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国际刊号:1672-6278
  • 国内刊号:37-1413/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82
  • 周期:季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杂志   2016年1期文献
  • AMPK信号通路调控的自噬在七氟烷后处理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研究七氟烷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介导的自噬流在七氟烷后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建立急性大鼠在体心肌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烷后处理组(SP组)、Compound c溶剂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Com c组).除Sham组,其余各组缺血30 min,再灌注4h末.再灌注4h末,提取心脏,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AMPK/t-AMPK、LC3Ⅱ/Ⅰ及P62蛋白表达水平.与I/R组比较,SP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p-AMPK/t-AMPK蛋白表达上调而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SP组比较,Com c组心肌梗死范围增加,p-AMPK/t-AMPK蛋白表达下调而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上调(P<0.05).DMSO组相比于SP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后处理减轻了在体大鼠心肌I/R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减少再灌注期间自噬体的蓄积,保护自噬流进而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覃琴;王琛;乔世刚;周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型腹腔镜手术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设计帮助医生掌握腹腔镜手术技能的训练系统并初步验证其有效性能.基于人因工程原则设计训练器的尺寸轮廓和穿刺孔位置;依照McGill技能训练标准和腹腔镜手术基本、高级技能设计训练任务模块;根据腹腔镜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的佳操作姿势对台车进行设计;为配合使用腹腔镜以及根据空间运动要求设计扶镜器.12名无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学生随机分为2组,使用腹腔镜手术训练系统分别以多孔和单孔操作的形式连续9天练习3项基本任务,记录2组人员训练前后完成任务的时间并进行比较.2组无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学生在使用该训练系统培训后,完成任务的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本研究设计的训练器系统符合人因工程学,对于熟悉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提高多孔和单孔手术操作能力有显著的训练效果.

    作者:宋成利;王贤玲;吕坤勇;李显达;赵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镧系铕配位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研究

    本研究以羧甲基壳聚糖与镧系金属铕水合物进行配位,经发泡和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得到镧系铕配位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吸液倍率测试、荧光光谱分析、大鼠背部止血实验和抑菌试验分别对该止血海绵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能进行研究.该止血海绵呈多孔层状,吸液率达30~33倍,具有红色特征荧光性能.用于大鼠背部出血时,能迅速止血,粘附创面.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有抑菌作用.该止血海绵可用于创面止血抑菌、特殊标记感染区和特征光学显示,在外科手术和家庭护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

    作者:王晓晨;李红梅;张伟伟;郈秀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核磁共振弛豫分析仪场频联锁电路设计

    为了研制一个稳定、高分辨特性的磁共振弛豫分析仪场频联锁系统,利用FPGA作为系统控制核心控制DDS电路,产生快速所需的调制射频信号.然后对锁场系统中发射单元,射频开关以及接收单元进行电路设计.后,通过实验验证,整个锁场电路在3.268 MHz的频率下,能够激励氘核并产生磁共振信号,并且在接收单元中,能够将uW级的磁共振信号进行前置放大,使其达到330 mW,便于FPGA处理.本系统对将来研制高性能弛豫分析仪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张凯威;苗志英;施群雁;陈珊珊;汪红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功能颈椎牵引椅的研制

    为了提高颈椎病治疗效果,我们设计了一种带有角度控制的多功能颈椎牵引椅.多功能颈椎牵引椅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设计,选用ATMEGA16作为核心处理器,实时监测和处理各通道传感器采集到的牵引力、牵引角度等信号,通过对机械系统的精确控制,实现力量、角度的组合牵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精度高、运行平稳可靠,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症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成志新;王京华;韩爱民;金振华;沈正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TMS线圈与EEG电极线相对位置对TMS-EEG信号的影响

    通过分析经颅磁刺激线圈放电时的电场分布,探索磁刺激输出脉冲对脑电采集帽产生的伪迹信号来源.我们通过建立八字线圈感应电场分布的半无界空间数学模型,获得八字线圈感应电场的分布特性,分析磁刺激影响脑电采集回路的两种影响因素,我们用matlab软件仿真刺激线圈与脑电极线成不同角度、不同距离时产生的伪迹信号的变化趋势,通过模型试验和人体实验验证这种趋势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脑电导线重合于线圈长轴,产生脑电伪迹小,当线圈转动其他角度或当线圈下移时伪迹会逐渐增大,大伪迹幅值是小伪迹幅值的约10倍.在TMS-EEG试验中,伪迹信号的幅值、持续时间与线圈摆放位置、角度有关.通过实验前合理排布脑电极线可降低伪迹信号幅值、持续时间等参数,提高磁刺激下脑电信号特征信号提取的准确性.

    作者:金芳;靳静娜;刘志朋;殷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动态生物组织参数的微波热消融仿真研究

    本研究采用基于实验数据的以温度为自变量的动态组织参数,建立了临床常用微波针的仿真模型,并在仿真过程中循环更新组织参数值以实现微波消融过程的动态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消融区域大小和形状及温度变化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因此,该方法建立的微波消融动态模型,为临床微波消融治疗的手术计划制定、治疗温度实时监控及疗效评估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孙海祥;赵金哲;王宏;刘珈;钱志余;李韪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种干粉定量给药装置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我们设计了一种体积较小、便于随身携带,操作简单及生产成本低的新型干粉定量给药装置——干粉定量吸入装置.本研究分析了干粉吸入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装置的零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与分析.通过释药稳定性实验研究,同时模拟人的吸入药物过程.测出每次实验吸出的药物质量,实验结果数据在期望值上下10%范围内波动,验证了结构的合理性,对新型干粉定量吸入装置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根生;石更强;赵敏;孟胡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组织光学模型的Monte-Carlo仿真研究

    研究脑组织参数和光学特性对NIRs光谱在组织表面的分布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脑组织光学模型进行仿真,分别研究脑脊液含量、灰质和白质的光学系数对组织表面光通量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脑组织的组织参数和光学特性影响组织表面的光通量值.组织表面的光通量与脑组织吸收系数呈负相关,与脑组织约化散射系数呈正相关.理想状态下,在1.5~3.5 cm的检测半径内,组织表面的光通量值与脑脊液含量和脑实质光学特性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刘玉冰;钱志余;王宏;李韪韬;刘洋洋;王绍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免疫规划的传感器非线性校正

    在医学仪器测量中,大多数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呈非线性.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在进化规划的基础上引入生物免疫机制,从而形成免疫规划,利用免疫规划来对传感器进行非线性校正.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免疫规划计算得到校正环节的待定常数,使得整个系统的输出与传感器的输入间呈线性关系.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利用免疫规划对传感器进行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具有较高的校正精度,较快的收敛速度和非常好的稳定性.

    作者:卢莉蓉;牛晓东;周晋阳;石春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种基于复合稀疏表示的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方法

    利用磁共振影像数据实现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准确诊断.将常规稀疏表示中的单层字典分解为两层,分别使用各类别的典型样本和类内差异作为两层字典的元素;设计一种两层字典协调工作的复合稀疏表示形式,以期利用训练样本更为精确地表示待识别样本,并构建分类器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分类识别.在ADNI数据库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识别性能优于支持向量机和同类的稀疏表示分类器.

    作者:滕升华;商胜楠;王芳;赵增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连续血压测量系统

    针对现有连续无创血压测量系统采样频率和计算精度较低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F103T4和DSP TMS320C5535芯片的双核血压测量系统.利用STM32和DSP芯片在信号高速采样及高精度运算上的优势,实现了对脉搏波信号的高速采样和计算,改善了连续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精度.实验测量30名随机受试者,其医用水银血压计和本系统测量结果的差值均符合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AAMI)标准要求,通过Bland-Altman差值法对两种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研究设计的连续无创血压测量系统可初步在家庭和临床医疗方面进行人体血压的动态跟踪测量.

    作者:包科;顾亚雄;高俊;聂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流体剪切力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的一种防御和应激调控机制,参与维持细胞的代谢平衡.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自噬是影响内皮细胞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流体剪切力也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血管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的维持在整个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细胞自噬和流体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流体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莹莹;曾烨;刘静霞;闫志平;刘肖珩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