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资料,对FL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临床分期、Hb、结外病灶数目、B组症状有无、PS评分与预后密切相关,FLIPI不同评分各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PS得分、结外病变数、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是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及治疗方法有关,合理调控相关因素及采用免疫联合化疗的方法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
作者:施远洋;郑瑞玑;林荣金;陈暄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皮肤转移性肿瘤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和分析36例皮肤转移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36例中男17例、女1 9例,年龄平均59.05±8.23岁.原发肿瘤中肺癌16例、乳腺癌7例、食道癌5例为主.皮损表现为皮下无痛性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肿物18例、皮肤肿物11例,浸润性红斑4例.转移癌的组织学类型:鳞癌10例、腺癌9例、浸润性导管癌4例等,组织学类型与原发癌一致,多数为低分化癌.结论 皮肤转移性肿瘤以肺癌、乳腺癌为主,组织学以鳞癌、腺癌多见;皮损多为无痛性皮肤结节肿物、浸润性红斑.
作者:田中华;成志明;赵娜;牛李莉;殷宁;张仁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各种治疗方式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炎症因子的清除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ICU中112例MODS患者根据病因分为3组,分别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HP+CVVH/CVVHD)、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血液滤过/透析治疗(CVVH/CVVHD),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检测生化指标,并分别于治疗开始时(0h)和治疗后3h、24h取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结果 所有MODS患者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肝肾功均有明显改善.CVVH/CVVHD组的TNF-α、IL-6、CRP等炎症因子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 CVVH/CVVHD组TNF-α、IL-6、CRP在治疗3h后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治疗的进行其数值又开始逐渐升高,其治疗24h后的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VHF组随着治疗的进行TNF-α、IL-6、CRP的数值均呈进行性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清除炎症因子方面,高容量血液滤过模式明显优于血液滤过(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透析).2)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后,在短时间内可以使各炎症因子的平均水平下降,但由于灌流器的吸附量在一段时间后达饱和状态,炎症因子的清除作用下降甚至消失.
作者:李修奎;尹忠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射频消融术(RFCA)中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61例S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左卡尼汀组(Ⅱ组)、曲美他嗪组(Ⅲ组)、左卡尼汀与曲美他嗪(Ⅳ组)联合治疗组,分别在术前、术后6h、12h、24h、72h检测血清CK-MB、cTnI水平.结果 各组血清CK-MB和cTnI水平均呈现术后6h升高,24h开始回落,以后于72h逐渐正常和接近正常的现象.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相比,血清CK-MB、cTnI水平升高的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血清CK-MB、cT-nI水平的增幅显著低于Ⅱ组及Ⅲ组,术后72h cTnI水平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对RFCA受损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部长征;魏子秀;孙晓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探讨其可能对结核病病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渗滤法分别检测51例肺结核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人血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IgM和IgG.结果 肺结核患者组HSV- IgM的阳性宰为88.24%与对照组(6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V-IgG的阳性率为80.39%,与对照组(7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肺炎表现者HSV-IgG的阳性率为61.11%,与无肺炎表现的患者组(90.9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处理,HSV的活动性感染与病程、分期、痰涂片阳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存在较高的活动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活动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病情轻重有一定关系.
作者:聂尚丹;陈廷;赵建磊;刘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后,采用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2298株病原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血液等;分布于临床多个科室;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19.4%)、大肠埃希氏菌(18.6%)、肺炎克雷伯菌(11.5%)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0.4%)为多,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茵(12.3%)为多;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真菌引起的感染不容忽视,临床医生应根据病情及时做病原菌检测,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董海新;胡小行;李素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标准的42例>75岁的不稳定型转子问骨折患者,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75~98岁,平均81.5岁,Evans分型ⅢA型15例,ⅢB型18例,Ⅳ型9例,均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5±15)min,平均出血量(300±55)ml,平均住院时间(16.3±2.5)d,平均卧床时间(4.0±2.3)d,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6个月时Harris评分为:优26例,良11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88.1%,未发现关节松动和下沉.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术后优良率高、卧床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合理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帅;郭洪敏;聂志奎;李林;刘庆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单鼻孔直达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55例,总结垂体腺瘤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特点、手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垂体腺瘤好发女性,40~49岁是好发年龄.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停经泌乳、肢端肥大是常见首发症状.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及无功能腺瘤是常见内分泌学分型.病理免疫组化与临床内分泌学诊断不完全符合,生长激素腺瘤符合率高,其次为泌乳素腺瘤.肿瘤全切127例(82%),次全切15例(10%),平均手术时间(63.40±14.87)min.术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5.8%,术后无脑脊液漏、感染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8±1.32)d,平均住院费用(11041.36±2437.91)元.结论 垂体腺瘤有鲜明的临床特点.经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孔令胜;陈德勤;靳峰;郭强;张浩;胡亚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是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T细胞应答是通过TCR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y determining region,CDR)与各种特异的抗原结合,从而产生各种克隆T细胞,不同克隆T细胞具有不同长度或序列的TCRCDR3区,TCR CDR3谱型能很好地反映T细胞的功能和状态.病毒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参与了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过程,研究病毒感染者的TCR CDR3谱序有助于了解TCR各基因家族的取用状态,并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作者:周建伟;高素平;孔翠;史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分子生物学用于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系统为靶点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研究证实RAS系统在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结果不尽统一.本文就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郭军霞;高东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药物制剂工程学是药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就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和充分发挥实物展示和实践教学的作用等四个方面谈谈体会,其目的是为进一步提高药物制剂工程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作者:张春燕;王慧云;孙姗姗;崔亚男;王保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以某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办学过程中课程体系设置的变革历程为例,探索符合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为我国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吉峰;李雪梅;李淑玲;刘传新;侯日霞;王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济宁市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变化趋势.方法 2010年9~11月份,在济宁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点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11岁小学生1000人,以1岁为一个年龄组,每组城乡各100人,性别比例为1∶1.由专业人员采用统一的器材对抽取的学生进行相关身体指标的测量.选择身高、体重作为形态学指标以及肺活量、握力作为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济宁市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指标与2005年济宁市小学生体质调研结果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村学生的身高、体重、握力3项指标高于城市学生,城乡学生的肺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年来济宁市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发育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生身体发育水平的城乡间差异正在减小.
作者:顾怀婷;王道桥;李晶;刘根义;张雪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济宁市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人力资源结构及工作满意度,为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方法 整群抽取济宁市汶上县和兖州市疾控中心所有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79.5%,预防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毕业人员占32.2%;中级及以下职称占93.1%.91.1%的工作人员认为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存在问题,24.0%的人对职称晋升制度不满意,低于对其他人事管理制度的满意度(x2=10.778,P=0.026).91.8%的人对自己工作的未来充满信心.15.1%的人从未参加过任何专业培训,参加过培训的人员中有45.9%对所参加培训表示满意.结论 济宁市基层卫生公共人员的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平衡,缺少公共卫生及相关专业的业务人员.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不高,进修机会少,进修时间短等问题比较突出.
作者:翟敏;杨国栋;颜培杰;孔德众;刘义;宋爱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3月30日至4月5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济宁医学院抽取06级5个专业484名医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愿意为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PLWHAs)提供医疗服务、增加防护措施才愿意为PLWHAs提供医疗服务、不愿意为PLWHAs提供医疗服务分别占30.3%、62.7%、7.0%.医学生为PL-WHAs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意愿与性别(P=0.004)、每月可自由支配的花销(P=0.029)、歧视态度评分(P=0.046)、是否害怕接触PLWHAs(P=0.000)、是否认为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的医护人员都是在工作中感染的(P=0.000)和如何对待PLWHAs(P=0.000)有统计学联系.结论 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职业防护知识贫乏,部分同学不愿为PLWHAs提供医疗服务.
作者:高洪彩;张妍;聂尚丹;孔德众;孔令斌;张雪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初中生个性与行为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行为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与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济宁市1782名11~16岁初中学生进行个性及行为测查.结果 倾向内向、情绪倾向不稳定、高精神质和低掩饰性的初中生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个性特征的学生(P<0.01);初中生个性不同产生的行为问题不同.结论 初中生个性与行为问题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晶;王文军;顾怀婷;刘慧;解瑞宁;张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男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减轻其心理压力的对策.方法 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对山东省4所高校护理学院男护生145人进行调查,同时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评定.结果 在所有参加测试的护理专业大学生中,BSSI得分低61分,高105分,平均(80.21±3.46)分,明显高于临界值,男护生在专业选择、社会的传统观念方面的压力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结果显示男护生因子与国内常模的比较,除敌对、恐怖因子得分低于国内常模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4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男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组和女护生,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压力源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减轻压力,掌握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提高其心理素质和社会、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适度压力下身心健康地学习、成长.
作者:孙海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校女生痛经状况及影响因素,以便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建议,提高我校女生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从我校女生中随机选取350名女生进行调查.结果 我校女生痛经的发病率是58%,经期喜食用辣食冷食、沾湿受冷、食用与咖啡因相关的食物等因素会诱发或加重痛经,痛经女生比非痛经女生在经期更易产生烦躁郁闷且程度更深.结论 我校女生痛经的发病率较高,经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可诱发或加重痛经.
作者:侯珊;张雪文;张妍;亚白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山东省鱼台县人.2009年1月26日因左面部疼痛半月余来山东省鱼台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自述半月前左外耳道不明原因的自发性刀割样痛,渐放射至左侧面部、下颌骨及下颌后牙,时有夜间痛.否认系统疾病史及外伤史.
作者:李永辉;王光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