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59X
  • 国内刊号:37-1279/R
  • 影响因子:0.52
  • 创刊:197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24-02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统计源期刊
  • 中医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9年3期文献
  • 鸦胆子油乳胸膜固定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油乳行胸膜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KPS积分变化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χ2=2.12,P=0.036<0.05),提示治疗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28,P=0.59>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胸膜固定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权;杜单瑜;江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用穴频次分析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用穴规律.方法:检索重庆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对筛选合格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提取并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54篇,腧穴48个,腧穴总使用频次165次,其中主穴128次,配穴42次;主穴使用频次高的是手阳明大肠经曲池穴为27次,主穴+配穴使用频次高的腧穴是太冲穴,主穴20次,配穴10次.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遵循局部选穴、循经选穴及辨证选穴等原则,太冲和曲池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组穴.

    作者:刘建永;杨佃会;白田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止血调经法治疗青春期崩漏40例

    目的:观察止血调经法治疗青春期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止血调经中药口服和西药人工周期治疗,3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止血调经法治疗青春期崩漏疗效显著.

    作者:王秋凤;翟怀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坤更欣胶囊治疗肝肾阴虚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84例

    目的:观察坤更欣胶囊治疗肝肾阴虚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4例确诊患者采用坤更欣胶囊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3个疗程后随访1月,对治疗结果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激素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坤更欣胶囊治疗肝肾阴虚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侯文静;吕筱霞;刘桂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吴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消退后仍有神经痛,或疱疹发生后局部疼痛持续1月以上者[1],好发于年老体弱者,其疼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有文献报道PHN可持续达16年[2].PHN的治疗比较棘手,虽方法很多,但有确切疗效的很少.

    作者:邓永琼;欧阳永亮;袁雨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从小肠经论治颈肩综合征临床体会

    颈肩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为持续性或间断性的颈连肩痛或肌肉僵硬不舒,伴上肢疼痛或麻木,上背部肌肉酸痛,头部活动明显受限,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工作繁重和精神紧张常是本病发生的原因和诱因.随着电脑使用的普及,年轻人发病开始呈现增长趋势.笔者此前临床曾治疗多例,但大多收效甚微.

    作者:董庆民;王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扩髓交锁髓内钉结合中医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扩髓交锁髓内钉结合中医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3例)采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UTN)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采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4周末、6周末、9周末骨折处骨痂情况和骨痂指数(CI).结果:4周末骨痂出现情况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9周末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周末两组骨痂CI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9周末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扩髓交锁髓内钉结合中医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能有效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作者:薛骏;沈爱东;徐瑞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心通对糖尿病性心脏病心脏自主神经、射血功能、CRP和TNF-α水平的影响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以心脏结构和(或)心脏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症状不典型,多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病机复杂,病变程度重,发病隐匿等特点,因而比一般心脏病病死率高,具有更大威胁性.

    作者:钱秋海;郭良清;乔培佐;刘大文;扈东兵;陈文辉;石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连方治疗先兆流产经验

    西医学认为导致流产的原因较多,常见的为遗传、内分泌疾病、感染、生殖器官解剖异常、重大刺激、创伤、环境因素等,其治疗主要是补充黄体功能、抑制宫缩、卧床休息.连方老师从事妇科临床20余年,运用综合疗法治疗先兆流产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杜晓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拉米夫定联合苦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单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应用两种治疗方案对照观察临床研究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收入本次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统计量采用率的优势比(OR).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502例HBsAg与HBeAg均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拉米夫定联合苦参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ALT复常率、HBeAg 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均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单独治疗组,P<0.01或P<0.001.结论:对于HBsAg与HBeAg均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的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以及HBV-DNA阴转率.

    作者:李青;史周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证心得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结局.目前,心力衰竭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为一种发病率和流行性呈不断增高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心衰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已成为老年人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安凤芹;李振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曹晓岚治疗脑病用药经验

    曹晓岚主任医师从医三十余载,致力于脑病的中医治疗研究工作,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与创新并举,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曹老师对脑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丹参防治全胃肠外营养致肝损害相关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目的:寻找与丹参防治全胃肠外营养肝损害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选取需要全胃肠外营养的患者,分别给予静脉全胃肠外营养(对照组)及全胃肠外营养+丹参(实验组).治疗15 d后收集两组血清,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质,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数据库分析鉴定两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发现5个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斑点,经鉴定确定为血清清蛋白前体、接联球蛋白、免疫球蛋白κ链C区、补体C4-B前体和血清铁传递蛋白前体.结论:丹参可能通过上调或下调上述蛋白质的表达,参与防治全胃肠外营养对肝脏的损害.

    作者:胡涛;吕志平;钟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证型与动态血压监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中医证候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333例EH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中医辨证.根据本虚标实辨证原则,将全部病例分为单纯实证、单纯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三种类型;根据夹痰、夹瘀的不同,将全部病例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四种类型.研究EH中医辨证分型各组24 h动态血压监测水平的差异.结果:虚实辨证分组的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三组各项血压指标及血压形态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夹痰、夹瘀分组的分析表明,夹痰夹瘀证组的全程、白天、夜间收缩压及脉压均高于夹瘀证组(P<0.05),舒张压及脉压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瘀互结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升高有关,祛痰化瘀法应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商秀洋;杜柏;石洁;胡元会;宋庆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填精补髓、祛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认为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有着共同的病理机制,即肾精不足,髓海空虚,痰瘀闭阻脑络.肾精不足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髓海空虚是其共同的病理演变,痰瘀闭阻脑络是其共同的中心病理环节.填精补髓、祛瘀化痰为两病的通用大法.

    作者:杨宁;康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论风痰

    无论是外风还是内风常常与痰邪相兼,相互为患.风与痰之关系多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因风生痰,风证在先,痰由风生;二是因痰生风,痰邪先成,风缘痰起.二者所以关系密切,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气的变化.痰因气而生,随气而行;风由气而生,气动风成.由于风与痰的内在联系,故二者常并存共见,形成风痰为患的病证.

    作者:周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妇科冲脉为病浅析

    冲任二脉与妇科疾病关系密切,而冲为血海,与之关系尤为重要.从冲脉的循行、冲脉与脏腑的关系看,冲脉为病,与肾精的盈亏、脾胃的强弱、肝气的疏泄紧密相关,冲脉对胞宫的作用也是通过肝脾肾诸脏的功能来反映的.临床治疗当注重对肝、脾、肾三脏的调节,肝气舒、肾气盛、脾胃健,则精血化生有源,冲脉气通血盛,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才能正常发挥.

    作者:钟素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寒热症状12种临床特征

    从历代著名医家的医案中提取寒热症状的4067种不同描述,总结出寒热症状的临床特征12个:恶寒发热、肢冷、畏寒、壮热、低热、寒热往来、潮热、手足心热、骨蒸、面部烘热、恶热、身热不扬;限定因素4个:午后(发热)、夜间(发热)、产褥期(发热)、经期(发热).其中有西医学尚未关注的内容,而西医学关于发热的分期和分类则值得中医借鉴.

    作者:白舒霞;田欣;王义国;张明鑫;闫丽芳;张启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机制探讨

    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小儿哮喘)是儿科常见病,近年来,许多医家认识到血瘀在哮喘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从微观角度证实了哮喘患儿机体明显存在血瘀表现,认为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无论在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活血化瘀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机制作一阐述.

    作者:张凤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儿哮喘中医证候类型专家问卷分析

    目的:调查小儿哮喘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为研究证候标准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编制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向全国范围遴选出的60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就其中的证候类型调查进行分析.结果:回收的46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专家对小儿哮喘常见中医证候类型的意见基本一致,即小儿哮喘治疗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寒性哮喘证、热性哮喘证、外寒内热证、肺实肾虚证是发作期的常见中医证候,肺脾气虚证、肺气虚弱证、脾气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肺肾阴虚证是缓解期的常见中医证候.结论:小儿哮喘中医证候类型的问卷调查结果基本符合临床实际.

    作者:高艳;赵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紧张型头痛辨治探析

    根据历代医家对头痛的认识,分析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特点,认为素体虚弱、阴血亏虚是其发病的根本,内外合邪、拘急作痛为其发病特点,常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局部劳损导致气血失常,不通、不荣则筋脉失养,拘急作痛;外邪侵犯常为诱因.治疗以柔筋缓急、调养气血为大法,注重酸甘化阴,调养气血,升清降浊,祛风熄风.

    作者:胡志强;吴宏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血清、心肌、肝脏和骨骼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检测比较FBG、INS、ISI及血清、心肌、肝脏和骨骼肌FF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INS升高,ISI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FBG、INS降低,ISI升高(均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心肌、肝脏和骨骼肌内FFA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血清、心肌、肝脏和骨骼肌FF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逆转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IR大鼠血清、心肌、肝脏和骨骼肌内FFA的生成和堆积来实现的.

    作者:孙健;谢长才;贾真;许能贵;易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活血解毒汤组及血脂康组,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10周后测定家兔各项指标.结果:益气活血解毒汤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血脂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益气活血解毒汤组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可通过调节血脂、改善家兔血液流变状态和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丁树根;李忠志;胡业彬;谢强龙;杨明;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功能区激活的异同.方法:7例青年志愿者分别接受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并进行功能性磁共振脑部扫描.统计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的激活概率、激活点数、激活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左右不同脑区的激活概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有趋势表明,常规针刺对双侧颞叶和左侧枕叶、右侧小脑有相对集中的激活.皮部浅刺对右侧枕叶、左侧小脑有相对集中的激活.结论: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部功能区激活无显著性差异,但表现有常规针刺更能激活双侧颞叶的趋势.

    作者:黄泳;宋远斌;赖新生;唐纯志;杨君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增光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增光颗粒质量测定方法.方法: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增光颗粒中的阿魏酸含量.结果:样品和阿魏酸对照品在相应的主峰位置上有相应的色谱峰,且分离度较好.阿魏酸进样量在0.00784~0.078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0.9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可作为增光颗粒质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马书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药干预乏氧微环境抗肿瘤侵袭转移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中药可以多靶点多环节作用于肿瘤侵袭转移的过程,通过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清除乏氧过程产生的许多促肿瘤侵袭转移因子,而达到防治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对此研究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17篇.

    作者:史传文;龚继勇;王晶晶;郑广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药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进展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获得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子宫内膜形态学研究、超声学观察、激素及受体研究、相关因子研究方面,对中医药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24篇.

    作者:蔡平平;王东梅;史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刺五加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概述了近年来刺五加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参考文献19篇.

    作者:李朋霞;刘黎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标幽赋》腧穴运用特点浅析

    窦默(约公元1195~1280年),字汉卿,金元时代著名中医针灸学家,广平肥乡(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人,<标幽赋>为其所著,原载于<针经指南>中,为针灸歌赋中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徐凤的<针灸大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及现在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学>教材中均见收载或引用.

    作者:张永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药性与蛋白质含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20味中药的蛋白质含量,以蛋白质含量为指标,确定中药药性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中药的寒热药性与蛋白质含量没有统计学意义,但10种热性药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2.6670 mg/g,10种寒性药蛋白质平均含量为6.5036 mg/g,热性药蛋白质含量是寒性药的1.9倍.结论:蛋白质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健;李峰;王厚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