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芪利咽(原名咽舒康)颗粒由女贞子和黄芪为主组成,以养阴益气、生津润燥为治则,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之慢性咽炎.本文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该药的生津润燥作用.
作者:范廷校;王兴旺;陆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古方愈疡散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冰醋酸法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设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西药对照组、愈疡散大剂量组、愈疡散小剂量组、胃溃疡模型组,共六组.实验结束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对大鼠再生胃粘膜厚度进行观察,严格按照6-酮-前列腺素F1α的试剂盒说明检测大鼠血浆中的6-酮-前列腺素F1α的含量变化.结果:愈疡散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的再生胃粘膜厚度明显高于胃溃疡模型组(P<0.05);愈疡散大剂量组、小剂量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的含量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高于胃溃疡模型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愈疡散能提高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质量.
作者:周志刚;姜国平;范慧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二精方对脾虚小鼠模型部分消化系统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了二精方对皮下注射利血平加灌胃猪油,致实验性脾虚模型小鼠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胸腺、脾脏重量指数的影响.结果:二精方各剂量组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红细胞Cb3受体花环率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胸腺及脾脏重量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性改善.结论:二精方对脾虚模型小鼠血清淀粉酶及D-木糖排泄率有改善作用,能提高牌虚模型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胸腺、脾脏重量指数.
作者:黄丽萍;黄敬耀;闵江;秦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抗肝纤方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采用光镜观察组织学改变并测定血清谷丙氨酸转移酶(ALT)、谷草氨酸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和IV型胶原(IV-C),以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的程度.结果:抗肝纤方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HA、LN、PCIII、IV-C的水平,升高ALB.病理组织学检查亦表明,抗肝纤方能明显减轻实验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结论:抗肝纤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预防作用.
作者:蒋苏贞;江一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纳洛酮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常用药物.近年来国内有许多报道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取得较好疗效[1].我科近年来分别用氨茶碱和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70例,现对其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作者:刘昌宝;程瑾璇;李健;秦珊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综述了近年来对心病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概况,认为采取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在现有基础上,借鉴西方医学诊断模型经验,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调查,制定心病各证诊断量表,建立心病诸证规范化指标和诊断标准,是研究的必然趋势.
作者:孟昭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骨伤科中医院是以中医骨伤科为主的专科医院.了解骨科医生中药用药特点及中药处方结构,对于研究中药临床药学,提高工作效率等很重要.
作者:徐必达;施佳平;苏燕娴;张华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病变(CIN)发展为宫颈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1],积极治疗宫颈炎对预防宫颈癌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宫颈糜烂的疗法颇多,物理疗法治疗宫颈糜烂虽疗效确切,但有治疗后阴道排液多、脱痂出血等反应.为减少副作用,提高治愈率,我们采用KS-5A治疗仪联合中药制剂妇良片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丁惠芬;胡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对近年来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从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机体免疫功能、自由基、一氧化氮、细胞因子及促进溃疡修复等多方面总结了中药治疗的可能机制.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与注意事项.
作者:谢建群;郑昱;吴焕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桑菊感冒颗粒系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册的常用中药制剂,该标准只收载了性状和检查项目,未收载含量测定方法.笔者采用HPLC法对该制剂中桑叶、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春华;邹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乌鸡白凤丸是当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一个品种,其生产厂家多达数十个,而中国药典只对其有三个鉴别项目.现采用HPLC法对乌鸡白凤丸中丹参的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控制,可以使其品种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控制.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测定了江西樟帮、建昌帮与中国药典方法炮制的枳壳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含量及其组分,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江西的两种炮制方法与药典法的饮片的挥发油含量无显著差异.
作者:谌瑞林;何行真;龚千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探讨黄柏不同类型、规格的饮片对药材煎出质量的影响,对其各种饮片进行头、二煎煎出物及小檗碱煎出量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黄柏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对水溶性成分及小檗碱的煎出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文凯;胡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对五黄膏中黄芩、黄芪、防己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表明方法简便、易操作、重现性好,无干扰;同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可靠、稳定、灵敏度高,其平均回收率为95.85%.RSD为1.25%.
作者:万子扬;欧阳爱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外台秘要>一书是由唐代王焘所编著,被誉为中医学鼎盛时期的隋唐继<千金>、<肘后>之外的三部代表性作品之一.全书40卷,共分1 104门(可能部分散失),载方6 000余首,每篇首列病候,次叙各家方药,论著详尽,次序分明,主要按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分述,另外还专设灸法篇章,同时还对各种外治法、人工急救法以及疾病护理法等有所阐述,因其所载医方众多、治法多样,故又被堪称为一部综合性医学巨著.
作者:吴焕淦;施茵;刘慧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中古医籍的校注整理逐渐成了热门,不少历史上从来都是原样出版的中古医书都出版了校注整理本.仅<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就出版了十多种点校本或校注本.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大约有以下原因:
作者:沈澍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宋本<伤寒论>指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刊雕之本,所据底本为荆南国末主高继冲所献,笔者对该本所据古本逐代进行洄溯与考证,成<高继冲本伤寒论所据古本溯源>一文;本文所考者为宋本既刻后之流传与演变.两文合读,可得仲景<伤寒论>版本流传颠末之轮廓图景.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对金元四大家著作的研读,总结出了金元四大家治食伤的特点.刘完素以宣散郁热为治;张从正则以吐、下为主;东垣饮食分论,重视脾胃元气;而丹溪则以二陈、保和、枳术三大系列为基础治疗食伤.全文是对金元四大家论食伤的一次系统文献总结.
作者:朱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比类即比较和分类.比较是用以区分事物之间相同和不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宇宙间的事物表现千差万别,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但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环境中,又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属性.将这些特定时期与特定环境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比较,即可揭示出事物间的本质不同.在对两种事物与现象比较时,必先掌握一种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然后与另一种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未知事物和现象本质的结论.
作者:刘亮;徐王兵;张淑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夏天无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块茎,广泛分布于华东、河南、湖北及湖南等省,具活血、通络、止痛等功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了该药材,日本药局方收载作延胡索生药.夏天无民间用于治疗高血压、脑血管引起的偏瘫有显著的疗效,并对降压、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症有较好的作用.自70年代起,国内外的学者就对该药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生药及产地情况做了系统的研究,并开发出了夏天无片剂、夏天无注射剂及夏天无眼药水等药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今就其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刘梅;王永刚;张文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重楼(Rhizoma Paridis)来源于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临床功效有:(1)清热解毒,用于治痈肿疔疮、毒蛇咬伤,咽喉肿痛、白喉等.(2)熄风定惊,用于治温病热盛动风、抽搐惊痫、高热、昏迷、小儿慢惊风.此外还用于跌打损伤、流行性脑脊髓炎等.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药用重楼与史书中记载有别,处方用名与别名混乱.
作者:王绍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Henn又名竹花、赤团子、竹赤团子等,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民间用于治疗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和气管炎等症.50年代,人们即已发现服食竹枝寄生菌易引起剧烈光感性皮炎.
作者:黄建敏;虞金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医很多方面需要规范,只有规范化,才能使中医更易于学习,才能使少数名医之智慧转化为全体中医医生可操作之技能,以提高中医医生的整体技术水平,有利于中医走向现代化.目前关于中医辨证的规范化研究较多,包括辨证体系规范,症状描述的规范,病名规范等[1],我认为,已有很多收获,但却无质的突破.究其原因,中医基础理论固有的缺点,制约中医走向现代化,当然也制约中医辨证的规范化.
作者:梁启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当今社会中,各自然及人文科学都得到了空前的飞速发展,中国当然也搭乘在这列飞速的科学列车上,尤其在自然科学的某些方面我们还走在世界的前列,神舟5号的升空就是好的佐证.
作者:刘海峰;吴华;邹国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道教服食方并不仅仅著录在道书上,流传于道教内部,许多确有实效的服食方还流入世俗社会,并历代传承演变,为上至朝廷帝王,下至民间百姓保健养生或治病祛疾所常用,而著录于传统中医著作,成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