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 国际刊号:1671-7554
  • 国内刊号:37-1390/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1956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4-16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本刊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核心版)
  • 医药卫生综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16年12期文献
  • 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患者中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以及血浆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的变化,明确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在PI-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同期收集就诊的PI-IBS患者28例和正常对照组12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标本和结肠标本。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变化,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法分别检测血浆中ET和NO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PI-IBS患者内皮细胞形态较正常对照组发生显著变化,功能上的变化表现为血浆中ET(55.49±13.49)ng/L和NO(75.90±16.52)μmol/L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43.40±13.69)ng/L和(62.48±15.63)μmol/L]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活化与PI-IBS的发病机制可能密切相关。

    作者:李倩;戴桃李;韩炜;郭成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PMP及EMP含量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中血小板微粒体(PMP)和内皮细胞微粒体(EMP)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AIS患者(AIS组)和40例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5 mL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P和EMP含量。对AIS组进行入院和出院NIHSS评分,据此将AIS组分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两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IS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AIS组PMP和EM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IS组中预后良好患者的 PMP和EMP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高血压、PMP和EMP水平是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血浆PMP和EMP水平可能作为临床上评估AIS预后的指标。

    作者:曲立新;时兴华;杜怡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的手术疗效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的诊疗流程和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11~69岁,平均35.6岁。左侧7例,右侧8例。致伤原因:摔伤14例,车祸伤1例。冠状突骨折按O’Driscoll分型标准:Ⅱ1型9例,Ⅱ2型5例,Ⅱ3型1例。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在麻醉下行内翻、内旋和轴向应力位透视评估肘关节稳定性及肱桡关节间隙。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钢板或专用钢板固定,粉碎骨折结合克氏针固定,合并尖部骨折时加用缝合法固定,然后外侧入路探查并以锚钉修复重建外侧副韧带(LCL),患者无应用外固定支架。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12~30个月随访,平均18.7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愈合时间7~14周,平均10周。平均屈曲136.8°±3.3°,平均伸直3.6°±1.3°,平均旋前86.8°±5.6°,平均旋后88.6°±3.5°。所有患者未出现肘关节不稳定、疼痛及肘内翻等并发症。上肢功能损伤(DASH)评分为2.5~12.5分,平均5.3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优13例,良2例。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可以获得足够的稳定性,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可明显降低肘内翻、关节快速退变及肘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

    作者:刘涛;鲍飞龙;高伟;亢世杰;吕夫新;胡义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伴一侧肺通气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气道支架置入术在恶性气道狭窄伴一侧肺通气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住的34例恶性气道狭窄伴一侧肺通气的患者,根据狭窄的病因、部位行支架置入术,评价近期疗效、气道开放程度和肺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支架置入术后34例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狭窄段直径增大,气促评级改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周内不良反应:刺激性咳嗽7例(20.59%),咽痛9例(26.47%),咯血10例(29.41%);随访1个月并发症:肉芽组织增生3例(8.82%),排痰困难5例(14.71%),均给予对症处理后改善,1例(2.94%)27 d后大咯血死亡。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伴一侧肺通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芳静;史小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超高频超声与高频超声在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22 MHz超高频超声与13 MHz高频超声用于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病情评估的效果。方法分别应用22 MHz与13 MHz超声探头采集33例深度<1 cm的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瘤体同一断面的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彩色血流图像选取探头正下方1 cm ×1 cm,采用ImageMagick软件分析。将二维图像按瘤体边界能否辨别进行分类,比较两者的瘤体边界辨别能力;将彩色血流图像自0.5 cm深度进一步细分为浅、深两部分,比较两者在相同深度的彩色血流显示能力。结果22MHz超高频超声对瘤体边界的辨别能力与13MHz高频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51);22 MHz超高频超声与13 MHz高频超声对瘤体血流的显示能力在不同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cm:t=-9.38,P<0.05;0.5~1.0 cm:t=4.59,P<0.05);但总的血流显示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P=0.11)。结论22MHz超高频超声对瘤体深度<0.5cm的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病情评估较13 MHz高频超声可提供更清晰的二维图像及血流信号更丰富的彩色图像。

    作者:吴义良;张林峰;李圆;刘筱雯;徐广琪;高峰;吕仁荣;霍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T引导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应用125 I粒子植入治疗的2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计划,根据TPS计划在CT引导下行肝脏病灶125 I粒子植入术,术后行CT检查,将CT图像的DICOM格式图片传送到TPS系统,并进行术后剂量验证。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行CT复查,进行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评价。结果22例患者病灶总数为27个,中位肿瘤长径3.4 cm(1.0~7.4 cm),病灶植入粒子数4~87颗,粒子活度1.85×107~2.96×107 Bq (0.5~0.8 mCi)。术后1个月,CR 11例,PR 6例,SD 5例,PD 5例,局控率(CR+PR+SD)为81.5%。术后3、6、9、12个月局控率分别为78.9%、76.9%、77.8%、66.7%。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1~14个月),生存13例,死亡9例,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粒子植入术后疼痛缓解率91.7%。术中出血7例(31.8%),恶心/呕吐3例(13.6%),术后发热1例(4.5%),粒子移位2例(9.1%)。结论125 I粒子植入术治疗转移性肝癌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房菲菲;张颖;林琦;袁苑;戴建建;徐瑞彩;耿宝成;韩明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外周血TM、MPO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OSAHS)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OSAHS 患者90例(OSAHS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度OSAHS组,每组3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于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次日清晨,空腹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TM、MPO水平。重度OSAHS组取持续正压通气(CPAP)及手术综合治疗,CPAP治疗6~8 d后评估患者狭窄气道平面,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治疗。重度OSAHS组在综合治疗后复测TM、MPO,分析TM、MPO以及检测的相关指标。结果血清TM和MPO水平与OSAHS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轻度OSAHS组TM、MP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OSAHS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体质量指数较轻、中度OSAHS组和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OSAHS患者血清TM、MPO水平和体质量指数、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而与血清浓度及AHI呈正相关性(P<0.05),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呈负相关性(P<0.05)。重度OSAHS组在综合治疗后LsaO2显著上升,AHI及外周血TM、MPO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外周血TM、MPO浓度的上升是OSAHS患者并发心血管损害的机制之一,检测血清TM、MPO浓度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疗效及评估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作者:张红霞;徐永红;陈莉;龚辉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血清前白蛋白(PA)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足月新生儿24例,其中男11例,女13例。根据2005年修订的HIE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度将患儿分为轻度HIE组(n=11)、中度HIE组(n=9)、重度HIE组(n=4)和正常足月新生儿组(正常对照组,n=20);各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第1、3、10天取股静脉血,检测血清PA水平,并对患儿作相应的NBNA评分。结果出生后第1、3天,血清PA水平重度HIE组<中度HIE组<轻度HIE组<正常对照组(P<0.01);出生后第1、3、10天,NBNA评分重度HIE组<中度HIE组<轻度HIE组<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中度HIE组和轻度HIE组经治疗后,第1天血清PA值和NBNA评分均低于第10天(P<0.01)。重度HIE组、中度HIE组和轻度HIE组第1天血清PA与NBNA 评分呈正相关性(r=0.554,P<0.01);第10天血清PA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性(r=0.344,P<0.01)。结论 HIE越严重的患儿,血清PA和NB NA评分越低,通过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血清PA值和NB NA评分均升高,表明血清PA和NB NA评分可作为HIE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庄根苗;唐玲;臧丽娇;安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两种方法评估胃蛋白酶原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蛋白酶原用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辅助诊断的价值,并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方法采用CLIA和ELISA分别检测胃蛋白酶原(PG)在健康对照组(95例)、非萎缩性胃炎组(173例)、萎缩性胃炎组(407例)和胃癌组(135例)患者的表达,检测PGⅠ、PGⅡ水平,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PGR),分别建立两种方法诊断的cut-off值,评估其诊断价值,并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结果胃癌组PGⅡ高于萎缩性胃炎组、非萎缩性胃炎组和健康对照组(CLIA:P=0.027,0.002,<0.001;ELISA:P=0.008,<0.001,<0.001),PGR低于萎缩性胃炎组、非萎缩性胃炎组和健康对照组(CLIA:P<0.001,<0.001,<0.001;ELISA:P<0.001,<0.001,0.001)。CLIA法以PGⅡ>13.20且PGR≤6.67作为诊断胃癌的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0.88%、71.64%;ELISA法以PGⅡ>18.10且PGR≤6.18作为诊断胃癌的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0.14%、62.72%。两种方法诊断胃癌和萎缩性胃炎的一致性Kappa指数分别为0.706、0.569。结论 PGⅡ和PGR可以作为胃癌诊断标志物,PGⅡ+PGR联合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CLI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

    作者:张守彩;高玉;郑桂喜;杨咏梅;刘延红;高杨;王传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血管生成素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

    目的: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表达及对 hUC-MSCs 免疫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 Trizol 法从 hUC-MSCs 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取cDNA,PCR扩增获得编码Ang-1的序列克隆到GV287载体中。将重组GV287-Ang-1载体质粒和慢病毒包装质粒pHelper 1.0和pHelper 2.0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上清,纯化浓缩测定病毒滴度。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ng-1蛋白表达,并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Ang-1基因扩增PCR产物与预期大小一致。重组慢病毒GV287-Ang-1质粒经PCR和DNA测序分析显示,所得结果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且插入方向正确。包装慢病毒浓缩悬液滴度为2×108 TU/mL,佳感染复数为8。GV287-Ang-1转染组细胞Ang-1表达显著高于未转染组和GV287转染组。过表达Ang-1的hUC-MSCs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显著高于单纯的hUC-MSCs。结论成功构建携带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GV287-Ang-1,并可有效转染hUC-MSCs过表达Ang-1蛋白,且能显著提高hUC-MSCs的免疫抑制能力。

    作者:刘宁;吕欣;李栋;黄志伟;刘毅;张乐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EGCG对铅暴露C57BL/6仔鼠海马Aβ蛋白及NEP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哺乳期铅暴露仔鼠海马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的作用,及对β淀粉样蛋白、脑啡肽酶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C57BL/6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铅暴露组。铅暴露组孕鼠在哺乳期饮用0.5%醋酸铅水溶液,对照组饮用蒸馏水。染铅结束后,取40只染铅雄性仔鼠(分为低、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铅暴露模型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10只雄性仔鼠,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溶液和生理盐水等体积灌胃21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组小鼠血铅含量,并对海马组织中Aβ1-40、Aβ1-42、AβPP mRNA、AβPP、脑啡肽酶(Nep)的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铅暴露模型组,低、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的血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低、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和铅暴露模型组血铅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0.086,0.071);铅暴露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01),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的逃避潜伏期低于铅暴露模型组(P<0.001);铅暴露模型组小鼠海马内Aβ1-40、Aβ1-42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Nep含量明显降低(P<0.001),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Aβ1-40、Aβ1-42的含量与铅暴露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Nep含量明显升高(P<0.001),其中以高剂量EGCG干预组效果佳。结论 EGCG干预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EGCG能够降低小鼠海马组织中Aβ1-40、Aβ1-42的含量,抑制Aβ相关基因AβPP的表达,上调Nep蛋白的表达。

    作者:尹延彦;赵林远;张晓欢;黄辉;孙贝贝;李文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凝对DeB 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残余假腔重塑效果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凝对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残余假腔重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1例,其中行孙氏手术20例(未换瓣组),行孙氏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11例(换瓣组);术后3~6个月,复查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分别测量支架起始、支架中段、支架末端、腹腔干水平、肠系膜上动脉水平、双肾动脉水平术前术后真假腔直径以及真腔与管腔的比值,并观察假腔血栓化形成情况。结果术前换瓣组与未换瓣组在术前支架起始、支架中段、支架末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断层平面,真腔直径与主动脉直径的比值无明显差异(P=0.30、0.94、0.96、0.54、0.83、0.49)。术后3~6个月换瓣组与未换瓣组支架起始、中段、末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6个主动脉CT断层测量平面中真腔或支架内径与主动脉直径的比值无明显差异(P=0.28、0.16、0.28、0.39、0.44、0.23)。结论主动脉夹层术前是否累及主动脉瓣病变对主动脉夹层支架及以远降段的病变无明显影响。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早期抗凝对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残余假腔重塑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龙;赵鑫;李媛媛;王锡明;李德才;宋光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一个蛇苔氧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目的:克隆蛇苔氧甲基转移酶(CcOMT1)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通过 RT-PCR 技术获得CcOMT1基因的cDNA全长。构建原核表达质粒 pET32a-CcOMT1,在大肠杆菌 BL21(DE3)中表达后,利用Ni-NTA吸附柱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通过体外酶活分析其活性。采用DNAMAN 7.0和MEGA 5.1软件分别进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克隆得到的CcOMT1开放读码框为837 bp,编码27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0.95 kDa,等电点为5.59。与来自钝鳞紫背苔、紫花苜蓿和冰叶日中花的氧甲基转移酶的同源性分别为73.18%、53.60%和44.60%。对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酶活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可以催化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和苯丙类化合物,产生相应的氧甲基化产物,其适底物为槲皮素。结论克隆并鉴定了一个CcOMT1基因,为通过酶法实现化合物的氧甲基化修饰提供了一个候选基因。

    作者:李丹丹;刘慧;程爱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miR-916 a调控SOCS6促进HB x-HepG2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HBx-HepG2细胞中miR-196a对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6(SOCS6)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并研究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检测miR-196a以及SOCS6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OCS6蛋白表达水平;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生长;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96a的靶基因。结果与正常人肝细胞(L02)相比,miR-196a在 HBx-HepG2细胞中过量表达(P<0.05)。miR-196a过表达可促进HBx-HepG2细胞生长;miR-196a表达下调可抑制HBx-HepG2细胞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人肝细胞(L02)相比,SOCS6 mRNA在HBx-HepG2细胞中表达下调(P<0.05);miR-196a可以通过作用于SOCS6的3′UTR区负向调控其表达,并且SOCS6的过表达可以抑制HBx-HepG2细胞的生长。结论 miR-196a可以通过靶向负调控SOCS6基因进而促进HBx-HepG2细胞的生长。

    作者:余桂芳;陈树娣;陈雪竹;侯开连;梁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尿液pH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尿液pH与代谢综合征(MetS)的关系。方法以8720名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健康查体中心健康体检者建立纵向队列,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尿液pH与MetS的关系。结果经过平均3.03年随访共有1657人发生MetS,发病密度为62.79/1000(1657/26389)人·年。仅对年龄进行调整时尿液pH偏低组的风险比HR值为1.36(95%CI:1.21~1.53,P<0.05),在此基础上对MetS的组分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进行调整后尿液pH偏低组的HR值为1.20(95%CI:1.07~1.35,P<0.05),进一步对饮食、吸烟和饮酒因素调整后的HR值为1.17(95%CI:1.05~1.32,P<0.05)。结论尿液pH偏低是Met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许艺博;季晓康;李向一;申振伟;薛付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山东省2008~2014年手足口病季节性特征

    目的:探讨山东省2008至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山东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2008至2014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季节性特征分析。结果山东省2008至2014年手足口病年均增长率为22.96%,发病率从35.02/10万增长到121.01/10万。总报告例数中,5~7月报告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51.29%(188564/367655)。集中度M值为0.42,手足口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圆形分布γ=0.42,α珔=185.196°(110.216°,260.176°),P<0.01,即山东省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日为6月8日,流行高峰期为3月22日至8月24日。山东省2008至2014年各年的平均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01.14,P<0.01),即各年手足口病高峰日不同。M值和γ值呈高度相关(r=1.000,P<0.01)。结论山东省2008~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3~8月为该病的流行高峰期,各年度流行期持续时间不同。

    作者:刘红杨;肖金环;王凡;杨光;刘洪庆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巨大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

    冠状动脉瘘指左右冠状动脉与心脏或大血管存在先天性异常交通。多为冠状动脉心腔瘘先天畸形,以右冠状动脉瘘多见,约占50%~60%。冠状动脉瘘可进入心脏和大血管的任何部位,90%的瘘引入右心系统,以右心室常见[1]。冠状动脉瘘是胚胎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较为少见,占先天性心脏病0.26%~0.40%[2-3]。以往报道成人型冠状动脉瘘较多,儿童型次之。目前有关巨大的冠状动脉瘘婴儿病例报道较少,本院收治一例巨大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婴儿,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屈庆喜;赵鑫;孙文宇;毕研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两例家族性Gitelman综合征患者基因型和表型特点

    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s syndrome,GS)是一种以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低血镁、低尿钙、正常或偏低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为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机制主要是位于染色体16q13的SLC12A3基因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噻嗪类利尿剂敏感的Na-Cl转运体(sodi-um-chloride symporter,NCCT )功能失活。家族性GS比较少见,本研究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两例诊断为家族性GS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璐;梁凯;蒋玲;张晓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1例

    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primary cutaneous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PCAC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截至2014年底,国外只有大约60例报道[1],国内仅有1例报道[2]。本文报道1例,并对其进行探讨。

    作者:马新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双侧对称性桥臂梗死1例

    孤立性眩晕是指仅有典型的眩晕发作,而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意识、言语、感觉、运动)缺损及听力障碍。小脑中角亦称桥臂,主要由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AICA)供应,部分由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SCA )供应[1]。桥臂梗死分别占急性脑梗死的0.9%和椎-基底动脉卒中的5.2%[2],而孤立性的双侧桥臂梗死临床很少见[3-4],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的双侧桥臂梗死更为罕见。现报道1例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双侧对称性桥臂梗死。

    作者:李雪丽;徐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数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缩略语使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量和单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