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HSP)血瘀证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Ⅳ型胶原(Ⅳ-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采集167例HSP[其中紫癜性肾炎(HSPN)94例]患儿血瘀证临床指标,采用计分法评定血瘀证积分;放射免疫法测定75例患儿TNF-α(血、尿)、Ⅳ型胶原(血、尿)等.结果:①167例病人中117例(70.06%)为血瘀证,非血瘀证者50例(29.94%);②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依次为皮肤紫癜(73.65%)、血尿(35.93%)、腹部、关节疼痛或疼痛拒按(27.54%)、舌质紫暗(37.13%)和/或舌体瘀斑瘀点(13.17%)、舌下静脉曲张(26.95%)、面色不泽(20.96%)、鼻衄(15.57%),皮肤粗糙(14.37%).③血瘀证组中PT、FIB、D-dimer、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白蛋白与非血瘀证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瘀证组血、尿TNF-α及尿Ⅳ-C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组(P<0.05);⑤血、尿TNF-α水平与FIB正相关(P<0.05,P<0.01).⑥血TNF-α与D-dimer正相关,尿Ⅳ-C与尿TNF-α水平正相关(P<0.01).结论:HSP、HSPN血瘀证出现频率较高,其临床症状、体征除皮肤紫癜、腹痛和/或关节痛、尿血外,以望诊内容舌象、面色、皮肤粗糙为主;炎症因子TNF-α与血瘀证的形成密切相关,尿Ⅳ-C水平与尿TNF-α水平正相关.尿Ⅳ-C水平与血瘀证相关.检测尿TNF-α、Ⅳ-C对HSPN血瘀证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云鹰;琚玮;朱珊;张爱娥;王勤;马淑霞;顾贞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树枝状、地图状、盘状角膜炎,病程长,易复发.2003-11-2006-09,笔者采用中药普济消毒饮内服治疗的30例(33眼),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华;崔淑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危重病证,其发病急骤、病情重,早期多出现火热炽盛、热毒内蕴的症状,特别是1 w内其表现更为突出.为此,我科提出了AMI热毒病机假说[1].2004-01-2005-11,我们在临床上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治疗大法,组成解毒活血汤加西药,对40例AMI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疗效肯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长玉;朱林平;冯利民;杜武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4-2006年,笔者随艾滋病专家组下乡巡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艾滋病腹泻病人20例,疗效显著,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潘金丽;徐立然;唐静文;李妍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天花粉等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均予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治疗组加服中药天花粉等,观察两组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闻和出血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时闻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月经恢复时闻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流产后14 d内HCG降至正常为93例,对照组为63例,两组间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天花粉等辅助米非司酮抗早孕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其机理可能与其对HCG值的影响有关.
作者:许爽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中医药科学性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依据协同学理论,提出了中医药科学性的理论基础是协同学的观点.基于此,阐释了中医药科学性的协同学解释,这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医药科学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益的启示.
作者:陈清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血管性痴呆是指因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症,为一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衰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因此探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作者:曹金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1](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现代医学对该病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目前还主要限于经验性的对症处理.2005-07-2006-07,笔者以清心醒脾法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岳妍;张燕霞;杨强;陈大权;周正华;刘向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益元降糖丹(以下简称降糖丹)是笔者借鉴前人经验,并结合多年临床体会,用培补肾之阴阳以固根本的疗法,拟订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剂.1993年以来,降糖丹作为我院治疗糖尿病专门制剂,经过不断地改进、充实、提高,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将150例临床管窥之见介绍如下,与同道商榷.
作者: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肾病综合征是小儿时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病,目前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已为临床共识.但易感染、好复发,仍为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且激素耐药、激素依赖等依然困扰着临床医师.2000-2005年,我们采用中药联合激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13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减少了复发,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郝瑞芳;孙希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石冠卿,河南中医学院教授,我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石师行医60余年,治学严谨,精通祖国医学经典著作,在中医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医界又有一定的声望.现将石师辨证用药点滴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石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由于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量减少或突然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引起该供血区的脑组织坏死、软化.临床上常见有脑血栓、脑分水岭梗死、脑腔隙性梗死及脑栓死等[1].李延教授为黑龙江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行医40余年,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将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以飧同道.
作者:刘宝海;朴雪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芩苷诱导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凋亡的作用机制,为黄芩苷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处理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株SW-116凋亡.结果:50,100,200 μmol/L黄芩苷能够诱导结肠癌细胞SW-1116凋亡,凋亡率与剂量呈正相关,SW-1116的凋亡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变化,细胞周期分布呈现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峰.结论:黄芩苷能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并明显抑制癌细胞增殖,具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王英俊;付莉;华海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药有效成分丹酚酸B对内皮素-1(ET-1)诱导大鼠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门静脉穿刺灌流的方法,将20只大鼠灌注缓冲液5 min后分组:预防对照组灌注含ET-1的缓冲液,预防组灌注含丹酚酸B和ET-1的混合缓冲液各5 min;治疗对照组灌注含ET-1的缓冲液5 min后再灌注缓冲液5 min,治疗组灌注含ET-1的缓冲液5 min后再灌注含丹酚酸B的缓冲液5 min,分别观察4组大鼠各时段门脉灌流压的变化.结果:与灌注缓冲液比较,预防对照组大鼠在灌注含ET-1的缓冲液后门脉压升高明显(P<0.01),预防组在灌注含丹酚酸B和ET-1的缓冲液后,大鼠门脉压无明显升高(P>0.05);治疗对照组经灌注含ET-1的缓冲液后再灌注缓冲液,门静脉灌流压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灌注含ET-1的缓冲液后再灌注含丹酚酸B的缓冲液,门静脉灌流压降低明显(P<0.05).结论:丹酚酸B具有降低ET-1诱导的大鼠门脉高压的作用.
作者:陆雄;杨静莹;林敏;郭春荣;施静;郭根英;袁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作用.方法:采用血凝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牛蒡子提取物体外和鸡胚内抑制流感病毒效价,分析牛蒡子提取物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牛蒡子提取物组血凝效价降低,其抑制作用时间可从1 h可持续到24 h,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牛蒡子提取物在100,50及25 mg/mL时,对感染流感病毒鸡胚具有预防和保护治疗作用(P<0.001),且在100 mg/mL时的预防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病毒唑组(P<0.05).结论:牛蒡子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
作者:王雪峰;潘曌曌;闫丽娟;南春红;岳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脉通联合骨髓闻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经动脉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全骨髓贴壁筛选培养法纯化扩增BMSCs,移植前48 h用Brdu对BMSCs进行标记;190只大鼠随机分组;线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术后24 h将标记的BMSCs由颈内动脉移植入大鼠脑内;分别于移植后7,14,28 d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进行神经功能综合测评,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脑梗塞面积和大鼠体重变化率.结果:模型14 d组大鼠的脑组织病理损伤、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塞面积较7 d组加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8 d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BMSCs移植后7 d和14 d组上述指标变化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28 d组改善明显;脑脉通联合BMSCs移植7 d、14 d和28 d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脑组织含水量下降、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善均较模型组和移植组显著,其中以28 d组的改善尤为明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14 d大鼠脑损伤较7 d有加重趋势,28 d时有不同程度恢复;BMSCs经动脉移植后14 d未显示明显的脑保护作用,28 d时保护作用明显;脑脉通联合BMSCs移植可于7,14和28 d产生不同程度的脑保护作用,且随移植时间的延长呈增强趋势.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赵跃武;孔令飞;孙捷;郭晓燕;李宁;苏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作用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中医辩证治疗分型个体化治疗.结果;中医分型治疗cAA使造血功能恢复疗效稳定.结论:本疗法是治疗、根治cAA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陈疏敏;陈安民;程志;韦润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医五行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多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目前采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已取得了满意疗效,但因各个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一,经验各异,故辨证分型亦较凌乱,为使临床辨证分型更准确客观,已有医家开始研究SLE的中医证型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以期能指导临床辨证.现将SLE临床辨证分型及其微观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王静;任献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肝复康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柱温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0 nm.结果:本法可测定肝复康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1.19%.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肝复康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军;杜汴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药可据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如按自然属性,可分为金、石、木、草等;按其药性,可分为寒、热、温、凉等;按其功能,可分为解表、攻下等.长期以来,按自然属性与按功能分类,是传统本草著作关于药物分类的两大主流.清代以前,以自然属性分类为主,中药的功能分类或混于其他分类系统中,或作为二级分类;清代以后,中药分类渐转为以药物功能分类为主.不同的分类反映着不同的认识,研究传统本草著作如何按功能对中药进行分类,有助于描述中药功能分类由简到繁的发展轨迹,追溯本草学家对中药功能的认识过程.本文似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赵建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超细粉碎方法对复方丹参中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将丹参、三七分别进行单独和混合超细粉碎,与药材饮片水提和醇提样品对照,用薄层全通道扫描法测定复方丹参中脂溶性、水溶性成分及皂苷类成分的溶出量.结果:混合超细粉碎法比分别单独超细粉碎显著增加了复方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和皂甙类成分的溶出种类和溶出量;单独超细粉碎极显著地减少了丹参水溶性成分溶出量.结论:超细粉碎方法对药材中成分溶出度有显著影响,超细粉碎会使低分子极性成分溶出度降低.
作者:刘雅敏;马庆峰;王东;乔立平;宋华;刁文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健骨片由淫羊藿、狗脊、威灵仙、葛根、姜黄、补骨脂、木瓜等药物组成,具有强筋、祛风湿、活血化瘀、通络定痛之功,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的腰膝酸痛、肢体麻木及骨质疏松.为有效控制其内在质量,我们对该制剂中的主要药物葛根、姜黄、威灵仙、补骨脂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淫羊藿苷进行了含量测定[1].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妇科千金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结合理化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妇科千金胶囊中当归、穿心莲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对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TLC中均能检识出当归、穿心莲的色谱斑点,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穿心莲内酯在0.075~0.60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0%(n=6),RSD=1.24%.结论:该方法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妇科千金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罗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骨增平片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8:72),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1.0 mL/min.结果:色谱分离良好,在0.2210~3.8675 μg成线性关系,Y=2047322X+412758.2,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1.26%,n=6.结论:本法简单、快速、准确,适合本制剂定量分析.
作者:刘长河;王欣然;任孝德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