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济宁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9760
  • 国内刊号:37-1143/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医药卫生综合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2010年2期文献
  • 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研究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上级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调查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济宁市紧急救援中心所有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病种、年龄、性别、呼救时间、呼救地点、所属急救区域(市区、城郊、农村)、病情摘要、联系电话.对收集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6:1.年龄以20~49岁的患者为多.(2)济宁市院前急救病种位于前5位的是:外伤(56.19%)、心血管病(8.51%)、中毒(8.44%)、脑血管病(6.18%)、消化系统病(4.01%).(3)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前5位系统疾病的年龄分布特点各有不同.(4)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病例数以8、11、12月份为多, 2月份少.主要病种的月变化规律各有不同.(5)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区域分布特点:城郊急救与转运患者多,占41.65%,其次为市区,农村少占24.30%.(6)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呼救时间呈不规则分布.结论 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有利于急救人员培训计划、预案的制定,有利于急救中心重点学科的建设,为院前急救器材、药品的配备提供了依据,为上级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院前急救决策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李伟;焦华;孙树印;宋大庆;贾克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水平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选取84例在我院行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完成性别、年龄、吸烟人数、体重、收缩压、 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检测,根据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3组:正常糖代谢组(NGT)21例、糖耐量减低组(IGT)29例、糖尿病组(DM)34例,比较分析3组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糖耐量减低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高于正常糖代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耐量减低组冠脉病变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征与糖尿病患者相似,均较正常糖代谢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作者:鉴磊;丛培玲;孙晓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生活方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关系的探讨

    目的 研究生活方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84例ACS患者与50例健康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饮酒史、健身活动、盐摄入与ACS有关.饮食、工作时间、睡眠时间与ACS发病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健身活动与ACS发病明显相关.结论 吸烟是ACS的危险因素,而健身活动是其保护性因素.

    作者:崔芬;杨志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理诱导在儿童牙科畏惧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诱导在儿童牙科畏惧症患者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282名接受窝沟封闭治疗的6~8岁儿童,随机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采用Veerkamp牙科畏惧症评价标准评价初诊和复诊时心理诱导效果,比较两组牙科畏惧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诱导组与对照组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诱导组在两次就诊过程中畏惧程度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医疗活动中心理诱导对减少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曹婷婷;步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其中Ⅰ期10例、Ⅱ期14例、Ⅲ期28例、Ⅳ期18例)和20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以及30例EMs患者手术加药物治疗后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EMMPRIN、MMP-9、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EMs患者血清中三者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患者(Ⅰ~Ⅱ期)血清中三者低于Ⅲ~Ⅳ期(P<0.05);手术加药物治疗后EMs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显著性降低;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呈直线正相关关系 (P<0.05,r=0.396).结论 EMMPRIN、MMP-9、VEGF在EMs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血清中VEGF水平对于EMs患者随访监测及评价临床疗效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玉英;王靖雯;王伟;孙琳;张仁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8例CHF患者及23例健康自愿者血清IL-6水平,将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7例)和常规治疗+ACEI治疗组(21例)共观察4周.结果 (1)CHF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2,P<0.05);(2)经4周治疗后ACEI组患者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伴有心率明显下降(P<0.05)和LVEF明显增高(P<0.05).结论 CHF患者IL-6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左室收缩功能负相关,ACEI可降低血清IL-6水平,有助于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作者:李秋菊;赵国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肝脂酶基因250G/A多态性与脂肪肝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肝脂酶(HL)基因多态性与脂肪肝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脂肪肝组153例,正常对照组167例的肝酯酶基因250 G/A基因多态性,两组间的计量资料和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均采用χ2检验,探讨其与脂肪肝的关系.结果 脂肪肝组250G/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脂肪肝组AA、GA、G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6.054,P<0.05;χ2=16.882,P<0.05).结论 250G/A多态位点基因变异与脂肪肝患者发病可能有相关性.

    作者:江广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策略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两组,观察组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调整PIP使VT保持6~8ml/ kg,调整FIO2和PEEP,使SPO2维持在85%~95%,呼吸频率为40~60次/ min,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通常以调节FiO2和呼吸频率为主,潮气量基本保持不变.对照组用传统机械通气.对照组潮气量10~15ml/kg,气道峰压(PIP)<25cm H20,呼气末正气(PEEP)5.0±1.5cm H20,呼吸频率(R)40~60次/min;并观察两组并发症,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肺保护性策略组急性肺损伤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通气组.结果 PDA、IVH发生率、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VALI、IVH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肺保护性策略进行机械通气,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任雪云;张伟伟;向美芹;王瑜;邢齐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学亚型的研究

    目的 探讨CD10 、BCL-6 、BCL-2及MUM1在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分型中的作用及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并比较70例DLBCL 标本中CD10、BCL-6、BCL-2及MUM-1的表达水平.结果 CD10、BCL-6、BCL-2及MUM1在70例DLBC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1%(19/70)、35.7%(25/70)、34.3%(24/70)、48.6%(34/70),根据其四种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分类,70例中生发中心型(germinal centerB-cell-like,GCB)占40%(28/70),非生发中心型(non-germinal centerB-cell-like,non-GCB)占60%(42/70).CD10 、BCL-6 、BCL-2及MUM-1在GCB 亚型和non-GCB 亚型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 CD10 、BCL-6 、BCL-2和MUM-1在DLBCL亚型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李亮;郝云良;崔文;相龙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β-HCG及抑制素-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β-HCG、抑制素-A的水平异常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子痫前期患者(实验组), 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胎盘组织中β-HCG、抑制素-A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胎盘组织中β-HCG(7.12±2.01)、抑制素-A(85.29±13.28)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β-HCG、抑制素-A水平异常,可能通过影响滋养细胞的增殖、分化、浸润功能,从而影响胎盘血管床的发育,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

    作者:孔德华;李金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双源CT在法洛氏四联症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并比较双源CT(DSCT)和超声心动图(Echo)在法洛氏四联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75例法洛四联症的术前DSCT和Echo的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全部检查均符合诊断要求,发现心内外结构异常535处,DSCT确诊率为89.9%(481/535),DSCT可清晰显示心内外畸形特点、侧枝循环情况、合并心外脏器异常;Echo确诊率85.1%(455/535).DSCT对主肺动脉的内径测量值与Echo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对左、右肺动脉横径的测值均大于Ech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SCT与Echo对肺动脉瓣增厚二者诊断准确率接近(55/59、53/59),对肺动脉瓣二瓣化的诊断准确率DSCT(15/42)高于Echo(5/42),均较低.结论 DSCT是法洛四联症的一项重要无创检查技术,各种重建图像能够实时、全面、直观地显示其各种心内外结构异常及并发症,检出优于Echo,对法洛氏四联症的手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新海;孙占国;李娴;盛华强;吴涛;陈月芹;史志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清尿酸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血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UA、CRP和血浆Fg浓度.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及100例对照组进行UA、Fg、CRP等生化指标检测.而对照组仅仅做一次测量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Fg和血清血糖、甘油三酯、LDL、HDL 、UA、CRP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7d的检测中,CRP在7d中有显著的变化(P<0.05),UA和Fg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UA 、Fg、CRP、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LDL和低HDL与缺血性脑卒中病的发生有关,可以将它们作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参考指标.血清CRP在7d的变化尤为重要.

    作者:李军;陈桂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它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除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它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却具有恶性肿瘤的种植和转移能力,它所引起的慢性盆腔痛、痛经和不孕等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淀粉样前体蛋白研究进展

    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身组织细胞上的单次跨膜蛋白,因其经蛋白酶裂解后产生具有毒性作用的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而广受关注,但迄今为止人们对APP真正的生理功能仍知之甚少,本文就APP及其整个家族在细胞中的正常生理功能、结合蛋白以及作用机理做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高文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既是医学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瑞文;崔运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声波提取法测定茶叶中锌铁铜锰

    目的 探索超声提取茶叶中Zn、Fe、Cu、Mn 4种元素的佳试验条件,建立一种方便、快捷地提取茶叶中金属元素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和湿消化法提取茶叶样品中的Zn、Fe、Cu、Mn 4种微量金属元素,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重点考察了超声波提取法中盐酸提取液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各金属元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 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样品后测得结果一致性较好,测定结果的RSD均<10%,加标回收率均在90%~105%之间.结论 湿消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均可较好的用于茶叶样品中Zn、Fe、Cu、Mn的提取,而且超声波提取法仅使用稀酸、所需温度低、操作简便快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方法.

    作者:公维磊;张潇;杨金玲;王长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EPQ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1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人格的内外向维度与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创造力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想象力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好奇性、挑战性呈显著负相关.(2)内外向对创造力总分以及创造力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能正向预测想象力;精神质可以负向预测好奇性和挑战性.(3)大学生创造力越高,越外向,精神质倾向越弱.结论 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密切.

    作者:侯日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济宁市397名大学生,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过去一年中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可能影响校园暴力行为的因素.结果 (1)精神暴力的发生率为44.6%,躯体暴力的发生率为21.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不能控制情绪、经常被父母打骂是校园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校园暴力现象不容忽视,应该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作者:刘霞;张跃兵;程允堂;刘传超;黄书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农村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及需求分析

    目的 评价农村地区开展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的效果及需求,为加强地氟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济宁嘉祥和金乡两个县各一个乡镇作为调查点,进行地氟病健康教育干预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农村居民、学生对地氟病主要症状、原因、主要预防措施的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和学生愿意建立健康行为的比例较高,95.0%农民表示希望了解更多的防病知识,希望获取地氟病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医生、防保人员的讲解,电视、报刊,发放宣传材料.结论 健康教育对提高农民和学生的地氟病防治知识,改善相关行为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翟敏;王德泉;谢龙利;郭婧婧;赵培山;刘汉卿;董鸣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冬氨酸钾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影响

    房颤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常见的心律失常,尽管采用了多种预防措施,仍有大约25%~30%的发生率.其潜在机制可能为复极化弥散增加,但根本原因尚不清楚.有报道当术后患者心肌电生理处于某种特定状况时,将可逆地触发房颤的发生[1].因此寻找药物预防术后房颤的方法成为研究的焦点,笔者通过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观察其对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探讨其对预防术后房颤的作用.

    作者:刘宏生;张洪宇;费忠化;仇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疾病172例临床观察

    我们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的172例208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用Harris评分方法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进行了评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伟;张元民;王国栋;王雷;隋金颇;段国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养心灵口服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心血管内科病房和门诊收治慢性心衰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58.12±11.52岁;对照组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59.23±9.12岁.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及心功能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德伟;闫西鹏;褚明君;刘淑梅;董松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comfort care)的概念是1995年由Kolcaba提出的,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护理化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和满意感.

    作者:杜昌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FAI与FS-14对济宁市女性医护人员疲劳评定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 评定济宁市女性医护人员疲劳状况,探讨疲劳评定量表(FAI)与疲劳量表(FS-14)评定结果及因子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FAI和FS-14分别对济宁市330名女性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女性医护人员FAI疲劳严重程度评分为4.23±1.38,FS-14疲劳总分值为7.07±2.91,两者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499,P=0.000),FAI与FS-14对济宁市女性医护人员疲劳评定的结果具有关联性(χ2=29.579,P=0.000),Pearson 列联系数为0.316,P=0.000.结论 女性医护人员处于轻度疲劳状态,FAI与FS-14评定结果互相关联.

    作者:宋爱芹;李印龙;翟景花;李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贵要静脉不同部位行PICC置管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贵要静脉在肘上部与肘窝部静脉置管(PICC)的差别,探讨佳PICC穿刺置管部位.方法 将220例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肘上组为A组(100例)与肘窝组为B组(120例),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按需换贴膜间隔时间.结果 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别,A组较B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低,按需换贴膜间隔时间长.结论 肘上部贵要静脉穿刺PICC导管置入能显著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换贴膜间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云青;王作胜;薛希爱;刘霞;李益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