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作用,进一步研究清肠栓治疗UC的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组)、西药组(SASP组)、中药组(清肠栓组)共4组,每组14只.用TNBs 100 mg·kg-1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第3天开始,除正常组外,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柳氮磺胺吡啶、清肠栓处理,至7天后处死动物.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IL-1β的含量.结果:UC大鼠血清IL-1β含量显著升高,西药组及中药组均能降低其含量.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P<0.01.结论:中药清肠栓可以通过降低血清IL-1β含量,调节肠道免疫,达到缓解UC的治疗目的.
作者:张涛;谢建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验证清热化瘀法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实验验证清热化瘀法的抗炎作用.结果:清热化瘀法与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P值均<0.01),同时,清热化瘀法还能够明显改善大鼠盆腔炎症状(P<0.01).结论:清热化瘀法具有较好的抑制炎症和减轻炎症后遗症的作用.
作者:张海蓉;夏雷;魏孝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991抗肝纤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同时予复方991抗肝纤汤灌胃治疗,5周后对肝组织病理学及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并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肝纤汤组大鼠ALT、HA、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ALB活性升高(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抗肝纤汤组HA、MDA水平明显较低(P<0.05).病理证实,抗肝纤汤组能减轻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减少Vimentin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复方991抗肝纤汤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之一与抗肝细胞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彭惠平;温扬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血康口服液对ITP模型小鼠的药效学研究.方法:采用免疫法腹腔注射外源性抗血清(APS)建立ITP小鼠模型,分别运用血康口服液、泼尼松治疗,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脏器均重、骨髓巨核细胞、免疫器官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剂量血康口服液能明显降低造模后小鼠死亡率,明显提升血小板,使骨髓巨核细胞数恢复正常.结论:血康口服液对ITP模型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李秀梅;易剑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柔肝冲剂对血瘀型肝纤维化大鼠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血瘀组和柔肝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法等检测血中、肝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的表达.结果: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法、免疫组化、免疫印迹等发现PAI-1在各组大鼠血液中、肝组织中均有表达.PAI-1表达在血瘀组较正常组为高(P<0.01);经柔肝冲剂治疗后PAI-1的表达均有下降(P<0.01).结论:PAI-1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有表达,血瘀型肝纤维化时其在肝组织中蛋白表达增高,柔肝冲剂可降低其表达.柔肝冲剂可能通过影响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起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王江蓉;张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细辛水煎液的慢性肾毒性、急性毒性及其分别与附子、白芍配伍后其毒性的改善情况.方法:通过测定血肌酐(Scr)、尿B2-微球蛋白(B2-MG)、尿碱性磷酸酶(AKP)、尿溶菌酶(Lys)的含量及肾脏病理形态变化,了解细辛对肾脏的影响;测定半数致死量,了解细辛的毒性大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细辛各剂量组Scr、尿B2-MG、尿AKP、尿Lys的含量未见显著性差异;细辛的LD50为33.697 7 g/kg,细辛附子相配LD50为43.626 4 g/kg,细辛白芍相配其大耐受量为160 g/kg,是临床用量的200倍.结论:细辛的肾毒性很小,基本对肾功无损害;细辛与附子、白芍配伍,可明显减轻细辛的毒性.
作者:贾波;曹兰秀;邓中甲;文跃强;张丰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热量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空白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与各治疗组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并喂以高热量饲料,常规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体重、空腹血糖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测定各组血脂、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丹蛭降糖胶囊能有效地减轻模型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改善脂代谢紊乱状况,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
作者:王开成;方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生物材料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骨组织工程学的迅速进步.作为种植在载体材料上的种子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深入的MSC研究给骨组织工程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回顾研究历程,展望其发展趋势,有必要进行一些哲学思考.
作者:王力;万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学科学家,他一生从事医学研究、著述和临床实践,留下了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代表的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包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急救、食疗、养生、气功、按摩等各科内容,集先贤之精华,发前人之未逮;<千金翼方>涉及现代医学的药物学、传染病学、食疗养生学、老年医学、性医学、心身医学以及社会医学等诸多领域,补<要方>之不足,续医学之要旨.二书珠联璧合,互为映衬,成为历代医者学习、遵循的经典.以其为标志的孙氏学术思想,成为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构成和精华,影响着自唐迄今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温长路;钱超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美心律合剂对QT离散度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理.方法:治疗组60例,服用美心律合剂,每次150 mL,每日2次;对照组32例,服用普罗帕酮片,每次150 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8天.治疗前后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计算QT离散度.结果:治疗组用药后QT离散度明显减小,P<0.01,对照组P>0.05.结论:美心律合剂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QT离散度具有良性影响.
作者:马琍;龚菊梅;徐泽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对食管粘膜刺激或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或食管炎症,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内镜阳性和内镜阴性的GERD,即NERD(non-erosive refluxdisease).前者即是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内镜下具有食管粘膜破损、糜烂、溃疡等形成;后者内镜下无糜烂性食管炎表现.GERD呈慢性过程,临床表现不一,且容易复发;部分患者诊断困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长期的维持治疗也加重了经济负担.现就近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许喆;郭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系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胡桃科Juglandaceac植物,广泛分布于江西、广西、四川、贵州、湖北等十三个省区,是我国特有的速生树种[1].<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记载,其树皮叶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治疗顽癣[2].江西民间长期以来,取其叶制作饮料,因其味甜,有清热解暑、降血压、降血糖等功能,故又称甜茶、神茶[3].目前对青钱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本文对其近几年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李俊;陆园园;李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天然黑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天然黑素具有强吸光性能,可发挥光感受器屏蔽、体温调节、光电保护等作用,避免紫外线引起的急、慢性改变;也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从而起到预防癌变、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1,2].近年来,还发现一些天然黑素在体外对肼诱导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3],对艾滋病毒也有显著抑制作用[4].但是由于天然黑素是不规则聚合的复杂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应用常规的结构分析方法难以对其结构进行鉴定,从而使得天然黑素结构至今尚未确定,也因此限制了天然黑素作为药品、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因此采用恰当的分析方法研究天然黑素结构,是实现相关药品、食品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前提.本文旨对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热降解、气相色谱、质谱以及顺磁共振谱等分析方法研究天然黑素结构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琴;陈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HBS型胃漂浮制剂是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体系(HBSTM)设计的,由药物和一种或多种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及附加剂制成的漂浮制剂.其剂型有胶囊、片剂和微囊等.制剂口服遇胃液后,外层凝胶膨胀,在制剂表面形成一层凝胶屏障,防止骨架水化速度过快,维持骨架密度小于胃内容物的密度(1.004~1.01)而漂浮于胃液上,使其不受胃排空的影响,长时间滞留于胃中,药物从凝胶骨架中缓慢向胃液中迁移(扩散或溶蚀释放),直到所负载的药物释放完全[1].HBS型胃内漂浮制剂其设计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在胃内产生预期的漂浮效果.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促进药物剂型改革与发展,现从有关影响HBS型胃内漂浮制剂漂浮性能及释药速率的因素、体内外研究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柯瑜;郭慧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氧自由基是一类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活性的含氧基团,过多的氧自由基可攻击脂肪酸、蛋白质、核酸,导致组织的损伤.许多研究表明氧自由基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粘膜损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些抗氧化剂可预防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许多中药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可防治和疾病.
作者:郑琴;朱生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改进开胃山楂片的硬度,满足薄膜包衣对片芯硬度的要求.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可能影响到片芯硬度的粘合剂等因素进行分析、考察、筛选,使颗粒的可压性增加,硬度增大.改进后的10%糊精+3.5%山药粉复合浆粘合剂能使开胃山楂片的硬度增加,满足薄膜包衣对片芯的要求.
作者:罗来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考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肿节风有效成份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异秦皮啶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分离压力5 MPa、分离温度45℃.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可用于肿节风有效成分提取.
作者:黄恩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醇沉是中药水提液澄清处理的常用工艺,近年来随着研究日益增多,发现醇沉对中药各种有效成分均有影响,尤其是对生物碱,韩桂茹等[1]报道70%浓度醇沉苦参碱、麻黄碱分别损失22.94%、54.85%;也有人研究比较了醇沉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和超滤法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沉有一定的优越性[2],说明具体到每个不同的复方制剂,其精制法应根据所含成分的不同特性进行选择.
作者:涂兴明;黄有仲;欧阳毅;朱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更好地控制骨仙片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仙茅、枸杞和粉防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比色法对处方中总黄酮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特征斑点明显,比色法测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可行.结论:该方法可较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杨军;蔡松涛;罗杰;李兰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测定广东地区习用品广东丝瓜络的多糖含量.方法: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测得广东丝瓜络中多糖含量为5.08%,平均回收率为102.4%.结论:广东丝瓜络中多糖含量较高,可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
作者:林颖;徐必达;周诚;纪超;邓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复方芦丁片中芦丁在beagle犬血浆中含量测定的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Merck 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溶液(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芦丁峰形对称,血浆中内源性杂质不干扰芦丁的测定,保留时间在10分钟左右.血浆中平均回收率为98.92%~112.33%,芦丁低检出量为0.18 ng.结论:RP-HPLC可用于犬血浆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作者:汪红英;刘清飞;罗国安;王义明;张的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健肾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硅胶G为薄层板材料,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在10℃以下放置的下层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结果:黄芪甲苷在0.54~4.32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30%,RSD为1.40%.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健肾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志华;陈德梅;张灼锐;郑耀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热敏点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疗法.方法: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点灸治疗组(21例)和辨证穴位灸对照组(19例),采用国际公认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百分法)为观察指标,对两组病人在每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疼痛、步行、关节屈曲动度、不稳定感、肿胀、上下楼梯和绞锁进行计分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总积分值有极显著差异(P<0.01),热敏点灸组显愈率明显高于辨证穴位灸组(P<0.01).结论:热敏点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辨证穴位灸疗法,热敏点是灸疗的佳治疗点.
作者:康明非;陈日新;付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疾病反应点的含义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经认识到这种疾病反应点的部分特性及其与疾病的相对特异联系,创立了一系列通过疾病反应点来治疗疾病的疗法.针灸疗法作为刺激疾病反应点的一种典型治病疗法,创造了人类疾病治疗史的神话,开创了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陈日新;康明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医学双语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的滞后性与学生求知要求的超前性矛盾随着教学的进展,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将反映国内外医学教学新研究成果的、常见的、多发的临床病例、病历讨论等编辑成活页教材,对2000、2001、2002级中医对外交流学生进行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测试,结果说明活页教材方式要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志刚;陈丽旦;彭爱芬;刘春援;郭业频;Jeanny Huang;Fadi Saigaf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并结合中医药院校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改善和提高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效果,加快中医药院校的发展.
作者:徐辉;时洪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从认识论、体系诊及文化学的角度,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正本清源地系统研究,旨在清理中医理论范畴的逻辑体系及其内部构成,阐明中医范畴的内涵意义及本质特征,揭示中医范畴的逻辑发展过程及内在联系,追溯中医范畴形成、演变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影响因素,从而总结中医理论思维的规律特点及经验教训,提高中医理论思维水平.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枳壳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性微寒,味苦、辛、酸,入肺、脾、大肠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1].现将近年来有关枳壳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罗小泉;杨武亮;周至明;陈晓明;范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内经>藏象理论的构建,以其源于实体又超越实体,在科学规范上、在方法论上有独特的意义.既是东方科学思想的体现,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路径和发展空间.现以肝胆理论为例,简述如下.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