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头痛的临床表现为每逢月经期或经行前后,即出现明显的头痛,周期性反复发作,经后自止.疼痛的部位或在颠顶,或在头部一侧,或在两侧太阳穴;疼痛的性质有掣痛、刺痛、胀痛、绵绵作痛,因人而异,严重者剧痛难忍[1]. 本病属现代医学经前期综合征的范畴,一般按神经性头痛治疗,大多能临时缓解,但不能彻底治愈. 该病散见于中医古籍之月经不调论述中. 本病属于内伤性头痛,其发作与月经密切相关. 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气皆上荣于头,足厥阴肝经会于颠,肝为藏血之脏,经行时气血下注冲任而为月经,阴血相对不足,故凡外感、内伤均可在此时引起脏腑气血失调而为患.
作者:周东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固本养脏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 方法:入选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固本养脏汤治疗. 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变化.结论:固本养脏汤能明显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参数、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刘晓静;李炜;吕志超;朱国清;董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温阳补肾汤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疗效. 方法:选取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温阳补肾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温阳补肾汤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显著降低蛋白尿的蛋白含量,同时降低临床症状积分,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杜红莲;刘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盆炎汤对慢性盆腔炎湿热型患者血清Th1/Th2的影响. 方法:收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并以10例正常者为正常组. 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IL-2、IL-6含量的变化及临床评分分值的变化. 结果: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评分分值及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血清IL-2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L-2/IL-6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评分分值、血清IL-6含量较正常组显著下降,IL-2/IL-6比值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存在Th1/Th2免疫失衡,而盆炎汤可调节Th1/Th2的平衡,此调节作用显著优于妇科千金胶囊.
作者:王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冬令膏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近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吸入剂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膏方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SGRQ 量表评分、CAT评分及急性发作次数等情况.结果:两组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SGRQ评分(P<0.05),观察组总计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CAT评分(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感冒次数、急性加重次数、急诊就诊次数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 住院次数比较,两组治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冬令膏方治疗能更好地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近期预后.
作者:何绿苑;臧敏;陈秀华;林文波;朱颖;蔡岗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其主根为乌头,乌头之独生者(乌头不生出附子的块根)称为天雄.附子、乌头和天雄同出一本. 但因药用部位不同,功效亦有差异,天雄性味功用与乌、附基本相同,但比附子作用和毒性都大. 此类植物多有支根,故天雄稀少. 乌头镇痛首屈一指,而强心和驱寒作用不及附子,且乌头碱含量高、毒性大,临床投用需慎重. 附子虽镇痛效力不及乌头,但回阳、驱寒作用显著,且其毒性低于乌头,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岳娜;刘桂荣;李明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关元和同时针刺关元、三阴交两穴对原发性痛经镇痛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 A组20例针刺关元、三阴交,B组20例针刺关元. 观察针刺前、针刺后及起针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VAS各项指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针刺30 min内,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起针后60 min、90 min、120 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优于B组. 结论:针刺能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症状,针刺关元配伍三阴交较单针关元穴镇痛效果显著,说明关元配三阴交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可能有协同关系.
作者:郑敏;马玉侠;范楠楠;于岩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穴位给药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用药规律.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1959~2014年),对穴位给药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类文献进行梳理,建立合格文献的方药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复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425篇,其中临床观察类文献11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82篇,包含69个处方,涉及药物52种,使用频次为341次.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使用频次多的前10味药物分为2类,按药性聚类,分为4类. 结论:穴位给药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选取药物以辛温药为主,药物归经主要归为肺脾肾经. 治疗方法多为祛风散寒、宣通鼻窍、温通脾肺、温肾纳气等.
作者:李洁;宋立家;侯丽;刘洪坤;黄海量;韩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依据《温病条辨》性味组方、释方特点,结合关联规则分析所得核心药对、药组,探讨《温病条辨》养阴方剂配伍规律.中、上二焦肺胃阴亏,治以凉润之法,用味甘性寒药物配伍以生津养阴之品;下焦肝肾阴液耗损,治以酸甘咸寒之法,以味酸、甘、咸性寒药物配伍组方. 把握养阴方剂的配伍规律,可为临床治疗阴亏之证的选方、用方、制方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作者:展照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中医学曾一度被置于落后和不科学的境地,认为其理论缺乏解剖学知识的支撑. 回顾分析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可以发现中医也是起源于解剖学. 本文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从起源、发展和衰落三个方面对中医解剖学史进行了阐述.
作者:余璇;陈凤国;赵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国知网(CNKI)相关文献中以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CNKI中用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文献,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 结果:在筛选治疗亚健康的165首方剂中,涉及中药209种,方中补虚药使用频率高,出现频率高的药对为黄芪-白术. 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个,新处方4首. 结论:分析得出亚健康治疗组方以补虚、疏肝、利水渗湿为主 .
作者:鹿金;季旭明;何静;马增圣;李文静;刘爱维;徐振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以《内经》卫气运行理论为依据,提出卫气郁滞、浊邪留滞是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痰、瘀、热互结是其常见病理因素,并进一步从饮食、运动、情志、睡眠、年龄等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论证.
作者:冯慧;张安玲;丁元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二十四节气及其低气温变化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方法:通过当地卫生局获得脑卒中发病的资料数据,通过气象局获得气象同步数据.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绘制时序图. 利用R2.15.2软件MGCV模块进行广义相加模型(GAM)的模拟及定量分析. 结果:①临清市脑卒中发病有明显的二十四节气的规律.②临清市脑卒中的发病与节气日平均低气温效应显著,节气日平均低气温的相对危险度为0.974(95%CI:0.970~0.978). 结论:①临清市脑卒中的发病具有明显的节气性规律. ②临清市脑卒中的发病与节气日平均低气温有明显的相关性. ③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在气温较低的日子,要提高对脑卒中发病的防范.
作者:吴振成;贾振楠;姜宝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西医学由于所受的哲学观影响不同而对人体产生不同的认识观念. 从中医的形上生命观、形上诊疗观、形上养生观、形上药性观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医的形上特性,并从哲学观分析中西医选择形上形下之别的原因. 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哲学特性有助于促进中医理论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孔庆浩;图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桂枝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脏自主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55只雄性Wistar大鼠,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45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60 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成模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弥可保组、桂枝汤组,灌胃治疗4 周. Elisa法检测室间隔匀浆中酪氨酸羟化酶(TH)、乙酰胆碱酶转移酶(ChAT)、神经生长因子(NGF)、生长相关蛋白(GAP-43)、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 结果:模型对照组TH、NGF、GAP-43、TNF-α明显升高(P<0.01),ChAT、CNTF明显下降(P<0.01),TH/ChAT比值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桂枝汤组ChAT、GAP-43、CNTF升高(P<0.05),TH、NGF、TNF-α下降(P<0.01),TH/ChAT比值明显下降(P<0.01). 结论:糖尿病造成心脏自主神经损伤,交感神经亢进,迷走神经受损. 桂枝汤能促进迷走神经的修复,降低亢进的交感神经张力,维持交感-迷走神经的平衡.
作者:马度芳;姜月华;杨金龙;林海青;徐向东;于潇华;李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比较益母草、野菊花的单方水煎液与复方水煎液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 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益母草单方组、野菊花单方组、复方实验组,每组6只. 通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灌胃分别给予中药单方、复方水煎液,观察大鼠血压变化.结果:益母草、野菊花单方水煎液与复方水煎液对高血压大鼠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其中复方水煎液降血压的趋势更为明显. 结论:益母草、野菊花复方水煎液的降压作用比单方水煎液降压作用明显.
作者:刘伟;张倩;何宏媛;董玉启;张浩;刘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柴胡和茶花粉联合用药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脂保肝作用.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雌雄各半.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制备高血脂模型,造模的第一天起进行药物干预.A组灌胃柴胡液,B组灌胃茶花粉液,C组灌胃柴胡和茶花粉混合剂,D组灌胃辛伐他汀液,E组喂养高脂饲料,F组喂养常规饲料. 高血脂造模第18天,A、B、C、E组腹腔注射CCl4造成肝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取血测定血清ALT、AST、三酰甘油水平,肝组织切片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饲喂高脂饲料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模型对照组尤高(P<0.01),表明高血脂模型造模成功. 用药后各用药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清三酰甘油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用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血清AST和ALT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大鼠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模型对照组P<0.01;各用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柴胡加茶花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用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柴胡、茶花粉及柴胡和茶花粉联合使用均具有降血脂作用,但柴胡和茶花粉联合给药的保肝效果好于单独给药.
作者:王喆;梁林;何宏媛;牟林;徐宇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金荞麦多酚类成分在大鼠胃肠道的生物转化情况. 方法:通过胃肠道体外转化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低、中、高浓度金荞麦多酚溶液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的含量.结果: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在胃中含量明显降低.低浓度溶液中原花青素B2在十二指肠中含量降低,低、中、高浓度溶液中原花青素B2在空肠中含量变化不明显,在结肠和回肠中含量增加,结肠更明显(P<0.01). 在肠道中,低浓度溶液中表儿茶素含量低,且随着金荞麦多酚溶液浓度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同浓度溶液中表儿茶素含量在各肠段含量有升高的趋势. 结论:金荞麦多酚类成分在大鼠胃肠道中的生物转化存在两种途径:一是金荞麦中所含的(-)-表儿茶素多聚体分解生成二聚体原花青素B2,使原花青素B2含量增加,另一条途径是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在胃肠道中发生降解使其含量降低. 胃中的pH值、酶可能会促进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的降解,结肠是生成原花青素B2的主要部位.
作者:张洪涛;张津萌;盛华刚;孙妍菲;侯辉;王晓华;林桂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建立舒咽喷雾剂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 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甲醇-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80 min,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建立舒咽喷雾剂的指纹图谱;用对照药材对制剂的色谱峰进行指定. 结果:指纹图谱中标记了11个共有峰,10批舒咽喷雾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90%;对照药材分别对色谱峰进行归属确认,舒咽喷雾剂指纹图谱中可检出黄芩、山豆根、锦灯笼、生地黄4味药材. 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舒咽喷雾剂的质量,可为含黄芩、山豆根等药材的中成药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崔清华;侯林;田景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对特发性矮小症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34篇.
作者:许乔雯;叶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对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进行概述. 参考文献30篇.
作者:周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就近年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方法进行综述,参考文献24篇.
作者:赵娟;王盛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对近年来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对常用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以及目前的主要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34篇.
作者:梁飞凡;詹红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从针刺对血液循环、神经电生理、体液因子、血管活性物质、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和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对肌肉痉挛的缓解以及对脊柱环境的调节等8个方面,对近15年来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机制进行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30篇.
作者:王浩然;贾红玲;张永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吸烟会显著提高肺癌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已是医学界一个普遍认识,而中国科学家主导的两项新研究表明,吸烟不仅是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也会显著增大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人员估计,全球由吸烟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已达2 780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潘安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对普通吸烟人群而言,吸烟程度越重,患糖尿病风险越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裴钢院士领衔的课题组,新近采用药物鸡尾酒成功将星形胶质细胞直接转化成神经细胞. 相关研究论文于10月2日发表在《细胞研究》杂志上. 裴钢课题组在以往研究中,已在体外缺氧条件下,利用小分子鸡尾酒将体细胞直接转化为神经祖细胞. 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证实了在体外采用化学鸡尾酒VCR 激活关键转录因子,也是成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关键蛋白NeuroG2和NeuroD1表达,可直接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元. 采用一些小分子来操控这种细胞命运转变,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适用于临床的方法. 科研人员还发现,化学鸡尾酒VCR能够使成年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在体外获得一些神经细胞特性,表明了这种化合物诱导的转化在体内的实践意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王叔和,古代高平(今山东邹城)人,魏晋时期医家、医书编纂家,曾任魏太医令,其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杂病论》,二是撰写《脉经》. 《脉经》涉及针灸学术的内容约占全书的八分之一,以第二、第七、第十卷为集中. 本文从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和治疗学四个方面对《脉经》中针灸学术思想进行了探析.
作者:张永臣;贾红玲;韩涛;汤继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明代聂尚恒编撰的《医学汇函》的部分内容取自《古今医鉴》,但其所据版本与今日所见《古今医鉴》通用本略有不同,用《医学汇函》可以改正今本《古今医鉴》的许多错误. 本文从误字例与脱文例两方面,对通行本《古今医鉴》的若干错误进行勘误补正,以正误于后学.
作者:史焱;傅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