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9岁.腰部被人用砖头砸伤,自觉腰腿疼痛.外院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腰5后上缘碎片骨折.手术所见:腰 4,5 椎间盘部位后突,切开后纵韧带,骨片切除,然后刮除腰 4,5 椎间盘髓核.
作者:赵静品;张泽坤;李玉清;王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孕妇 25岁,初产.孕39周来我院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胎儿头位,双顶径95mm,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脊柱排列整齐,四肢活动可.胎心率148次/分,律齐,胎儿其他内脏器官显示正常.
作者:刘蓉;向群;王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25岁,孕1产0,因停经3+月下腹痛4~5天,而来院行孕期检查.
作者:王洪涛;邹艳丽;王向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45岁.既往体健,1周前无意中发现双侧腹部鸡蛋大小肿物,表面不红肿,疼痛不明显,有憋胀感来就诊.使用仪器麦迪逊SA-7700超声仪,探头频率7.5MHz,仰卧位常规腹股沟扫查.于左侧及右侧股沟皮下脂肪层下方分别见34mm×17mm、33mm×18mm大小的椭圆形不均匀等回声块影,类似乳腺体组织,边界清,无包膜.周围未探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双侧腹沟包块,副乳腺的可能性大.经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73岁.因上腹痛伴发热7天来院就诊.查体:老年女性,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上腹部压痛,剑下似可及5.0cm×6.0cm肿物,质硬,肝脾肋下缘未触及.B超:肝左叶内探及6.5cm×4.0cm大小低回声结节;CT平扫:肝左叶体积增大,其内可见5.0cm×7.0cm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较正常肝实质密度低,腹腔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脾脏不大.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AKP)升高,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均在正常水平.
作者:黄秀娟;周伟;阚中锋;陈建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骨软骨瘤临床上多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发生于腕骨者罕见,近我院遇到1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洋;刘秀淼;马素安;张希富;高维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33岁.因多关节肿痛1月余,右腕关节剧痛1天于2003年收入本院.患者1年前出现右膝、双踝、双足肿痛,伴发热,体温在37.8℃左右,青霉素及中药治疗后关节肿胀减轻,但仍有右膝关节疼痛,间断发热.1天前,出现右腕关节剧烈疼痛,不能活动,伴关节肿胀.既往患银屑病5年,现有小腿棕色斑块沉着,无外伤史.
作者:孙红胜;张源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小儿滤泡性膀胱炎是慢性非特异性膀胱炎的一种类型,临床超声报道罕见.我院发现较典型的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宗明;陈长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夹层动脉瘤的医学影像检查既往主要依靠X线检查,随着螺旋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螺旋CT血管造影,电子束CT的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已用于临床并显示了优越性[1].我院3年来用螺旋CT检查1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汪云;唐金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总结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CT、MRI表现,并与其他原发和继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相鉴别,从而得出较准确的影像诊断,协助临床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作者:田超;崔世民;张蕾莉;刘梅丽;靳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肺炎性假瘤是非特异性炎细胞集聚,并不是真正的肿瘤,也不是特异性炎症如结核等所引起的肿瘤样病变.在CT图像上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1,2].笔者搜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不规则形肺炎性假瘤,回顾性分析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李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77年Cruntzig在苏黎世首次完成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此后在世界各国迅速得到推广,成为非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恢复冠状动脉循环供血的常用方法[1].本文回顾分析25例冠状动脉心脏病PTCA治疗(其中8例狭窄较重者支架植入)后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周鹏;叶兆智;陈荔川;高雪梅;曾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乳腺癌的超声研究报道已很多,但对瘤床残留癌的声像特点描述的文献甚少,本文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单纯瘤体摘除术后瘤床残留癌进行观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乳腺癌单纯瘤体摘除术后瘤床及周围残留癌的声像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管一帆;刘兰芬;董磊;赵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逐渐从形态成像向功能成像转变,并广泛应用于临床.CT灌注成像即为研究组织血流动力学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可在病变的早期阶段提供功能信息.本文简要介绍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并对成像的原理、参数及面临的问题等予以简要介绍.
作者:李霞;刘林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神经影像学技术对于癫痫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其中CT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逐渐减小,MRI是目前应用为广泛且对于海马硬化、肿瘤以及皮质发育异常具有很高的敏感性.PET、SPECT、MRS、MEG等也成为对癫痫诊断的重要工具.本文就近20年出现的影像学技术对癫痫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朱光斌;姜苏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需求的变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美国已将医院的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如何有效地进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根据正电子发射与计算机断层相容扫描仪(pso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的特殊性,我院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实施健康教育,使受检查者树立健康意识,提高了对所患疾病及所要做检查的认识水平,顺利完成了PET-CT检查,现将健康教育实施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健;刘理慧;王莉;黄葵红;黄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发病急、症状重,而且在短暂时间内危及生命.有黄先勇等[1]报告由于许多患者心肌梗死(MI)的首发症状不典型,常常发生较长时间的误诊.
作者:王丽萍;孙纯风;马素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2001年7月开展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多电极射频(radio freguency,RF)消融治疗肝肿瘤6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韩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故障现象:岛津CT(SCT-4500T),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现做10mm层厚扫描的图像颗粒度增大,类似于5mm层厚像.
作者:囤荣耀;相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生物医学图像学(biomedical imaging,BMI)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它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15~16世纪,甚至更早时期.然而,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使它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学科.
作者:朱翠玲;赵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评述心脏功能性MRI、心肌灌注成像和冠状动脉MR成像的新发展状况和临床应用,叙述有关各种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所用序列特点,以及对各种心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史浩;赵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