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脱乙酰度的壳多糖制备出不同脱乙酰度的壳多糖膜,并时其结晶性、吸水性以及对NaCl、色氨酸、葡萄糖的渗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脱乙酰度的提高,膜的结晶性、吸水性降低,而对NaCl、色氨酸、葡萄糖的渗透性则升高.
作者:刘伟治;姚子昂;刘万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生物活性测定证明,壳寡糖的诱抗活性与壳寡糖的聚合度及脱乙酰度密切相关,低聚合度(DP<15)及高脱乙酰度的壳寡糖的诱抗活性高.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飞行时间质谱(TOF-MS)法检测壳寡糖的聚合度和脱乙酰度.
作者:李曙光;白雪芳;杜昱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应用多种层析手段,从采自广西北海的褐藻果叶马尾藻(Sar-gassum carpophyllum)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应用多种波谱技术,分别确定为:戈米辛N(Ⅰ),132S-羟基脱镁叶绿素a(Ⅱ),脱镁叶绿素a(Ⅲ),棕榈酸(Ⅳ),反丁烯二酸(V),时羟基苯甲酸(Ⅵ),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Ⅶ)和甘露醇(Ⅷ).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得到,Ⅰ首次从海洋生物中获得,Ⅰ-Ⅲ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和弱的肿瘤细胞毒性.
作者:汤海峰;易杨华;姚新生;许强芝;张淑瑜;孙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研究孔石莼中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并对多糖进行了灰分、总糖、水解硫酸根含量、特性粘度等测定,以及元素分析、单糖气相色谱分析、氨基酸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仪器分析.
作者:王艳梅;牛锡珍;张虹;李智恩;张全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对溶菌酶降解壳聚糖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降解过程的粘度变化、温度、pH值、反应时间、酶浓度、壳聚糖浓度以及壳聚糖的脱乙酰化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壳聚糖为底物的溶菌酶的催化是属米氏酶的特征,该酶促反应的适宜温度为50℃,适宜pH值是6.0左右,壳聚糖的脱乙酰度越低降解速度越快.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万,相对分子质量组分集中,水溶性良好.
作者:周孙英;余萍;陈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枝管藻多糖(CF)对荷S180小鼠的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枝管藻多糖ig荷S180小鼠,采用物理和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定其瘤重、脾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血清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低、中、高三个剂量的枝管藻多糖均能显著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其抑瘤率为27.83%~33.97%,以中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显著;对荷瘤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及外周白血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影响;枝管藻多糖能显著降低荷瘤小鼠血清MDA含量和显著提高其SOD活性.结论:枝管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静凤;张学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海洋软体动物管角螺Hemifusustuba(Gmelin)肌肉中糖蛋白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及抗肿瘤活性.方法:管角螺肌肉用盐水浸提,水提取液再经DEAE-cellulose、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冷冻干燥得到1种中性糖蛋白(Neutral Glycoprotein of H.tuba,NGH)和3种酸性糖蛋白(Acidic Glycoprotein ofH.tuba,AGH);HPLC对NGH进行了纯度检测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改良的苯酚-浓硫酸和Folin酚法测总糖、总蛋白质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糖组成,IR和NMR法确定糖苷键类型.结果:NGH为均一性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7.66×105,其总糖含量为89.6%,蛋白质含量为7.2%;糖组成分析表明:糖链部分主要由半乳糖及少量的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23.5:2.6:1.0;IR及1HNMR谱分析表明:其单糖残基为α-吡喃构型.初步药理实验表明:NGH对小鼠S180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傅余强;顾谦群;刘睿;方玉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综述国内外有关海马药用研究的概况,包括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现状等.
作者:严家彬;马润娣;于立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综述国内外对褐藻岩藻聚糖的化学组分、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其化学组成以L-岩藻糖和硫酸基团为主,由于来源不同而含有不同比例的糖醛酸和其他单糖组分.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分析结构,L-岩藻糖可以以α-(1→3)、α-(1→2)和α-(1→4)的方式连接成主链,并且在不同位点上有硫酸基团的单取代或双取代.这种组分和结构使得褐藻岩藻聚糖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作者:林洪;江洁;薛长湖;蔡跃飘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对沙蚕组织内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蚕组织内含有67.43%的氨基酸,14.24%的脂肪酸,其中EPA含量为6.5343%,谷氨酸含量为10.288%;此外还含有大量的Zn,I和Se等元素以及纤溶酶等,显示了它作为功能食品及药用物质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刘向辉;戈峰;潘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以CdCl2作为诱导剂,用不同浓度的CdCl2对牡蛎进行诱导培养.对MT提取液进行紫外吸收和原子吸收测定,结果表明牡蛎金属硫蛋白的合成随着CdCl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至0.005mmol@L-1达到大值,每克湿组织能获得10μg MT,诱导效果显著.
作者:任育红;吴江涛;杨加华;焦建伟;茹炳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对黄海产海燕生殖腺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如下:海燕生殖腺蛋白质含量为43.25%,脂肪含量为14.22%,还原糖含量为3.48%,总糖含量为18.60%.并进一步对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作了定性定量分析,其中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6.24%,半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46%,其它氨基酸含量为53.30%;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分别占总不饱和脂肪酸的22.39%和0.30%,EPA含量显著.
作者:任虹;迟安政;陈倩洁;程岩;刘传琳;郭承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与相关血浆生物分子学的变化.方法:用PSS治疗ACI 47例,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脂、血糖、内皮素(ET-1)、P-选择素(P-sel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变化,并设中药血栓通和胰岛素对照组.结果:PSS治疗ACI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但它还有明显的降血脂及抑制ET-1和PAF的作用.结论:与血栓通相比,PSS除有降低血脂作用外,还具有降低ET-1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许继平;许顺良;来超;孙昱;翟桂霞;刘同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国际海洋天然产物研讨会(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Marine Natural Products,简称MaNaPro)是反映国际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新趋势、动态和进展的重要的国际性会议,每3年举行1次.
作者:郭跃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