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交界性肿瘤是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一类卵巢上皮性肿瘤,约占卵巢上皮肿瘤的15%[1].笔者报告1例大龄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旨在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1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子宫肌瘤多年.查体:体温36.3℃,脉搏74次/mmin,呼吸18次/mmin,血压:133/77 mmHg(1mm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1.5%、淋巴细胞比率29.9%、血小板344× 109/L.大小便常规检查正常.
作者:董林森;王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不同放疗剂量下放射性肺损伤(RILD)的发生率及炎症改变.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放疗科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NSCLC患者9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0~30 Gy)、中剂量组(31~60 Gy)和大剂量组(>60 Gy).比较每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和放射相关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放疗前、放疗后1W和4W的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蛋白(TIMP-1)、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结果 低、中和高剂量组患者RILD发生率分别是17.4% (4/23)、56.7% (14/30)和76.0% (19/25).三组患者的MLD分别是(21.8±5.2)、(40.0±5.6)和(63.0±2.1) Gy.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患者的全肺V5≥45%、全肺V10≥45%、全肺V20≥29%、全肺V30≥19%、患肺V5≥71%、患肺V10≥56%、患肺V20≥46%和患肺V30≥42%比例依次升高.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全肺MLD≥17.5 Gy及患肺MLD≥23.5 Gy比例明显增加,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剂量增加导致血清炎症因子IP-10、IL-6和TGF-β升高而TIMP-1降低.结论 放疗剂量的增加可提高NSCLC患者RILD的发生率,可能与V5、V10、V20和V30比例增加有关,同时血清炎症因子IP-10、IL-6和TGF-β3升高而TIMP-1降低.
作者:罗佩;李东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较为常见的膝关节创伤骨折,包括劈裂、塌陷及劈裂合并塌陷等,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往往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证[1].该研究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24例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4例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均为Schatzker分型Ⅲ型,即外侧平台局部塌陷型骨折,塌陷超过5 mm,其中男15例,女9例;右侧14例,左侧10例;年龄25~55岁,平均36岁.24例患者术前均常规X线、CT、MR检查以确诊.
作者:许兵;刘祥;吴善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发现右大腿下段肿物1个月”入院.1年前有“右侧腹股沟疝切除史”,入院查体见: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右大腿下段外侧、前侧可触及突起物,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大小约15 cm×10 cm,无明显压痛,局部皮肤无破损、溃疡、红肿、皮疹,局部皮温正常,右膝关节活动尚可,右下肢感觉良好,右侧足背动脉搏动可扪及,右足各趾活动良好.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未见升高.
作者:李志;郭传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血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受血尿来源的影响,肾小球源性血尿多为畸形红细胞,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则大多为正常形态红细胞.通过检测红细胞的形态来鉴别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无创性方法.为进一步寻找血尿病因、指明检查方向,笔者利用相差显微镜检测尿红细胞位相,对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做了进一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萍;王艳侠;尹娣;马健;石书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EST)又名卵黄囊瘤,来源于多能的生殖细胞,是由胚外结构-卵黄囊发生的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儿童及年轻妇女的性腺内,发生于性腺外者非常少见[1],而成年男性发病更为罕见.现报道成人盆腹腔巨大内胚窦瘤并肝脏多发转移、胸膜转移1例.患者,男,维吾尔族,22岁,未婚,因“腹膨隆、腹胀痛、尿少、双下肢肿2月余,咳嗽、气短半月”入院.2个月前曾在外院行盆腹部CT平扫+增强示:(1)肝脏多发占位,考虑肝脏多发巨块型肝癌,腹膜后及腹盆腔多发转移;(2)腹盆腔积液.
作者:王孝勤;刘新文;魏立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混合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00例(100眼)Ⅲ~Ⅳ级核患者,随机分为混合劈核组(A组)和常规水平劈核组(B组).术中记录两组平均超声乳化能量及平均超声乳化时间,分别于术后1d、1个月观察两组角膜水肿情况.结果 A组平均超声能量为(8.0±1.1)%,B组平均超声能量为(24±3.2)%;A组平均超声时间为(53.2+6.3)s,B组平均超声时间为(146.5+15.7)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Ⅲ级硬度核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0眼,B组为2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Ⅳ级硬度核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2眼,B组为8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混合劈核技术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可缩短术中平均超声乳化时间,减少术后角膜反应及术中并发症,有效恢复患者视力.
作者:杨惠春;宋学英;齐绍文;胡长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主要治疗措施为开通冠状动脉,挽救缺血心肌,但PCI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不是完美的治疗手段,存在冠状脉微血管功能不全的风险,故需采用相关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降低血管再发事件[1].鉴于此,该研究探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凝血功能及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影响.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为提高中医推拿临床治疗效果,创新拨-牵-揉复式推拿手法.方法 将传统中医理筋手法与现代医学肌肉反牵张反射原理相结合创建了该复式手法.结合临床实用案例,查阅文献,探讨其机制.结果 经临床实践表明,该复式手法具有明显放松肌肉及镇痛作用.结论 该手法简单易学,放松肌肉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是易推广的一种复式推拿手法.其机制可能为化解劳损结节、消除了局部肿胀并通过神经反射放松了痉挛的肌肉.
作者:闫学晶;张巧德;陈颜霞;丁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恶性肿瘤约20% ~40%发生脑转移,脑转移瘤也是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失败与死亡的重要原因[1,2].如何提高脑转移瘤早期发现和精准显示,对延长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脑转移瘤伽马刀磁共振定位,主要以增强3D-T1WI为主,该文主要针对1.5T磁共振3D-FLASH与3D VIBE两种不同定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扫描方法对脑转移瘤的定位价值.
作者:刘中冲;钱学江;王铖娇;刘兆芹;刘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肺瘢痕癌是一种起源于肺原有的瘢痕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周围型肺癌,基础病因为肺结核、肺部慢性炎症、肺梗死、矽肺等.研究表明瘢痕癌的预后较差,有时病灶虽小,却早已发生转移,故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1].1病例资料2011年5月—2017年3月经手术或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的9例肺瘢痕癌,其中男6例,年龄48~78岁,平均67岁;女3例,年龄62~71岁,平均65岁.
作者:黄涛;杜敏;王德广;刘雪华;崔尧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阿米替林、曲马朵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笔者所在科治疗的NPP患者共100例,对照组47例,试验组53例.对照组单用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加巴喷丁胶囊同时联合阿米替林片、曲马朵缓释片口服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第1周、第4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VAS评分,同时在第4周对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相比于治疗前,在用药第1周和第4周两组VAS评分均有下降(P<0.05),试验组VA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同一患者三种药物联合用药较单用加巴喷丁胶囊VAS评分下降(P<0.05),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P>0.05).结论 加巴喷丁、阿米替林、曲马朵三种药物联合能有效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计忠伟;刘文龙;茹彬;李顺;蔡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Baska喉罩与气管插管(ETT)使用对心血管和气道反应的影响,探讨Baska喉罩在LC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8例接受LC患者中包括喉罩麻醉30例(Baska组)和气管插管麻醉38例(ETT组).全麻诱导后分别记录5个时间点插管(罩)前(T1)、插管(罩)即刻(T2)、插管(罩)后5 min(T3)、拔管(罩)后即刻(T4)和拔管(罩)后5 min(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气腹前即刻、气腹后5min、气腹结束前即刻和气腹结束后5 min的平均气道压(Pmean)和气道峰压(Ppeak).观察术后拔管时有无血迹,患者有无躁动、呛咳、咽喉疼痛、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结果 Baska组患者在T2、T3、T4和T5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平稳,SBP、DBP、MAP和HR均低于ETT组(P<0.05),气腹前即刻、气腹后5 min和气腹结束前即刻的Pmean和Ppeak也明显低于ETT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与T1时间点比较,ETT组T2、T3、T4和T5时间点的SBP、DBP和MAP升高明显(P<0.05),而Bask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腹后5 min和气腹结束前即刻的Pmean和Ppeak明显高于气腹前即刻(P<0.05).各监测时间点PetCO2和SpO2均在正常范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aska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ETIT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ska喉罩通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咽喉及气道的刺激反应低,术后咽部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尹学军;张浩宇;胡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盐酸瑞芬太尼在产妇镇痛分娩过程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安全性.方法 27例将要分娩的产妇按照盐酸瑞芬太尼药品说明进行静脉给药,取产妇脐带动脉血、静脉血、羊水以及尿液标本,经HPLC检测样本中盐酸瑞芬太尼的含量.结果 经HPLC检测与标准品和空白血样对比,孕妇的动脉血、静脉血、羊水以及尿液中均来发现有盐酸瑞芬太尼残留.结论 盐酸瑞芬太尼在产妇的血液中容易被快速分解,产妇可以及时从麻醉状态中恢复,使孕妇恢复直觉.另外,盐酸瑞芬太尼不会在产妇的羊水中残留,也不会被胎儿吞咽.盐酸瑞芬太尼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对孕妇及胎儿是安全的.
作者:韩宏秀;侯豹;刘艺筱;李双双;蔡维维;杜雪丽;成明芝;邱丽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作为一种局部神经阻滞的方法,由Blanco首次应用并报道[1],QLB可作为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有效镇痛.据文献报道,行QLB后,可达到T~L1段的神经阻滞范围[2].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可感受到强烈的皮肤和内脏疼痛不适,良好的镇痛能使患者减轻疼痛,促进快速康复.因区域阻滞联合全麻和术后区域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可提供良好的术中术后镇痛[3],并且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QLB克服了盲穿所造成的诸多不良反应,笔者通过观察QLB在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效果评估.
作者:王健;盖殿秀;张建欣;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n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制定文献检索策略和纳入标准,应用Meta分析统计nCD64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准确性数据.结果 (1)截至2018年1月12日,分析纳入14篇研究(1736名新生儿);(2)合并诊断结果如下:灵敏度-0.85(95% CI [0.82 0.87]),特异度-0.83(95% CI [0.81 0.86]),AUC-0.90(95% CI[0.88 0.93]),阳性后验率-80%,阴性后验率-11%;(3)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但不存在发表偏倚和阈值效应.经Meta回归分析发现败血症的诊断标准(菌培阳性败血症、菌培阳性/临床败血症)是异质性的重要来源,菌培阳性败血症组(灵敏度-0.92,特异度-0.86)的诊断精确是菌培阳性/临床败血症组(灵敏度-0.82,特异度-0.81)的3.12倍.结论 nCD64对新生儿(≤30 d)败血症的早期诊断(≤24h)具有较高准确性.
作者:李宝辉;赵光;李冬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野战卫生防疫队是平战时部队卫生防疫工作的机动力量,在部队执行各种紧急任务时,担负着重要的卫生防疫保障使命.由于所承担任务的复杂性、多元化和条件的限制,给防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战备的需要,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保障能力,笔者在野战防疫队组织、防疫战备器材筹措、运作程序和节假日执行任务等方面,进行了几年的摸索实践.现从野战卫生防疫队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方面,谈几点看法[1,2].
作者:钟莉;宋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统计分析解放军原济南军区总医院以第一机构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学科分布、来源期刊、高产作者、高被引论文、合著机构等,旨在了解该医院的学科发展态势.统计结果显示,检索时限范围内医院发表SCI论文共计510篇,2011年以来发文数量增长加速;肿瘤学、医学实验研究、外科学、神经科学与神经病学、放射医学与医学影像学是医院的优势学科;以影像科孙钢、肿瘤科王宝成、骨病科于秀淳为带头人的稳定高产作者学科团队已经形成;山东大学、海军医科大学、解放军总医院是医院的重要合著机构.肿瘤基础研究是目前关注的研究热点.
作者:赵雪玉;王军红;吴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军人护士和非现役文职护士是军事卫勤救援行动的重要人员组成[1],其职业获益感及专业护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稳定和紧急救护效果.如何吸引和保留人才,减轻护士职业倦怠,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已经成为护理管理人员面临和探究的重要课题[2].护士职业获益感是指护士在从业过程中感知到职业带给自身的收获和益处,认同从事护士职业能促进自我的全面成长[3,4].护士职业获益感对其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军队医院军人护士和非现役文职护士职业获益感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职业获益感的相关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为管理者稳定军队医院护士团队、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美玲;戴冬梅;岳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柏拉图分析法于十九世纪由经济学家维尔法度·柏拉图首先提出,它根据次数分布与次序排列的理念,探究影响事物发生发展的“少数重点因素”与“大量微细因素”,分清主次矛盾,力图发现与掌握影响全局的关键少数因子,以便更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改善与控制全局的目的.医疗护理实践中,已有部分学者采用柏拉图分析法来探究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服务水平,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2].
作者:范晨;胡成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生物节律的机制是一系列内源性生物钟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所产生的分子振荡,机体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一贯性、规律性的变化模式,由睡眠稳态系统和生物钟系统共同维系,生物钟基因与睡眠的关系密切,在这些基因的调节下,机体的生理和行为等一系列活动得以正常进行,而当其发生突变,可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生;生物钟基因的多态性,以及生物钟对神经递质和神经信号通路的调控,在睡眠障碍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魏文静;仝立国;仲启明;冯玛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预后不良,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改善其临床诊疗现状的重要途径.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肺癌分子标志物的探究中.主要介绍质谱技术在肺癌患者的各种类型标本(如血液、痰液、呼出气、肺泡灌洗液、组织、尿液、唾液)中探究标志物的进展,对质谱技术在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荆心研;卢兆莲;张婷;胡成进;李传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基因工程抗体研究通过抗体结构改造、抗体作用新靶点以及新型小分子抗体药物研发等方法,使抗体药物逐渐趋于人源化、小型化、高效化,已在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碍到广泛应用,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手段.故着重介绍一种小型化基因工程抗体——纳米抗体.纳米抗体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独特性,与普通抗体药物相比,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易于表达、在血液中半衰期相对较短、穿透力强、免疫原性弱等特点,在抗肿瘤、抗病毒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吴鹏;武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髌骨不稳是一种髌周骨性结构或软组织平衡关系失调后表现为髌骨脱位、髌骨软骨软化及髌前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髌股关节疾患,其病因复杂且具有复发性,久而久之使髌骨软骨持续损伤、逐级加重,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往往需行手术治疗.因此尽早明确病因,及时诊断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是治疗该疾病的重中之重.
作者:侯俊鹏;张旭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某军队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标本来源、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的55 023份标本,对其来源、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送检标本中创面分泌物占31.07%,阳性率为56.09%;血液占31.98%,阳性率为8.73%.共检出1913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7%,革兰阳性菌占34.29%,真菌占8.8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占总病原菌的14.24%.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各检出菌有多药耐药性;革兰阳性菌的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阴性菌的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严重.真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作者:张建伟;宋明辉;杨凯;贾阳阳;张荣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对人泌尿生殖道作用的主要是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Uu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并与自然流产等相关联[1],也可引起男性不育[2],Mh可引起盆腔感染、肾盂肾炎、新生儿感染等,由此可见Uu和Mh的感染会带来较大的危害,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患者及临床医师对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不够,导致其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及支原体耐药株的出现,给临床经验治疗带来困难,因此,笔者对所在医院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史兔英;祝峰;丁加伟;祝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1726例老年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特征.结果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五种菌共分离出2154株病原菌,其中多重耐药菌1029株,占44.77%.2154株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分别占40.57%(874/2154)、23.39%(504/2154)、13.18%(284/2154)、15.78%(340/2154)和7.05%(152/2154).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40.50%、52.97%、73.94%、39.11%、和42.76%.354株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31株,占37.00%.133株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55株,占41.3%;65株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中,MRSA检出20株,占30.77%;在964株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117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6株,大肠埃希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37株,鲍曼不动杆菌62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除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外,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性较低,与ESBLs菌株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菌株与MSSA菌株比较,除两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均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高度耐药,与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引起肺部感染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耐药性严重,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检测和抗生素合理使用,对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肺癌细胞株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及如何诱导Treg细胞分化生成,为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首先用流式细胞法测定肺癌细胞株表面的PD-L1蛋白分子表达水平.通过作图分析,选取PD-L1表达水平高的肺癌细胞株X作为实验使用.通过常规分离Ficooll法分离人体外周静脉血单核细胞(PBMC)后再通过免疫磁珠法分选出来的T淋巴细胞经过不同浓度PHA(植物血凝素)活化后,得出适即活化量大的PHA浓度.加入适浓度的、用于活化人体外周血Treg细胞的PHA,并将肺癌细胞株与人体外周血Treg细胞共同培养,对比观察PD-L1分子对Treg细胞影响分化程度水平.以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与PD-L1抑制素、TGF-β抑制素的存在与否设置实验组1、2、3,后统计学分析.结果 SPCA-1、H1299、A549肺癌细胞株表面的PD-L1分子表达水平依次为(98.5土1.1)%、(91.0±3.2)%、(20.1±6.4)%,且两组互相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选取的肺癌细胞株X为SPCA-1,以此进行下一步实验.通过实验组1、2、3的肺癌细胞株与人体外周血Treg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发现,Treg细胞活化比例大小依次为实验组2(19.7%)、实验组3(12.5%)、实验组1(6.2%),通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细胞株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会影响Treg细胞分化生成,PD-L1抑制剂应用于肺癌治疗中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清除肿瘤细胞,也降低了治疗的不良反应,是肺癌免疫治疗方法的可靠依据.
作者:李秋泽;赵成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大鼠在正常盐饮食情况下,醛固酮增多时对大鼠肾脏和尾加压素Ⅱ(UⅡ)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6只随机分正常组和醛固酮组,每组8只;醛固酮组采用醛固酮皮下注射(20 μg/d),常规饲养8周,用Masson染色观察肾脏胶原沉积情况,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酐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肾脏UⅡ的含量.结果 Masson染色提示醛固酮组肾脏有大量胶原沉积,血清肌酐浓度亦明显升高,同时,肾脏组织UⅡ的表达上调(P<0.01),然而,两组血浆UⅡ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UⅡ在醛固酮诱导的大鼠肾脏纤维化上调,提示UⅡ可能参与了肾脏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洪奋玲;张旭升;黄战军;朱平先;蔡博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 (human 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3,hMTERF3)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Oncomine基因芯片数据库中关于hMTERF3的信息,对比分析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hMTERF3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数据;提取30例配对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总蛋白质,Western blot检测hMTERF3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hMTERF3表达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756个不同类型的研究结果,其中关于hMTERF3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的研究结果有104个,hMTERF3表达增高的研究有76个,表达降低的研究仅有28个.共有11项研究涉及hMTERF3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包括995例临床样本,与对照组相比,hMTERF3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提取30对卵巢癌及其配对的正常卵巢上皮组织总蛋白质,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其中28例(93.33%)卵巢癌组织中hMTERF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发现,hMTERF3的转录水平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生存期存在显著相关性,无论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或总生存期(OS),hMTERF3 mRNA表达量越高,患者的总体生存期越差(HR>1.0,P<0.05).结论 通过整合Oncomine基因芯片数据和临床试验检测数据,提示hMTERF3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卵巢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具有显著的相关性,hMTERF3基因有可能成为卵巢癌预后判断和抗肿瘤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
作者:熊伟;杨勇琴;李彬;梅雯;严长宝;戴莉萍;余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咖啡酸(CFA)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 建立接受4.5 Gy X射线照射的辐射损伤小鼠模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CFA组,检测小鼠血清造血调控因子G-CSF、TPO、IL-1β和TNF-α等指标水平.结果 CFA组小鼠血清的G-CSF、TPO和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FA能上调辐射损伤小鼠造血调控因子G-CSF、TPO、IL-1β水平,下调TNF-α水平,从而促进辐射损伤小鼠的造血恢复.
作者:杜遵民;贾海鹏;刘静;杨莉莉;陈方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