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济宁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9760
  • 国内刊号:37-1143/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医药卫生综合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2018年5期文献
  • 癌症合并多灶性隐源性脑梗死影像学特点

    目的 通过对影像学表现为多灶性多血管分布区隐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与癌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3例影像学表现典型的急性多灶性多血管分布区隐源性脑梗死合并癌症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3例脑梗死患者均无脑血管病常见发病机制(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源性、小血管性等),头部MRI显示为多灶性多血管分布区脑梗死,伴D-二聚体异常增高和肿瘤标记物增高.3例患者均在入院前近期或入院后检查出有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2例、胃癌1例.结论 当急性脑卒中患者,影像学表现为多灶性多血管分布区脑梗死时,要高度警惕存在癌症的可能,应积极完善D-二聚体、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筛查.

    作者:刘丽霞;郝永楠;李红芳;张来忠;张爱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起源的频发室性早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起源部位的频发室性早搏对于神经内分泌因子(N端前脑钠肽,NT pro-BNP)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讨室性早搏分类诊疗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并行射频消融术的60例右室流出道(RVOT)起源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为RVOT组,同期选择45例左心室(LV)起源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为LV组,检测并比较两组N端前脑钠肽(NT 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结果 RVOT组NT pro-BNP明显低于LV组〔(618.8±185.1)pg/ml vs(768.1±163.6)pg/ml,P<0.05)〕;RVOT组LVEDD明显小于LV组〔(47.6±4.4)mm vs(54.3±5.7)mm,P<0.05)〕,而RVOT组患者LVEF明显好于LV组患者〔(65.8±3.6)%vs(59.1±4.9)%,P<0.05)〕.结论 低位起源的频发室性早搏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因子的激活,并引起左室扩大和左室功能的恶化.

    作者:杨坤;邱治芬;范东晟;尉希清;张洪生;谭洪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DCC与HER-2 mRNA在人胃癌组织的表达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DCC及HER-2 mRNA的转录水平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集52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其中DCC mRNA与HER-2 mRNA的转录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DCC mRNA、HER-2 mRNA检出率为84.6%、28.84%.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DCC mRNA转录水平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DCC mRNA在III期、Ⅳ期患者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I期、II期者;高分化及中分化胃癌患者DCC mRNA转录水平明显高于低分化(未分化)者(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HER-2 mRNA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HER-2 mRNA在癌组织有浆膜浸润患者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无浸润浆膜者(P<0.05).结论 胃癌的浸润和转移与HER-2和DCC的表达密切相关.DCC及HER-2基因联合检测对胃癌的基因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跃;翟珂;李蕊;王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莒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体征改善时间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四肢症状变化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WBC、CRP、ESR、PLT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效果理想,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清检测指标,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马光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自噬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研究进展

    自噬是真核细胞进化中高度保守的过程,用于降解和回收利用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和受损细胞器.自噬对神经细胞的动态平衡以及其在营养缺乏时的存活至关重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介导天然免疫应答反应的主要成分,持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能够产生多种免疫效应分子,其介导的慢性炎症已成为神经损伤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本文将简要介绍自噬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进展,并针对小胶质细胞活化与自噬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学图像数据的多元分析

    医学图像是当代医学的重要分支,以无创伤方式将人体内的信息采集并予以形象化显示.本文立足于图像的数字化优势,在当今各类医学影像数据的迅速积累,即大数据背景下,阐释了医学图像数据的多元特征,就图像处理进行了多层面分析.

    作者:任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长链非编码RNA与风湿性疾病

    长链非编码RNA作为关键的表观遗传调控基因,参与调控基因转录、蛋白合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通过调控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及活化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而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将主要介绍长链非编码RNA在免疫调控及炎症中的作用,重点介绍其在多种风湿性疾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厚辰;屠宇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BL结合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结合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017年9月到12月,从济宁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随机选取2个自然班(A、B班),A班(52人)为研究组,选取酶、非营养物质代谢、DNA重组与重组DNA技术3章内容进行PBL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法;B班(49人)在相同的章节采用传统LBL教学法,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3章内容的课堂考核成绩及期末成绩.以自拟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P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认同程度.结果研究组在3章内容的课堂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28.698,P<0.05);研究组在酶和DNA重组与重组DNA技术章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分别为3.028,3.900;P<0.05);非营养物质代谢章节差异不显著(t=1.696,P>0.05).调查问卷显示研究组采用P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达90%以上.结论 P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适用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

    作者:马晓磊;黄延红;宋志刚;张向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会网络视角下农村健康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健康养老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关键词,社会网络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网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是实现健康养老的关键要素.本文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通过剖析我国健康养老的实现进程中,农村老年人个体社会网络(包括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和组织社会网络(包括政策支持网络、服务提供网络和综合监管网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社会网络作用、推动农村健康养老的对策建议.

    作者:陈馨;秦侠;胡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济宁市2014-2017年空气质量分析

    目的 评价济宁市2014-2017年空气质量现状及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为评估本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进一步提出治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收集济宁市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PM2.5、PM10、SO2、NO2及CO的24h平均浓度,O3日大8h平均浓度及空气质量指数(AQI).结果 济宁市2014-2017年AQI分布以良(665d,45.5%)和轻度污染(495d,33.9%)为主;冬季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主要分布在1~3月和11~12月,以1月和12月高;夏季的首要污染物为O3,主要分布在4~10月,以6月份高;PM2.5、PM10、SO2和NO2的年平均浓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年降低率分别为13.5%、10.0%、28.2%和4.2%;2015-2017年,CO年降低率为9.6%;O3在2014-2016年呈现下降趋势,但2017年较上一年升高14.8%;济宁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PM2.5、PM10、SO2、NO2、CO冬季浓度较高,夏季较低;O3冬季浓度低,夏季浓度较高.结论 近年来济宁市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仍应加强冬季对PM2.5和夏季对O3的控制.

    作者:刘思彤;张明月;张启明;梁岩冉;王文军;张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全程无缝隙追踪管理模式在护理人员外出进修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的管理模式.方法 采用进修前严格选拔及评估,进修中严格监管,进修后严格督导及评价的全程无缝隙追踪管理模式对2017年1月至12月56名外出进修的护理人员实行全程追踪管理,与应用该管理模式前即2016年1月至12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时79名外出进修的护理人员进行比较;比较实施全程无缝隙追踪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在新技术新业务完成情况、论文发表、发明专利等方面有无差异性.结果 与实施全程无缝隙追踪管理前比较,管理后进修护理人员论文发表数量增多,新技术新业务应用有显著提高(P<0.05),发明专利情况比管理前增加了4项;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在撰写著作方面均为11部.结论 实施全程无缝隙追踪管理模式有利于选择优秀的护理人员外出进修,有利于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及完成,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从而发挥其提高专业水平及新技术新业务应用的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推动护理专业发展.

    作者:侯向华;朱林;胡芹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自噬相关基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差异表达

    目的 通过检测自噬相关基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差异表达,探讨自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RNA-sequencing方法筛选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模型中差异表达的自噬基因,并利用qRT-PCR方法进行验证;RT-PCR方法检测差异自噬基因在脑缺血2 h及不同再灌注时间点(6、12、24、48h)的表达变化.结果 TTC染色表明成功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自噬相关基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差异表达,而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其表达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 自噬相关基因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为进一步揭示自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白波;王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骨磨片受损原因分析及修复方法改进

    目的 为受损的骨磨片提供一种新的修复方法.方法 收集组织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受损的骨磨片,依次采用无水乙醚、二甲苯溶液处理后,2%火棉胶液镀膜、中性树胶封片备用.结果 与修复前相比,修复后的骨磨片美观整洁,光镜下骨单位同心圆结构及骨小管放射状结构清晰可见.结论 采用本文的方法修复受损的骨磨片,不仅还原了正常的骨组织结构,继续用于实验教学,也节省一定的办学经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凤琴;刘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