仁诺胶囊、中药完带汤合止带汤加减,外用臭氧水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68例.对治疗和巩固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观察,并对停药后1、2、3个月受试者进行回访调查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8.4%,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率56.3%,总有效率8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1个月,两组均无复发;2个月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5例复发;3个月治疗组2例复发,对照组12例复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黄冬梅;郭兰英;徐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选择两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行普通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欧琳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1对母女来做遗传咨询:13岁女孩因身材矮小,无月经来潮就诊.查体:身高140cm,体重42.5kg,无月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父母无近亲结婚史.彩超示:未见明显子宫.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为45,X.
作者:陈昔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有着较高的病死率.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薛春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前列腺液常规检验是前列腺疾病诊疗观察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作者在前列腺液常规检验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杨韦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新生儿病房中真菌成为引起院内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血清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BG试验)对IFI的诊断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优点,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真菌感染.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虽不能鉴别出所感染的真菌的属种,但并不影响对IFI的及时治疗.
作者:安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