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9011
  • 国内刊号:37-1426/R
  • 影响因子:1.15
  • 创刊:1990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24-134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3期文献
  • X线诊断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2例报告

    例1男,17岁.左胸被马车扎伤1月,活动后呼吸困难而就诊,.胸部正位片:左胸呈均致性致密影,同侧肋间变窄,胸廓塌陷.支气管体层:可见左主支气管位于隆突下2.5cm处气柱截断,呈盲端(图1).支气管造影:造影剂于左主支气管距隆突2.5cm处受阻,阻塞端呈圆锥形(图2).X线诊断:左主支气管于隆突下2.5 cm处完全断裂.术中所见,由于局部粘连严重,断端远侧与降主动脉粘连一起,故分离作支气管吻合困难,只好行左肺切除术.

    作者:王绍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肝癌放射介入治疗的少见并发症3例报告

    肝癌放射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有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发热、血粒细胞减少等,胃壁坏死穿孔、腹膜后血肿、背部溃疡较少见,作者各遇到1例,报告如下. 例1男性,66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3个月以原发性肝癌入院,既往无胃溃疡病史.行肝癌介入治疗术,术中用药THP6Omg、DDP8Omg、5Ful.5g,40%碘化油10m1栓塞肝区肿瘤血管,影像观察碘油沉积于肿瘤区.第2天,患者突然出现上腹疼痛,呈持续性,继而全腹痛.查体:腹平坦,腹肌紧张,全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腹部透视显示石膈下有游离气体,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急症手术探查.

    作者:薛洪范;石学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报告

    患者女,15岁.发现右侧下颌骨膨胀肿大5个月而就诊.体检:双肺呼吸音清,心律整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扪及.右侧下颌骨体部膨大,可扪及骨性隆起,无乒乓球感.口内右下第1、2磨牙I度松动,有叩痛. X线右侧下颌骨正侧位片示:右下颌骨体部可见3.0cm×2.8cm×2.5cm类圆形密度不均增高影,边缘清楚,周围可见低密度环,肿物与第1磨牙根紧密相连,局部下颌骨皮质向外膨隆(图1).

    作者:孟桂云;张伟;段崇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T诊断眶底骨折眶内容物疝入上颌窦3例报告

    眼眶外伤中眶底骨折并发眶内容物疝入上颌窦比较少见.由于组织重叠和密度分辨率的影响,X线平片易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所见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19~48岁.2例为拳击伤,1例为足踢伤.病史1天至2月,左侧2例,右侧1例.1例无明显症状,在上颌窦拍片时偶然发现.2例主要症状为眼脸肿胀,口鼻少量出血,视力下降,同时可伴有复视或眼球运动受限.1例为手术证实,2例追踪随访证实.

    作者:王加珍;刘清玉;陈永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慢性间歇期创伤性膈疝1例报告

    患者女,42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腹部胀满、不适,严重时感腹痛明显,呈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吐后不适稍感减轻.1年前患者曾被人刺伤胸部,在外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体检:左下肺呼吸音减低,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患侧胸背部见纵形刀伤瘢痕,长约5cm. 胸部透视:左下胸部呈大片密度增高影,上界为凸向上方的弧形线影,其内可见气液平面,左肋膈角变钝,左侧胸膜肥厚粘连.诊断:考虑左侧液气胸,建议钡餐检查,排除左侧创伤性隔疝.

    作者:王冬梅;蔡志春;孙艳;金艳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颈椎病的X线表现(附96例分析)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X线的征象与临床症状不相符,有部分患者自觉症状很轻微,但X线的征象很显著.还有些症状很重的患者,X线的表现却轻微,本文选择了96例资料较完整的颈椎病患者X线正侧位片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96例患者中,男62例,女34例,男女之比约为1.8:1,年龄32~76岁,平均52岁.颈椎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颈肩部痛疼、手指麻木,眩晕、头痛、恶心.全部病例由岛津300mAX线机摄取颈椎正侧位片.

    作者:吴报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癌性食管狭窄并食管气管瘘的内支架治疗疗效分析(附8例报告)

    应用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梗阻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献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1,2]现结合我院1997~1998年实施的8例患者报告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组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2~72岁,平均63.5岁.吞咽困难2~8个月,平均5个月;狭窄长度3~10cm,均为中下段狭窄;1例食管完全闭塞,4天未能进饮食;2例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进饮食即刻出现严重呛咳;1例食管癌术后5个月发生吻合口狭窄,只能进流质饮食.

    作者:张付民;徐玉珍;施英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根管疾病治疗后的X线表现

    根管疾病治疗后疼痛是每个口腔内科医师经常碰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肿胀,甚至患有急性蜂窝织炎症,这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作者从1995年开始采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根管治疗后疼痛,并拍摄X光片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是根据Matusow等人提出的根管治疗后疼痛的诊断标准[1,2],我们在口腔科门诊遇到的根管治疗后疼痛病例,不分年龄、性别和牙位,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实验组,共42人46颗牙,第二组为对照组,共43人46颗牙.均有根管治疗后疼痛的所有病例均X光片.

    作者:吕红;张殿星;王华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髋臼骨软骨病的X线诊断(附25例分析)

    髋臼骨软骨病是一种少见病,国内文献报道较少,作者收集到的25例该病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17例,女8例.发病年龄7~16岁,平均年龄13.4岁.10岁以上的共20例(80%).病程长短不一,从发病到就诊短时间3个月,长时间2年.25例中单侧患病21例(84%),双侧患病4例(16%).所有病例均因患肢疼痛就诊.1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跛行,3例患肢活动明显受限.7例髋部软组织轻度萎缩,大粗隆明显外突,局部皮肤色泽正常,患肢活动度明显加大,4例有明确的外伤外.实验室检查除1例血沉快(46mm/h)外,均无阳性发现.

    作者:刘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T在食管癌放射治疗定位中的应用

    在放射治疗的CT定位不但可以精确显示病变范围与轮廓,而且还可以计算深部剂量分布,减少正常组织的损害,因而可以发挥大限度治疗效果.1 材料与方法本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40~80岁.食管上段癌17例,中段癌8例,中下段癌7例,腹段癌3例;病变长度小于3cam 6例,3~5cam19例,5cm以上10例,病灶直径2.2~4.4cm.设备为Picker.I.Q型CT扫描机,塑胶人体模型,毫米级米尺,色笔,园规,体表定位用小方形聚乙烯条.扫描时间2s,厚度10mm,层距10mm,扫描野480mm,显示野400~480mm,参考X光片,从颈6椎体下缘扫描至贲门部.

    作者:窦会敏;潘伟;李艾帆;赵国营;常群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2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分析

    子宫输卵管病变是不孕症患者常见的致病原因,子宫输卵管造影仍为临床检查不孕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作者将12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影像进行分析总结.1 材料与方法本组120例病人均采用500mA X线摇控床监视观察,术前准备,(包括碘过敏试验),采用60%或76%的泛影葡胺做造影剂,经阴道插管,注药剂量为8~10ml.透视下边注药边观察子宫腔及双侧输卵管的充盈过程,待充盈满意后用手轻揉腹部,进一步观察造影剂在盆腔内的弥散情况.同时在观察过程中适时摄片,以记录早、中、晚各期的影像特征.

    作者:方顺来;王成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肝移植术后影像学应用及评价

    自从1963年3月美国的Starzl施行第一例原位肝移植以来,肝移植在国外发展迅速.我国肝移植起步较晚,1997年才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累计达一百余例.近年来,随着肝移植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增高,但术后并发症仍是常见的问题,也是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挽救移植的肝脏和病人的生命都至关重要.肝移植术后影像学的合理应用,已引起临床和放射学者的高度重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胆道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和其它排斥反应等,多出现在术后数周至数月内,少数出现于数年内.

    作者:孙希杰;全显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肝脏肿瘤MRI信号值和信号比值与疾病性质的相关研究

    肝脏肿瘤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转移瘤、腺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其中以肝细胞癌、转移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为常见.通过各种影像学方法的改进和发展,对其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已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磁共振成像(Magri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继CT之后的又一项新的影像学技术,随着其设备的不断完善,成像速度的加快,加之多参数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已成为敏感(检出率高)的方法之一[1].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参数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类,目前国内外对定性指标研究较多,而定量参数研究的相对较少,定量参数主要包括对比噪声比(CNR)、病灶/肝脏信号强度比(SIR)、T2指数(T2 index)、T2值、T2值[2],本文就这些定量指标在区分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瘤方面的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陈静静;王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CT对比剂时血管外渗的频率和处理

    皮下外渗被认为是对比剂注射的并发症,外渗可造成局部皮肤小红斑肿胀和广泛的组织坏死.螺旋CT的广泛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日渐增多,在造影时注射速度快、观察时间短,另外年老体弱和肿瘤化疗的患者,血管弹性差或有损伤更易造成对比剂外渗.

    作者:黄杰;胡兴华;王道萍;王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岛津S/V1250X线机监示器故障检修

    障现象:透视时,X线机监视器无图像显示,操作主控制台上X-ray灯亮,摄影点片工作正常. 故障分析与检修:该设备于目前安装调试正常后投入使用.标准配套为主控制台XED15OL-20,遥控胃肠床ZS-5B.近期医用监视器逐渐变暗,直至无光栅.调整监视器亮度、对比度按钮屏幕光栅仍无改变,透视时,操作主控制台上X-ray灯亮,摄影点片工作正常,说明操作台控制电路、高压发生器电路、X线球管电路无故障.故障发生在影像增强器系统电路、摄像系统电路或监视器系统电路.拆下X线机影像增强器系统外壳,取下摄像机系统.

    作者:刘勇;崔若棣;李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学成像设备远程质量控制

    医学成像设备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是确保临床影像诊疗质量的前提,质量检测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国际上将其分为验收检测、状态检测及稳定性检测三种形式.其中,稳定性检测贯穿在设备的整个使用过程中,周期短一般在一年以内,重要参数以日、月为周期,因此,可以及早发现设备问题,消除故障隐患.由于设备和人员条件所限,国内多数医院很难开展稳定性检测,因此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发布<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省、市卫生厅成立质量状态检测和评估(其中规定的三种医学成像设备是CT、MRI和ECT).

    作者:王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刘作勤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