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11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反转录 PCR、Western‐blot检测 HMGB1的表达、定量,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MGB1阳性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反转录 PCR、Western‐blot显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1),HMGB1过度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的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结论 HMGB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推测其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作者:姜飚;靳猛;张伟;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联合微波消融及静脉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不能或不愿手术的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37例,序贯行TACE、替加氟1g连续静脉化疗4d、肝内转移瘤微波消融术;对照组35例,仅行XELOX或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以患者缓解率、生存期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病情缓解率为64.9%,显著高于对照组28.6%,且联合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78.4%、48.7%、24.3%,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 TACE联合微波消融及静脉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雪琦;孙力军;王军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与超声心动图(ECG)检查对照,评估双源CT(DSCT)心电门控管电流调节模式心脏扫描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的准确性。方法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门控管电流调节模式下DSCT检查及经胸二维ECG检查(双平面Simpson法),将ECG对心功能参数的测量结果作为对照,评估DSCT测量值的准确性。结果 DSC T所获心脏舒张末期时相范围为90%~100% R‐R间期,收缩末期时相范围为30%~40%R‐R间期。DSCT心内、外膜轮廓手动校正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 )、收缩末期容积(ESV )、每搏输出量(SV)测量值均大于校正后(P<0.001),但校正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CT与ECG对EDV、ESV、SV及LVEF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的各项测量值具有高度相关性(P<0.001),Bland‐Altman分析示两种检查方法的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双源CT回顾性心电门控结合心电门控管电流调节技术能满足左心功能分析的需要,对左心室形态学参数及其功能的评估准确、可靠。
作者:孙占国;黄书然;陈月芹;张会如;范东晨;贾存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连续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完全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分别监测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0、6、12、18h) Pcv‐aCO2、ScvO2、左室射血分数(EF)变化。结果患者行胸腔镜心脏术后同时间点 Pcv‐aCO2逐渐降低,ScvO2逐渐升高,EF逐渐增加,(P均<0.05);术后 Pcv‐aCO2与ScvO2、EF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2、-0.502;P均<0.05)。结论 Pcv‐aCO2和 ScvO2之间具有相关性,可用于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后心脏功能的评估。
作者:刘宏生;杨宁;费忠化;马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抑癌基因RECK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鳞状细胞癌变中的意义。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ECK、MMP‐2蛋白在 OLP中的表达,并与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从正常口腔黏膜到扁平苔藓及鳞状细胞癌,M M P‐2蛋白的表达依次增加,而RECK蛋白的表达依次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黏膜扁平苔藓中金属蛋白酶抑制剂RECK表达的高低可作为判断OLP癌变潜能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李磊;周晓清;徐晓楠;孔大军;袁昌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HAT )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在调节组蛋白N 端赖氨酸残基乙酰化或去乙酰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调控染色质重塑和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表现遗传修饰(epigenetic modifications)的机制之一。研究表明HDAC5在调控神经功能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 HDAC5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石俊强;柳玉勇(综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治疗颇为棘手[1‐2]。近年来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免疫治疗后出现的第5种常规肿瘤治疗方法[3],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对肝癌热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琳琳;蒋树龙(综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加强医学生责任感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针对目前大学生责任感弱化或缺失的现象,结合教材内容和实例,将责任感培养融于药理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探讨,以期提升和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
作者:戴伟娟;辛勤;王国芳;齐如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当前,微博因其即时性、自主性、便捷性等特征,赢得了广大大学生的喜爱,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人际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渠道,这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导性不突出、工作方法不合时宜、主客体间缺乏互动性等。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优势,它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交互性。高校应与时俱进,加强队伍建设,提供教育保障;搭建校内平台,繁荣网络文化;加强内容建设,强化舆论引导;给予激励,促进微博教育长效发展。
作者:孙大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济宁市太白湖区饮用水中铅、镉、铜、锌、铁、锰、氟含量进行检测,了解新城建设过程中的城市非点源污染状况,及早为城市建设和水系的布局、改造、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济宁市太白湖区随机采集8个区域共102份水样,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火焰原子吸收法和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其铅、镉、铜、锌、铁、锰、氟的含量。结果济宁市太白湖区饮用水中铅、镉、铜、锌、铁、锰、氟含量分别为0.014mg/L、0.0034 mg/L、0.017mg/L、0.406mg/L、0.509mg/L、0.047 mg/L、0.214mg/L ,超标率分别为1.96%、27.45%、0%、7.84%、76.47%、5.88%、1.96%。结论济宁市太白湖区饮用水中铅、锰、铜、锌、氟含量总体良好,镉含量超标较高,铁含量超标较为严重。
作者:张凯;公维磊;王长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23名老年人,用自行设计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1)两周患病率为38.5%,近半年慢性病患病率为82.2%。2)近两周就诊率为24.3%,近一年的住院率为21.8%。3)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χ2=8.472,P=0.037)、婚姻状况(χ2=11.720,P=0.003)、居住情况(χ2=5.560,P=0.018)、家庭月人均收入(χ2=6.806,P=0.078)、每天睡眠情况(χ2=14.146,P=0.001)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近两周就诊率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χ2=7.882,P=0.049)、居住情况(χ2=7.933,P=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积极应对( t=15.138,P=0.000)、消极应对(t=8.149,P=0.005)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率较高,利用率较低,应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
作者:翟景花;宋爱芹;郭立燕;陶广福;李为波;张自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2013年2月至2013年5月,我院门诊抽血室共采集静脉血液标本3592例,其中发生血液标本溶血22例。通过采血者如实回顾采血过程及使用的采血用具,患者的病情、年龄、诊断及标本的保存、运送、离心等环节,并将运送离心、疾病等直接导致溶血的因素除外,分析溶血原因见表1。
作者:杨涛;姜德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以家庭为中心、以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游戏为思路设计进行家庭干预,观察家庭干预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oidism ,CH )患儿行为问题的改善作用。方法 CH患儿129人,通过Rutter儿童行为(父母用表)测试,采用三点记分法,筛出有行为问题CH患儿47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24人),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与家庭干预培训;对照组(23人),只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的行为变化和干预效果。结果 CH患儿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37.1%(47/129)。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干预后比较:Rutter总分、A分和N分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56.4%和91.3%,两组患儿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P<0.01)。结论家庭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C H患儿行为问题较好地改善作用。
作者:张燕;张健;李秀婷;赵海慧;胡荣;朱建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分析乳腺外科择期手术病人手术暂停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为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36例乳腺外科择期手术暂停原因进行回顾性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暂停手术各种原因中,医护因素占47.2%,患者因素占41.6%,意外事件占11.1%。结论采取建立完善的社区转诊制度,建立有效监督制度,做好患者术前健康教育等方法,以减少择期手术暂停率。
作者:李芳;陈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JNK相互作用蛋白3(JIP3)蛋白初被认为是一种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 tein kinases ,M A PK )信号通路的支架蛋白,近年来陆续被发现在神经元的胞内运输、神经元轴突的发育以及大脑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对JIP3蛋白分子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的功能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段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黄乙醇提取物体外抗麻疹病毒的作用及其途径。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使用麻疹病毒野毒株、标准株和疫苗株,采用抗病毒生物合成组、直接杀灭组、预防作用组3种加药方式,在Vero‐SLAM细胞上观察大黄乙醇提取物抗麻疹病毒作用。结果大黄乙醇提取物在Vero‐SLAM 细胞上对不同来源的麻疹病毒株均具有明显的抗病毒生物合成和直接杀灭作用,药物的小有效浓度(M IC )为156μg/ml ,大无毒浓度(0% toxility concentration ,TC0)为5000μg/ml ,治疗指数( TI )为32。结论大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麻疹病毒具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安全性较高,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李文娟;宋艳艳;王志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DNA 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理。方法利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法(ITC)、紫外吸收光谱法(UV)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亚叶酸钙(CaFL)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在缓冲溶液中的结合反应。结果当药物分子与2类结合位点相结合时,标准吉布斯自由能(ΔG1°和ΔG2°)的变化几乎是一样的,然而,标准焓变(ΔH1°和ΔH 2°)却不相同,第1类结合发生在磷酸基团上,以焓驱动为主,而第2类结合则主要发生在碱基对形成的位点上,并显示为熵驱动为主的过程。结论热力学结果表明,ct‐DNA大分子上存在可结合FL2-阴离子的2类位点。
作者:徐香玉;孙德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新生压力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结合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eck‐Srivastava stress inventory ,BSSI),对山东省4所高校1816名新生的压力源及压力强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所有参与调查的大学新生压力源普遍集中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和感情问题4个方面,其检出率普遍超过60%,BSSI单因子得分也均在3分以上,且不同院校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压力强度方面,参与调查的大学新生BSSI总分高103分,低62分,平均(80.84±11.24)分,高于临界值,且不同院校大学新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虽然不同院校之间大学新生的压力源与压力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学新生面临的压力总体较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高立;贾斐;张蕾;王美愿;程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某临床教学医院师资及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方法自行设计临床教师教学质量问卷调查量表,主要包括临床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效果、理论与实践结合等项目,后汇总为医学理论知识、教学态度依从性、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践、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4项指标对某市人民医院的临床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教学依从性、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与带教老师职称、临床工作年限、带教年限及带教培训频数有关(P<0.05),而与带教老师学位无关(P>0.05)。结论应进一步从教学依从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及提高规范化教学培训频数等方面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培训,以适应现代化临床教学。
作者:张红;冷静;王刚平;徐淑娟;孟令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在线投稿与审稿系统越来越被医学学报所使用。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医学学报使用在线投稿与审稿系统进行调查,分析使用在线投稿与审稿系统的状况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为建立更完善的符合高校医学学报需求的在线投稿与审稿系统打下基础。
作者:李娟;张宝昌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