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0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 中医学
中医研究杂志   2006年2期文献
  • 滋髓生血丹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6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滋髓生血丹联合环孢霉素A(CSA)治疗SAA 26例(治疗组),并与同期采用CSA常规方案治疗SAA 15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和45.0%(P<0.05);而且血象、骨髓象恢复快,出血和感染率明显降低,分别为26.5%、39.9%和69.8%、75.9%,未出现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滋髓生血丹联合环孢霉素A(CSA)是治疗SAA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韦润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63例细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证型的演变特点,为其辨证施治提供基础理论.方法:对痰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的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4型,即外寒内饮型、肺热壅盛型、痰湿内盛型、脾肾阳虚型.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每3~7 d辨证1次,直至痰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观察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从感染到消失,中医辨证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4种分型的细菌感染比率:外寒内饮型占28.8%、肺热壅盛型占30.7%、痰湿内盛型占12.3%、脾肾阳虚型占28.2%.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的演变特点:外寒内饮型中医辨证的演变率为48.9%.其中外寒内饮型演变为肺热壅盛型占外寒内饮型演变类型的65.2%,外寒内饮型演变为脾肾阳虚型占外寒内饮型演变类型的21.7%,外寒内饮型演变为肺热壅盛型再演变为痰湿内盛型占外寒内饮型演变类型的13.1%;肺热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痰湿内盛型38.0%;痰湿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脾肾阳虚型45.0%;脾肾阳虚型中医辨证演变为痰湿内盛型50.0%.结论:外寒内饮型中医辨证的演变表现形式有外寒内饮型演变为肺热壅盛型、外寒内饮型演变为脾肾阳虚型、外寒内饮型演变为肺热壅盛型再演变为痰湿内盛型3种类型,以外寒内饮型演变为肺热壅盛型为主要类型;肺热壅盛型只表现肺热壅盛型演变为痰湿内盛型1种类型;痰湿内盛型只表现痰湿内盛型演变为脾肾阳虚型1种类型;脾肾阳虚型只表现脾肾阳虚型演变为痰湿内盛型1种类型.肺热壅盛型感染的革兰阴性菌、脾肾阳虚型感染的革兰阳性菌中医辨证演变率高,其他中医辨证演变类型与感染的细菌种类无相关性.

    作者:范洪;侯英荣;郑晓丽;兰洪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加味五味消毒饮内外合治小儿尿布皮炎40例

    目的:观察加味五味消毒饮内服、外用治疗小儿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小儿尿布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加味五味消毒饮内服、外治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氧化锌软膏外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皮疹消退、伴随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五味消毒饮内外合治小儿尿布皮炎具有有效率高,短期消退皮疹、缓解症状的作用.

    作者:徐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紫舌的形态学探究

    青紫舌是中医辨证血瘀的重要观察指标.我们通过观察舌前微循环,拟从形态学角度阐明青紫舌的病变实质.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局部乙醇硬化术加中药治疗肝癌74例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别为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4位[1].早期诊断,根据不同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2].肝癌病灶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作为一种非手术疗法,早在1983年由日本杉浦等首先报道,在临床使用[3].我院自1989年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凝固肝癌病灶,取得较好的疗效.1989-02-2004-06我们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144例,其中在肝癌病灶使用无水酒精硬化肝癌原位灭活后,加服中药治疗7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存丰;李桂枝;李学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律复康胶囊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快速性心律失常60例

    目的:观察律复康胶囊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律复康胶囊,对照组给予玉丹荣心丸,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情况,并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律复康在改善患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电图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律复康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杨颖;杨莉;韩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腰骶部治疗前列腺炎ⅢB型40例

    目的:探讨单纯中药蒸汽熏蒸腰骶部治疗前列腺炎ⅢB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前列腺炎ⅢB型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采用单纯中药蒸汽熏蒸腰骶部、内服西药和内服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疗程结束时有效例数106例,A组完成36例,前后CPSI评分分别为25.47±6.24和12.22±5.22,总有效率占78%;B组完成34例,前后CPSI评分分别为25.79±5.70和16.32±6.41,总有效率占59%;C组完成36例,前后CPSI评分分别为25.27±5.7和14.78±6.22,总有效率占72%.结论:中药蒸汽熏蒸腰骶部对ⅢB型前列腺炎有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陈怀;林创坚;朱慧平;梁庭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五苓散方与蓄水证方证对应关系探讨

    五苓散方在<伤寒论>中主要治疗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腑,影响膀胱、三焦气化而致水液内蓄的蓄水证.文中从五苓散方的脉证、组方原则、药味、药性特点以及五苓散方与蓄水证之间的方证对应关系入手,提出五苓散与蓄水证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方证对应关系,进一步指出深入研究这种方证对应关系将有助于构建新的方证相关体系.

    作者:窦志芳;郭蕾;张俊龙;张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异同之探讨

    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都是中医古代名方,虽都以桃仁、大黄和芒硝为主药,同具泻热通下、逐瘀活血之效,皆治瘀热结于下焦之下焦蓄血证,但桃核承气汤为伤寒方,而诸桃仁承气汤皆为温病方,且其病因、主症、适应症及组方含义均有所侧重,不能混为一谈,值得参详.

    作者:崔晓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王清任学术研究特点探讨

    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集中体现了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尤其是对中风病的论述突破前世医家的束缚,首创补气活血法及补阳还五汤,提高了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疗效.<医林改错>中反映出的学术研究方法特点主要是:①求真务实,不图虚名;②客观谨慎,创新提高.王清任在中医学术研究中所坚持的客观的研究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都值得当今中医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作者:王福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剂量茯苓治疗不寐24例

    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有些患者不得不求助于各种镇静催眠药物,但该类药物的长期应用易造成各种副作用、耐药性以及依赖性.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大剂量茯苓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现将2003-05-2005-06的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范桂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王自平教授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经验

    王自平是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学验俱丰,尤对妇科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疗效颇佳.笔者有幸随师临诊,领悟颇深,兹将吾师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之经验,整理成文,以飨同道.

    作者:王晓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金明秀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金明秀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大法,配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等方法,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岩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郑建民教授治疗IgA肾病经验

    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郑建民教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于IgA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春燕;琚玮;黄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81例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小针刀治疗组81例和针刺拔罐对照组81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压痛指数、功能状态、硬结条索状物大小指数进行分级评分及综合疗效评定.结果:小针刀治疗组与针刺拔罐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针刀治疗可提高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云廷;岳鑫凤;寇惠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针刺在急症治疗中的应用

    针刺治疗急症在我国历代医著如<内经><针灸大成>等均有记载.因其快速、简便、疗效显著,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兹举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白清林;金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蟾蜍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血管通透因子等的影响

    目的:探讨蟾蜍对微小病变肾病模型血管通透因子等指标的影响.方法:用阿霉素(ADR)诱导一种类似人类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用蟾蜍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血管通透因子(VPF)、白细胞介素-8(IL-8)等指标.结果:蟾蜍能降低肾病大鼠VPF、IL-8水平,减少尿蛋白,并能修复肾脏病理损伤.结论:蟾蜍对肾病大鼠模型病理损伤的修复与降低VPF、IL-8水平有关.

    作者:林丽;杨树升;朱黎明;钟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水蛭、地龙抗实验性小鼠肺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虫类药物水蛭、地龙抗博莱霉素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蛭组、地龙组.用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法造模后,于7d、28d处死动物,测定其肺指数、肺病理形态变化及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水蛭组、地龙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病理结果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HYP含量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水蛭、地龙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博莱霉素所致的小鼠肺纤维化,而以水蛭为优.

    作者:盛丽;姚岚;王丽;马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异叶败酱总甙片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异叶败酱总甙片抗肿瘤的药效学作用.方法:按常规方法分别给小鼠腹腔接种艾氏腹水癌细胞(1×107/mL)和S180肉瘤细胞(1×107/mL),实验组给予异叶败酱总甙片的溶液,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异叶败酱总甙片对肿瘤的作用及对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异叶败酱总甙片对艾氏腹水型腹水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单位体积肉瘤细胞浓度,改善腹水量;对S180肉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肿瘤抑制率达到41.12%;可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命存活期,并明显提高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结论:异叶败酱总甙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金秀;王怀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针剂治疗冠心病概况

    由于传统中药剂型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中药提取技术的进步,使得中药针剂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体现出更大的价值.现予综述如下.

    作者:曲少华;许德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学者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今后在慢性乙肝的中医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通过现代医学实验室与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补充和丰富传统中医辨证,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

    作者:赵军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应用形式及特点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也导致了医药之间的了解、沟通不足,影响了中医药疗效的发挥.中药疗效的发挥与药物的炮制、制剂、配伍、给药都有重要关系,本文特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详细分析各自的特点、形式、作用,为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学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民国时期的岭南名医及其代表作

    岭南位于我国南端,北枕五岭,南濒大海,主要包括广东、海南两省以及广西省的一部分,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岭南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及大小岛屿等,地势北高南低,南部临海,河流众多,雨量充沛,其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与我国其他地区有明显的差异.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从而决定了岭南地区的医学及其文献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色彩.岭南医学历史虽有两千年之久,而近3百年发展为快,且有的学者认为,岭南医学之发展达到高峰则在民国时期后.在当时的岭南地区,名家医著甚多,其中以下医家及其代表作颇有影响.

    作者: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