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影响因子:0.57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7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中医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8年3期文献
  • 肾与脂肪关系初探

    应用中医学理论探讨肾与脂肪的关系,结合现代实验研究,说明脂肪为肾精的组成部分,与女性生殖功能相关.

    作者:胡翔;陆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从《黄帝内经》之瘀血证谈冠心病的辨证施治

    从<黄帝内经>中有关瘀血的理论渊源出发,认为瘀血痰浊阻滞是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但是瘀血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通过临床验案阐述临床辨治不可单纯活血化瘀,应该根据病情,通过补肾健脾、补益气血、温阳等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作者:程红;罗陆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脾运化功能是脂质代谢的关键

    目的:探讨脾运化功能与脂质代谢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血脂失调症.方法: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总结与分析,探讨脾运化与脂代谢的相关关系.结果:脾运化功能与脂质代谢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结论:脾胃是化生水谷精微的主要脏腑,脾主运化对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机体内脂质代谢同样依靠脾的运化功能,即脾运化功能是脂质代谢的关键.

    作者:王朋;刘桂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从《金匮要略》探索月经病从肝论治的原则和方法

    <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它对中医学的大贡献是运用并发展了整体观念,创立了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是中医从理论到临床实践,有突破性的经典著作.论中妇人三篇是公认早将妇人疾病专篇成书内容,具备了中医妇科的雏形,奠定了中医妇科分科发展的基础.

    作者:刁军成;尤昭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补肾祛瘀汤对血栓性疾病ET、APCR、NO和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汤对血栓性疾病血清内皮素(ET)、活化蛋白C抗体(APCR)、一氧化氮(NO)、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急性期均使用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口服补肾祛瘀汤,对照组用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数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ET、NO均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血脂有改善作用,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祛瘀汤对血栓性疾病患者的ET、APCR有降低作用,对NO有升高作用,对血脂有改善作用,没有毒副作用.

    作者:吴泽铭;曾小奥;刘银蓉;杨卓欣;罗陆一;王思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致自然流产机理及治疗研究进展

    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至今不甚明确,应用免疫治疗能够使大多数妊娠得到继续,反应了自然流产的发生与免疫因素的相关性,近年来在生殖医学领域T辅助细胞(Th)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耿会转;陆启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复方卵泡方的HPLC指纹图谱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卵泡方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C18拄(250mm×4.6μm, 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洗脱方式: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卵泡方的对照指纹图谱并确定了15个共有峰,各批卵泡方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38以上.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卵泡方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金强;黄慧莲;果德安;毕开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仙人掌醇提物的抑菌试验

    采用滤纸片法,对仙人掌醇提物进行抑茵活性实验,探讨了在不同浓度、不同pH值以及样品热处理(水浴100℃、湿热灭茵121℃)后的抑茵效果.结果表明:仙人掌醇提物浓度在O.07%~0.9%范围内,对大肠杆菌、酵母茵、枯草杆茵、金黄色葡萄球茵和青霉抑制作用适浓度分别为0.3%、0.9%、0.5%、0.9%和0.3%,在pH=5~9范围内,适pH分别为6、6、6、8和9,仙人掌醇提物对细菌作用的热稳定性较好,对霉菌作用的热稳定性却较差.

    作者:叶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甲蓉片对子宫内膜腺癌裸鼠移植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甲蓉片对子宫内膜腺癌裸鼠移植瘤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子宫内膜腺癌细胞株HEC-1-B制备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接种10天成瘤后,成瘤率100%.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甲蓉片组、雌激素组、空白对照组).成瘤后每天分别灌服含甲蓉片、倍美力的药液及生理盐水,28d后处死裸鼠,在透射电镜下观察3组移植瘤的超微结构.结果:3组均表现为肿瘤细胞增生分裂活跃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同时存在的现象.雌激素组与另2组比较,肿瘤细胞多处于增生活跃期.甲蓉片组肿瘤细胞中细胞溶解、死亡及凋亡的比例较多,与空白对照组一致.结论:甲蓉片对裸鼠移植瘤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可作为该药改善围绝经期诸证的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者:曾蕾;陶莉莉;黄真炎;叶燕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肠舒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胃组织微血管的影响

    目的:研究胃肠舒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胃组织微血管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止血敏组、蚓激酶组和胃肠舒组,除正常组外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造模,第7天测血糖,以血糖≥16.7mmol/L为纳入标准.第10天起,胃肠舒组予胃肠舒灌胃,止血敏组予止血敏灌胃,蚓激酶组予蚓激酶腹腔注射,模型组和正常组予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30周后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血液流变学、胃液体排空率等指标,并观察胃窦组织,光镜和电镜下胃组织微血管的病理变化.结果:30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升高;胃组织微血管管腔变形、狭窄,内皮细胞水肿,胞质内线粒体肿胀、甚至空泡化,毛细血管管腔变大.经胃肠舒和蚓激酶治疗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好转,胃组织微血管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微血管数量也显著增加.而止血敏治疗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较模型组差,胃组织微血管病理改变显著加重,微血管数量更少.结论:胃肠舒可通过增加胃组织血流量达到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功效.

    作者:钟毅;赵志明;陆英杰;连至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复苏饮对心脏骤停复苏犬脑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复苏饮对犬心脏停跳复苏后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复苏饮组,后两组复制心脏骤停和复苏模型;观察各组循环建立时肾上腺素、阿托品用量及循环恢复时间;在电镜下观察复苏犬自主循环恢复180min后大脑皮层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复苏饮组复苏所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总复苏时间明显缩短,脑组织病理损害亦明显减轻.结论:复苏饮能明显减少肾上腺素用量,减轻脑组织形态学损害,对复苏犬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锋利;靳利利;王大伟;赵丽芸;罗小星;陈镜合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树龄对广东引种印尼檀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影响

    目的:研究树龄对广东引种印尼檀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联用仪,测定不同树龄的引种印尼檀香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含量.结果:随着树龄增加总檀香醇的含量逐渐增加,E-荷叶醇的含量呈减少趋势.结论:广东湛江南药场引种的檀香挥发油的得率及质量与进口檀香十分接近,符合商品和药用要求.

    作者:颜仁梁;刘志刚;林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癌痛消颗粒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癌痛消颗粒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瘤株进行SD大鼠的移植性肝癌的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癌痛消颗粒高剂量组、癌痛消颗粒低剂量组、5-Fu组、模型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后处死大鼠,取出瘤块,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块中Bcl-2的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另设正常组大鼠10只,不进行造模及给药,供实验结束时取肝脏组织作空白对照用.结果: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细胞凋亡率下降、Bcl-2升高,运用癌痛消颗粒或5-Fu治疗后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下降.结论:癌痛消颗粒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其机理与下调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魏录翠;韦艾凌;黄小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痛风胶囊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痛风胶囊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组织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IgA肾病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同时给予痛风胶囊治疗,分别在第71、78、85、92、99天测24h尿蛋白定量,102d后检测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HE染色制片,光镜观察病理切片及采用免疫组化测定VEGF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用药中、后期,治疗组、阳性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用药后,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尿酸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各组(P<0.05);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肾组织中VEGF表达强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表达强度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肾小管坏死明显,治疗组肾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痛风胶囊能降低血尿酸及尿蛋白水平,对肾功能及肾组织结构无损害,能减少VEGF的增生,改善肾血管的完整性.

    作者:唐国良;张史昭;陈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戒毒中药清风胶囊中青风藤提取工艺考察

    目的:比较青风藤单提和与延胡索混提对青藤碱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将青风藤单独提和与延胡索混提,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青藤碱含量,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结果:混合提取青藤碱的提取率比单独提取高24.06%.结论:青风藤与延胡索混合提取有利于提高青藤碱的提取率.

    作者:张小红;朱卫丰;雷晓林;莫志贤;钱星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益气化纤汤对博来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气化纤汤对博莱霉素A5(BLMA5)诱导的大鼠肺问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射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小、大剂量益气化纤汤组.在同样条件下,药物灌胃饲养28d后,断颈处死.取双肺标本进行病理切片、测定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从病理切片、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和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方面来看,药物治疗各组的肺纤维化均比模型组轻.结论:益气化纤汤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GF-β1生成实现.

    作者:郑洁;刘良徛;姜瑞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椎穴振法对颈椎病动物模型谷氨酸含量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椎穴振法对颈椎病动物模型谷氨酸含量影响.方法:将兔固定于特定的兔架上,使其颈椎处于低头屈曲45°位的异常应力环境下造成颈椎病动物模型,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清及肌肉组织中谷氨酸含量.结果:造模后血清和肌肉组织中谷氨酸含量都显著降低;行大椎穴振法后,血清和肌肉组织匀浆中谷氨酸含量较模型组都显著升高.结论:大椎穴振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可能与提高组织细胞谷氨酸含量并恢复其正常神经传导功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廖揪;徐腾;陈水金;王诗忠;何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热敏点灸法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一种简便、高效、安全的新疗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40例枕神经痛的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热敏点灸法实验组(20例)和针刺穴位对照组(20例).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包括不足10天者).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针,两组病人在疗程前后分别测定疼痛评定指数.根据治疗前后的积分来评定治疗效果,观察热敏点灸法对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疼痛评定指数、现时疼痛强度与视觉仿真评分等三项指针的评分,热敏点灸实验组与针刺穴位对照组,两组组内比较在PRI、VAS、PPI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上有极显著的差异性(P<0.01);在组间治疗效果比较上,热敏点灸法实验组与针刺穴位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在PRI、VAS、PPI的积分上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热敏点灸法实验组痊愈率为40%,显效率为45%,针刺穴位对照组的痊愈率与显效率分别为20%、30%,两组的显愈率为85%、5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显效以上病例的治疗天数,实验组(8.47±4.26)天,对照组(11.80±3.36)天,两者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热敏点灸法治疗枕神经痛有很好的疗效,优于针刺穴位疗法,并且疗程明显缩短.热敏点灸法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速效、高效、安全无创痛、方便无副作用等优点.

    作者:徐彰怡;康明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血浆ET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SD大鼠血浆中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研究电针刺激及电针预处理后SD大鼠血液中ET含量的变化趋势,探讨针刺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电针治疗仪对SD大鼠在足三里穴进行刺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量实验动物血液中ET含量的变化,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针刺预处理组ET含量显著降低,直接针刺组ET含量较空白组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足三里穴进行电针预处理可以降低SD大鼠血浆中ET含量.

    作者:史培泉;王世军;英振昊;史兆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元代名医滑寿的生平与医学成就

    滑寿,字伯仁,一字伯休.晚号樱宁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家,著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十四经发挥>、<诊家枢要>等医学著作,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读素问钞>是分类整理、择要类编<素问>之作,开节要类编<素问>之先河.<难经本义>则考证<难经>条文出处,详加点校,求其本义,使<难经>医理彰显于世,成为注释<难经>的典范之作.<十四经发挥>为针灸学著作,书中强调了任、督二脉的地位,提出任、督二脉应与十二正经并列,而称十四经.循经考订穴位657穴,首倡循经取穴法,对于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诊家枢要>则是滑寿的脉诊专著,详述30种脉象,又把30种脉象主病与六部定位结合起来诊断疾病.滑氏之脉学对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影响甚深.滑寿临床方面无专著传世,然从<名医类案>收录滑氏的47则医案中亦能窥其端倪.滑氏辨证详而精审,精于脉诊,对妇科疾病更为善长,临床治疾,活人无数,有神医之称.

    作者:许敬生;孙现鹏;贾可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宋代药材产地概貌(三)

    5 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包括了今江南的浙江、上海、江西的全部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

    作者:张瑞贤;王婧;张卫;张慕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运气南北政六探

    首先对运气南北政中的正化对化、得政平气、太极全息、南北异同和河洛探源进行了触类旁通.其次指出了前贤大师在甲已为南政、戊癸为南政、亥子丑寅卯辰为南政、中医废立和解析中的误解.后对初到六探进行了回顾,对<内经>原文进行了释译,对运气南北政的价值意义进行了简议.

    作者:晏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医理论研究应重视概念的逻辑统一性

    古典中医理论虽多用自然语言表述,对概念缺乏严格的定义,由此导致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中对概念的逻辑统一性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人为的割裂或错误定义.通过对虚实、胃气、正治与反治概念的剖析,指出了存在的具体问题,强调在现代形势下,应重视中医概念的逻辑统一性.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基于CIELAB、 LCH的典型舌色与复杂舌色的颜色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典型舌色与复杂舌色的颜色特征和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从445例淡红舌中,选取典型淡红舌23例、偏紫舌36例、偏暗舌12例,从236例红舌中,选取典型红舌13例、偏紫舌20例、偏暗舌21例.采用Matlab软件,在CIELAB和LCH颜色空间中对各类舌色的数据及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1)淡红舌的明度高,色相偏于红黄.(2)红舌的明度减低,彩度加大.(3)典型淡红舌、典型红舌的特征为明度和彩度均加大.(4)偏暗舌以明度的减低为著.(5)偏紫舌的特征为色相偏红紫色.(6)偏紫舌与偏暗舌在CIELAB和LCH颜色空间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结论:典型舌色与复杂舌色的颜色不同,在颜色空间的位置不同.

    作者:梁嵘;陈松鹤;黄庆梅;王召平;罗大中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