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影响因子:0.57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7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中医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3年4期文献
  • 复方硝酸益康唑软膏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制复方硝酸益康唑软膏,并制定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鲸蜡醇、白凡士林、羊毛脂为油脂性基质,以吐温-80为乳化剂,甘油为保湿剂,制成O/W型乳膏剂,以HPLC法测定本品中硝酸益康唑及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结果:按所确定的制备工艺制备样品,产品质量稳定,符合工业化大生产要求;含量测定方法中,硝酸益康唑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13%,醋酸曲安奈德的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98%.结论:复方硝酸益康唑软膏工艺可行,HPLC法测定本品中硝酸益康唑与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可作为控制本品质量的一项指标.

    作者:顾孝红;靳祖英;罗小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中葛根素的含量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是国家四类新药,为复方制剂.我国药典对于复方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未见收载.本文摸索了HPLC法测定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葛根素含量,操作简便,精密度高,效果良好.

    作者:何榕;万玉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尿石颗粒剂利尿和排石作用

    尿石颗粒剂是由连线草、鸡内金等多种药材配制而成的一种具有清热利湿、通淋化石作用的药物.该药作为医院制剂已使用多年,临床结果表明该药对尿路结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实验对其利尿和排石作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曾晓春;肖存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健脾温中法对脾胃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生长抑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采用束缚应激刺激2周加灌服番泻叶煎剂的方法造成脾胃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观察健脾温中法(肠祺方)对脾胃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的实验作用.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及肠组织中SS较正常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剂量肠祺方可显著改善大鼠的腹泻症状,降低已经升高的SS,舒特对血浆及组织中的SS影响不明显.

    作者:谢建群;陆雄;马军;潘相学;薛韵;郑昱;袁建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导纳环频域脑血流图对颈椎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脑导纳微分环、频域脑血流图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KT-ENG双侧脑血流仪及相应软件对颈椎病患者进行脑导纳微分环及频域脑血流图检测,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颈椎病患者的脑导纳微分环及频域脑血流图中的快速射血期面积及血管回缩期面积等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

    作者:崔超英;杨莲芳;张保平;胡爱荣;肖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意义

    QT离散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价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新指标.1985年,Campbell等对急性心肌梗死存活者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在同一份心电图中,不同导联QT间期存在差异[1].1990年,Day等首次提出QT离散度的概念及其重要价值[2].由于该方法无创伤,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好,易推广,引起人们广泛重视.因此,对QT离散度的研究日趋活跃,它的应用已涉及到冠心病、QT延长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病领域,现就此现状对近10年来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马琍;谢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几种动物中药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作者:舒任庚;刘玉凤;吴怀玲;黄洪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匙羹藤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匙羹藤颗粒系由匙羹藤叶等经提取精制成的配方颗粒剂,为我厂中药配方颗粒,专供外贸出口和医院临床中药配方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之功效,主治多发性脓肿、深部脓疡、疮疖等症[1];其活性成分是匙羹藤酸(gymnemic acid)[2].

    作者:王七根;林文楷;黄慧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蠲哮片对哮喘豚鼠sICAM-1蛋白水平及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蠲哮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理.方法:参照Huston方法建立豚鼠哮喘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蠲哮片高、中、低各剂量组的sICAM-1蛋白水平;应用RT-PCR技术观察蠲哮片对各组豚鼠肺组织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与各组之间血浆sICAM-1含量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蠲哮片的剂量的增加,血浆sICAM-1含量明显降低;(2)正常对照组肺组织ICAM-1mRNA表达量极低,模型组ICAM-1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应用蠲哮片后其表达逐渐降低,且随着剂量增加降低程度增加.结论:蠲哮片可降低哮喘豚鼠血浆sICAM-1蛋白合成,可降低哮喘豚鼠肺组织ICAM-1mRNA表达量,其治疗哮喘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ICAM-1的逆转录水平,进而减少ICAM-1蛋白合成,降低气道高反应.

    作者:郑洁;胡国信;邱忠民;郭德华;付向春;洪广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黄芩苷醇提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黄芩醇提工艺.方法: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法,以高效液相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考察回流时间(A)、回流次数(B)、溶剂倍数(C)、乙醇浓度(D)4个因素.结果:优选工艺为回流时间3小时、回流2次、8倍量溶剂、60%乙醇.结论:本工艺设计合理,可作为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生产工艺的参考.

    作者:王小平;毛友昌;钟瑞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宫环止血片抗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宫环止血片的抗炎作用.方法:用子宫放置塑料管制作大鼠子宫炎症模型;用后肢足腱膜下注射角叉菜胶制作大鼠足跖肿胀的模型;用耳廓涂擦二甲苯制作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宫环止血片的抗炎效果.结果:宫环止血片各剂量组两侧子宫肿胀程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宫环止血片各剂量组均有明显抑制大鼠足跖肿胀和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结论:宫环止血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作者:文乐兮;雷磊;付灵梅;尤昭玲;孟延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活血止痛胶囊中自然铜全铁的含量测定研究

    活血止痛胶囊由当归、三七、乳香(制)、冰片、土鳖虫、自然铜(煅)等6味药组成,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

    作者:胡军;毛友昌;张建军;毛晓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肾康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肝肾康胶囊收载于部颁标准,其标准无含量测定,曾有文献报道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其含量,该方法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重现性不好.本文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肾康胶囊中的含量,方法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徐天玲;谢云;饶泽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参茸补血酒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参茸补血酒是由党参、人参、白芍、黄芪等十几味中药经现代提取工艺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壮肾阳、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症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盗汗遗精、崩漏带下等症.为更好地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白芍、黄芪进行了鉴别.经反复实验,本文方法操作所得色谱斑点圆整清晰,易于观察判断结果.

    作者:廖宝源;黄秋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古籍文献针灸治疗耳鸣处方特点探析

    自唐代<千金要方>以来共有10部古籍文献记载了针灸治疗耳鸣的处方16个,为探求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耳鸣选穴配方的规律及思路,特对16个处方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供临床参考.

    作者:万文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病案规范与安全用药系统的构想

    为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中医病案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同时有效地减轻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我们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案规范(试行)>的要求,提出研发<中医病案规范与安全用药系统>的构想.

    作者:张秋刚;聂跃华;周燕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方剂智能检索分析系统的构建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收集古代药方均以卡片方式存储,这种存储方式工作量大,且不便于作统计分析,极大地影响了现有中药方剂文献的利用率,且不利于发掘古代中药处方潜在的规律.

    作者:熊玲珠;胡勤辉;曾东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中医英译问题的思考

    中医在世界传统医学宝库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被认为是传统医学系统的典范而被愈来愈多的西方人所接受.因此每年也就有大量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

    作者:刘艳华;乐毅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专科特色继续医学教育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急剧缩短,知识信息呈爆炸性增长趋势,这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进技术水平,及时更新知识内容,在新的标准下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专业化、知识化程度,才能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才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水平,更快、更好、更全面地开展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陈蔚华;赵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论中医药网络学科资源收集整理的策略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人们的信息生产、传递、获取进入了一个电子化、数字化的崭新的历史时期.

    作者:邵运峰;游卫平;曾东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药网络参考信息源评价

    互联网上中医药信息资源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品种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这些中医药网络信息资源同样也被研究者们大量使用,其中具有学术参考价值的中医药网络资源,我们称之为中医药网络参考信息源.

    作者:谢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食物本草》中榅桲及海松子植物的考证

    <食物本草>系我国元代李杲编辑,明代姚可成补辑,共收载可供补养、治疗的饮食物1 689条,是我国现存内容丰富、全面的饮食疗法专著,在1 689条中有632种为植物.

    作者:黄洁;陈丽华;姚振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关于经络运动的假说--从人类生命发生和演化的历史探索经络的本质

    经络本质的研究至今没有满意的答案.本文构思了经络和人类生命发生演化历史的关系,假想了经络运动,为探索经络的本质提出新的思路.

    作者:李若钧;李培毅;赵怀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临床发展论析

    探讨中医临床发展,必须辨病辨证中西医结合,这就是中医临床发展的切入点,也是中医临床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医的发展在于临床的研究,即整个疾病过程的治疗方案的研究,那就是以西医病名为纲,以中医证型为目,全面研究其中医病机特点、主要证型及其演变规律,治则治法和有效方药,使中医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者:杨承智;袁晓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脏腑演化律

    人体脏腑演化,实际反映出生命演化根本的规律.人类只能进化出五大类中空性的腑,也只能相应地进化出五大类实质性的脏.几千年的中医六腑概念是错误的,与进化论相违背.

    作者:王全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学发展探论

    中医学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和提高,对人类的繁衍、生息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者:王保秀;朱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养德养生概述

    我国自古至今历来十分重视养生之道,其内容丰富多彩.诸如,健身养生、调气养生、静神养生、食药养生、四时养生、养德养生等,其中养德养生,历来被许多学者、养生学家、医学家所推崇,认为养生必先养德.

    作者:邹金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道教服食方的类型和特点

    道教服食方可以分为草本方、金石方和丹炼方三类.草木方的主体多为天然植物,没有毒性,可以较长时间服用,组方多以单味药为主.金石方为矿石金属类药物,质地坠重,难以吞服,且多为温热燥烈之品,有补阳之功.丹炼方多为矿石炼制的丹药,多为治风去痰的温阳方或安神定惊的镇静方,亦有消痈治癣的外用方.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古代思想文化中的德寿思想浅析

    阐述古代思想文化中道德与健康关系的论述,分析道德对人的心理、生理的递进影响,指出古代存在以养德代替养生的倾向.

    作者:臧守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宋元医药文化中心南移的研究(续完)

    (上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4页)3.2以朱丹溪为标志的医学文化中心南移的完成3.2.1朱丹溪医学思想的形成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字彦修,元·浙江义乌县人.

    作者:许敬生;李成文;陈艳阳;李具双;梁润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