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医药杂志

实用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济南军区联勤部
  • 主办单位: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国际刊号:1671-4008
  • 国内刊号:37-1383/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24-182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3期文献
  • 1例高龄重症患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与抗半桥粒抗BP180和BP230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好发于老年人,临床上以躯干、四肢出现张力性水疱、大疱为特点[1].因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病和皮肤功能障碍,因此探讨高龄患者BP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老年病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笔者所在科于2017年4月21日收治了1例高龄重症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 结合患者整体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中西医个体化的治疗与护理方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素宁;王辉;张福敏;吕慧茹;王海平;阎海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在食管环形肌切开术后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的应用

    食管环形肌切开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新型内镜介入方式[1]. 患者术后的遵医行为及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对疾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是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规范化康复护理的策略[2],依靠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该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行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的100例患者, 分析延续性护理在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DCA-PBL法在某军队中心医院主管护师培训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PDCA-PBL法在军队中心医院主管护师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应用PDCA-PBL法对医院主管护师进行轮转培训,比较PDCA-PBL法实施前后主管护师护理能力水平、临床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应用PDCA-PBL法培训后,主管护师在护理程序运用、危重患者救护、健康教育、沟通、管理能力方面的护理能力水平明显提高(P均<0.05);临床医师对护士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发展、病房管理、医护合作方面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大大提高(P均<0.05).结论 应用PDCA-PBL法对主管护师进行培训有其必要性,能有效提高主管护师护理能力水平,带动科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马丽静;杨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思维导图护理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治疗效果明显,是目前脊柱应用比较广泛的微创手术. 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维模式为基础,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一系列分散信息变成富有逻辑的、高度组织的图形,利于理解和记忆,为解决问题提供了较为明晰的思路[1]. 将思维导图护理应用于PKP患者的围手术期,不仅使护士对患者进行可预见性的护理,护理能及时、全面、准确,而且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疼痛的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整个治疗过程的满意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玉梅;沈娜;王建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垂直短瘢痕法与双环法行巨乳缩小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乳房形态异常可严重影响女性外观. 巨大乳房是一种乳房畸形,主要因乳房脂肪、腺体组织等大量增生所导致,可引起疼痛、乳房下垂等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会活动和身心健康[1].手术是治疗巨乳症唯一有效方法,可通过切除多余脂肪、乳腺组织以及乳房皮肤,缩小扩大乳晕和乳房体积,重塑正常的乳房形态,获得美学效果[2]. 垂直短瘢痕法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巨乳缩小术式, 该研究将其与双环法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该术式的利弊.

    作者:薛向晓;刘晓艳;光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腹腔镜胆囊术中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作用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R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双侧注射,每侧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和0.37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μg/kg)20 ml.观察两组患者入室后3 min(T0)、手术开始时(T1)、拔管时(T2)的SBP、DBP及HR;记录患者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对比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总用药量;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术后2、6、12及24 h时间点患者静息状态下的疼痛程度并记录.结果 与R组相比,DR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患者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缩短(P<0.05),手术开始时(T1)、拔管时(T2)的SBP、DBP及HR降低(P<0.05),SBP下降尤为明显.2、4、6、12、24 h时VAS疼痛评分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镇静药物及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作者:田雪丹;张岩;陈语霖;马子龙;刘洪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介入疗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 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 治疗目标主要包括预防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减少血栓复发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syndrome,PTS).近50年来,抗凝一直是 LEDVT 的标准治疗方法. 但现在发现, 单纯的应用抗凝治疗,5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PTS [1,2]. 因此,近年来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已经越来越重视血栓急性期的溶栓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但采取何种溶栓方法,使用哪些介入手段,目前尚缺乏统一意见. 结合基层医院特点,笔者对所在科2009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2例急性混合型LEDVT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谭志斌;郭友;张志成;肖亦明;唐承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切除、射频消融和肝移植三种方案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小肝癌(小肝细胞癌)的3种常用外科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为小肝癌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401医院外科治疗的660例小肝癌病例进行研究.根据肿瘤直径分为0~2.0 cm、2.1~3.0 cm、3.1~5.0 cm和多发组,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肝切除组、射频消融组和肝移植组.比较各组之间整体生存时间和整体生存率、无瘤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在0~2.0 cm组和2.1~3.0 cm组中,肝切除和射频消融的疗效相当,而肝移植的疗效优于肝切除和射频消融(P<0.05);在3.1~5.0 cm组中,肝移植的疗效优,肝切除次之,射频消融效果差(P<0.05);在多发组中,肝切除和射频消融的疗效相当,而肝移植的疗效优于肝切除和射频消融(P<0.05).结论 小肝癌瘤体的直径和数目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肝移植治疗小肝癌疗效佳.

    作者:矫学黎;陈燚;李霞;陈建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女性盆腔囊实性包块CT诊断与鉴别诊断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进展,CT扫描在其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该文回顾性分析4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妇科盆腔囊实性包块患者的CT检查影像资料,对CT扫描在妇科盆腔囊实性包块的临床应用价值加以介绍与讨论.

    作者:李振伟;赵宏伟;苏京锁;胡天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西替利嗪滴剂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189例

    目的 探讨西替利嗪滴剂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A、治疗组B,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治疗组A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治疗组B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3组治疗后其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时,治疗组A的症状体征评分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B的症状体征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周时,治疗组A、B的症状体征评分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和B的症状体征评分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替利嗪滴剂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均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药物,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疗效优于西替利嗪但起效稍慢,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用口服西替利嗪较单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疗效无明显差异,临床联用需谨慎.

    作者:唐春霞;郭忠琴;陈代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舍曲林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

    失眠障碍是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由于入睡或睡眠持续困难所导致的睡眠质量和时间下降,不能满足正常生理和体能恢复的需要并影响正常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失眠障碍的发病率高达10%,且逐年上升[1].失眠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2].例如慢性失眠经常合并心理情绪障碍疾病,主要是抑郁和焦虑[3],而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障碍又会加重失眠的症状.

    作者:张翼;廖远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81例

    自1991年Stoker等[1]首次报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以来,随着腹腔镜及内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LCBDE已逐步取代传统开腹手术.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对8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了LCBDE 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少武;吴波;康俊升;季风存;乔峰;刘杰;刘凯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法与局部压迫法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广泛应用,介入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加上大口径管、鞘的运用及高效抗凝药物的应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成为较常见的并发症[1].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指经皮穿刺后血液通过损伤的动脉壁破裂口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并形成1个或多个瘤腔,收缩期动脉血液由载瘤动脉经瘤颈部流到瘤腔内,舒张期血液回流到载瘤动脉内的一种病理现象[2].假性动脉瘤一般不能自愈,可出现压迫、栓塞、自行破裂或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等,故确诊后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目前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局部压迫法、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法和外科手术修补等[3],笔者在该文中回顾性地分析了69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凝血酶注射法或局部压迫法的不同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曙光;李珊;王永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清脑片治疗脑震荡后头痛的疗效随访

    目的 探讨清脑片对脑震荡后头痛、头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例脑震荡患者均为神经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照随机设计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服用清脑片,3片/次,3次/d,10 d为一疗程,连用两个疗程.对照组:服用脑络通颗粒,1袋/次,3次/d,10 d为一疗程.两个疗程间隔3 d.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生冷食物.观察治疗效果.并于3个月后对其中的100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及消化道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及消化道改善情况比较,差异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 清脑片治疗脑震荡后头痛,具有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效果显著,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的优点,减少并发症,远期疗效好.

    作者:孙有树;刘晓斌;刘振军;管志江;谢国旗;郝少君;张正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UA、Hcy、Cysc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较慢,是老年痴呆中多见的类型[1]. 其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功能障碍等. 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截止到目前难以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确认,所以治疗起来也有难度,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在尝试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神经保护药,非甾体抗炎药等来延缓病情的发展,然而真正治愈该病目前还有很大的困难[2],人们所能做的就是找到相关影响因素积极预防. 以往的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病与AD的发生紧密相关,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子[3]. 该试验主要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变化,为该病的早期预防与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会芳;李华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在广东地区多发于每年5~8月[1],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人肠道病毒血清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为常见,以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为典型症状并伴有发热和消化道疾病等临床症状,严重时会引发无菌性脑膜炎和急性迟缓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并发症[2].但到目前为止,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并无特效药物,应用为广泛的也只是针对患者病症进行对症治疗. 该研究中利用双黄连口服液(仅适用于儿童)的清热解毒以及康复新液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功效观察两药联合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并观察临床效果.

    作者:李丽;樊静恒;贺一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吻合术矫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retrocaval ureter,RU)是少见的先天畸形,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患者右侧输尿管容易受压变形成角,造成输尿管不全性梗阻及肾脏积水[1]. 传统多采用开放手术矫正输尿管畸形,近年来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报道逐渐增多. 2010年1月—2016年1月,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0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畸形患者,均在后腹腔镜下行腔静脉后输尿管矫正手术,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风光;黄超;许清江;余成波;魏永宝;朱庆国;张延榕;高祥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期间Th1、Tc1/Th2Tc2细胞亚群与机体致炎/抗炎反应的关系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CPB)中Th1、Tc1/Th2、Tc2细胞功能亚群的变化及与机体致炎/抗炎反应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二尖瓣瓣膜病、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各20例,设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于术前、CPB或手术开始20 min、停机前或手术结束时、术后4 h、术后24 h、术后72 h取血,分离T细胞,提取RNA,Northern blot法检测IFN-γ/IL-4mRNA表达;细胞内因子染色检测IFN-γ/IL-4蛋白表达.取血清,放射免疫检测致炎介质IL-6、抗炎介质IL-10水平.结果 与术前相比,试验组CPB中IFN-γmRNA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一过性下调,IL-4mRNA、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一过性上调,IL-6、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术后24 h或72 h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各时相点IFN-γ/IL-4mRN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2 h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各时相点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B可致Th1、Tc1细胞数量减少、Th2、Tc2细胞数量增加,进而上调机体抗炎反应,抑制致炎反应,失控后可能成为CPB术后并发症的发病基础及影响ICU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倪海峰;肖颖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Th9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9(Th9)频率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且被明确诊断的MG患者31例,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9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IL-9水平,放免法检测anti-AChR水平,Spearman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Th9细胞比例和血清IL-9水平在MG患者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G患者外周血Th9细胞比例与血清IL-9水平和anti-AchR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IL-9与Anti-AchR间也呈现正相关性.结论 Th9细胞和IL-9在GM患者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MG的发病过程.

    作者:朱子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氨基酰化酶-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氨基酰化酶-1(ACY-1)在肝细胞癌(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ACY-1 mRNA表达进行检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癌和癌旁标本中ACY-1蛋白的表达,同时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了ACY-1蛋白的表达与HCC的关系.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癌旁组织中ACY-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肝癌组织.免疫组化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另外,通过对ACY-1免疫组化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发现,ACY-1蛋白表达与AFP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ACY-1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黄驿胜;王竞枫;林枫;叶启文;李林立;张代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传统产科术后镇痛常选择椎管内镇痛[1],但其存在术后低血压、 胃肠功能恢复减慢、 尿潴留、感染、 血肿及产妇腰痛等并发症;静脉用药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如术后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 便秘、影响哺乳等[2],而小剂量用药往往镇痛不全.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引进,使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成功率高,效果确切,且神经阻滞具有对呼吸循环干扰小、镇痛效果好等特点[3],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日渐广泛. 笔者通过观察超声引导单次双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剖宫产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为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方案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王远彬;刘盼盼;叶润睇;雷湘宁;徐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开放性眼外伤并发症治疗的远期随访

    目的 对开放性眼外伤并发症疗效的远期随访.方法 对45例45眼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处理并发症及术后随访并发症治疗的观察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诊15~36个月.结果 视力术后≥0.3者11眼(24.44%),术后≥0.05者33眼(73.33%).术后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解剖治愈率95.56%(43/45),功能治愈率66.67%(30/45),无眼球萎缩.结论 开放性眼外伤一期清创缝合联合玻璃体切除术进行合理的外伤并发症处理是重建眼球正常解剖结构及挽救视功能的有效手段.而术后严密随访、并发症的防治则对术后有效视功能的恢复起关键作用.

    作者:宋学英;胡长娥;王浩;齐绍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疗养院岗位绩效津贴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

    岗位绩效津贴考核系统是在全面推进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对于公平、公正、科学和准确评价各疗养院的绩效、促进改革创新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文章根据疗养院的特点,从绩效评价的内容、指标的筛选及含义、指标权重、评分细则、计算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对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鞠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层野战救护所与医院野战医疗队联合训练的做法与思考

    2017年8月20日—27日笔者所在部队野战救护所与加强医院野战医疗队参加了火力山丹系列战役卫勤力量演习. 这次演习,按照战备等级转换、远程投送、战场机动、组织战斗、战斗实施、实弹战术演习、复盘检讨、总结撤离步骤组织实施,接受了考评组对战场机动、组织战斗、战斗实施3个阶段的考评,整个过程指挥到位、组织有序、安全顺利.两个参演单位联合训练做到了一体联动、 一体设计、一体组织、一体实施,较出色地完成参演任务.现就联合训练的做法进行总结.

    作者:吴猛;许先武;韩泉;朱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室再生器械回收环节质量控制中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年12 月1 日开始强制执行的WS301.1-2009明确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该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对医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1],医院各科室每天不断产生大量的可重复使用的污染手术器械(再生器械),有文献报道:其中来源于手术室的再生器械占CSSD工作量的50%~60%[2]. 手术室与CSSD是医院里两个独立的核心科室, 手术室既是CSSD重要的服务对象, 也是CSSD护理服务质量的具体体现[3],怎样保障手术室各类再生器械灭菌质量,保障手术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满意度,是CSSD管理工作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作者:钱云娟;沈碧玉;朱玉华;何燕;马灵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成人过敏性紫癜误诊为缺血坏死性肠炎1例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或Schinlein-Henoch紫癜, 是一种较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主要是IgA沉积. 临床特点除紫癜外,常有皮疹及血管神经炎性水肿、关节炎、腹痛及肾炎等症状,并因此分为皮肤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型. 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平均年龄5岁,男女之比为3:2,成人以腹痛、便血等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少见,早期很难做出诊断,极易误诊.

    作者:王利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与学习记忆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甲状旁腺激素在人体钙磷代谢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体认知功能也有一定影响.低钙、高磷及高甲状旁腺激素均为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低血钙、高血磷、活性维生素D合成和分泌减少等因素可共同刺激甲状旁腺过度分泌PTH,引发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多系统损害.本文通过甲状旁腺激素与认知功能、血钙与学习记忆各自关系的回顾来探讨甲状旁腺激素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进而为甲状旁腺疾病的治疗、认知功能改善提供参考.

    作者:原超;朱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Neurokinin1受体对脊髓后角疼痛传递和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脊髓后角在伤害性刺激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初级传入含有的疼痛信息传递到大脑.伤害性疼痛的初级传入主要终止于Ⅰ层和Ⅱ层,其中一些初级传入包含P物质.许多Ⅰ层的投射神经元发出纤维到大脑的不同区域,包括延髓腹外侧区,导水管周围灰质,丘脑.Neurokinin 1受体(NK1R)在脊髓后角的许多神经元表达,这些神经元接受含有P物质的初级传入.80%的Ⅰ层投射神经元表达NK1R阳性.在Ⅲ层和Ⅳ层,同样存在着NK1R阳性神经元,它们不但发出纤维投射到延髓腹外侧区,而且发出纤维调控Ⅰ层的投射神经元.脊髓后角的NK1R阳性神经元既受到局部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又受到下行调控系统的控制.

    作者:王佳;单群群;祁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组织因子旁路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诱导机体异常的炎症、促凝反应,并对微血管生成、脂质代谢等产生影响.组织因子旁路抑制剂(TFPI)是组织因子的主要生理抑制剂,除发挥抗凝作用外,其独特的结构和内皮表达特性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亦发挥重要功能.针对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诱发TFPI表达异常的现象,着重阐明TFPI在炎症反应、微血管形成和脂质代谢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从而为糖尿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作者:赵映;史茂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免疫检查点及PD-1/PD-L1抑制药在肿瘤免疫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药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的研究热点PD-1/PD-L1通路在抗肿瘤免疫的治疗意义,再对目前PD-1/PD-L1抑制药在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PD-1/PD-L1抑制药进一步应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期为PD-1/PD-L1抑制药进一步应用提供研究参考.

    作者:王冬艳;华欣;张志峰;叶记林;季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飞行员高尿酸血症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飞行员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逐渐增高. 血尿酸升高与高脂血症发病率密切相关,分析其发病诱因可能与飞行员的工作环境、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资料显示,血尿酸升高与富含嘌呤类食物摄入过多、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及年龄有关. 高尿酸血症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也是冠心病、高血压病甚至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尿酸血症在飞行员中的发生率及其与脂代谢的关系, 笔者对2015年度1326例飞行员体检报告回顾分析.

    作者:孙立立;裴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驻鲁某部2017年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等四种阴离子物质含量分析

    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关系到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 饮用水中氟化物和硝酸盐(以N 计)是常规监测的毒理指标,氯化物和硫酸盐是常规监测的一般化学指标, 为了解这四种阴离子物质在水中的含量,笔者对2017年1月—2017年10月驻鲁某部的192份水样四种阴离子物质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如下.

    作者:杨筱筠;付留杰;刘勇;唐功臣;付勇;于斌;张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外源性谷氨酰胺在机体氧化应激中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 探讨外源性谷氨酰胺(glutamine Gln)在机体氧化应激中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Wistar大鼠22只,随机分为试验组(A)、对照组(B)、标准组(C),A组每日丙胺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灌胃,B组0.9%生理盐水灌胃,C组不灌胃;A、B两组灌服时间均为连续14 d,完毕后留取血样检测3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T-SOD:A组271.116±44.767,B组259.662±49.478,C组256.445±51.596,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A组7.753±4.168,B组5.516±2.281,C组4.247±0.821,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14d时CAT水平显著高于标准组(P<0.05);MDA:A组2.572±1.259,B组3.053±0.700,C组3.333±0.716,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Gln对CAT活性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对SOD及MDA指标无显著性影响,短期外源性Gln可显著提高血清CAT活性水平,提高血清SOD活性水平及降低MDA水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作者:李松涛;李大鹏;李松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蒜素对阿尔茨海默病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人的一种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 判断力以及抽象思维等功能的减退或丧失[1 ,2 ].目前,AD的病因病机仍未明确,日趋呈现出发病多样化、病情复杂化的疾病特点,在某种程度上给AD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严重困扰. 临床尚无治愈AD的特效方法,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为主要目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负担. 高脂血症、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与AD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该实验探讨大蒜素对AD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其血清中IL-1β、IL-17、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兵;文进;陈月蛾;张晓明;胡青;雷占翔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