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国际刊号:1672-6278
  • 国内刊号:37-1413/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82
  • 周期:季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杂志   2003年2期文献
  • 医学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打印管理服务功能的实现

    打印管理是组成医学图像存档和传输(PACS)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必须按照DI∞M标准来设计.本文简述DI-COM中的传输和打印管理服务的基本内容,对打印管理模块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打印管理模块的实现,并列出了用DELPHI实现的程序模块以及实现时需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作者:朱剑锋;谌家喜;刘正敏;冯焕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隐马尔可夫模型在睡眠分期中的应用

    清醒期(W)、快速眼动期(REM)和睡眠二期(S2)在睡眠总时间中占据很大比例,而且三者从脑电(EEG)上较难区分.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从单导睡眠脑电中区分W期、REM期和S2期.对受心电干扰明显的脑电信号进行独立分量分析(ICA),去除干扰;建立佳阶数AR模型,进行谱分析,提取EEG平均频率,和EEG幅度均值、标准差一起作为观察值;分别建立W期、REM期和S2期的连续密度隐马尔可夫模型(CD-HMM).经过测试,W期、REM期和S2期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2%,100%和94%.表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在睡眠分期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江朝晖;李继伟;冯焕清;周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准无损压缩算法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准无损压缩算法.在对原始信号进行一级小波分解的基础上,根据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所占位数的不同分别进行无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失真度非常小,而且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

    作者:郑凯梅;余生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基于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压缩

    简要介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法,并提出了一种在matlab平台上实现基于小波的医学图像压缩的新方法.

    作者:樊华;郑小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生物碳素材料表面界面特性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的研究

    利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一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在Ti6A14V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单晶硅片表面上制备金刚石薄膜,并选择抛光石墨进行对比.分别对这三种碳素材料进行表面界面特性表征和血液相容性评价.结果发现,色散极性比是决定生物碳素材料抗凝血性能好坏的主要参数,表面粗糙度是影响生物碳素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主要因素.

    作者:易树;尹光福;郑昌琼;李伯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基于串行可电擦除存储器(EEPROM)的CPU监控器X4043/45在小脑电刺激器系统中的应用

    介绍了基于串行EEPROM的CPU监控器X4043/45工作原理,讨论了它在小脑电刺激系统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与单片机通讯时的一些实践经验.

    作者:魏传忠;莫志宏;田学隆;马贵平;刘国传;靳平;王天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稳态平面波作用下人体比吸收率分布研究

    应用FDTD(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稳态平面波在不同的入射方向和场极化方向时人体的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SAR)分布,通过计算、模拟、仿真获得了一些结论;对电磁波的生物学效应、生物电磁剂量学研究进行有益的尝试.

    作者:朱士虎;卢智远;孔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检测的应用研究

    利用二进样条小波对信号按Mallat算法进行数字滤波,去除干扰.再利用动态的检测算法及规则对QRS波主要集中的23尺度下的QRS波进行检测.从而有效的提高QRS波的正确检测率.

    作者:孙光耀;余生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长跑运动员运动心电图的研究

    观察中长跑运动员蹬车运动前及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图特征.采用SchillerAT-10运动心电图机记录蹬车运动前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图变化,并进行分析.中长跑运动员运动前心电图表现有多种形式的电活动,运动心电图显示,随运动负荷的增加,心率逐渐上升,J点下降,J80上升,STS坡度增加.结果表明,多年的运动训练能改善心血管活动,但是在运动试验中所发生的心电图变化应与病理性改变加以鉴别.

    作者:朱琳娜;高丽;沈东颖;王明燕;万利;周瑞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导管表面润滑处理研究

    介绍了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导管表面润滑处理的方法.对润滑涂层的作用原理、涂覆工艺等进行了论述,并讨论了用于润滑处理的聚合物、溶剂的选择及润滑处理后介入治疗导管表面摩擦系数的变化情况.通过生物安全性试验和临床试用,证明了本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罗西友;夏毅然;赵成如;王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波分析在心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主要从三个方面(心电信号的预处理、参数检测和波形检测以及心电图的压缩)综述了小波分析在心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对各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并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廖云朋;何继善;张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冲击波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骨组织再生过程,许多因素可影响骨折愈合.许多生物及生物物理的方法已被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和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本文介绍冲击波促进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作者:王丹;刘云鹏;刘万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工器官的快速成形制造

    综述了一种快速成形技术在医学物理模型、可植入假体和组织工程人工器官制造中的应用,并比较了各种快速成形技术在人工器官制造中的优缺点,探讨了人工器官快速成形制造的发展方向.

    作者:何创龙;王远亮;杨立华;夏烈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组织芯片及其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组织芯片是一类新型生物芯片,它可以快速、高效地对大量组织样本进行分析,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已得到有效的应用.本文就组织芯片的制备及其应用进行了综合讨论.

    作者:吴明生;王远亮;王凭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醋酸烯诺孕酮埋植剂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

    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醋酸烯诺孕酮埋植剂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线性试验与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 8%,残留量为0 93%.样品在灭菌后,室温放置3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均在0.0001%以下,符合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大于0.001%的规定.表明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醋酸烯诺孕酮理植剂中环氧乙烷残留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对该产品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检测与控制.

    作者:杨清华;潘华先;王传栋;郈秀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用聚酯类材料的细胞毒性试验

    研究医用聚酯类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目前国际上认可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法--浸提液法,分别检测多种多用途医用聚酯材料的细胞毒性,按美国药典细胞毒性分级标准对其进行毒性分级,评价其细胞毒性.采用国际标准认可的试验方法,参照美国药典的评价标准,八大类不同用途的医用聚酯材料均呈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即无细胞毒性.

    作者:王昕;施嬿平;朱雪涛;贾彧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旋动式人工流产器的研制

    旋动式人工流产器是一种用于人工流产的新型手术医疗器械.它适用于早孕人工流产.实施流产术时,利用旋转运动将孕囊打碎、缠绕、剥离并将其牵取出官腔.400例手术均能顺利取出孕囊而终止妊娠,孕妇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提高了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了副反应和并发症.

    作者:刘传永;张明;韩爱民;孙业;程定超;孔令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前臂骨密度及血清IGF-1在2型糖尿病的特点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以及肥胖与非肥胖状态下IGF-1血清浓度及前臂骨密度水平.2型糖尿病100人,ELISA法测定血清IGF-1浓度,双能X光骨密度检测仪(DXA)测量前臂超远端及远端1/3交界处骨密度、骨矿含量及T积分.结果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14%(<50岁组)到73%(>70岁组),总发病率为33%(超远端)和27%(远端).其中女性发病率为47.7%和22.7%,男性为21.4%和30.4%.BMD、BMC、IGF-1血清水平随增龄逐渐低降,50岁以后女性BMD、BMC较男性显著下降.肥胖者的BMD、BMC较非肥胖者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低.IGF-1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及肥胖与非肥胖者之间均无差异.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非肥胖者高于肥胖者,IGF-1、年龄、体重、雌激素是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IGF-1与年龄和体重无关.男性前臂中远端骨质疏松明显,而女性则远端明显.

    作者:王文汇;孙晓辉;李敦军;张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肺功能临界状态下的肺切除探讨

    分析了66例肺功能大自主通气量(MVV)>50%的肺切除病人,手术后呼吸循环并发症为22.7%,手术死亡率为66.1%.术前MVV为40%或第一秒大呼气量(FEV1 0)>1000mi患者手术死亡率分别为11.5%和16.7%,作者认为应将该指标作为临界标准.同时提出标准之下并非手术绝对禁忌,标准之上亦非无手术危险,应结合不同疾病,手术性质,手术范围,患者的生理功能如年龄,体形等以及功能在两肺分布做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作者:阎申;徐迎春;夏明慧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