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59X
  • 国内刊号:37-1279/R
  • 影响因子:0.52
  • 创刊:197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24-02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统计源期刊
  • 中医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5年3期文献
  • 从脑的生理探讨脑病的发生

    从脑的中医生理特点出发,对现代临床脑病的发生进行了阐述.认为脑位于气机升降转折之处,七情易导致脑病;脑为至清至高之脏,六淫、疫气、痰饮、瘀血易侵犯脑;脑为诸阳之会,阳虚易出现精神症状;脑为髓汇集之处,喜盈恶亏,亏则致病;脑为气血精华汇集之处,脏腑气血不和是发生脑病的重要基础;脑与七窍相连,清窍被蒙与脑病息息相关;脑肠相通,腑实可发生神经精神症状;膀胱经入脑,脑病易合并水病.

    作者:郭春莉;肖长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血法临床应用及鉴别

    从适应证、常用药物、常用方剂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补血法中的益气补血法、健脾补血法、生津补血法、养阴补血法的立法依据及遣药组方情况,对益气补血法与健脾补血法、生津补血法与养阴补血法的临床应用作出鉴别.认为益气补血与健脾补血、生津补血与养阴补血,补血功用则一,而补血的机制有异,临床应用有别.

    作者:张维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脾肾气机升降失常与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

    脾肾主清浊升降,脾肾气机升降失常、清浊逆乱是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关键,其根本病因在于脾肾虚损及血瘀内生.临床治疗以调理脾肾、通利六腑为主,可恢复机体升清降浊功能,延缓和阻止糖尿病肾病的进程,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文军;赵孔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喻昌治咳初探

    喻昌,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学术崇尚<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研究>、<伤寒论>等,创大气说及阴病论等,对内科杂病有创见.谨将其对咳嗽的论治,陈述于下.

    作者:滕信涛;刘桂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冬虫夏草提取液治疗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研究

    目的:旨在探讨冬虫夏草提取液早期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的疗效.方法:100只成年雄性BALB/c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G)、感染组(IG)和CSAE灌胃治疗组(CIG).IG组、CIG组小鼠腹腔接种CVB3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并于接种病毒后第7天、第14天分批处死.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心重/体重及小鼠存活率.结果:接种病毒后第7天及第14天CIG组心肌炎症坏死半定量分析较IG组显著减轻(P<0.01),心重/体重降低(P<0.01);CIG组14 d存活率85%显著高于IG组55%(P<0.05).结论:CSAE对VMC小鼠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锋;高兴玉;饶邦复;刘利;崔连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芍药苷对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骨髓Epo和G-CSF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考察芍药苷对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的生血作用及对骨髓Epo、G-CSF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芍药苷补血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5 Gy60Co 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制备小鼠血虚证模型,检测外周血象,骨髓集落培养观察并计数CFU-GM、BFU-E、CFU-E、CFU-mix,RT-PCR观察并检测骨髓Epo和G-CSF基因表达.结果:芍药苷显著升高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骨髓CFU-GM、BFU-E、CFU-E、CFU-mix数量,上调骨髓Epo和G-CSF基因表达.结论:芍药苷具有生血作用,促进骨髓Epo和G-CSF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生血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郭平;王继峰;王升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正常猕猴月经周期表情行为变化特点及其评价

    为建立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动物模型标准,对正常青年猕猴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表情行为变化进行观察研究.观察发现,正常高、低地位猕猴月经周期表情行为均呈现黄体期、经前期、月经期相对平静,卵泡期则明显活跃的特点.认为正常实验猕猴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表情行为变化特点的揭示具有实验动物基础研究重要意义,也为今后开展正式造模实验提供了基础资料.

    作者:魏盛;乔明琦;薛玲;张惠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川芎嗪对PDGF-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骨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骨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PDGF-BB刺激VSMC,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川芎嗪对VSMC增殖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测定VSMC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川芎嗪可显著地抑制VSMC增殖(P<0.01),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0/G1期;PDGF-BB诱导骨桥蛋白mRNA呈高表达,川芎嗪下调了这种表达.结论:川芎嗪能抑制体外的VSMC增殖,提示川芎嗪可能作为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一种药物.

    作者:张健;蔡生业;姚成芳;王利民;王丽;周宪宾;王恒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FN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5/6肾切除(5/6nephrectomize,5/6NT)大鼠肾组织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建立5/6NT大鼠肾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尿毒清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苯那普利、尿毒清为实验对照,检测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肾组织FN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肾组织FN强阳性表达,在系膜基质和肾小管基底膜出现大量棕黄色颗粒;苯那普利组、尿毒清组FN中等量表达,在系膜基质和肾小管基底膜出现中等量棕黄色颗粒;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组肾组织FN轻度表达明显少于模型组,在系膜基质和肾小管基底膜出现少量棕黄色颗粒,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抑制5/6NT大鼠肾组织FN的表达,可能是该方减缓肾小球硬化和肾纤维化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邵悦;赵宗江;杨美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柴胡对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柴胡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应用柴胡处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抑郁模型组、柴胡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变化.结果:柴胡有抗抑郁作用,可降低前额叶5-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结论:柴胡可能是通过降低脑组织中前额叶5-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的.

    作者:张峰;曹仲伟;张学杰;李法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白花败酱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白花败酱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实验优选白花败酱中总皂苷的提取条件,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对提取物进行提纯,并以齐墩果酸标准品作对照,采用薄层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定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溶剂用量32倍(20倍、12倍)、提取时间7 h(4 h、3 h)提取两次,白花败酱中总皂苷(以齐墩果酸计)含量为0.608%,与理论推测相符.结论:佳提取工艺和提纯方法可以有效提取白花败酱中的总皂苷,工艺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工业生产.

    作者:徐洁昕;周方钦;江放明;廖燕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治疗概况

    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对我国近20年来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经验和成果加以总结.参考文献34篇.

    作者:芦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药防治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从抗肝细胞坏死和凋亡、促进肝脏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三个方面总结并分析了中医药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目前中医药抗肝损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30篇.

    作者:杨铂;崔爱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用正交设计优选四妙勇安汤的水提工艺条件

    目的:优选四妙勇安汤的水提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设计,以绿原酸、阿魏酸、甘草酸、总多糖、醇浸出物、干浸膏为指标成分,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条件的优选.结果:优选出的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成过4目筛的粗粉,用水提取3次,加水量依次为10,8,8倍,提取时间依次为1.5,1.0,1.0 h.结论:优选出的工艺条件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李凌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舌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舌诊特点.方法:对CAG癌前病变患者从舌质、舌苔、舌形、舌下脉络、舌尖微循环、舌苔涂片、舌面pH值、唾液癌胚抗原(CEA)检测等多方面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结果:CAG癌前病变患者的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暗红或青紫瘀斑,舌苔腻,舌有齿痕或裂纹,舌下脉络扭曲、扩张或有瘀点;舌尖微循环观察畸形毛细血管襻增加,襻顶扩张瘀血,渗出明显,血色暗红,血液流态异常;舌苔涂片发现舌上皮细胞表现为过度角化,数量增多,涂片背景脏,并出现较多的白细胞;舌面pH值偏高;唾液CEA明显升高.结论:CAG癌前病变的舌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本病的临床检出率有意义,亦为临床辨证用药、疗效判定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作者:林秀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腰椎滑脱复位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15例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探讨腰椎滑脱复位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在腰椎滑脱症中的治疗作用,阐述滑脱复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均使用腰椎复位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病例治疗后均获得随诊,随诊时间平均16.4月,随诊X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螺钉、棒无折断,复位无丢失,无感染,无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融合率为100%,疗效优8例,良5例,可2例.结论:腰椎滑脱复位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能充分完成后路减压,滑脱椎体满意复位,并能保证可靠的融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术式.

    作者:朱登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经》中阴虚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检出了<内经>中有关阴虚的所有条文,梳理并归纳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①与阳气虚相对,是指阴气亏虚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②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③与气属阳相对而指精虚.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际,将阴虚的基本概念确定为:阴虚是指人体之阴气亏虚及其凉润、宁静、抑制等功能减退而表现为虚热内生或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目前临床应用的阴虚概念,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虚.阴阳两虚是阴气与阳气不对等的皆虚,它们都属于气虚的范畴.气阴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不可再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作者:孙广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现状的思考

    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的现状及其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出导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相互背离的原因有社会、文化、政策、个人等多种因素,关键是中医教育界的导向作用.这种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分而发展的现象违背了中医药学发展的固有规律,成为影响中医药学发展的桎梏.中医药学的发展,既要吸收西医学、现代多学科的养分,又要保持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植根于临床研究的沃土之中,临床研究不能脱离基础理论的指导,两者相互为用,若之阴阳,才能成为中医药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作者:欧阳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紫金锭源流考

    紫金锭具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是临床治疗中暑时疫见有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或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的常用中成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2000年版均有收载.但文献对其方源记载颇不一致,如<中药成药学>[1]、<中国基本中成药>(一部)[2]称源于<外科正宗>,<中国常用中成药大全>[3]注出<百一选方>.<中药制剂注解>[5]、<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4]谓出自<外科正宗>,系<百一选方>之方加朱砂、雄黄而成.本文就其方源、衍化发展与临床应用进行考辨,以正本清源.

    作者:王均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汪昂与《医方集解》

    介绍了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汪昂的生平,并对<医方集解>的分类编排、方论阐释、学术思想等方面加以研究,认为<医方集解>是后世方剂学之圭臬,是临证习方者之重要参考书籍.

    作者:田代华;李怀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