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济宁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9760
  • 国内刊号:37-1143/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医药卫生综合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2017年5期文献
  • 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

    抑郁症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目前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主要以预防和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副作用大.由于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不明确导致治疗不佳.近几年兴起的光遗传和化学遗传技术对于神经元有了更精确的控制和定位,为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带来希望.本文就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对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正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与预防

    卒中是我国目前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可以导致社会与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对卒中危险因素及预防的研究对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的研究发现与缺血型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吸烟、腰臀比、饮食、体育运动、糖尿病、大量饮酒、心理压力和抑郁、心脏疾病、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与出血型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腰臀比、饮食和大量饮酒.此外,炎症与感染和遗传因素在卒中发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靶向危险因素的干预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行为、生活方式的干预是预防卒中的基石.

    作者:乔保俊;胡良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远隔缺血适应对脑血管病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但目前尚无有效、易行的防治方法.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是通过给予某一器官短暂的缺血刺激引发内源性保护反应,从而减轻另一器官缺血性损伤,是防治脑血管病的一种新方法.RIC在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以及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防治中起着积极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引起细胞内相关蛋白的改变,并介导细胞内新蛋白的合成及基因的调控完成的.本文对RIC在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汪孟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抑郁症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涉及认知灵活性的证据

    抑郁症是全球高负担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职业功能、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遗传和环境在抑郁症的易感中共同发挥作用,这可能是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如DNA甲基化)而终影响基因表达来介导的.一方面,应激作为普遍而显著的环境因素可引起多种基因的甲基化改变而导致抑郁症,另一方面,神经心理学认知研究的证据支持认知异常尤其是认知灵活性异常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核心作用.目前神经生物学研究也支持抑郁症表观遗传学机制涉及认知灵活性的调节异常,但缺乏直接而具体的证据.对此进行研究将进一步促进抑郁症的理解、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则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失眠障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失眠障碍是睡眠障碍类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疾病,由于夜间睡眠时间不足、睡眠片段化以及日间易思睡,患者常倍感疲乏、警觉性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尤其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认为,失眠障碍可导致海马神经元的损害、海马体积缩小、神经突触可塑性改变;另外,神经递质和睡眠-觉醒周期的失衡,也是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机制.但失眠障碍导致认知损害的确切机制仍不明确,如何预防和改善失眠所致的认知功能损害没有明确的靶点.为此,对失眠障碍损害认知功能的潜在机制和防治措施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宋立敏;鲁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罗氟司特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及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氟司特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及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建立SAH大鼠模型.将36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2)、模型组(SAH组,n=12)罗氟司特治疗组(n=12).于SAH后48h、72h,各组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激光多普勒检测大鼠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ELISA法检测大鼠脑皮层及血液中IL-1β、TNF-α、IL-6的含量.结果 SAH后48h、72h,与SAH模型组相比,罗氟司特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rCBF显著升高,各时间点大脑皮层及外周血液内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的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罗氟司特可减轻SAH后EBI,其机制可能是减轻外周及中枢的神经炎性反应,从而改善局部脑血流量.

    作者:吴庆建;李汉霞;谢荣霞;张宗勇;杨明峰;孙保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运动诱发模式下运动皮层神经控制机制研究

    人类运动主要是在两种情境下诱发:一种是由外界刺激诱发,另一种是由自发意志引起.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两种情境下诱发的运动分别由不同的大脑运动神经系统控制.然而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两种不同的运动始发控制系统对运动的准备以及运动执行的影响以及背后的神经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采用脑电技术,通过实验设计系统地探析了不同的运动诱发模式,即刺激诱发运动条件和自发运动条件的神经活动差异及其分别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刺激诱发条件相比,自发运动条件下对侧初级运动皮层在运动准备阶段有显著的运动准备电位,而在运动执行阶段没有差异.而两种条件下的同侧初级运动皮层的运动电位在运动执行阶段呈现显著差异.我们同时也发现了两种条件下对侧和同侧初级运动皮层分别对运动起到了相关运动激活和无关运动抑制的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初级运动皮层对运动准备和执行的控制作用受不同运动诱发模式的影响.

    作者:王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pelin-13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侧脑室注射Apelin-13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ischemia/reperfusion,I/R)行为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改进的Longa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Apelin-13干预组,每组6只,疲劳转棒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变化,免疫印迹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Ras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改变情况,ELISA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MCAO模型大鼠转棒时间明显下降,认知功能受损,逃避潜伏期增加,穿台次数减少,BDNF表达下降,而RhoA表达和AChE活性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MCAO模型大鼠相比较,Apelin-13干预组运动功能改善,转棒时间明显延长,认知功能提升,逃避潜伏期降低,穿台次数增加,并抑制了BDNF表达的降低和RhoA表达的升高,减轻了AChE活性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 侧脑室注射Apelin-13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海马BDNF表达、抑制Rho A表达和AChE活性来实现.

    作者:白波;程葆华;王春梅;潘衍有;陈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pelin-36对神经细胞钙超载导致内质网应激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Apelin-36对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导致的内质网应激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RT-PCR法检测两组大鼠皮层脑组织CHOP、GRP78mRNA的表达;利用SH-SY5Y细胞构建钙离子超载细胞模型,RT-PCR法检测Apelin-36对CHOP、GRP78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HOP和GRP78mRN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32,P<0.05;t=5.938,P<0.05).在SH-SY5Y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模型组CHOP和GRP78mRN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细胞模型组相比,Apelin-36组CHOP和GRP78mRNA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pelin-36可能通过抑制钙离子超载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实现对脑卒中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为Apelin-36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王鑫;仇键;王帅;包广义;吴伊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抑郁症快感缺失与多巴胺D3受体基因rs6280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抑郁症快感缺失与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以105例具有快感缺失的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95例身心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DRD3 rs6280分型,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各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抑郁症快感缺失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间DRD3基因的rs6280位点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间不同程度快感缺失患者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基因型之间快感缺失SHA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D3 rs6280单核甘酸多态性与抑郁症快感缺失无关.

    作者:武伟丽;李功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及脑电功率值的影响.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用利培酮单一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1例,获取服药前及服药28d后脑电图的结果,然后分析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前后脑电图有何影响.结果 服药前,51例脑电图中有11例异常脑电图;服药28d后,则有19例异常脑电图,多数为轻度异常,少数为中度异常,未见有重度异常.异常表现多为α波慢化,α波波幅降低,散在性的θ波增多,无明显的局灶性改变,也未见异常波形及痫样活动.在脑电功率值方面,利培酮治疗28d后只有θ频带功率值在部分导联上高于服药前(P<0.05).结论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

    作者:张怀晨;杨鹏;苏中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GRIN2B基因rs1805247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低频振幅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B(GRIN2B)基因rs1805247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脑灰质体积和静息态低频振幅(ALFF)的关联.方法 对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9名正常对照者进行Siemens 3.0T MRI扫描及DNA测序方法,分析该多态性与脑灰质体积和静息态ALFF的关联以及基因-诊断交互效应对脑影像特征的影响.结果 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9名对照者通过数据质控,两组被试中rs1805247的G等位基因携带者均较AA携带者扣带回、额叶等灰质体积增加(P<0.05),多重检验校正后仅对照组扣带回仍有意义(q<0.05);患者组G等位基因携带者较AA携带者的海马旁回静息态ALFF活性增强(q<0.05);大脑灰质体积的遗传主效应位于颞上回(q<0.05),但诊断主效应及基因-诊断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结论 GRIN2B基因rs 1805247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脑灰质体积关联不显著,而海马旁回、颞上回静息态ALFF活性异常.

    作者:董铮;毕永霞;卢天兰;岳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伴癫痫发作的自身免疫性脑炎10例诊疗体会

    目的 总结伴癫痫发作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脑电图特点及其治疗转归,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2014年5月-2017年5月)A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各型AE患者特点,特别是针对伴有癫痫发作患者的诊疗体会.结果 10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6岁,临床诊断抗NMDAR脑炎5例,LGI1抗体相关脑炎2例,抗GABABR脑炎1例,2例为已发现颅内肿瘤的AE患者,未行抗体筛查.所有患者(100%)均伴有癫痫发作,其中精神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损害分别占30%和50%;4例(40%)出现不自主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8例(80%)患者脑电图存在异常;6例(60%)患者磁共振结果显示异常,与该疾病密切相关的有3例.结论 对于伴有癫痫发作的AE患者,应分析患者发作类型及脑电图特点,结合脑炎的不同类型,合理选用抗癫痫药物,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吴兴饶;孔庆霞;夏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NOS1基因rs3782206多态性对反应抑制的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NOS1) rs3782206多态性与反应抑制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以132名健康被试为研究对象,通过偏相关分析,验证NoGo-N2效应与反应抑制能力是否有显著相关性.根据rs3782206基因型将被试分为风险等位基因(T)携带者组和非携带者组.通过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组完成点阵图预期任务(DPX任务)时探测刺激阶段N2差异波(N2 AY-AX)波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在控制了协变量年龄、性别和工作记忆能力(EBX-AY)后,差异波N2AY-AX的波幅与EAY显著相关(r=0.21;P<0.05).风险等位基因携带者组的差异波N2AY-AX波幅显著大于非携带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73;P<0.05).结论 验证了以NoGo-N2效应作为反应抑制能力电生理指标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发现NOS1 rs3782206主要通过影响反应抑制功能发挥精神分裂症易感作用.

    作者:韩冰倩;赵琬;张志芳;黄玲;李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5年内再人院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观察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5年内复发再入院的情况,探索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再入院的预测因素,为改善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病区收集的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量表、病前社会适应能力评估量表(Promorbid Adjustment Scale,PAS)、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ni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及自制门诊随访情况调查表,前瞻性随访5年,观察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再入院情况,进行再入院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COX回归分析发现,基线时兴奋敌对因子得分高、服药依从性差及更改治疗方案次数多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5年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的高危人群为发病时兴奋敌对程度高、不能坚持服药、频繁换药者,我们应重视这些高危群体,及早干预,尽可能地降低儿童精神分裂症再入院率.

    作者:杨楹;程小菁;刘金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强迫症状维度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目的 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KI)探索强迫症患者大脑结构复杂性的改变与不同维度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 将43例未用药强迫症患者以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CI-R)各维度得分中位数为界分为该维度症状的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采用DKI技术及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VBA)比较两组全脑平均峰度值(MK)的差异.结果 强迫清洗得分高者较低者在海马旁回及右侧岛叶MK值显著增高;强迫检查得分高者较低者右侧颞中回MK值显著增高;强迫观念得分高者较低者左侧丘脑MK值显著增高(未校正P<0.001,体素簇≥15).结论 经典CSTC环路内核心部位—丘脑的结构改变与强迫观念有关,经典CSTC环路外的脑结构改变涉及不同外显强迫行为的表达.

    作者:王渊;赵青;范青;张海音;肖泽萍;王振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