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郁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轻中度焦虑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1片/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脾解郁汤(夜交藤、柏子仁、酸枣仁、牡蛎各、丹参、白芍、茯苓、柴胡、栀子、麦冬、郁金、香附各、五味子、当归、甘草片),1 d 1剂,水煎取汁300 mL,早晚温服.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1周治疗5 d,休息2 d,共治疗8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23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29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71.67%.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轻中度焦虑抑郁症采用疏肝健脾解郁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疗效更佳,能够促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显著改善,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赵微;陈关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早期创伤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都誉美医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83例创伤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早期患者.给予包括练功疗法、中药内服及熏洗、推拿疗法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膝关节功能对比治疗前明显提高,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在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疗效确切.
作者:秦红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芙蓉膏(芙蓉叶、牡蛎、炮山甲、皂角刺)外敷和中药汤剂(方药Ⅰ:当归、白芍、柴胡、枳壳、白术.方药Ⅱ:当归、赤芍、柴胡、香附、王不留行)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金丸治疗,2次/d,2支/次,口服.期间不服用其他镇痛散结药.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4例,无效28例,有效率为42.86%.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乳房肿块硬度、范围、大小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宣;王兰英;蔡玉亮;王秀丽;倪红;王贵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80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气活血汤(黄芪、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白术、枳壳、当归、牛膝加减).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在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气活血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疗效确切.
作者:田密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庆阳市人民医院和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醋北柴胡、枳实、法半夏、生姜、白芍、炙甘草、陈皮、党参片)口服联合穴位(主穴取期门、中脘、梁门、足三里)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和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于连续治疗6周后判定疗效,并于治疗后4周随访.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24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6.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6周后及治疗后4周,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稳定,既减少了药物的大量使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保护了脾胃功能.
作者:刘志宏;刘志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闭合复位PFNA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老年I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给予闭合复位PFNA固定术,术后,对照组当天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50 IU/次,1次/d,连续用药15 d,后改为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200 IU/次,1次/d;同时给予钙尔奇钙片,1片/次,1次/d,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术后1~2周口服桃红四物汤(桃仁、丹参、熟地黄、川芎、红花、牡丹皮、川楝子、当归、赤芍);术后3~4周口服和营止痛汤(赤芍、当归尾、乌药、续断、川白芍、苏木、陈皮、桃仁、乳香、没药、木通、甘草片);术后4周给予八珍汤(当归、酒白芍、川芎、熟地黄、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片、黄芪、女贞子).1d 1剂,早晚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优24例,良16例,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98.04%;对照组优13例,良17例,可14例,差7例,优良率为86.27%.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峰值均在T1期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联合闭合复位PF-NA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明显,可显著降低血浆D-二聚体的峰值,并使其前移,降低了DVT形成的风险.
作者:王强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左金丸涌泉穴贴敷联合口腔溃疡散敷擦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兰州市安宁区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ROU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溃疡散适量,用消毒棉球蘸药敷擦患处,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金丸,20丸/次,研磨成细末,以适量白醋调和成稠糊状,分成2等份填于穴位贴敷治疗贴放药处,每晚睡前贴敷于双足涌泉穴,次日晨起取下.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结果:短期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7.3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69.84%.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期疗效方面,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34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9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6.19%.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溃疡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随访1年,治疗组总间歇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总溃疡数较对照组少(P<0.01).结论:左金丸涌泉穴贴敷联合口腔溃疡散敷擦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短期、长期疗效均较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有源;史晓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对感觉就有了相关的认识,特别是对耳、目、舌、鼻等感官及其感觉功能活动的认识尤为深刻.先贤从整体观出发,充分论述了心、脑、脏、神与视、听、味、嗅及痛、痒、寒、温等感觉的关系,并认识到心神是感觉的主宰中枢.论述表明:中医学的感觉以心神为主宰,以五脏为核心,以气血为濡养,以经脉为网络,形成了独具中医学特色的感觉理论.
作者:孙朝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鉴真是唐朝时期东渡前往日本的名僧,颇通医术药理.目前中外学术界在鉴真对日本医学界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惠及其他国家方面的研究偏少.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对上述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归纳总结出鉴真对日本医学界的深远影响,为中医药文化西传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刘晓文;张龑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象思维作为中医理论及临床中的核心思维方法之一,由于其具有直观、快捷、灵活、创新等优点,尤其是在一些疑难杂症治疗中具有的独特临床疗效受到历代医学大家的重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抽象性限制了医者对其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运用,直接影响了临床效果.因而探寻象思维在中医临床用药组方中的基本用法显的尤为重要.通过对历代医学典型医案的梳理和研究,借鉴历代名医的临床经验,着重从取物象和取意象两个角度,讨论其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常见用法,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对象思维的认识,并为象思维在中医临床用药提供正确的思路.这不但对中医临床工作大有裨益,而且可以为象思维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马建栋;朱壮彦;郭智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古代医学自周朝起开始分科.唐代有了早的官办医学院校,此后历朝历代医学教育均分科进行.至元代分科达到十三科,后合并为十科.明代起初沿袭元代十三科目,后在原十三科内减金镞、按摩、祝由三科,加痘疾一科,改为医学十一科.清朝初设十一科,后改为九科,特别取消了针灸科.古代医学分科与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均有一定关联,研究发现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对于当今医学分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席榕;薛泰骑;姚子昂;程凯;李昱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张琳琪教授是河南省知名肾病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肾脏病医教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张教授对特发性水肿有独特见解,认为肝郁气滞、脾肾亏虚、血瘀水停为其基本病机,主张以疏肝解郁、健脾益肾、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张教授临证治疗时以疏肝为先,尤善使用柴胡、郁金、莪术、香附、泽兰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黄芪、菟丝子、女贞子益气补肾.通过对张教授治疗特发性水肿经验的总结,阐述特发性水肿与肝、脾、肾3脏间的紧密联系.
作者:董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马云枝主任医师是国家二级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首届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师承我国著名脑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黄启福教授.马教授认为:在治疗眩晕病时不可忽视患者的民族、年龄、性别、职业、工作及家庭环境等,要注重患者发病的内因与外因,灵活辨证,结合健脾、滋阴、养血、安神之法,可获得显著疗效.通过病案举例,介绍马教授从情志致病方面治疗眩晕的思路、方法及临证经验.
作者:刘晓楠;王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袁海波教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优秀专家.袁老认为:室性早搏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心阳、肾阳的暂时受损或长期虚损,导致心气推动无力,脉律断续,或心气失温,血脉凝泣,心搏失常,脉见结代,发为本病;治疗当以温心阳、补肾阳为基本治法,同时不忘养血、治瘀、理气、祛邪.袁老用药常取少量温补肾阳气之动药,旨不在补火,而在兴助少火.薪柴足用,少火生之,则阳气可旺.阴阳之药相合,则阳药温而不燥,阴药滋而不腻,使得阳气充盛,又无壮火食气之弊,共奏温补心肾阳气、调整阴阳、宁心定悸之效.
作者:丁瑞娟;林凯丽;袁智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李郑生教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的学术继承人,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脾胃肝胆病的诊治与研究30余年,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口疮是脾胃常见病之一.李教授认为:口疮病机为脾虚肝郁胃滞,治疗应以健脾疏肝和胃为原则,配合饮食及生活调护,则收效甚佳.
作者:刘亚楠;黄啟敏;王玉玲;李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门成福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中原门氏妇科学术流派第三代传承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门成福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指导老师.随着二胎政策全面开放,高龄女性孕前求助于中医药调理者日益增多.文章总结了门成福教授针对高龄女性再生育的治疗经验,阐述了门成福教授强调辨病与辨证、常用治法方药,以及重视择时用药、综合治疗等理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毛常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密集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56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密集针法(阿是穴、肩前、肩髃、肩贞).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推拿治疗;对照组在密集针法基础上给予常规针刺(风池、肩井、肩髃、肩髎、曲池、列缺、合谷).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好转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痊愈1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86%.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密集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确切.
作者:朱荣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氟哌啶醇治疗脑出血后迁延型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后并发迁延型呃逆患者6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1 mg(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H43020555)肌肉注射;治疗组给予1 mg氟哌啶醇经足三里穴位注射.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7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氟哌啶醇穴位注射治疗脑出血后迁延型呃逆疗效确切.
作者:孔令常;张东伟;樊帅;张洪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郑氏凉泻针法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甘肃省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给予郑氏凉泻针法针刺治疗(双侧支沟、后溪、太冲、大椎等)1 d治疗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d.对照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H10960097,0.3 g/片,6片/盒),1次0.3 g,1 d 2次.加甲钴胺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H20052315,0.5 mg/粒,50粒/盒)1次0.5 mg,1 d 3次.1周为1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1d.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4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好转17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7.78%.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氏凉泻针法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作者:金凤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朱链兴奋手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宁市中医医院、南宁市第七医院及南宁市第三医院针灸科收治的周围性面瘫170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朱链兴奋手法针刺治疗(风池、听会、牵正、下关、翳风等),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取穴同治疗组)两组均每日针灸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连续观察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7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82%;对照组治愈37例,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4.1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朱链兴奋手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作者:岳进;黎芳;马玲;潘小霞;李季;卢敏;黄卫强;陈仁年;赵伟东;李崇宁;曾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的任何一个项目都不具备确诊价值,致该病易误治或延治,属于临床疑难杂症,治疗较为棘手.本文列举医案1则,从主要症状、体征、病因病机等角度探讨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经验体会,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萌萌;高守媛;陈舒婉;张淑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梦是睡眠中特有的现象,是一种睡梦主观体验;梦是人正常的生理表现,平人肝不受邪,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多梦则为病理表现,肝不藏魂是多梦的核心病机,亦和心神不安、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临证时常虚实寒热夹杂.治疗时需抓住主要病机,分清先后证型而论治,同时要兼顾其他征象.文中从肝血不足、血不藏魂,痰火扰心、肝魂被扰,瘀血阻络、血不养肝3个临床常见证型论述,以飨同道.
作者:王瑞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治法为标本兼治、发则治其标.中医药能够提高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疾病预后.通过对近10年文献的查阅,从中医内治法及外治法两方面概述了目前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治疗现状,并分析临床中医药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使本病的中医辨证更为合理,治疗更为规范,中医药研究更加广泛.
作者:郑路鑫;史阳琳;王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人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周围环境和个体免疫功能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对该病的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对改善症状、缩小甲状腺的肿大、降低甲状腺的自身抗体滴度等具有明确的疗效.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文献报道,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特色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揭示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并认为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和研究价值.
作者:袁凯歌;韩颖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现象和导致急性肾衰竭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明确的特效药物.本文根据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从氧化应激、Ca2+超载、炎症级联反应、细胞凋亡、无复流现象、能量代谢障碍等方面,综述活血化瘀中药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作用的新实验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帝;王光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熵聚类方法探讨《活幼心书》治疗儿科疾病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医籍《活幼心书》是元代名医曾世荣在1294年所撰的一部儿科临床专著,对该医籍治疗儿科疾病方剂进行校对整理,共计230首,对其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关联规则分析算法及复杂网络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挖掘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可知,229首内服方所涉及中药221味,使用频数>10次的有43味,频数高药物依次为甘草片、生姜、人参、半夏、陈皮、川芎、枳壳、大黄、茯苓、当归等;在设支持度个数为15及置信度为0.8的条件下,频数在15次以上的药物组合共31个,关联规则为14个;在设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的条件下,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Ⅰ和Ⅱ分别为19个,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类得到23个新处方.结论:《活幼心书》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体系,以及曾氏临证治疗儿科疾病常用经典方二陈汤加减,为辨治儿科疾病用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作者:王斌;邵亚卓;李廷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敦煌遗书及古医籍记载同名当归丸辨治妇科疾病用药配伍规律体系及方剂相关性的文献研究.方法:检索整理清代以前敦煌遗书及古医籍记载的所有同名当归丸,录入计算机并建立同名当归丸方药数据库,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同名当归丸药物配伍规律及方剂相关性.结果:在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仅在南北朝、唐、宋、元、明、清6代共28部古医籍出现同名当归丸55首,涉及中药118味,药物分为21类,用药总数达438次;主干药物为当归、肉桂、川芎、白芍药、人参、附子、干姜,核心药类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温里药等.结论:敦煌遗书当归丸主要以《伤寒论》四物汤、四逆汤及参附汤3个经典方为基础组成,临床主要运用于妇科,也可运用于儿科、内科、外科及眼科等.
作者:任彩萍;王丽梅;李廷保 刊期: 2018年第04期