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DNA在起生精过程中发生细胞凋亡、受运输过程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包装过程中染色质异常等均可诱导使DNA双链断裂导致DNA损伤.其损伤的机制主要为DNA双链发生变性或者裂解为单链.含有DNA损伤的精子可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体内精子的优化选择机制而将生殖缺陷遗传给后代.精子DNA的损伤可能导致其后代出现胚胎期发育不良、先天畸形和早期流产等不良后果.为此精子DNA损伤因素的研究成了不少男科生殖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导致精子DNA损伤的因素很多,现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精子DNA损害的发生原因以及男性不育的预防、治疗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选用提供依据.
作者:赖春林;钟毅;丁冶春;黄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溃疡之一.虽然目前临床上常规治疗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有一定的效果,但因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是一种病程漫长、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截肢.因此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近些年来,生长因子的出现给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各种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的应用,以期给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敏华;李海坤;宋久于;曾祥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气管切开是切开患者颈段气管,置入气管套管,以解决患者呼吸困难,建立呼吸通道的常用急救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破坏了人体正常呼吸道生理功能,未经温化、湿化的气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破坏纤毛运动,使得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加重呼吸困难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因此,合理有效地对气道进行湿化是改善患者通气,预防和降低肺部感染的重要举措,本文就气道湿化方式、湿化液的选择及湿化效果评价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钟雪梅;吴淑菁;谢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测量工具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全喉切除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患者进行相关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应笑;龚湖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合并髋关节疾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15例终末期肾病合并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关节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接受透析时间平均为70.8月(10~87月).关节置换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12髋(生物型8髋,股骨侧为骨水泥型4髋),人工股骨头置换3髋(生物型1髋,骨水泥型2髋).出院后门诊随访X线观察假体周围有无透亮区出现和动态变化情况,记录患者的疼痛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7.6±7.8)月(16 ~ 52个月)随访.术后1年15例患者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1±1.3)分降低至(2.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2.3±6.4)分提升至(75.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1例患者随访期间因跌倒致对侧股骨颈骨折,再次接受对侧全髋关节置换.1例患者因跌倒至关节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B1型,行保守牵引治疗骨折愈合.1例患者行股骨头置换出现髋臼磨损严重,假体松动,后因内科疾病导致死亡.其余病例置换后随访未见假体脱位、假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全面术前评估及规范严谨的围手术处理,终末期肾病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通过髋关节置换是安全可行的,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曾秋涛;赵洪斌;柯迪峰;刘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前后心电图P波离散度(Pd)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尿毒症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4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45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液透析前后心电图大P波时限(Pmax)、小P波时限(Pmin)、Pd、血透前心脏彩超检查及血透前后尿素氮、肌酐、血钾、血钙、血镁等变化.结果:观察组透析前Pmax、Pmin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透析后观察组Pmax、Pd较透析前延长(P<0.05);Pmin透析前后无显著差异;观察组HD后BUN、Scr、血钾、血磷、血镁水平均低于HD前,而血钙、CO2CP水平明显高于HD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前、后血钠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HD前观察组左心房内径(LAD)为(39.54 +±5.15) mm,明显大于对照组LAD (26.34±3.34)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26,P=0.000).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Pd异常增大,可作为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心房纤颤的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林宏海;蔡仕锴;杨心广;张晓燕;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及对血气指标、血清白三烯B4(LTB4)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共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血LTB4及PC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T、LTB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调节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血清PCT、LTB4值,保护肺功能.
作者:李蜀;李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序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效果及对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42例RDS早产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经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研究组实施BiPAP序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2 h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O2、SaO2、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CO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时间和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序贯治疗RDS早产儿效果好,见效快,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颜夏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艾司西酞普兰与奥氮平联用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住院12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联用组与单用组各60例,单用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联用组增服奥氮平,比较两组疗效、认知功能及神经内分泌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用组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两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联用组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与单用组血清S100B、MB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用组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SH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奥氮平联合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其血清S100B、MBP水平.
作者:王桢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ICU 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血流感染患者微生物学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液标本进行培养,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阳性标本进行菌株鉴定,药敏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血培养共分离出1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G+)52株占44.07%,革兰阴性菌(G-)54株占45.76%,真菌9株占7.63%,其他细菌3株占2.54%.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3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各14株)、鲍曼不动杆菌(11株)、真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和肠球菌属(5株)、链球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各4株)、阴沟肠杆菌(3株)和沙门菌属(2株),提示G+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G-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甲氧西林耐药占57.14%,35株CNS中对甲氧西林耐药占80.0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柰唑胺的G+菌.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90%;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情况较严重,对多数受试药物耐药率在60%以上.结论:近3年ICU内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G+菌与G-菌分布基本持平,多药耐药菌检出率较高,定期开展医疗机构内的血流感染监测工作,对于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医院感染管理十分重要.
作者:叶志军;吴峰;雷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CHE)对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68例CHE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治疗组(对照组,n=84)和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组(观察组,n=84).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椎动脉(VA)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平均血流速度(Vm)]和疼痛情况[医学结局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生活质量[中华生存质量量表(CHQOL)]差异.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血流参数(PI、RI、Vm)及MOSPM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HQOL评分则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可减轻CHE患者疼痛,改善其血液循环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利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阿斯利康)和泮托拉唑钠(潘妥洛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B)临床效果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CEA).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AUG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用药物分为A组(n =128,采用阿斯利康治疗)和B组(n=86,采用潘妥洛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成本(C)-效益(E).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91.86% (P >0.05);A组显效成本(C1)和总有效成本(C2)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C1/E1(显效成本效果比,C1/E1)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C2/E2(总有效成本效果比,C2/E2)无明显差异(P>0.05);敏感度分析表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稳定性.结论:阿斯利康和潘妥洛克治疗AUGB均具有良好临床效果,二者总体成本-效益无明显差异,但后者在显效方面即成本-效益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武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上饶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感染、发病及免疫水平,为进一步调整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5年上饶市乙肝发病、乙肝疫苗接种资料.抽取600份健康人群血液标本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上升.0~ 14岁儿童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但≥15岁的乙肝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主要集中在20~35周岁.抽样调查结果显示:HBsAg携带率为16.17%,15岁以下儿童乙肝携带率为10.83%,≥15岁年龄组阳性率(23.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89,P<0.05).全市人群抗-HBs阳性率为77%,且0~ 14岁组阳性率(84.33%)高于≥15岁年龄组阳性率(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5.663,P<0.05).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与降低乙肝感染的重要途径,在加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需关注成人乙肝免疫接种.
作者:封磊;陈红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伴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神经科接诊的90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术后41例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49例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分析PCT对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伴颅内感染的诊治价值.结果:观察组的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取佳阈值0.48 ng·mL-1时,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3.88%.CRP取佳阈值37.4 mg·L-1时,灵敏度为90.24%,特异度为89.80%.WBC取佳阈值12×109·L-1时,灵敏度为82.93%,特异度为91.84%.PCT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为三个指标中高,CRP的灵敏度高于WBC、但特异度低于WBC.结论: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尽早监测患者的PCT水平,有助于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对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具有指导价值.
作者:黄有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在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在我院门诊长期随访4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对照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随访结束后比较2组病例急性发作次数、治疗前后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及肺功能[FEV1、FEV 1%、(FEV1/FVC)%]变化.结果: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较常规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各指标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在稳定期COPD治疗过程中具有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降低mMRC评分,改善肺功能临床功效,且用药安全.
作者:刘少敏;胡钢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后循环缺血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100例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100例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两组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凝血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后循环缺血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黎展鸿;刘越存;陈雄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抢救中采取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8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4例)以及实验组(n=44例),参照组予以血流灌注单独治疗,实验组实行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百草枯中毒患者抢救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百草枯中毒患者ALT、Cr、BUN、AST、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刘珂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OxC)与卡马西平(CBZ)对老年三叉神经痛(PTN)患者血浆P物质(SP)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比较.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142例老年PTN患者分为OXC组(研究组)和CBZ组(对照组)各71例.于治疗前(T1)、治疗2个月后(T2)评估2组患者疼痛程度[简化McGill疼痛问卷-2(SF-MPQ-2)]和睡眠质量[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检测两组患者血浆P物质(SP)、β-内啡肽(β-EP)水平,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2时,两组SF-MPQ-2和RCSQ评分、血浆SP水平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浆β-EP水平则较T1时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XC对老年PTN患者疼痛、睡眠改善情况优于CBZ,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CBZ低,更具安全性.
作者:高处;韩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对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我院接诊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NF-α分别为(10.17±3.26) mg· L-1、(13.54±4.86) ng· L-1、(10.35±3.17) ng· L-1,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谢昭敏;陈楚华;吴志雄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他扎罗汀乳膏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7%,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损数目为(10.1±5.1)个,低于对照组的(13.9±5.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谢振生;杨广智;麦丽霞;吴浩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网络咨询平台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4月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1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宣教方式,实验组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教,对比两组产妇对产褥期知识的掌握程度、健康行为情况和婴儿疫苗接种率.结果:通过网络平台接受宣教的实验组产妇对于产褥期护理、健康行为、婴儿体重和疫苗接种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网络平台对产妇进行宣教,能够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产妇对产褥期的知识了解得更多,有利于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确保母婴的身心健康.
作者:陈雅莉;陈妮娜;邹子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在骨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4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200例实施传统查房作为对照组,200例实施医护联合查房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传统查房组与医护联合查房组的非常满意率分别为88%及97%,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及2.5%,医护联合查房组的非常满意率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有利医护沟通,提高护士识别风险能力,实施预见性护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梁葵心;刘华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药品摆放准确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我科2017年3月护士药品摆放2 000例次进行调查,干预后再对护士药品摆放2 000例次进行调查,对比实施品管圈前后药品摆放准确率.结果:由改善前的95.35%提高到99.05%,实施品管圈后药品摆放准确率有明显提高,同时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与荣誉、沟通协调、活动信心6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桃;陈根秀;张巧玲;洪庚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配合饮食管理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32例D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6例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6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配合饮食管理为观察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条件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健康教育知晓度分别为87.88% (58/66)和72.73% (48/66) (P <0.05),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45%(63/66)和83.33% (55/66) (P <0.05).结论:DKA患者经健康教育配合饮食管理干预后,能帮助患者快速控制血糖水平,加快其改善酸中毒进度,促进其及早康复出院,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李金艳;李彦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教育活动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当下所处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医学生作为“准医务人员”,其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我国医疗行业的未来.墨家的“兼爱”观是墨家提出的道德原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关于无私奉献、平等宽容、义利观等内涵有助于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对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践行.
作者:王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传统医学物理学教学过程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变化,对于提高医学物理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作者:吕道文;代习习;张拥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能否培养出既有丰厚知识,又有超强实践能力;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大学教育教学工作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临床实验室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帮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顺利向新型临床实验室人才转变,才能为未来成为优秀的检验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曹蕴;郝艳梅;高扬;张楠;李玉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的代表物质过氧化氢(H2O2)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VEGF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过氧化氢部分为7组(0~ 500 μmol·L-1),NAC部分为3组(10~50mmol·L-1).Real time-PCR法检测不同H2O2浓度对16-HBE VEGF/β-actin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观察不同浓度NAC作用下H2O2(100 μmol·L-1)对16-HBE表达VEGF基因的影响.应用ELISA法检测上述刺激组中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H2O2在50 μmol·L-1至200 μmol·L-1之间均能上调VEGF(165)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H2O2(100 μmol·L-1)组上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2O2(100 μmol·L-1)+LY294002(10 μmol·L-1)较H2O2(100 μmol·L-1)组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2O2(100 μmol·L-1)+ NAC(10 mmol·L-1L)组、H2O2(100 μmol·L-1)+ NAC(20 mmol·L-1)组、H2O2(100μmol·L-1)+ NAC (50 mmol·L-1)组较H2O2 (100 μmol·L-1)组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H2O2(100 μmol·L-1)+ NAC(50 mmol·L-1)组较H2O2(100 μmol·L-1)+ NAC(10 mmol·L-1)组VEGF表达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氧化氢(H2O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调16-HBEVEGF(165)的表达,且能够被PI3K通路特异阻断剂LY294002所抑制,过氧化氢可经由PI3K通路上调16-HBEVEGF的表达;NAC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情况下能够逆转由过氧化氢导致的16-HBE VEGF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调.
作者:沈湘波;李小玲;赵海金;蔡绍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的黄芪中总黄酮含量差异及其抗氧化活性差异.方法:采用经典的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黄芪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羟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法、过氧化氢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法等不同方法测定黄芪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能力.结果:九个产区的黄芪总黄酮含量为4.58~11.41mg·g-1,平均含量为7.91 mg·g-1,其中陕西旬邑、陕西凤县地区的黄芪总黄酮的含量高,分别达11.41、11.07 mg·g-1.九个产区黄芪总黄酮均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能力.因产区不同,总黄酮含量具有差异,抗氧化活性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来源不同的黄芪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且抗氧化活性明显.
作者:聂静苑;刘应蛟;雷德卿;吴胜男;袁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缺氧时间下HIF-1α和HIF-2α在宫颈癌Ca SKi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缺氧环境下培养0h、16 h、24 h、48 h、72 h时宫颈癌Ca SKi细胞中HIF-1α和HIF-2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缺氧培养0h相比,缺氧培养16 h、24 h、48 h及72 h时宫颈癌细胞中HIF-1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增高,但缺氧培养72 h与48 h相比,HIF-1α的表达量下降;缺氧培养16 hHIF-2α mRNA表达量与缺氧培养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缺氧培养0h相比,缺氧培养24h、48 h及72 h时宫颈癌细胞中HIF-2α mRNA表达量均增高,且随着缺氧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增加,缺氧培养72 h后表达量高;与缺氧培养0h相比,缺氧环境下培养的宫颈癌细胞的HIF-2α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且随着缺氧时间延长,HIF-2α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在宫颈癌细胞的早期缺氧适应主要由HIF-1α参与调控,但随着缺氧时间的不断延长宫颈癌细胞的缺氧适应主要由HIF-2α发挥作用.
作者:夏宇;钟田雨;江丽霞;张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