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国际刊号:1002-1078
  • 国内刊号:41-1110/R
  • 影响因子:0.36
  • 创刊:198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63.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已连续5届荣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期刊奖
  • 中医学
国医论坛杂志   2002年3期文献
  • 自拟附件清解汤治疗附件炎73例

    自1996年10月~2001年10月,笔者用自拟附件清解汤化裁治疗附件炎7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狼毒汤加减治疗滴虫性阴道炎50例

    滴虫性阴道炎是已婚妇女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由阴道毛滴虫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及阴道口瘙痒、灼热、性交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血尿、失眠、坐卧不安等,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狼毒汤加减治疗该病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37例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发作时头痛如劈,眼眶如裂,一般固定一侧,也可两侧交替出现,可以每日发作,或数天、数十天发作一次,每次持续时间为数小时、数天或数十天不等,病情顽固.笔者自1996年6月~2000年8月,运用加味散偏汤治疗该病37例,疗效显著,现小结如下.

    作者:唐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补气健脾、温中固摄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76例

    笔者自1994年12月~2001年12月,以益气健脾、温中固摄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并与西药对照组32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萍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68例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笔者近年来用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该病68例,效果满意,并与西药治疗的69例作对照,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滋肾解郁丸治疗高泌乳素血症2180例临床观察

    我们根据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症状,结合现代医学内分泌检测,从1993年3月~2000年3月对2180例患者采用自拟滋肾解郁丸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协栋;董洪涛;乔富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拟金鱼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

    笔者自1990年12月~2000年12月,应用自拟金鱼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贠熙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TDP照射下药物透析治疗骨关节炎100例临床观察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增生性关节炎,中医称为骨痹.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骨质增生、关节囊及韧带钙化等,其病理复杂,复发率高,较难治愈.我们临床采用特定电磁波(TDP)辐射下中药液透析疗法治疗该病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同时设单纯TDP照射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明;罗红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82例临床观察

    笔者于1997年2月~2001年9月对182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民;张忠群;闫振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拟尿石排溶汤治疗泌尿系结石56例

    1一般资料56例为1998年以来的门诊病人,全部经B超或X线检查确诊.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小7岁,大58岁,平均34岁;病程2天~3年不等;结石小0.2cm×0.4cm,大0.8cm×1.02cm;肾结石20例,输尿管结石28例,膀胱结石8例.

    作者:张书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升阳益气法治疗美尼尔氏病74例临床观察

    在方剂的组成上,益气药与升阳药配伍,是脾胃派李东垣匠心独具的创造,也是李氏内伤脾胃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一些缠绵不愈或经常发作的美尼尔氏病患者除表现为体虚外,多伴随一些诸如脏器下垂、发热自汗、便溏等症.故依据升阳益气法具有降浊升清的功效,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久治不愈或经常发作的美尼尔氏病患者,取效较好.现将1990年~2000年资料较完整的74例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黄伟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产后尿潴留的中药治疗及护理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多因产程过长压迫膀胱致使感受器功能失调,或因外阴疼痛刺激使尿道括约肌痉挛而致产妇怕痛不敢用力排尿引起.既往多用听流水声、置热水袋于下腹正中等方法刺激排尿,往往效果欠佳.自1999年6月~2001年6月,我们使用中药和强化护理干预治疗产后尿潴留60例,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德荣;马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尿血宁治疗IgA肾病热结咽喉证48例临床观察

    IgA肾病(以下简称IgAN)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国内陈氏报告IgAN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首位,达39.55%,临床表现为慢性肾衰的607例肾活检患者中,IgAN亦占首位,达26.7%,发病率较10年前明显升高[1].临床表现多见为血尿(肉眼血尿和/或镜下血尿),且常由慢性扁桃体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我们采用自拟尿血宁从咽论治经肾穿刺确诊的IgAN48例,疗效显著,现小结如下.

    作者:周恩超;王钢;邹燕勤;孔薇;孙伟;许陵冬;曾安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拟清解护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4例

    自1992年3月~2001年3月,我们用自拟清解护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彭龄;王新花;潘二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20例

    1998年以来,我科共收治跟骨骨折病人66例,其中波及跟距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20例,对此采用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并配合应用中药,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锐峰;杨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2例

    笔者自1990年~200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5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肝炎60例

    1临床资料1998年3月~2001年3月,对本院诊治的100例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0例和单用西药对照组40例.按照1990年上海全国肝炎会议所拟定的诊断标准,其血清胆红素(TBiL)>17.1μmol/L,谷丙转氨酶(ALT)>40u/L.治疗组60例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37岁~71岁,平均53岁;甲肝36例,乙肝18例,毛细胆管型肝炎6例.对照组40例中,男36岁,女4例;年龄22岁~68岁,平均45岁;甲肝30例,乙肝8例,毛细胆管型肝炎2例.

    作者:丁光华;翁翔;赵向南;贾玉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235例临床研究

    为了探索和研究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方法,确切阐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我们从1984年3月~1998年3月,对住院及门诊4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对全部病例进行了平均6年的追踪治疗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冰;葛素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5例

    笔者自1999年8月~2001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5例41只眼,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柏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23例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入组标准:①符合CCMD-3抑郁症之诊断标准;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1)>21分;③无严重躯体疾病,心电图、脑电图、B超、肝功能、血、尿、粪常规及神经系统检查均在正常范围;④入院前2周未用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治疗.

    作者:常发伟;马玉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滴注引流术合阳和汤治疗慢性骨髓炎130例

    自1994年~2001年,我科共收治慢性骨髓炎130例,采用滴注引流术合阳和汤内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鸿林;张红武;刘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焦实质之我见

    三焦是人体的独立脏器之一,是由胸膜、腹膜及其衍生物浆膜、韧带、网膜、系膜等组织所构成的巨大的囊状空腔样脏器.其可从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两方面予以说明.

    作者:张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王旭高论情志致肝病探析

    清代名医王旭高为治疗肝病之大家,常以肝气、肝风、肝火立论,惜其<西溪书屋夜话录>详于肝病治法,略于病因病机之发挥.然所著<王旭高临证医案>及<环溪草堂医案>对情志致肝病颇多论述,故探讨之补其不足,以利临床使用.王氏认为,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气机调畅则气血畅达,人的精神情志就舒畅开朗,故肝与精神情志关系尤为密切.病理情况下,情志致病,也主要影响到肝主疏泄及肝主藏血的功能.王氏认为情志发为肝病,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作者:胡方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五行应五态刍议

    对于中医五行的认识,历来看法各异而分歧较大,本文试从五行应五态的宏观角度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晏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析《慈航集三元普济方》运用白僵蚕治头面部热毒

    新安医家王勋,字于圣,系清代新安古歙杏村人.他精于医理,擅于临证,尤对春温、瘟疫、疟疾、痢疾四大疫候之证的遣方用药,内容丰富,颇具独到经验.其治头面部热毒善用白僵蚕,在其<慈航集三元普济方>所论瘟疫诸证中,运用白僵蚕之方剂竟有10余首之多.本文就其运用白僵蚕治头面部热毒的经验作一简析,以期探讨新安医学之奥旨.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陈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论治血与降压

    中医文献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多注重脏腑与血压关系,较少提及血与血压关系,从血论治高血压病多散见于临床报道之中,未能系统论述.本文试就血与血压关系及从血论治高血压病的方法探讨如下.

    作者:杨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金匮要略》栝蒌薤白汤类方研究概况

    <金匮要略>栝蒌薤白汤类方包括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方.因疗效卓著,近年来一直被奉为治疗胸痹的主方,并被移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现将近15年来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有关上述方剂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仲景栝蒌薤白3方治疗胸痹心痛12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笔者运用仲景栝蒌薤白3方为主治疗胸痹心痛证120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姜泻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30例

    1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为6岁~12岁儿童,其中男18例,女12例;城市儿童20例,农村儿童10例;发病季节为6月~8月长夏之季;起病至就诊时间多在48小时内,8例超过1周,长的达10天;发病前多有恣食冷饮史;就诊前经他医诊为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和急性食物中毒而用药无效者16例;有27例体温在37.2℃~38.2℃之间;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16例,食欲减退及恶心呕吐者28例,肠鸣音亢进者27例;30例患者均有腹痛、腹胀、腹泻及不同程度的脱水,日腹泻次数在8次~12次之间,多为水样或蛋花样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在(5~10)×109/L,大小便常规无异常.

    作者:余纪平;杨连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防己黄芪汤组方配伍探讨

    防己黄芪汤是益气利水的代表方,出自<金匮要略>,由防已、黄芪、白术、炙甘草4味药组成,用法中加入了生姜、大枣.本方药味虽简,但配伍严谨,益气固表与祛风行水并行,标本兼顾,体现了消补兼施之法,但以补为主,对卫气不固之风水、风湿证有显著疗效,开拓了临床治疗气虚水肿组方配伍的思路.本文从该方证的病机、方义、配伍等方面,对其组方特色进行简单剖析.

    作者:李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陈亦人教授医话(连载)

    三十四、眼疾自古多责肝邪郁肺经不鲜见因肝之经脉上连目系,开窍于目,肝与目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自古至今,多将目疾责之于肝.实则责之肝郁、肝火、肝阳上亢、肝风、肝经郁滞,虚则责之肝肾阴虚、肝血不足等.从而采用疏肝、清肝、平肝、熄肝风、化肝瘀、养肝血、滋肝阴等法,对确属肝经病变者,有较好疗效,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喜奎;王旭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四诊在皮肤科的运用

    四诊是中医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手段,中医各科诊断疾病都离不开四诊.在皮肤科,四诊的运用更有其独特之处和侧重之点,现概述如下.

    作者:谢韶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迄今为止,恶性肿瘤的治疗尚未脱离手术、放疗、化疗、BRM疗法和中医药治疗.在治疗原则上,早期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早已成为共识,而对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却为大多数临床医生和社会公众所模糊,或夸大其作用,甚至完全依赖于中医药.这些观点,均是对中医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和肿瘤的综合治疗缺乏客观、全面和清醒的认识所致.针对这一局面,笔者从以下两方面评价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罗定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组方思路与方法

    肝纤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其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但肝小叶的结构基本正常,未被分隔和改建,无假小叶形成.肝损伤是引发肝硬化的始动环节.肝细胞、血小板和kupffer细胞等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旁分泌)激活贮脂细胞,活化的星形细胞增生、合成细胞外基质(ECM);同时,表达部分细胞因子(自分泌)共同参与调控过程,与基质降解有关的金属蛋白酶(MMPs)、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a2-巨球蛋白等也相应发生变化,后导致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形成纤维化.导致肝纤维化的疾病多见于病毒性肝炎、长期胆汁淤积,日本血吸虫病、酒精性脂肪肝、不同原因引起的肝静脉回流受阻等.不论那种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在肝小叶和部分肝小叶尚完整之际,有效地阻断或延缓肝纤维化的过程,是防止肝硬化的关键.在我们国家,肝纤维化大多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现就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组方思路与方法探讨如次.

    作者:林文博;郭遂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张锡纯用代赭石的经验

    张锡纯是近代著名的医学家,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用药宗<神农本草经>,并亲自验证,因此他对每味药均有独到的见解,颇能启发后学者的思路.今结合其原著,谈谈他对代赭石的使用经验.

    作者:王家倩;刘征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程益春教授治疗脱发的经验

    程益春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擅长治疗内分泌疾病,尤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的治疗造诣更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想.程教授作为一名医学大家,其学识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他对许多临床疑难杂症亦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仅就程教授治疗脱发的经验作一简介.

    作者:徐灿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有关遗传学思想初探

    中医有关遗传学方面的论述由来以久,上可追溯到<内经>,其中有许多深刻的遗传学思想,后世医家也有诸多发挥.时至今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快速推进,人类遗传学的发展处于整个生命科学的领先地位,中医遗传学作为人类遗传学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此就中医遗传学思想探讨如下.

    作者:赵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