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济宁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9760
  • 国内刊号:37-1143/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医药卫生综合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2019年1期文献
  • 高龄二胎孕妇产前抑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二胎孕妇产前抑郁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济宁市3家医院就诊的378例高龄二胎孕妇进行分析,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抑郁情况,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自编一般资料问卷测量其相关因素.结果 高龄二胎孕妇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为56.9%;文化程度(χ2=10.818,P=0.029)、职业(χ2=12.474,P=0.029)、家庭人均月收入(χ2=14.007,P=0.003)、长子/女年龄(χ2=10.487,P=0.005)、目前经济状况(χ2=16.155,P=0.000)、担心胎儿健康(χ2=4.740,P=0.029)是高龄二胎孕妇产前抑郁的影响因素;378例孕妇产前抑郁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OR:1.302,95%CI:1.071~1.583)、长子/女年龄大(OR:1.330,95%CI:1.008~1.754)及目前有经济负担(OR:2.461,95%CI:1.607~3.768)是高龄二胎孕妇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而良好的主观支持(OR:0.472,95%CI:0.229~0.973)是高龄二胎孕妇产前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龄二胎孕妇产前抑郁发病率较高,尤其文化程度高、主观支持差的高龄二胎孕妇更容易发生产前抑郁,医护人员应加强关注孕妇的心理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家庭和社会应给予更多支持来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以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刘冰;刘心雨;刘晓彤;王艳萍;商梦晨;崔富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CFAP模式对CCU患者焦虑抑郁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家属照顾项目(CCFAP)模式对CCU患者焦虑、抑郁及其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CCU患者3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限制性探视模式,观察组实施CCFAP模式.两组患者转出监护室时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危重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评分;出院后随访半年,观察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以评估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病情保证、获取信息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出院半年内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CFAP模式能够减轻CCU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崔英华;李银平;左汉恒;王青雷;李志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克氏针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FrykmanⅢ型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克氏针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新鲜FrykmanⅢ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择选我院2006年6月至2018年4月因FrykmanⅢ型桡骨远端新鲜骨折的老年患者90例,依手术治疗方式分为A、B组.A组45例,予以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B组45例,予以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比较A、B组术前及术后6周、6个月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等影像学指标,以及两组术后的GW(Gartland-Werley,GW)评分、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研究病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的临床随访.两组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均获得满意恢复,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术后6个月的GW评分外,术后A组GW评分和PRWE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发生腕管综合征;B组有1例发生腕管综合征,1例发生骨折二次移位,1例发生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结论 克氏针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新鲜桡骨远端FrykmanⅢ型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疗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优于克氏针固定.

    作者:崔志远;刘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精神分裂症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是一类调节组蛋白和非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的酶,与转录调控、细胞周期、蛋白转运和血管发生等密切相关.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病因复杂,尚未阐明.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过程中不可或缺.本文主要介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各亚族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为其分子靶向治疗和研制特异性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胶质瘤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恶性原发性脑肿瘤的常见形式,呈弥漫性、浸润性增长,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肿瘤增殖/凋亡理论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失衡所致,细胞内的抗凋亡基因过表达导致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发生恶性增殖,进而诱导肿瘤的发生.过去的几年里关于脑胶质瘤的研究,尤其关于低级别胶质瘤(WHOⅡ级和Ⅲ级),其分类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FDA也批准了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新疗法.本文将综述脑胶质瘤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式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郭鹏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croRNAs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随着老龄化进展,痴呆人群逐渐递增,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作为常见的痴呆类型,目前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由于早期诊断的限制,大多数AD患者在疾病早期未得到正规诊治.MicroR-NAs是具有基因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小RNA,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miRNA与AD相关,参与AD发病相关的tau蛋白磷酸化、BACE1、APP蛋白表达等过程.本文总结了4个重点miRNA的生物学功能与AD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明确AD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进一步协助AD的早期诊治.

    作者:陈亚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刍议

    敬畏和尊重每一个生命,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医学生作为建设医药卫生事业的主力军,需要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校重视不足,家庭教育缺失以及社会中病态思维的蚕食等因素使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现状不尽人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学校须通过重视生命价值观课堂教育,开展生命价值观实践活动,合理利用大众媒体的宣传来加强对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

    作者:岳恩莉;赵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8S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8S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S管理模式应用在心内科病房,应用前后比较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得分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得分.结果 应用后8S管理后心内科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得分(91.66±4.72),高于应用前得分(79.31±5.74)(t=13.89,P<0.05);应用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0.91±0.32)显著高于应用前(0.75±0.41)(t=3.79,P<0.05).结论 心内科病房实施8S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病房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邵军;刘永闯;李甜甜;张永浩;王杰;孔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54例非计划拔管事件分析与对策

    目的 对普通科室54次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为保障患者安全及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院内不良系统上报的54例非计划拔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拔管的类型、班次、科室、原因及事件级别、分类进行分析.结果 54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33例发生于白班,21例发生于夜班;未造成后果事件29例,不良后果事件25例;胃管11例,尿管14例,鼻肠管10例,胸腔闭式引流管8例,深静脉导管3例,负压引流6例,腹腔引流2例;外科较内科多见;拔管的原因主要是患者自行拔除、导管脱落以及导管固定不牢靠.结论 对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我们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做好相关健康宣教,提高护士及患者家属的风险意识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关键.

    作者:汤丽勇;张培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关系: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目的 调查大学新生自我和谐、大学适应性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生活目的测试对4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新生的自我和谐总分在性别(t=-2.849,P<0.05)、是否独生(t=-2.203,P<0.05)方面差异显著,适应性总分在是否独生(t=2.653,P<0.05)上差异显著,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新生在自我和谐(F=6.288,P<0.05)、适应性(F=8.429,P<0.05)以及生命意义感(F=3.109,P<0.05)上均差异显著.2)自我和谐总分与适应性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769,P<0.05),自我和谐总分与生命意义感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564,P<0.05),适应性总分与生命意义感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5,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自我和谐总分、生命意义感总分对适应性总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R2=0.66,P<0.05).4)生命意义感在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新生的自我和谐程度和生命意义感影响大学适应,生命意义感是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程度影响适应性的中介机制之一.

    作者:张欣艺;纪建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下《济宁医学院学报》期刊影响力分析

    目的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分析《济宁医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期刊影响力以及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从而使《学报》更好地服务于本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法 利用2016-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分析《学报》期刊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学报》不同栏目、不同学科对期刊影响力的影响.结果 1)《学报》的影响力指数、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影响因子、他引总引比、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Web即年指标呈良好发展趋势;由于每篇文章篇幅增加,平均引文数的增加,导致载文量减少;2)《学报》栏目设置突出学科特色,以优势学科设置的特色栏目期刊评价指标高,期刊影响力强;而以新建学科设置的栏目其期刊影响力偏弱;3)按照总被引频次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析前10种不同学科对本刊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其中有5种学科为我校重点优势学科;按照篇均被引频次排序,期刊影响力高是中药学,其次是高等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等.结论 《学报》通过优化栏目设置打造学科支撑平台,加强了与高校学科紧密结合,实现《学报》期刊影响力提升与学科建设共同发展.

    作者:甘慧敏;林琳;石俊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体医结合研究

    目的 了解我国体医结合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特性,探索研究热点,为体医结合的下一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8年至2018年我国体医结合的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论文作者、单位和基金状况统计,并运用Bicomb 2.0和SPSS 17.0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我国体医结合研究年度发文量呈上升发展态势,论文作者及单位以高校居多,基金资助较少;研究热点集中在体医结合、人才培养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结论 我国体医结合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应加大基金资助与扶持,重视与医疗部门的合作和体医结合的实证研究,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产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作者:杜涛;刘宁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